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贊美養生的詩句

贊美養生的詩句

發布時間:2020-07-05 16:41:14

1、關於健康的古詩句

1、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葯。——白居易《自覺》

釋義:有了不畏老的思想,不擔心「死之將至」,這樣就可以延緩生理和心理上的老化,從而收到延緩衰老、益壽延年的功效。

2、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食粥》

釋義:學道成仙之法是簡單易行的,平時只要多多食粥便可以成仙了。

3、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專—羅天益《衛生寶鑒》

釋義:如果心神過於躁動,亂而不定,必然擾亂臟腑,耗氣傷精,容易招致疾病,甚至促人衰老、減短壽命。心靜則安神,神安則五臟六腑的氣機協調,精氣日漸充實,自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釋義: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屬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5、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釋義: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2、關於氣功養生的古詩

1.曹操
魏武帝曹操也熱心於研究煉氣養性之理,以求健康長壽。在他的養生詩中,最精彩的一篇當推《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詩中以長壽的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同時,這首詩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也是曹操留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 2. 蘇東坡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編成《蘇沈良方》以濟世救人。 他在一首養生健身詩中寫道:
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
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3. 龔廷賢
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 ,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詩的全文如下: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 」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4.陶淵明
善於養神,是重要的修身養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壽的良方。東晉名士陶淵明《飲酒》詩曰: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以上供參考。

3、關於「養生」的古詩句有哪些?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玉芝觀里王居士,服氣餐霞善養身。

唯余養身法,修此與天通。

知將何事酬公道,只養生靈似養身。

至死獨養身。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4、描寫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關於養生的古詩詞

養生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copy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百。―――《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度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知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道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6、關於健康的古詩有哪些

給你推薦幾首修身養性保健康的古詩:

1、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杜甫《江村》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復何求?

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溫馨的家庭生活給了詩人至純至厚的情,至深至廣的愛,才使他晚年一度過得安閑而自在一些。

4、白居易《負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

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5|程顥的一首詩

雲淡風輕近午天,

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

將謂偷閑學少年。

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6、家蘇東坡《蘇沈良方》

羽蟲見月爭翻翻,

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

見露氣人霜逢根。

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與贊美養生的詩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