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對中醫葯的政策
中醫將爭取國際合法地位
到2020年,中國政府將建立國際認可的中醫葯標准規范體系。努力推動中醫葯進入西方國家的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昨日《中醫葯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發布,希望以此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努力完善中醫疾病防治、診療技術體系;促動中國傳統醫葯的傳承、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中醫總體發展目標確定
《綱要》由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等16個部委聯合發布,確立了我國中醫葯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通過科技創新支撐中醫葯現代化發展,不斷提高中醫葯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鞏固和加強我國在傳統醫葯領域的優勢地位;重點突破中醫葯傳承和醫學及生命科學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爭取成為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進東西方醫學優勢互補、相互融合,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醫葯學奠定基礎;應用全球科技資源推進中醫葯國際化進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出新貢獻。
中葯將進西方醫院葯房
《綱要》還指出,中醫葯國際化的目標是要使中醫葯理論和實踐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使中醫葯服務和產品逐步進入國際醫葯和保健主流市場,中醫獨特的醫療保健康復模式及其價值逐漸被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中醫葯國際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符合中醫葯特點的標准規范並爭取成為傳統醫葯的國際標准;加強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醫療、保健產品研究開發;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使中醫葯能夠進入西方國家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志勇表示,中醫是目前世界范圍內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醫學體系。《綱要》將推動中醫中葯建立獨立的標准和療效評價體系,並以此為基礎在得到國際認可和現代化發展。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已納入政府立法進程,草擬稿經過幾輪的專家論證,目前待報衛生部批准後,送國務院審批在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對中醫營養養生事業的發展
善治者治未治之病,這是醫療的最高境界。醫葯衛生體制改革之所以艱難,背後是預防體系的缺失,不搞好全民預防工作,任何以治為本的改革方案都不會走太遠。
中醫的辯證施治和整體觀念,是中國人為全人類提供的巨大貢獻,中醫營養養生事業作為祖國醫學的瑰寶,站在預防體系的最前沿,若能很好地予以普及,不僅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節省的人財物更是無法比擬。
因此,國家因該將中醫營養養生事業作為推動工農業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舉措予以全力扶持。
3、國家對中醫的新政策
我國已經啟動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百醫治未病試點開設,以健康文化為基礎,健康管理為核心,健康保險為保證度的三位一體的金模式,為探索深化治未病健康工程打下了基礎,在這基礎上繼續運用專多種方式運作,努力構建具有中醫特色的醫療預屬防與保健養生的體系。
4、國家有關農村中醫葯服務的政策有那些
中醫將爭取國際合法地位
到2020年,中國政府將建立國際認可的中醫葯標准規范體系。努力推動中醫葯進入西方國家的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昨日《中醫葯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發布,希望以此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努力完善中醫疾病防治、診療技術體系;促動中國傳統醫葯的傳承、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中醫總體發展目標確定
《綱要》由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等16個部委聯合發布,確立了我國中醫葯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通過科技創新支撐中醫葯現代化發展,不斷提高中醫葯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鞏固和加強我國在傳統醫葯領域的優勢地位;重點突破中醫葯傳承和醫學及生命科學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爭取成為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進東西方醫學優勢互補、相互融合,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醫葯學奠定基礎;應用全球科技資源推進中醫葯國際化進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出新貢獻。
中葯將進西方醫院葯房
《綱要》還指出,中醫葯國際化的目標是要使中醫葯理論和實踐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使中醫葯服務和產品逐步進入國際醫葯和保健主流市場,中醫獨特的醫療保健康復模式及其價值逐漸被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中醫葯國際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符合中醫葯特點的標准規范並爭取成為傳統醫葯的國際標准;加強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醫療、保健產品研究開發;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使中醫葯能夠進入西方國家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志勇表示,中醫是目前世界范圍內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醫學體系。《綱要》將推動中醫中葯建立獨立的標准和療效評價體系,並以此為基礎在得到國際認可和現代化發展。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已納入政府立法進程,草擬稿經過幾輪的專家論證,目前待報衛生部批准後,送國務院審批在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5、國家發展中醫養生事業有哪些目的
中醫葯學作為傳統醫學的突出代表,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傳統醫葯體系。它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惠及東方、影響世界,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葯事版業發展,確立了「中西醫並重」的衛生工作方針,特別是2009年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啟動以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推動中醫葯發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近年來,中醫葯的醫療價值、保健價值、文化價權值、經濟價值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也積極倡導發揮以中醫葯學為代表的傳統醫學的作用,並努力使其進入各國的醫療保健體系之中。
6、國家對祖傳秘方的政策
我國民間流傳有不少「祖傳秘方」,這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甚至葯到病除的奇方、妙方。嚴格地講,祖傳秘方是中醫學發展過程當中遺留下來的形成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它應該是我們國家的國粹之一。但是對於祖傳秘方,要對它進行挖掘研究開發利用。
7、2019國家對於中醫葯的發展政策規劃有哪些?
國務院頒布了2019年第10號文發布了關於加強葯材種植的規劃。
其中規定了發展目標:
到2020年,建立道地葯材標准化生產體系,基本建成道地葯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加快建設覆蓋道地葯材重點產區的生產基地。
到2025年,健全道地葯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構建完善的道地葯材生產和流通體系,建設涵蓋主要道地葯材品種的標准化生產基地,全面加強道地葯材質量管理,良種覆蓋率達到50%以上,綠色防控實現全覆蓋
8、中醫最新政策
中醫將爭取國際合法地位
到2020年,中國政府將建立國際認可的中醫葯標准規范體系。努力推動中醫葯進入西方國家的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昨日《中醫葯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發布,希望以此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努力完善中醫疾病防治、診療技術體系;促動中國傳統醫葯的傳承、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中醫總體發展目標確定
《綱要》由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等16個部委聯合發布,確立了我國中醫葯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通過科技創新支撐中醫葯現代化發展,不斷提高中醫葯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鞏固和加強我國在傳統醫葯領域的優勢地位;重點突破中醫葯傳承和醫學及生命科學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爭取成為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進東西方醫學優勢互補、相互融合,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醫葯學奠定基礎;應用全球科技資源推進中醫葯國際化進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出新貢獻。
中葯將進西方醫院葯房
《綱要》還指出,中醫葯國際化的目標是要使中醫葯理論和實踐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使中醫葯服務和產品逐步進入國際醫葯和保健主流市場,中醫獨特的醫療保健康復模式及其價值逐漸被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中醫葯國際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符合中醫葯特點的標准規范並爭取成為傳統醫葯的國際標准;加強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醫療、保健產品研究開發;爭取中醫葯的合法地位,使中醫葯能夠進入西方國家醫院、葯房和醫療保險系統。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志勇表示,中醫是目前世界范圍內保存最完整的傳統醫學體系。《綱要》將推動中醫中葯建立獨立的標准和療效評價體系,並以此為基礎在得到國際認可和現代化發展。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已納入政府立法進程,草擬稿經過幾輪的專家論證,目前待報衛生部批准後,送國務院審批在提交全國人大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