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有誰知道鍾祥民歌MP3格式以及歌詞:長壽鍾祥、莫愁謠,非常感謝!
你的郵箱多少?
我發給你。
2、第二屆鍾祥長壽文化旅遊節
第一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z3Uy2CYJrU/
第二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lhQOSCaz_A/
第三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4Lr9BB-JYM/
第四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Rh1tn0Amrc/
3、鍾祥是長壽之鄉嗎
是的,鍾祥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個長壽之鄉。
4、中國四大長壽之鄉
廣西巴馬 新疆和田 湖北鍾祥娘娘寨 廣東金林水鄉 (廣東懷集世外桃源村)
推薦地:廣西巴馬
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千姿百態如魔法世界的百魔洞、如夢似幻的時空隧道百鳥岩、神秘莫測的世界第三大天坑群、終年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碧波盪漾的盤羊河……古今勝景多是妙在天成。
特產:巴馬香豬、火麻、紅粳米、珍珠黃玉米、茶籽油、板栗、黑麻山羊、蛤蚧、油魚、芭蕉芋粉絲等是典型代表。
●推薦地:新疆和田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新疆就被國際醫學會列為世界長壽區之一,新疆的長壽老人集中生活在和田地區。
和田綠洲內用昆侖山積雪融水澆灌的農田,渠道縱橫、流水潺潺,地表水比較充足。成熟的防風林弱化了風沙危害,而且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美食:和田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水果品種、數量都十分豐富。當地人大多用銅壺燒茶,茶里放多一種調料,稱為和田葯茶。也有將核桃仁沖入開水中食用。來到當地,可以品嘗一下。
●推薦地:湖北鍾祥娘娘寨
鍾祥,這名字對廣東人來說很陌生,初聽還以為是一個普通男士的名字。但原來鍾祥屬湖北省其中一個市,而且大有來頭。它不但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楚文化的發祥地,更是中國三大長壽鄉之一。今年11月,鍾祥將舉行長壽文化旅遊節,不妨在游覽鍾祥靈氣山水的過程中感悟養生之道。
美食:鍾祥當地盛產黃豆,新鮮黃豆研磨成的鮮豆漿、豆製品,在長壽宴的菜色中盡顯本色,深受遊人的喜愛。此外,盤龍菜、柏枝熏肉、熏香腸、鍾祥米茶、夾肝肉都是特色美食。
推薦地:廣東金林水鄉
肇慶市德慶官圩鎮的金林水鄉,是廣東著名的長壽村,這里的水源富含偏硅酸、鍶、碘、硒、鋰等有益元素,而且從大霧山起,該地存在一條由北向南的磁負異常帶。甘甜的山泉、清新的空氣、淳樸的村風,金林水鄉自然成了長壽之鄉。
據不完全統計,自清代以來,村裡年過百歲的老人有八人之多,現健在的90歲以上高齡老人亦有20多人。村中多「壽星」也與村民歷來重視養生之道不無關系。
●推薦地:
廣東懷集世外桃源村
桃源村在肇慶懷集縣橋頭鎮,自西晉六年建村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當地村民世代通過一段四百多米的天然溶洞進出,至今還保留了上千年舉火把穿洞穴的生活,並擁有古老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有陶淵明「古居」之譽。
桃源村出壽星。不管是長居者還是外嫁女,一般都達90歲以上高齡,不少還超過100歲。1994年,桃源村外嫁女孔英以124歲獲「中國長壽王後」稱號,因此,這里也有「中國長壽王後」故鄉之稱。
5、鍾祥長壽文化有哪些
鍾祥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礦物質……
6、鍾祥人的長壽之迷
一、自然地貌與長壽。眾所周知,鍾祥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優勢,這種良好的生態環境,對長壽必然產生無形的巨大影響。如客店鎮新屋灣五組,102人的村落,60歲以上老人就有23人,其中80歲以上8人,90歲以上3人。當問到他們長壽的原因時,他們說主要是常年喝的是月池(山泉名)水,吃的是泉水養育的作物,吸的是深山老林散發的空氣。我們經多年對血壓、血脂調查,當地屬於低發病率地區,且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多於其它地區。另據劉卞生、龔雲鶴兩教授對鍾祥糧食作物研究顯示,大米、黃豆、花生、芝麻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富鋅、富硒、富鐵為特點;在葛粉中含有少量黃酮甙。這些論證為我們的長壽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生活習慣與長壽。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促進長壽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起居、飲食、嗜好和勞動。
起居習慣與長壽:所有鍾祥老人均有日落而眠,黎明即起的習慣,睡眠環境安靜,時間充足,對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無疑具有良好作用,早已為世人公認。
飲食習慣與長壽:調查顯示鍾祥老人生活均清貧。抽樣調查8旬以上老人136名,生活較富裕者僅32人,5人解放前有乞討史,檢測血脂均正常,這可能是他們早期逃脫動脈硬化的原因之一。鍾祥是豆腐之鄉,豆製品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有各種微量元素及植物雌激素,當然是長壽優良食品。另外當地人夏天喜主食米茶,消暑解渴又爽口,據當地糖尿病患者經驗,以此為主食有利於控制血糖。鍾祥又是全省白酒銷量最大的縣市,經調查1/3人群有常年少量飲酒習慣,近代證明少量飲酒有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促進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部分地區人群血脂檢測HOL—C增高者佔19%,這有利於對抗動脈硬化。這些飲食習慣,可能是他們雖已高齡而能逃避動脈硬化的原因之一。
勞動習慣與長壽:近期調查顯示,80.15%的高齡老人,除生活完全自理外,尚能參加家務勞動甚至田間勞動。最近走訪8名百歲老人,除2名自理生活有困難,其餘尚能切豬菜,照料癱瘓的兒媳,自己洗衣、縫補衣服、做飯等。他們深有感觸地說:「我們不勞動就生病,就心悶,就全身難受。」勞動使老人們享有維持生活的獨立能力,勞動使他們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勞動使他們減少了對他人的依賴性和對子女的累贅感,保持了良好的個人心態。因此,強壯的體能培養了良好的心理狀態。
三、先天素質與長壽。先天素質來自於遺傳。對高齡老人向追溯兩代,均發現有高齡家族史,特點是一生未患心、腦、腎主要器官疾病,更少患傳染性疾病。百歲老人中有4名終身生活在血吸蟲疫區,但從未有感染血吸蟲病病史。當地1935年發生特大洪水,災後瘟疫流行、屍橫遍野,他們卻免遭感染,這顯然與個體先天體質、免疫機能等因素有關。
四、體液因素與長壽。我們通過對百歲老人血脂、血粘度檢測,發現他們膽固醇、甘油三脂、載脂蛋白A、B均值及比值,均偏居正常值上限,而不呈現膽固醇、甘油三脂增高,APOA亦不降低;在高血壓組,膽固醇、甘油三脂高於正常組,但APOA亦不降低,APOA亦不增高,這對延緩動脈硬化,少發心、腦血管疾病,促進長壽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老年人血粘度調查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血粘度下降,血漿粘度增高,而到高齡全血粘度不再繼續下降,血漿粘度亦不再上升。在百歲老人中高血壓組與正常組比較,血漿粘度存在相對增高的變化,這對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促進長壽的又一重要因素。
五、心理因素與長壽。人到老年直接面臨生與死問題的困擾,如何面對生死直接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我們對四個鄉鎮632名高齡老人隨機抽樣136名調查後發現,想長壽者53人,佔28.9%,想死者52人,佔28.3%。而想死者不厭世,無自殺念頭;想長壽者不怕死,視死如歸。想死與想長壽者是隨客觀因素的變化而相互轉變的,而對待生死的心理狀態,不怕死才是本質的、一致的,這種求實、平靜、無憂愁的健康心理必然有益於健康長壽。
7、鍾祥湯林長壽泡溫泉的價格是多少
幾十塊錢夠了
8、中國十個長壽村是?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一:鍾祥
鍾祥,位於鍾祥市西北部30公里處,東北與黃坡水庫毗鄰,這顆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明珠,有著廣袤肥沃的土地和優越的地理區位。鍾祥市長壽歷史悠久,被稱為長壽縣已有1000多年,全縣現擁有80歲以上老人15507人、百歲老人77人,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88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88歲。評審專家對鍾祥市老人生活、壽命等10餘項考核指標進行了嚴格的實地調查考核,認為鍾祥符合「中國長壽之鄉」評審標准。近些年鍾祥市逐步完善了國家、集體、社會相結合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老有所養問題。特別是對百歲老人,堅持每月發放營養補貼,每年組織醫務人員上門免費體檢,孤寡老人由福利院收養,逢年過節市鎮領導登門看望慰問。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二:三水
三水區的地理位置處於廣東省中部和珠江三角洲西北端,是廣東省著名僑鄉之一。據介紹,至2007年底,三水區共有百歲老人83位,占戶籍人口的21.4/10萬,大大超出中國和聯合國「長壽之鄉」規定的「存活百歲老人占戶籍人口比例達到7/10萬和7.5/10萬」的標准。三水區目前人均壽命76.72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72歲。過去10年間,三水區存活的百歲老人「長壽比」穩定在8.1/10萬至25.6/10萬之間,均大大超出我國和聯合國規定的標准,存活的百歲老人總體上呈不斷增加之勢。縣內還有名聞遐邇的人文景觀百壽岩,岩內西壁上有一個「壽」字石刻,高一百七十五厘米、寬一百四十八厘米,大壽字中還嵌刻著真草隸篆一百個小壽字,俗稱「百壽圖」。永福縣委書記趙德明說,今後永福縣要給全縣百歲老人每人每月增加一倍的長壽補貼;每年免費為全縣九十歲以上老人體檢一次;為全縣九十歲以上老人買一份住房保險。同時規定全縣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免費乘車、借書、旅遊等。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三:永福
永福縣是所屬於桂林市,處於廣西東北部,桂林西南,永福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素有「福壽之鄉」之美稱,且自古就有「水旱無憂三千垌,十里常逢百歲人」的美譽,全縣萬人口中,百歲老人有36位,超過目前世界公認的每10萬人有7名百歲老人的世界長壽之鄉評定標准。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四:如皋
如皋所屬於江蘇南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南臨長江,與蘇州張家港隔江相望。如皋是世界長壽養生福地,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五:麻陽
麻陽所屬於湖南懷化市,地處麻陽河流域,麻陽農民畫聞名全國,多次參加海內外多種繪畫展出,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目前,該縣人均預期壽命達75.6歲,比全國農村地區平均預期壽命高三歲多。37.6萬人口中就有百歲老人45位,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十二,其百歲老人的人口比率遠遠超出了聯合國人口組織規定的0.75/萬人的標准和中國區域長壽標准。麻陽苗族源遠流長,民族風俗獨特,是全國盤瓠文化實物留存最多、非物質形態文化保存最豐富的縣。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六:巴馬
巴馬全程巴馬瑤族自治縣,所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這里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陽光充足,溫度適宜,年平均日照時間長達1531小時,並且陽光中80%是被稱為「生命之光」的遠紅外線。這里空氣清新,巴馬盤陽河沿岸及石山溪谷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萬個/立方米,有名的長壽村巴盤屯則高達4.5萬個/立方米,高出工業城市和平原地區十倍到幾十倍。另外,長壽者的生活用水取自河川,這些水具有無污染性、弱鹼性、高溶解性、高滲透性、負電性、營養性等6大特徵。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七:連州
連州所屬於廣東清遠市,地理位置處於廣東省西北部,連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據了解,近年來連州市長壽老人和百歲老人的比例不斷增加,除了生活條件改善和醫學發展外,連州市良好的生態居住環境也為人們長壽提供了保障,連州市政府也給老壽星們特別優待,據連州市老齡辦介紹,百歲以上老人都持有優待證,從2004年起,連州市政府還給全市百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長壽保健金」。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八:彭山
彭山所屬於四川眉山市,古稱武陽,是中國有名的長壽之鄉,至今巳有2300多年的歷史,素以「忠孝之邦」、「長壽之鄉」著稱。忠當屬東漢張綱,忠直敢言,不畏權勢,今《辭源》中有"埋輪"一詞記其事;孝首推西晉李密,《古文觀止》中的名篇《陳情表》即其所著。境內有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江口鎮,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然太極彭祖仙山,世界第一的中國長壽城牌坊,國內絕無僅有的唐代齊山雙佛,國家保存完整、規模最大、考古價值最高的搖錢樹、宋代石龍等文物,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5000多座漢崖墓群,世界最早的茶肆市場和茶葉產地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九:都江堰
都江堰所屬於四川成都,早在2004年就被命名為「中國長壽之鄉」,養身專家在都江堰875位長壽老人的DNA中,發現了一個和長壽有關的「生命密碼」。「這些獨特基因,可以抵消他們身體里某些致病基因的惡劣影響,大大增加了長壽概率。」「長壽密碼」的發現,不僅能為老人常見病症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借鑒,建立老年健康疾病的預警系統,還能參照壽星們的膳食結構,進行養生、食療的開發,意義非同尋常。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十:夏邑
夏邑所屬於河南商丘市,夏邑一直有著「中國孔祖之地」的美譽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年夏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2.7歲;到2007年底,該縣60歲以上人口為148601人,占總人口的13%;80歲以上老年人為28350人,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5%;截至2008年4月底,100歲及以上老人120人,每10萬人中有10.5個百歲老人,上述數字均超過國家有關規定指標。據統計,該縣金婚夫婦6386對,鑽石婚夫婦871對。一對年齡分別為104歲和103歲的夫婦,婚齡達85年。據《夏邑縣志》記載,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時,該縣最高年齡者達114歲。
9、世界長壽之鄉的鍾祥
當地時間2015年5月20日,在聯合國老齡所總部馬爾他共和國召開的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研討評審會上,鍾祥市被命名為「世界長壽之鄉」。據悉,獲「世界長壽之鄉」命名。
鍾祥市自古長壽者眾多,史稱長壽縣達1000多年,明代嘉靖年間始改為鍾祥縣。鍾祥市沿襲至今的許多地名與長壽緊密相聯,像長壽河、長壽店、長壽村、長壽米、萬壽岩、鬍子山、百歲橋、百歲村等等,百歲碑的記載則更多。
鍾祥位於湖北省中心地帶,國土面積4488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表明,鍾祥名列中國六大長壽之鄉第二位,全市人均壽命75.88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48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9.88歲。是全國有名的長壽之鄉。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鍾祥100歲以上老人就有75位,90歲以上老人有1305位,80歲以上老人有15064位,長壽人群繼續呈增長趨勢。除了宜居的自然環境、殷實的物質保障,長壽老人增多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當地崇尚尊老愛幼、祖孫同堂的風尚和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