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大師養生的智慧

養生大師養生的智慧

發布時間:2020-07-05 06:45:01

1、醫家養生、佛家養生、道家養生、儒家養生、法家養生、兵家養生、縱橫家養生都為智慧養生,我們如何養生?

宮殿之上,有閑情逸致可平心品茗;
庭院之中,得仙風道雅當靜氣賞蔎;
王道之行,能寵辱不驚則隨緣啜荈;
普世之時,堪詼諧若愚且如意嘗檟。
養生之道,在當下安心,吃茶去罷~

2、人怎樣做到養生,養生內含有智慧

在生活當中,尤其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想長壽,因為只有長壽了才能看遍全世界所有的美景,以及嘗遍全世界所有的美食。這是每一個人所期待的,但是我們應該怎樣養生的,養生裡面還有很大的智慧。
一般人認為,長壽首先必須鍛煉、戒煙戒酒,事實如此嗎?今年10月上旬,長壽秘訣被諾貝爾獎得主破解,美國心理學家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決定壽命長短主因卻無關煙酒、運動,而是「樂觀、生活有目標」。
為總結老年人健康長壽經驗,成立了長沙百歲老人長壽因素調查組。結果表明,89.08%的長沙百歲老人,認為長壽的首要因素是「心態好」。重陽節前後,調查組分析、整理了報告內容,現公布於全社會,以期人人成為「健康長壽長沙人」。
調查
第一次聯手調查
從2015年6月1日-8月31日,統計出長沙百歲老人共有248人,隨即發放調查表248份,隨後共收到有效調查表216份。其中,年齡最大者109歲;男性60位,占總體的27.78%;女性156位,占總體的72.22%;農村147人,佔67.59%,城市69人,佔32.41%。
第二次聯手調查
2016年12月31日統計得出,長沙百歲老人共有245人。與上年相比,長沙2016年的245位百歲老人中,男性長壽者增加,女、男比例上升到5∶2;城市百歲老人增加。
第三次聯手調查
2017年6月1日-9月31日,調查組在長沙各區縣(市)范圍內,採取抽樣方式,上門走訪了18位長沙百歲老人。同時發現,瀏陽、寧鄉等地90歲以上老人明顯增多,已經形成「百歲梯隊」。
調查表明,這18位百歲老人,均能生活自理,最長者111歲,最小者101歲,男性佔6位,其中有一對相伴87年的百歲夫妻。他們當中,有的還能放牛養豬、種菜養花、裁縫衣服、搬磚砌牆,在瀏陽市,還有個102歲的老人在幫孫輩開旅館、打理店鋪。
分析
89.08%認為「心態好」最能決定長壽居首位因素
「連續3年的調查表明,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和壽命,受遺傳因素、經濟保障、醫療保障、社會穩定、自然環境等基本因素的影響。」調查組組長、專家表示,除此之外,還特別受一些個人因素的影響。
「從數據分析來看,長壽與個人心理健康、飲食、鍛煉、煙酒、遺傳等相關。」調查組主要成員、長沙市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夏蘇英介紹,縱觀3年長沙百歲老人自己總結的長壽經驗中,89.08%認為「心態好」是決定長壽的至關因素,排在首位。
2015年調查的216位百歲老人中,不少住在鄉村,或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經濟條件也不寬裕,他們在山裡,自種自食五穀雜糧、時令果蔬,60.65%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很滿意或基本滿意(瀏陽、寧鄉較典型,自然環境良好,壽星較多);16.2%還能做家務,與晚輩相處開心;89.35%不易生氣,足見百歲老人心態良好。
在飲食上,91.21%胃口好或尚好,37.96%以素食為主,56.48%葷素搭配,74.54%只吃七成、八成飽,這正好能減輕胃腸功能負擔。
在鍛煉上,只有31.48%常鍛煉,且56.02%以散步為主,沒有一位是從事劇烈運動的,大多數認為勞動不可太過,運動宜適可而止。在問及鍛煉對長壽的作用時,只有32.4%認為有一定作用,沒有一位認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97.96%的百歲老人不吸煙;24.07%飲酒,一般每日3~5兩白酒或自製米酒,不喝醉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百歲老人的父母壽齡,大多數未達長壽之列。表明遺傳在長壽因素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特徵
百歲老人體重消瘦,沒有一個是肥胖的,「百歲老人大多與兒孫們居住在一起,"凡事想得開"幾乎是每一個百歲老人的首要特徵。」專家總結。
其次,愛勞動、生病少,切合中醫的「動則養身」。「百歲老人中患病的較少,更少有嚴重疾病的,患過的疾病以白內障、青光眼、慢性胃炎、膽結石等為多,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中風等,在百歲老人中發病率並不高。」長期致力於研究老年醫學的夏蘇英教授認為,這與他們平時的生活態度、良好習慣分不開。
「第三,千金難買老來瘦,百歲老人體重輕,沒有一個是肥胖的。」夏蘇英介紹,老人們飲食清淡,沒有特別嗜好,粗茶淡飯,這就顧護了腸胃,不受勞損。
第四,百歲老人睡眠時間長、質量好,平均10.22±2.83小時,午休1~2小時,睡得好,能減少身體內耗。
「民間常說"這個人長得有福相,命長",看面相就真能斷定人長壽嗎?」對此,夏蘇英根據20年來的臨床研究,客觀分析道:
1.手掌生命線:600名長壽老人(A組)與老年人(B組)進行檢測,A組線溝深而明顯,不紊亂,向外包繞大魚際甚至更長;B組線溝淺而短,走向紊亂,斷裂。
2.耳長:兩性耳長都明顯隨增齡而增長,因而長壽老人的耳朵相對要長。
3.毛發與眉毛: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有7人頭發是黑的,只有2人全禿;5人的眉毛全脫,說明百歲老人的腎氣還比較旺盛。
4.視力與聽力: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只有5人全盲,12.96%全聾,可見並非到了百歲,聽力視力就會全損失。
5.皮膚和牙齒: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仍有14.81%皮膚不鬆弛,有5.1%居然是滿牙,證明部分百歲老人衰老現象並不很嚴重。
在連續3年的調查中,記者作為調查組成員之一,耳聞目睹長沙老人「科學養生,銀色風流」之風采,感受頗深,歸納為:
1.為中養生。當下的長沙長壽老人,特別是女壽星,不再是舊時的「三寸金蓮、足不出戶」,有的退休後,能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居民做善事、助人為樂,在長沙不少社區,行走著「貼心娭毑」、「志願者爹爹」。從奉獻心理講,適度受外界良性刺激引發興奮,有益老年人心態健康。
2.樂中養生。彈琴繪畫,唱歌跳舞,吟詩誦曲,養花遛狗,甚至三五幾個結伴出國旅遊,樂而忘憂,樂而抗老,長沙老人常樂長壽。
3.學中養生。學猶葯也,善學能洗滌頭腦、活躍思維,防老化需用進廢退。長沙不少健康百歲老人,能玩QQ、寫微博,上網購物發郵件,買把小菜嫌找零錢麻煩,用「微信支付」。有的社區老人,就常用微信視頻與在加拿大當議員的孫子聊天。
4.動中養生。「每天出點汗,疾病不來犯」,這是長沙長壽老人掛在嘴邊的話。他們有的常在菜園轉,有的堅持練八段錦,一輩子愛勞動,木匠竹匠油漆匠樣樣行,前不久,還坐著「摩的」去文家市趕「牛馬會」。愛走愛動,使王爹爹體格健康。
5.和中養生。壽有道,子孝孫賢,長沙許多百歲老人的家庭是四世、五世同堂,甚至六世同堂,一大家子上百號人,都能和睦相處,和在天地萬物運化中,人人身心相和,身心愉悅便延年益壽。
長壽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綜合3年來的調查結果表明:長壽是社會、環境、遺傳及個人因素的綜合結果;個人因素中,心態良好、飲食均衡、鍛煉適度、睡眠質量好是健康長壽的基礎;適當飲酒、進食補品,及時就醫在長壽過程中有調節作用;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後及時就醫是長壽的保證;人際關系良好,講孝順、做善事使長壽更有質量。」這是調查組本次綜合評估的結論。有一點可以肯定,想尋找出一條通往百歲的捷徑,是沒有的。
長壽是一種生命狀態。長壽是生命過程中,各種因素作用的總和,是損傷因子與抗損傷因子長期抗衡的結果。長壽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積累。若常能保持愉悅心情,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人體各機能就可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長壽更是一種人生智慧。人生有了目標,只要努力,想活百歲不是夢。打開你長壽的金鑰匙,或許就在長沙百歲老人身上。
我們看了文章以後知道了應該怎樣養生,一定要把養生放在第一位,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身體怎麼能夠奮斗。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我們的身體肯定會健康。

3、養生的智慧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養生的智慧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樊正倫教授講中醫文化與養生,已經講了七、八年了。大課堂講,小聚會講,在北京講,到外地講,已不知下數十次。他一直不願聲張。這次是為了迎接北京奧運,要為綠色奧運添上一筆中國傳統文化的亮色,才應媒體的多次要求,講了兩次。
其實中醫歷來主張「上工治未病」。古來人們把醫生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工」就是高明的醫道生;「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剛剛萌發的疾病。「治未病」實際是中國古來一直堅持的預防為主的養生原則。傳說我國古代名醫扁鵲有兩位兄長版,大哥醫術最高,善治未病,二哥哥醫術次之,善治小病,惟扁鵲醫術較差,只能診治重病,故扁鵲享有起死回生的聲譽,成了名醫。可見中醫養生不是什麼標新立異的新說,而實實在在是我們老祖權宗的家傳。
樊教授之所以注重反復講解中醫養生,概因當今社會上,保健養生的誤區太多。在許多人的觀念中,總以為西方的東西科學性強,可以把諸多概念剖析得甚為詳盡。但卻不大了解我們的老祖宗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放……

4、如何成為「養生大師」

首先,你可以為自己尋找一個足以唬住「粉絲」的「出身」。如果祖上有人做過太醫、御醫、民間游醫之類,那麼你自然就是「名門之後」。如果沒有,也沒關系,不妨找找哪個古代名醫跟自己同姓,自稱是他的多少代傳人——完全不用擔心別人信不信,信的人自然會信,不信的有能力揭穿你的人也不會太多,而且他們往往也沒興趣跟你較勁。打造好了「出身」,下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養生理論」了,建立的秘訣就是「大堆常識加故弄玄虛」。首先找出公眾廣為接受的觀念,比如要健康就要多吃蔬菜、少吃油膩、節制飲食、生活規律等等,然後在「古代典籍」中找一些古文來佐證,再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相生相剋」之類的理論來牽強附會。這樣做的目的是滿足大眾的「民族自豪感」,為贏得「相信」打下良好的基礎——即使以後捅了簍子,「粉絲」們也會說「瑕不掩瑜,多數還是有道理的」。這當然遠遠不夠,「大師」必須要有「雷人的理論」。比如「不能吃辣椒,吃了會致癌」、「不能喝牛奶,因為那是牛喝的」、「不能穿裙子,會氣血不暢」、「不能吹空調,會腎虛」……只要你敢說,就會有人相信——很多人對於「危害」都是習慣於「寧可信其有」的。願意相信的人遵循了這些「理論」不會有什麼損失,而不遵循的人中總是難免有人會生病,而「粉絲」們就會說:「大師說過了,你這病是什麼什麼導致的。」作為「大師」,不能「光破不立」,還必須提供一些「養生秘方」。這個其實很簡單,隨便找一兩種大家平常都吃的東西,把它玄虛化就可以了。比如,五穀豆類都對身體有好處,但是要特別挑出一種,不管是紅豆、黑豆或者綠豆,然後說這個只要怎麼怎麼吃就可以治病——原料一定要簡單,大家都能夠消費得起,才會有許多人願意追隨。但是過程一定要復雜,「注意」的地方一定要多,比如多少豆加多少水,什麼時候下鍋,煮多長時間,最好是用什麼容器什麼水等等。還有「吃紅薯治癌症」、「晚上吃生拌菜治百病」、「按摩某位置治腎虛」、「吃某種紅色食物補血」等等。如果你碰巧學過中學生物,還可以弄一些現代生物學的名詞術語,諸如「抗氧化」、「代謝產物」、「類黃酮」、「降血脂」、「蛋白質變性」、「維生素失活」之類的,更顯得博古通今、中西合璧。如果這些還不夠「雷人」,還可以再弄一些更邪門的,比如「生吃泥鰍去肝火」、「放血療法治肺癌」之類,不過這些療法有一定的風險,搞不好出了事故就比較麻煩,比如用芒硝治病的「大師」就進了監獄。所以,這類療法要慎用,要講也要在成為「大師」之後再講——當你成了「大師」後,出了事故也就會有「粉絲」來為你辯護了。比如有人生吃泥鰍得了病不得不進行手術,就有「粉絲」說:「不是生吃泥鰍療法不好,而是現在的泥鰍不好。」完成了上面兩步,後續工作就是宣傳了。人們常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一定要有很拉風很吸引人的口號,比如「不生病的智慧」、「把健康徹底說清楚」、「讓你多活幾十年」、「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之類。如果想不出來,只要到城鄉結合部看看電線桿子,就能夠獲得許多靈感。現代科學還不可能實現這樣的目標,但是許多人會相信「大師」的「神奇」。說得越邪乎,就越有人願意去嘗試。一旦嘗試了,心理期望又會轉化成「相信自己確實好多了」,於是就會有追隨者。當「養生大師」的形象初步建立後,就會有更多的媒體來關注。尤其是一些號稱「生活智慧秀」的娛樂節目,更會對你推崇有加。一旦進入這樣的傳播渠道,觀眾就會把對「正規媒體」的信任放到你的身上,於是你就會成為更大的「大師」。

5、曲黎敏 黃帝內經 養生智慧

http://www.28gl.com/jk/jk/2008-08-11/jiankang8848.html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第2部):名家論壇第40部(曲黎敏)
http://www.28gl.com/jk/jk/2008-09-04/jiankang10948.html

中醫養生完全手冊:從頭到腳說健康(曲黎敏)
http://www.28gl.com/jk/jk/2008-08-11/jiankang8848.html

黃帝內經-養生十二說(曲黎敏)
http://www.28gl.com/jk/jk/2008-08-11/jiankang8847.html

名家論壇-黃帝內經(曲黎敏)MP3
http://www.28gl.com/jk/jk/2008-08-11/jiankang8846.html

名家論壇-黃帝內經 養生智慧(曲黎敏)
http://www.28gl.com/jk/jk/2008-08-11/jiankang8845.html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曲黎敏)|師說系列
http://www.28gl.com/jk/jk/2008-08-11/jiankang8844.html

春節養生十日談(曲黎敏)
http://www.28gl.com/jk/jk/2008-08-11/jiankang8843.html

與養生大師養生的智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