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12時辰與經絡養生

12時辰與經絡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5 06:26:20

1、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生圖解的內容簡介

《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生圖解》主要講述了:子午流注是中醫聖賢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抄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的12條經脈。12個時辰與人體12條經脈的關系,反映了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的觀百點。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更替,環環相扣,互補互濟、十分有序。
中醫醫理講「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體這個「天」本身的運動順序.就是東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發、生長、收斂度、收藏。違背了這個順序,就要生病;順應這個順序。就健康長壽。
一天中的24小時分布,從半夜子時(23時)算起,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經脈為知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道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由於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在不同的時辰也有興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規律,對養生和用葯都有很大的益處。

2、10天干12地支對應的經絡?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不對應臟腑;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分別對應:子——膽,足少陽膽經;丑——肝,足厥陰肝經 ;寅——肺,手太陰肺經;卯——大腸,手陽明大腸經;辰——胃,足陽明胃經;巳——脾,足太陰脾經;午——心,手少陰心經;未——小腸,手太陽小腸經;申——膀胱,足太陽膀胱經;酉——腎,足少陰腎經;戌——心包,手厥陰心包經;亥——三焦,手少陽三焦經。

3、時間對應的臟腑?

子時一膽經當令;丑時一肝經當令;寅時一肺經當令;卯時一大腸經當令;辰時一胃經當令;巳時一脾經當令;午時一心經當令;未時一小腸經當令;申時一膀胱經當令;酉時一腎經當令;戌時一心包經當令;亥時一三焦經當令。

1、13-15點

正未時(13-15點),手太陽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輸送於脾。

2、15-17點

正申時(15-17點),足太陽膀胱經最旺。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

3、17-19點

酉時(17-19點),足少陰腎經最旺。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

4、19-21點

戌時(19-21點),手厥陰心包經最旺.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

5、21-23點

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在工作,三焦對照解剖學的定義,叫胸腔、腹腔,上腹、下腹,中醫叫三焦。

6、23-1點

子時(23-1點),足少陽膽經最旺,是骨髓造血,膽經運作時間,膽汁推陳出新。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

正丑時(夜裡1-3點),足厥陰肝經最旺。肝藏血,肝血推陳出新,必須休息,保障肝臟的正常功能。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

7、3-5點

經脈的循行是從肺經開始的,現在的所謂的正月也是從寅時(夜裡3-5點)開始的,這就告訴我們,一年真正的開始是從寅時開始的。

8、5-7點

卯時(早晨5-7點),手陽明大腸經最旺,有利於排泄。「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蠕動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是吃早餐的時間。 

9、7-9點

正辰時(上午7-9點),足陽明胃經最旺,是胃最活躍的時間。人在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會出現嘴唇乾裂或生瘡。 

10、9-11點

正巳時(9-11點),足太陰脾經最旺,是脾臟最活躍的時間。"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所以吃早餐不會發胖。"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才是紅潤的。

11、11-13點

正午時(11-13點),手少陰心經最旺,是養心的時間。"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脾土有利於消化。


(3)12時辰與經絡養生擴展資料:

臟腑是相互配合,互為表裡,不論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談到五臟,也就聯繫到六腑。茲分述如下:

(一)肝與膽

膽附於肝,相為表裡,肝膽互濟。所以肝膽實熱的病人,有寒熱、脅痛、胸滿、口苦、嘔吐等症狀。而平肝足以瀉膽,瀉膽也可以平肝。

(二)胃與脾

胃主腐熟,脾主運化,脾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會相互影響;治療上也是二者兼顧。

(三)心與小腸

心和小腸的經絡互通於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會赤澀。所以採用清心利小便的療法,使心和小腸的熱從小便外出。

(四)肺與大腸
大腸為傳導之腑,但必須借肺氣的下降。所以大便秘結,可以用開泄肺氣的方法;痰濁壅塞肺部的實喘,可以開瀉大腸,以利肺氣。二者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密切關聯的。

(五)腎與膀胱

腎和膀胱互為表裡。小便既要靠腎的運化,又要藏於膀胱,從而得以正常地排泄。所以小便不通就應當溫化腎和膀胱之氣。

(六)心包絡與三焦

心包絡是心的外衛,三焦為臟腑外衛,二者脈絡原自相通。在經絡方面,手厥陰經是絡三焦,屬心包,手少陽經是絡心包,屬三焦,是相互交通的。所以心包絡和三焦的關系也很密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身體各器官工作時間表

網路-臟腑

4、健康養生:一天什麼時候做艾灸最好

5、在醫學里,十二時辰和十二經絡相對應,那麼十二時辰中應該如何進行經絡養生?

古代中國人民,結合十二地支,創造出了十二時辰這一獨特的計時方式。

而古代醫學,則將人體經絡與十二時辰相互對應起來,對人體養生提出了建議。

那麼就讓我們來領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時辰養生法】十二時辰對應的經絡

膽經子時(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睡,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腦筋清楚,精神和面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膽汁缺乏新陳代謝的氣而變濃結晶,形成結石,猶如海水變濃曬成鹽此中一部門人還會是以而「膽怯」膽經這時要上床困覺,利於骨髓造血。

肝經丑時(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撐持,廢舊的血液裁減,新穎的血液孕育發生,這類代謝都是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攝生學認為:「人卧則血歸於肝」。若丑時未入睡的話,肝還在輸出能量,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入睡者,臉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經最旺的丑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

肺經寅時(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於丑時推陳出新,將新穎血液提供給肺,經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臉色紅潤,精神抖擻。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肺經呼吸運作最佳的時候,而此時脈搏最弱。

大腸經卯時(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穎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步入興奮狀況,完成對食品中水分與營養的吸收,排出渣滓。這時起床,大腸蠕動旺盛,適合排瀉。

胃經辰時(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在7:00過後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表現為嘴唇乾,重則豁嘴或生瘡。胃經胃最活躍,此時一定吃早餐,每一天這時敲胃經最佳,開始工作人體的發電系統。

脾經巳時(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標志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志寒入脾經。

6、十二經絡運行時間

1、凌晨3點-5點(寅時)是肺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2、凌晨5點-7點(卯時)是大腸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3、辰時(7點到9點)是足胃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4、已時(9點至11點)是脾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5、午時(11點至13點)是心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6、未時(13點到15點)是小腸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7、申時(15點至17點)是膀胱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8、酉時(17點至19點)是腎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9、戌時(19點至21點)是心包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10、亥時(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旺開穴運行的時間。

11、子時(23點至1點)是膽經旺開穴運行的時間。

12、丑時(凌晨1點-3點)是肝經開穴運行的時間。

(6)12時辰與經絡養生擴展資料:

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乾和四肢,縱貫全身。六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

六陽經分布於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干。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

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後,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

足少陰腎經在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8寸以上,

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

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後。十二經脈在軀幹部的的分

布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於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

旁開4寸處;足厥陰肝經循行規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布於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

陽膀胱經行於背部,分布於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陽膽經分布於身之側面。

參考資料:網路——十二經脈

7、誰知道我們人體的肝臟是哪個時間段休息

我收集的《黃帝內經》里的12時辰養生,供參考:) 23-1點子時 對應屬相是鼠所對應的器官是「膽」俗話說「膽」小如鼠 ,膽不好的人這個時候容易失眠、熱氣往上走、嘴苦。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喝生冬瓜汁加酸棗面沙性膽結石在1厘米以為的喝三個月的冬瓜加酸棗面可以治癒。
1-3點 丑時 對應屬相是牛所對應的器官是「肝」肝火大的人這個時間口乾舌燥,失眠。這個時候最容易得中風、血栓、血淤、血滯容易發燒容易犯心臟病,肝血往心臟里打血,容易犯心血管疾病。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睡前不要喝牛奶,晚上不要喝酒,最好不吃油和肉。俗話說早上的皇帝,中午的大臣,晚上的乞丐,晚飯盡量吃素,如果餓可以多吃
3-5點 寅時 對應屬相是 虎 所對應的器官是「肺」。肺不好的人這個時候咳得最厲害,肺是管身體水的部位,肺干容易得便秘。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晚上生吃白羅卜,肺好羅卜吃得多,皮膚有水也白晰。
5-7點 牟時 對應屬相是 兔 所對應的器官是 「大腸」。 這個時間是排便時間,臉上有斑有痘的證明腸不好。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多吃蔬菜,腸涼有濕度就不會便秘,最主要還是在潤肺。
7-9點 辰時 對應屬相是 龍 所對應的器官是「胃」。龍是蠕著走的,所以胃好要蠕動。(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早上一定要吃早點,否則胃酸過多容易燒心。
9-11點 巳時 對應屬相是(蛇)所對應的器官是(脾)。脾不好的病證:慢性腸炎、脾胃不和、吃得不香、總排便固不住、腹瀉、吃完中午飯容易犯心臟病。萎縮性胃炎的病根:脾不好,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早上喝豆漿。
11-13點午時 對應屬相是(馬)對應的器官是(心臟)。馬跑得快需要血流量,俗話說睡子午覺,中午睡5分鍾都養心補氣。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按住左胳膊的心包經,如果疼,證明心臟不好,經常按壓心包經,可以治心臟病。
13-15點 未時 對應屬相是(羊)對應的器官是(小腸)。成語:羊腸小道,這個時間吸收蛋白質,中午要吃好,但吃肉要適量,一分肉七分草,肉食與素食的比例是1:7為健康比列。
15-17點 申時 對應屬相是(猴)對應器官是(膀胱)。猴急上竄下跳,所以膀胱也是承上啟下的作用。發燒要多喝水,膀胱是運水的作用,相當於空調排水,保持身體平衡。一般四點左右發低燒的人,是水排不出。容易得前列腺肥大。17-19點 酉時 對應屬相是(雞)對應器官是(腎)。雞除了吃糧食還吃石頭,吃石頭的原因是為了補鈣,如果缺鈣,蛋皮比較軟。腎主骨,骨關節疾病,腰酸背疼需要養腎。晚飯咸養腎,過咸傷腎,晚飯不要吃太咸,也不要大吃大喝。最好的解決方法:晚上吃黑豆類食物,治白頭發,聽力減退。
19-21點 戍時 對應屬相是(狗)對應器官是(心包經)。狗是保護主人的,心包經是保護心臟的。容易得心肌缺血,晚飯要吃得開開心心,這時候喝酒容易心熱煩燥脾氣大,這個時間最好是修身養性。
21-23點 亥時 對應屬相是(豬)對應器官是(三焦經)。經常會反映胸腔和腹腔的問題,這條經絡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氣」的運行狀態 。這個時間最好在睡前做一些運動,中醫講運動是指運氣動血,做一些仰卧起坐也比較好。

與12時辰與經絡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