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書法對聯

養生書法對聯

發布時間:2020-07-05 02:27:48

1、養生對聯中的養生之道

「君子莫大於與人為善」,這是中國人恪守的古老訓示,也是種積淀於中華文化的道傳精神,又是關心公益事業和友愛與人相處的基本體現。如此可以消除自己緊張情緒,保持良好心態,有利於健康長壽。讀書令人忘掉了悲觀、憂愁和煩惱,變得樂觀、開朗和豁達,心胸開闊,對疾病起到良好的抵抗作用,從而減少疾病的侵襲。

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中的傑出代表鄭板橋,在他興華故居的廚房門兩側自撰自書了這樣一幅養生對聯: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此聯以六個名詞羅列而成,平白如話。飯菜清淡,飲水天然,所飲所食,既清苦又恬淡,合於營養學要求。日食粗茶淡飯,就能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曾任清末兩江總督的張之洞的一副養生聯:「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為卻病方。」同樣談到飲食問題,此聯與古代一部養生著作《遵生格言》中「節食以去病,寡慾以延年」之語不謀而合。醫學研究證明,節制飲食能有效地調整與衰老有關的細胞膜的退化,保持細胞功能完好,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延緩衰老。

知足常樂,無求品高清代文學紀曉嵐,將「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對聯書於客廳以自娛樂。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鍾雲舫,於新都寶光寺題了一副借佛勸人養生的楹聯:「你眉頭作什麼焦,但常守分安貧,便收得和氣一團,常向眾人開笑口;我肚皮這般樣大,總不愁吃不憂穿,只講個包羅萬象,自然百事放寬心。」上述對聯都指出了「知足」、「無求」、「豁達」能夠養生的道理,值得品味。

還有一副清代著名書法家鄧石如的草堂聯:「容人卻侮,謹身卻病,少飲卻愁,少思卻夢,種花卻俗,焚香卻穢;靜坐補勞,獨宿補虛,節用補貧,為善補過,息忿補氣,寡言補煩。」上下聯均以排比句式,一說應「卻」之事,一說可「補」之物,可謂對比鮮明,有破有立。全聯以簡潔的語言,從修心、飲食、起居、衛生等多方面闡明養生之道,使我們不難悟出:養生,也必須注重「綜合治理」,這對後人是很有啟迪作用的。

動靜相宜,寵辱不驚清代名人翟公欒自撰的「靜亦靜動亦動,五臟克消失慾火;榮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於危機」的養生聯,對那些常攪心傷神易動肝火之人,確系一服妙葯。

寡慾為善,讀書靜心北宋名相寇準的「但知行好事,不用問前程」;以善為樂明朝鄭成功的「養生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和清代乾隆進士顧光旭的「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聯語,都分別闡明了「寡慾養性」、「為善樂」、「讀書香」的養生之道。特別是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晚年多動腦筋尤為重要。

當代書法家費新我的養生聯:「勤奮堅忍,積極樂觀,為身心健強要道;美景天籟,陽光清氣,乃造化所賜補方。」上聯自戒自勉,透出一片勃勃生機;下聯刻畫環境,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可愛,珍惜這最好的天然「補方」

2、養生的對聯

勤勞艱忍,積極樂觀,為身心自強要道;
養景天籟,陽光清氣,乃造化所賜補方。

養生莫善寡慾;
至樂無如讀書。

貪嗔疾,即君子三戒;
定戒慧,通聖五經言。

3、最美手寫書法對聯欣賞

上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下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此聯為【明代】胡寄垣所作

上聯: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壯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下聯:墓門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兩雙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此聯為【清代】彭玉麟——浙江·杭州岳飛墓聯

上聯:兩三竿竹皆秋色

下聯:千萬疊山有雨容此

聯為【近代】林紓所作

上聯:風雲三尺劍

下聯:花鳥一床書

此聯為【明】左光斗所作

上聯:老拳博古道

下聯:兒口嚼新書

此聯為【清】金聖嘆所作

上聯:穹達盡為身外事

下聯:升沉不改故人情

此聯為【近代】薩鎮冰老先生贈冰心父聯

上聯:白馬西風塞上

下聯:杏花煙雨江南

此聯為徐悲鴻所作

上聯:家藏千卷書,不忘虞廷十六字

下聯:目空天下士,只讓尼山一個人

此聯為【宋】劉少逸幼時,一日隨師往拜名士羅思純和其所對

4、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很工整,很好,樓主有當代偉人之風,以後必成大才。

5、關於書法的對聯

上聯: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
下聯:大才濟世 良語如春。
上聯: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
下聯:大才濟世 正氣生威。

6、書法對聯作品-

書法類對聯真的很多,為你舉例如下:

7、祝願身體健康的書法對聯

為您奉上,請參考:
哈哈哈,樂天樂地樂自己;
嘿嘿嘿,容你容我容大家。

人生易老,童心不能老;
歲許恆心,壯志需常存。

家有萬貫,飯不過一碗;
地有千傾,睡不過八尺。

養生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

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乃去病方。
欲無後悔須律已;各有前程莫妒人。
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
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健康是長壽之本 強身乃事業之基。
健康是無價之寶 知識乃保健階梯。
健康讓智慧發光 運動使健康長駐。
莫嫌老圃秋容淡 且看黃花晚節香。
莫道人生無百歲 應知草木有回春。
老天喜作黃昏頌 滿目青山夕照明。
抒豪情青春永駐 寄壯志余熱生輝。
千金難買老來樂 古稀仍發少年狂。
奮斗中青春永駐 求索里樂趣無窮。
西山紅葉霜滿天 識途老馬不勞鞭。
古樹開花色更艷 老驥伏櫪志更堅。

<p 壯心未與年同老 白發銀髯再生輝。
除去私慾終身樂 洗去雜念渾身輕。
消憂去慮心常健 寡慾無私心自安。
自靜其心延壽命 無求於物長精神。
欲除煩惱須無我 想求康樂莫貪心。
對生活知足常樂 對藝術精益求精。
靜坐常思自己過 閑談莫論他人非。
退一步天高地闊 讓三分心平氣和。
胸有宏願春常在 心無煩憂壽自高。
胸有宏圖乾坤大 心無私念天地寬。
願乘風破萬里浪 甘面壁讀十年書。
著書豈在求名利 提筆總為益世人。
寡慾清心能益壽 素餐淡食可延年。

勞動是健康之本 懶惰乃疾病溫床。
練身體賽吃妙葯 講衛生勝服靈丹。
勤預防消災祛病 常鍛煉益壽延年。

8、修心養性對聯30副,書法家的最愛

1、
好花半開;
美酒微醉。
曾國藩很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認為是惜福之道。
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讓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人要有節制、有收斂,就像酒喝微醉的狀態最好,大醉的話既傷身,也可能會惹禍。
2、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不俗」的意思不是清高絕俗,而是不離世間,卻又能不為世間所困擾。
佛不是讓我們冷漠無情、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讓我們對世間萬物、花鳥草蟲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
3、
乾坤容我靜;
名利任人忙。
唐代詩人白居易說:「權門要路是身災,散地閑居少禍胎。」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樂觀長壽。
4、
讀書隨處凈土;
閉門即是深山。
尋求內心的真正平靜又何必在乎身在何處呢?內心焦躁不已,到哪裡都一樣的。不從本心著手,求取於外人、外物的安撫又有什麼用呢?陶淵明寫過「心遠地自偏」,心若不遠、不安、不靜,想要「悠然見南山」,又怎麼可能呢?
5、
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
一個人不必刻意求得別人重視,也不要害怕被別人忽視。用一顆平常心,為自己而活。
6、
甩開膀子幹活;
夾起尾巴做人。
古人雲:「欲成事先成人。」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甩開膀子幹活」是高調做事,「夾起尾巴做人」是低調做人。
7、
放開肚皮吃飯;
立定足跟做人。
很質朴的兩句大實話,率性而為的樣子。肚皮放開,保障生存根本;腳跟站穩,守住道德底線。物質精神都有了。
禪宗有「飢來吃飯,困即安眠」,也有順其自然之意。
8、
柳絮體媚無骨;
梅花影瘦有神。
人媚而無骨,如牆頭草,左右搖擺,成不了大事。
9、
眼裡有塵天下窄;
胸中無事一床寬。
一個人若心胸狹窄,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即使給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覺得得到太少,有諸多不滿;一個人若心胸寬廣,對任何事物都不執著,即使他生活簡陋,屋裡只有一張床,他依然覺得天地很寬,心懷感恩。
10、
處世何妨真面目;
待人總要大肚皮。
傅雷說:「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有真誠才會有寬容,因為以真面目示人,代表著一種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大度寬容。
11、
事能知足心常愜;
人到無求品自高。
知足常樂。
無求,是一個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得到時,不會欣喜忘形,失去時,不會痛苦絕望;富貴時,淡然處之,貧窮時,修身養性。這是一種無懼無畏的坦盪胸懷,也是一種恬靜淡然的處世態度。
12、
忍一言風平浪靜;
退半步海闊天空。
《菜根譚》:「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13、
平時不說無情話;
每日常觀有用書。
說話要有口德,切忌出口傷人。讀書是樂事,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14、
淡飯粗茶有真味;
明窗凈幾是安居。
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若能每日靜下心來仰望長天,觀雲聽雨,笑迎秋月春風,就能達到豁達瀟灑的精神境界,像那位無名的江上老翁一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紅塵濁世之中,視富貴如清晨的薄霧,待浮名若空中的雲煙,並由此而獲致心靈的祥和與寧靜。
15、
開懷一笑天下事;
閉口不論世上人。
俗話說:「人無十全,瓜無滾圓。」所以我們要「不見他人過」,對天下事一笑了之,「是非以不辨為解脫」。
宋代高僧慈受禪師說:「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16、
能受苦方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痴人。
愛佔便宜的人,贏了微利,卻失了大貴。再好的東西,你也不可能長久擁有,莫如常懷憐憫之情,常施援助之愛,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別以為成敗無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筆;當下的付出,才是明日的花開。
17、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地低為海,人低為王。
大海之所以能容納百川,是因為他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於是便成就了他的寬廣與氣魄。
人生於世,以低求高,以曲求直,乃是做人的一種品格。
18、
根深不怕風搖動;
樹正何愁月影斜。
人正不怕影子歪。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19、
世上本無常照月;
天邊還有再來春。
世事無常,世事難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同時又是天無絕人之路。
20、
鸚鵡前頭休多語;
小人身邊須慎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21、
酒中不語真君子;
財上分明大丈夫。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見酒就醉,一醉就胡言亂語、胡說八道,結果禍從口出。因此,要少與這樣的人交往。還有些人利令智昏、見利忘義,在與人合作過程中愛佔便宜,從不吃虧。這樣表面上看賺了,實際上是虧了。
22、
寺院有塵清風掃;
山門無鎖白雲封。
方外之地,要的是清凈,人心若能如此,離道就不遠了!
23、
觀大海者難為水;
悟自心時不見山。
修心有三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24、
非名山不留僧住;
是真佛直說家常。
得道的人只說家常話,只說常識。凡是故弄玄虛的都是騙子。
25、
百里清風回寺院;
一簾明月照禪心。
禪就如清風明月,看似不可捉摸,其實無處不在。
26、
不作風波於世上;
別有天地非人間。
得道的境界就是表面不起風波,卻蘊含無數奇峰深壑!
27、
心閑臨水知一樂;
曉起入林尋鳥聲。
心中清閑清凈,才能見水感到快樂,聞鳥鳴而開心。
28、
身似菩提心似鏡;
雲在青天水在瓶。
禪的精神就是要立身於自己的心靈,不拘泥於外物的局限,不執著於世人的評說,最終要達到心中無一絲的雜念。
29、
長嘯一聲,山鳴谷應;
舉頭四顧,海闊天空。
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陸九淵說:「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
30、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
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拿得起,放得下,看破才能打開!

9、書法對聯精選 書法對聯精選

天增歲月春滿乾坤
鴻飛鶴舞鳳翥龍翔
雲山風度松柏精神
詩情畫意劍膽琴心
雲山風度松柏精神
門迎紫氣路接青雲
境由心造事在人為
九州生氣萬里春風
河山新造大地重光
空山靈雨流水行雲
鳳鳴盛世龍有傳人
友天下士讀古今書
學知不足業精於勤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歲豐人壽春和景明
月色如故江流有聲
莫笑人短勿恃己長
鳳鳴盛世龍有傳人
中道而立好古以求
事理通達心氣平和
開卷有益溫故知新

五言
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
月明滿地水雲起一天山
山是往時色人皆今日情
客行滿山雪香處是梅花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雲朝
雲醉一春影風含百鳥聲
書得燈邊味人聞花下香
文墨有真趣園林無俗情
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
春歸花不落風靜月常明
借得山川秀迎來氣象新
不作無用事常讀有益書
花好月圓日誌同道合人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有情天不老無事日斯長
好景動人處春風得意時
豐年飛瑞雪盛世慶新春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虛心成大器勁節見奇才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高懷見物理和氣得天真
雅琴飛白雪高論橫青雲
靜聞魚讀月笑對鳥談天
松柏有本性園林無俗情
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
博覽歸德性廣交得觀摩
興家必勤儉高壽宜子孫
雲鶴有奇翼神鸞調玉音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有情通出處無地著塵埃
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
豐年飛瑞雪好景舞春風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祥雲開畫棟瑞氣滿新居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水流原在海月落不離天
大地風光好萬方氣象新
和聲鳴盛世春色滿人間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多言即少味無欲斯有為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春秋補小月山水有清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雲間
蒼松隨歲古綠竹與年新
讀書能見道入世不求名
有容德乃大無欲心自安
學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
看花尋徑遠聽鳥入林深
門牆多古意家世重新風
七星光北海萬壽比南山
畫有新奇感書存古拙風
有情天不老無事日斯長
暮年堪有志余熱可生光
松月多詩興雲煙入畫圖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豐年飛瑞雪盛世慶新春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學海深無極書山靜有香
雅琴飛白雪高論橫青雲
澄江靜如練餘霞散成綺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波涌湖光遠山催水色深
白雲隨鶴舞明月逐人歸
人靜魚自躍風定荷更香
雲卷千峰色泉和萬籟聲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澄懷秋月朗逸興晚霞飛
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靜聞魚讀月笑對鳥談天
楚水吳山外唐詩晉帖間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佳氣生朝夕清言見古今
田原逢時雨岸柳迎和風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吟雪詩含翠畫梅筆帶香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山河澄正氣雪月助宏才
讓人非我弱得志莫離群
清閑無世事管領有春風
無事此靜坐有情且賦詩
青山吟意遠紅樹寄歸遲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讀書能見道入世不求名
詩思竹間得道心松下生
泉石從所好文章如有神
不作無益事常讀有用書
天高難訴苦詩拙貴知真
門牆多古意家世重新風
山光知雨過野色見秋多
厚積言有物苦練筆生花
仰得紅日近望遠白雲孤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以文長會友惟德自成鄰
風光行處好雲物望中新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福地多安樂鴻基長發祥
月斜詩夢瘦風散墨花香

六言
元日彩雲乍起新春紫燕歸來
古今人不相及天地間有至文
細雨無聲潤物和風有意迎春
靜坐自然有得虛懷初若無能
臨事有長有短與人不激不隨
品味於天地外放懷在詩......

四言
八方共慶六合同春
光陰有限學問無窮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有成事業無悔人生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光陰有限學問無窮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天增歲月春滿乾坤
鴻飛鶴舞鳳翥龍翔
雲山風度松柏精神
詩情畫意劍膽琴心
雲山風度松柏精神
門迎紫氣路接青雲
境由心造事在人為
九州生氣萬里春風
河山新造大地重光
空山靈雨流水行雲
鳳鳴盛世龍有傳人
友天下士讀古今書
學知不足業精於勤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歲豐人壽春和景明
月色如故江流有聲
莫笑人短勿恃己長
鳳鳴盛世龍有傳人
中道而立好古以求
事理通達心氣平和
開卷有益溫故知新

五言
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
月明滿地水雲起一天山
山是往時色人皆今日情
客行滿山雪香處是梅花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雲朝
雲醉一春影風含百鳥聲
書得燈邊味人聞花下香
文墨有真趣園林無俗情
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
春歸花不落風靜月常明
借得山川秀迎來氣象新
不作無用事常讀有益書
花好月圓日誌同道合人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有情天不老無事日斯長
好景動人處春風得意時
豐年飛瑞雪盛世慶新春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虛心成大器勁節見奇才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高懷見物理和氣得天真
雅琴飛白雪高論橫青雲
靜聞魚讀月笑對鳥談天
松柏有本性園林無俗情
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
博覽歸德性廣交得觀摩
興家必勤儉高壽宜子孫
雲鶴有奇翼神鸞調玉音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有情通出處無地著塵埃
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
豐年飛瑞雪好景舞春風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祥雲開畫棟瑞氣滿新居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水流原在海月落不離天
大地風光好萬方氣象新
和聲鳴盛世春色滿人間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多言即少味無欲斯有為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春秋補小月山水有清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雲間
蒼松隨歲古綠竹與年新
讀書能見道入世不求名
有容德乃大無欲心自安
學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
看花尋徑遠聽鳥入林深
門牆多古意家世重新風
七星光北海萬壽比南山
畫有新奇感書存古拙風
有情天不老無事日斯長
暮年堪有志余熱可生光
松月多詩興雲煙入畫圖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豐年飛瑞雪盛世慶新春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學海深無極書山靜有香
雅琴飛白雪高論橫青雲
澄江靜如練餘霞散成綺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波涌湖光遠山催水色深
白雲隨鶴舞明月逐人歸
人靜魚自躍風定荷更香
雲卷千峰色泉和萬籟聲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澄懷秋月朗逸興晚霞飛
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靜聞魚讀月笑對鳥談天
楚水吳山外唐詩晉帖間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佳氣生朝夕清言見古今
田原逢時雨岸柳迎和風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吟雪詩含翠畫梅筆帶香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山河澄正氣雪月助宏才
讓人非我弱得志莫離群
清閑無世事管領有春風
無事此靜坐有情且賦詩
青山吟意遠紅樹寄歸遲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讀書能見道入世不求名
詩思竹間得道心松下生
泉石從所好文章如有神
不作無益事常讀有用書
天高難訴苦詩拙貴知真
門牆多古意家世重新風
山光知雨過野色見秋多
厚積言有物苦練筆生花
仰得紅日近望遠白雲孤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以文長會友惟德自成鄰
風光行處好雲物望中新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福地多安樂鴻基長發祥
月斜詩夢瘦風散墨花香

六言
元日彩雲乍起新春紫燕歸來
古今人不相及天地間有至文
細雨無聲潤物和風有意迎春
靜坐自然有得虛懷初若無能
臨事有長有短與人不激不隨
品味於天地外放懷在詩......













與養生書法對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