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老中醫怎麼養生

老中醫怎麼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4 20:35:02

1、泉州電視台一套里的養生之道主持 的那個是老中醫嗎?

你說的百是林禾禧嘛?以前是在中醫院消化科,他比較擅長飲食調理和胃腸道疾病。現在他自己在度東街有開堂辦診。你可以去東街問一下。因為都是口口相傳,沒有正式公開過地址。
如果是要看月經不調,我建議你去第一醫院的婦科,專找傅招治大夫,她是老專家,也是中西醫結合療法的,比較對症。印象中,周一周三她坐診屬

2、最近看到不少天恩賜老中醫驗方養生館,怎麼樣

挺好的

3、在養生的路上,你是如何從小白變成老中醫的?

要說到養生,那就有許多的養生方法了,其中一個最普通的就是食物養生,眾所周知我們的生活中就會吃到許多的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就比如說八寶粥,八寶粥中含有多種食材,它們這些食材放在一起熬制,那麼它們所富含的的營養物質都會被激發出來,人們喝了這個八寶粥就會覺得身體變得異常的舒服。

還有一種養生就是喝茶,因為喝茶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茶裡面也是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這些會隨著喝入的茶水進入到人的體內,從而溫養人的身體,做到活血化瘀使人的身體精神奕奕,同樣的喝茶也講究一個氛圍,因為喝茶的時候最能靜心,這也就導致了人們喝茶也能養生了,畢竟既能靜心喝茶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好多人肯定聽說過枸杞,對的枸杞可以拿來泡酒喝,因為枸杞中所富含的營養物質經過酒的發酵就會得到充分的揮發,從而融入到酒當中,當人們喝枸杞泡的酒就會發現很是入味,而且這種酒可以滋潤人的身體,但畢竟是酒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多喝,因為酒喝多就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從而達不到養生反而還生了病,那就得不償失了。

養生講究的是一個養字,我們只需要養好自己的身體就能做到養生,因為人的身體有很多需要去發現的地方,所以做到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走好養生這條道路。

4、揉腹也是老中醫最愛的養生秘笈,揉腹有哪些好處呢該如何正確揉?

這個揉肚子我可是深有體會的,以前腸胃不好,看了一個養生的節目,老中醫建議每天晚上睡覺前,早上起床前揉肚子。那時候我的飯量也很少,冷的食物都不敢吃。看完這個後,我想反正也不用吃葯,不就是揉幾下肚子嗎,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當時不太相信。

一、按揉腹部利於減肥

按揉腹部可以刺激末梢神經,通過不同力度、輕重緩急的按摩,可以促進腹壁毛細血管血液循環,加速脂肪的消耗。

二、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按摩腹部能增加腹肌、腸平滑肌血流量,加大胃腸內壁肌肉張力,刺激直腸神經,增強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糞便的排出。

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手法:

排空小便,洗凈雙手,取站位或仰卧位;

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

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按揉50次。

按揉時力度要適中,呼吸自然,此法可以緩解便秘。

二、三線摩腹法

三線是指左胸至肚臍,心口至肚臍,右胸到肚臍。

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在養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針灸、食療、拔火罐、泡腳等的養生方式在不斷優化。事實上,早在很久以前,人類就有了養生的思想,我國古人創立了很多的養生方法,一直都是延續,其中有一個叫「揉腹治百病」的說法,可見揉腹的好處。於是,有人稱每天揉腹三次,勝吃人參一支,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揉腹對人體健康益處的思想。

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手心的勞宮穴是火穴,有溫養的效果,經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發熱,不但可以有效地驅寒暖腹,還能養元補氣、滋陰培陽。一般是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時針方向揉,後按順時針方向揉,揉的次數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數也可以。力度要適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軟組織帶動起來更好,小腹常溫,元氣充實,這樣對於身體健康極為有利,的確是比吃人參的效果還要好。

其實,養陽很簡單,睡覺前做一個動作就可以。這個動作是按摩腹部。具體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來有利於促進消化,排除脾胃濕毒;二來有助於腹部的保暖,改善睡眠質量。

5、請問如何健康長壽 老中醫王嘉麟講述養生奇方

國家級的老中醫王嘉麟老人在88歲的時候還在出診工作,他是如何健康長壽的呢?一起去跟小編探究一下老中醫的養生之道吧! 怎麼才能長壽 耄耋之年,一頭鶴發,耳聰目明,面色紅潤;單腿站立,雙臂上舉,身不晃腿不抖,一站就是三五分鍾;每周兩三次從北海公園後門進前門出,觀景散步兩個多小時。他就是國家級名老中醫——88歲的王嘉麟老人。 如今,王老退而不休,仍然堅持每周在北京中醫醫院出門診,並親自為患者做手術,且眼不花、耳不聾、手不抖,這都要歸於他多年來堅持的調養之功,以致「今日受用,明日得益」。 88歲高齡仍在出診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王老又來到他熟悉的診室。作為北京中醫醫院的肛腸病專家,他在這里已經工作了近60年。雖然王老早已退休,但仍然堅持每周來醫院出診兩天,每次他來的時候,診室門口都早已排滿慕名而來的患者。王老出身於中醫世家,17歲便隨父學醫,之後又師從名醫學藝,醫技日漸成熟。1956年北京中醫醫院建院時,他第一撥進院參加工作,成為醫院肛腸科的創始人之一。現在他還是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葯管理局評選認定的國家級百名老中醫之一。而與他前後腳參加工作的同齡人,有不少已相繼去世,可王老除了堅持出診、帶徒、查房、手術外,還擔負著肛腸學科帶頭人的重任,為祖國醫學事業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堅持幾十年的養生之道 王老在十多年前患了冠心病,三天兩頭住院,74歲時還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但他僅用了兩個月就恢復如常,坐診桌旁,著實令人贊嘆。問起王老的調養秘訣,老人家笑著講出了自己的養生之道。 心境恬淡虛無。王老推崇「恬淡虛無」,認為養神要保持情緒穩定,不奢望榮華,不貪圖享樂,對人以寬容為懷,多做善事,使身心接受良性刺激,有利於健康。王老說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和人生過氣,並將自己的養生之道總結為四個字:惠、氣、和、暢,即做到「對同事幫、對朋友好、對家人疼、對病人愛」。 在徒弟眼中,王老在對待榮譽、地位、家庭和各方面的人際關繫上都尊崇著「恬淡虛無」觀,不因外物而勞心,不因私念而勞神。早年間,同事之間為評先進、漲工資、晉職稱產生爭議,王老總是站出來「和稀泥」,勸大家退一步,凡事「和為貴」,是醫院里有名的「和事佬」。在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他不恃能、不恃老、不恃強;遇事不急不慢、不躁不亂;面對變化,不慍不怒、不驚不懼。 王老在生活中氣定神寧,總是樂呵呵的,舉手投足間,透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悲憫仁愛。每當在街上碰見熟人,無論是老領導還是老病號,他都會停下腳步頷首抱拳,對於熟人的問好,總是笑著回一句「托您的福!」 王老說,人生不可能處處順心、萬事如意,千萬別和自己較勁傷神,健康是最大的事。「淡泊名利、樂觀豁達」的恬淡虛無精神,也讓王老顯得面色紅潤、精神矍鑠。 堅持氣功「六字訣」。王老在實施了心臟搭橋手術後,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體力,制訂了一套調養計劃:在控制飲食、降低體重來減輕心臟負擔的同時,自編了一套「六字訣」氣功,持之以恆練習,以調順體內氣血。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通過呬(音si)、呵、呼、噓、吹、嘻六種吐字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來牽動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並配合肢體動作來調整呼吸。六字分別與臟腑對應,噓對應肝,呵對應心,呼對應脾,呬對應肺,吹對應腎,嘻對應少陽三焦。動作在注重呼吸吐納、吐氣發聲的同時,配合了科學合理的動作導引,內調臟腑,外練筋骨,共同達到養生康復作用。每日晨起,王老都會推開窗戶,對窗靜心練習。同時,選擇「金雞獨立」站功進行肢體鍛煉。

與老中醫怎麼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