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後養生,60後蹦迪,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該怎麼過?
您好,第一:保持愉快的心情。到了這個歲數,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該有的也有了,也是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了。凡事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在小事上再糾結什麼,這個年紀沒有什麼可看不開的,享受生活才是您該做到的。
第二:適當的運動。老年人要有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拳,這些不太過激的運動,只要您喜歡,都可以嘗試。哪怕是每天多去公園遛個彎也是好的。總之,最忌懶惰不動。
第三:沒事的時候經常做點有益身體的小動作。這個您不用出門在家就可以做,用手拍打全身,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另外,就是沒事的時候抻抻筋,可以提高身體的柔韌度,一開始做不好就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來達到要求。
第四:多用腦。老年人歲數大了,記憶力就會不好,這種情況下就要多用腦,多動腦。比如,買東西的時候多用腦來算賬,平時可以和鄰居的老朋友打打撲克,也能訓練腦的反應能力。
第五:老年人飲食上要清淡。老年人應該注意合理健康的飲食,因為年齡的關系,許多慢性病就接踵而來,所以,飲食清淡就尤為重要了。但也要兼顧營養。切忌暴飲暴食。煙酒等不良嗜好一定要戒掉。
第六:體檢。老年人最好每年做兩次健康體檢,認真閱讀體檢報告。通過體檢來督促自己,發現問題要及時就醫治療。該服葯的,按時服葯,保證身體的健康。
2、誰知道李泊儒的創業故事,說一下,感謝
百度百科裡有
人物簡介
李泊儒,中國創業系統大講堂執行秘書長,香港鼎盛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樂商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百納匯川創業俱樂部創始人,資深營銷導師,知名演說家,作家。著有《增長》《白手起家》《生活起居與經濟學原理》等書籍。
編輯本段成長經歷
李泊儒出身貧寒,15歲便做過搬運工,鍾點工,插秧,甩淤泥以賺取傭金繼續學業。 19歲開始創業,擺過地攤,做過路演,做過會議營銷。有幸得到全亞洲最頂尖的演說家,成功學權威陳安之賞識並悉心指導。 十年磨一劍,足跡遍至世界,造訪數十位各個行業世界第一名的大師,國內唯一連續接受吉姆*羅恩,安東尼*羅賓,陳安之三代潛能激勵大師現場培訓的人。不僅自己白手創業,締造許多行業神話,而且通過系統培訓幫助無數個人,企業,團隊實現夢想,倍增利潤。 ★19歲開始擺地攤創業
★21歲創立「藏妖工坊」手工皮具,掀起手工皮具新潮流,經銷商遍布全國十三個省 ★22歲深入世界各大知名機構學習,開始從事演講營銷 ★23歲單場成交583萬打破行業銷售記錄 ★24歲打破行業亞洲銷售記錄,接受邀請全國巡迴演講 ★ 25歲飛赴美國接受世界第一名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私人小島親自輔導 ★ 26歲創辦樂商商業有限公司 ★ 27歲參加安東尼 ·羅賓的老師吉姆·羅恩的課程,也是目前國內唯一接受過吉姆·羅恩親自輔導的營銷講師 ★ 28歲創辦香港鼎盛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成功舉辦亞洲各行業第一名講師課程 ★ 29歲創辦百納匯川創業俱樂部,開始創業系統培訓
編輯本段精品課程
《巔峰團隊》
《規劃人生,創造夢想》 《領袖智慧》 《突破性領導力》 《創業,崛起》
編輯本段榮譽
中國創業系統大講堂執行秘書長
香港鼎盛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樂商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百納匯川創業俱樂部創始人 資深營銷導師 知名演說家 《增長》《白手起家》《生活起居與經濟學原理》等書籍作者。
編輯本段課程現場
總裁班
受《世紀佳緣》邀請演講
《巔峰團隊》打造現場
《創業,崛起》現場
學員等候簽名售書
3、你有過哪些難忘的創業故事?
我創業過很多次,但最難忘的創業故事還是我第一次的創業故事,故事如下:
2015年,我辭職離開北京去天津創業,入駐了南開區的一個孵化器,為商家服務的小商品供應鏈。小商品由我們找廠家訂制、供貨,同時我們還在同一個孵化器里找到了一家合作的物流公司,幫我們解決發貨和倉儲的問題。
大概用了半年,項目走上正軌,這樣的勢頭從2016年中旬持續到2017年中旬,回想起來真是美好。但從那以後,我們就開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是我們自己沒有風險意識,沒有組建技術團隊,全都依賴和我們合作的物流公司,另一方面是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
後來我們也想過轉型,嘗試了共享紙巾機和共享充電寶項目,但是我和合夥人出現了分歧。我覺得共享項目前期要燒錢,需要融資,可是合夥人堅決不同意。把自己的錢全燒完後,我們還是不想放棄,嘗試過接一些廣告,可惜不見起色。
最後實在沒辦法,我們花了一周時間清倉了,當時我非常沮喪,決定回北京。對於創過業的人來說,要重新回歸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但感謝創業的經歷,給了我不同的看問題的角度,讓我可以用「道」上的優勢彌補自己在「術」上的不足。正是這一次的創業經歷教會了我很多,所以給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
4、求濰坊市高新區創業故事!!急急急!!
滕玉雲對濰坊來說是個熟悉的名字,這個名字與光環和傳奇同在。
當你知道滕玉雲是做機電生意的時候,她其實已經開始搞紡織,當你得知她紡織搞得有聲有色的時候,她其實已經開始深層涉足物流行業。此外國際貿易、學校,滕玉雲都有涉獵,外人的思維似乎永遠趕不上滕玉雲創業的步伐。
那麼,滕玉雲在看似毫無關聯的行業當中創業,而且每次都成功,這當中到底暗含怎樣的玄機?《財富周刊》記者與這位傳奇女性近距離面對面,為你揭開迷底。
入道:五百元開始創業夢
滕玉雲是山東北方紡織集團的董事長,同時還是全國婦女代表,山東省人大代表,濰城區人大副主任。她身上的光環更是舉不勝舉:2006中國創新鄉鎮企業家、2005年度中國優秀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山東省優秀女民營企業家、山東省三八紅旗手、濰坊市勞動模範等等。
就像你不知道她下步要獲得哪項榮譽一樣,你也很難想像她下步的創業之手將伸向哪一個領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身為被企業界津津樂道的傳奇人物,滕玉雲的起步其實要平凡得多。滕玉雲告訴記者,她起步創業開始於1989年。那一年,她用結婚之後剩下的僅有500元錢,租了門店,購置貨架,開始了自己機電銷售的事業。「那時候條件很差,不像現在創業這么寬松,那時候,我們的名字叫個體戶。」滕玉雲說,那時候沒有錢,支貨架的檯子,都是我一磚一磚地砌的。」她說,正是因為有了當初那份苦,所以她才會在以後的堅持中,那麼鍥而不舍。
機電銷售是滕玉雲創業之路上挖得的第一桶金。而她的名字被眾人廣泛知曉,卻是她開始紡織行業之旅的時候。2003年,滕玉雲二次創業,成立了山東北方紡織集團。260畝的規模,1000餘人的隊伍,滕玉雲在紡織行業迅速成為焦點。2009年,滕玉雲在機電和紡織兩業並進的基礎上,開始涉足物流業。這一次,她運作的是一個大手筆:整個北方國際物流中心佔地達3400畝,前期物流園為500畝,預計投資十多億元。
從當初創業時的500元起步金,到如今身家數億的大企業家,滕玉雲用自己的成功,在商界當中,揮灑著女性的魅力。
解迷:為何能在不同行業成功
三·八節前夕,記者約滕玉雲采訪,她沒有把受訪地點選擇在位於濰坊城區的北方集團總部,而是選在了正在處於驗收階段的北方國際物流園。這個物流園位於坊子新區,距濰坊城區不算太遠。
雖然早已入春,但天氣仍然寒冷,新辦公室很大,空調的作用還沒有全面發揮出來。「這兒稍微暖和點,今天事特別多,咱就先這樣將就著吧。」這位以干練著稱的女企業家,很隨意地穿著那件厚厚的男士羽絨服,熱情地向記者打著招呼。
北方國際物流園不是滕玉雲的第一次創業,而是繼機電、紡織、進出口公司、學校之後的第五次大手筆。山東北方集團下設山東北方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森林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北方機電公司和濰坊新東方雙語學校,是一家集生產、經營、進出口貿易、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民營企業集團。
滕玉雲涉足的行業各不相同,而且跨度很大,從機電到紡織,又從紡織到物流,每一跳都看似毫無關聯,但她入行之後都能迅速成功,這一直是業界的一個謎。記者這次采訪,就企圖揭開這一迷底。當記者問到這一問題的時候,滕玉雲很直白地道出了自己跨行創業成功的秘密。
「創業是我個人性格使然,我不怕困難,思考和行動都比較有跳躍性。」滕玉雲說,「當然,我的創業經歷也和國家的扶持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在采訪中,滕玉雲告訴記者,創業不是蠻干,光憑一腔熱情是不行的。她說,她的創業每一次都看似毫無關聯,其實有一根內在的線,那就是跟著國家的產業政策走,國家發展和大力扶持的行業,往往是最容易成功的行業。她從機電到紡織再到物流,每一次創業,都是根據這樣的大方向走的。
「再好的行業,也有做失敗的,再差的行業,也有做得很好的。」滕玉雲說,創業選對方向很重要,但是個人的努力與思路,是不可替代的。
(來源:濰坊日報)
5、最有前景的10個農村創業點子 在農村創業什麼最賺錢?
6、老公開始創業,順利否
在天涯,我一直是一個看客的身份,直到昨天,我看了一位老天涯人,70零後的創業故事,被他的那種創業精神感動了,我自己也被感染了,同為創業路上的我,也想把自己創業的經歷和感受以及過程記錄下來,或者若干年後就成了一個故事!
按照慣例,首先我作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本人85後,出身在湖南農村。現在在福建某沿海城市生活。創業中,目前經營二家公司。一家是專門生產電子產品的。還有一家投資管理公司,是投資管理服務業的,未來主要以餐飲服務,教育培訓,美容養生,酒店經營為主!項目都是處在創業階段,學習和成長之路還很漫長。也希望能夠在今後的人生中不斷的成長。
我算是85後同齡朋友當中出來比較早的那一批,因為當時的教育環境問題,和價值觀念影響。沒有進入大學校園就直接進了社會大學。
做過的事也是五花八門,從最開始的搬運工開始算起。也算是經歷過多種身份,酒吧服務生,洗腳城學徒,送貨員,業務員,再到後面上市公司的業務經理,金牌銷量總監!再到後來創業,從一家公司做起。到現在的二家公司,用現在的話講,也是有鋪墊有故事的人。只是我覺得未來之路還很長,而我又處在創業的初期。記錄這些,也算是成長路上的點滴吧!
我個人認為,當今中國,創業確實太難了,環境也好,條件也好。特別是我們這個年代年齡的人!真是難於上青天。很多當初都是有夢想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現實的殘酷,被慢慢磨滅了,希望還在路上的我能夠堅持下去。
打
7、自己創業干點什麼好?
自己創業干點什麼好,嗯,那當然是吃的方面啦。
8、郭家學的人物故事
【熱血創業】陝西公職下海第一人
上世紀80年代,「激情」與「夢想」是每個年輕人頭腦中的關鍵詞,郭家學也不例外。1987年,畢業於安康師范學院的他在學校工作僅兩年後選擇丟下「鐵飯碗」,轉而辭職下海,成為陝西省辭去公職下海的第一人。
沒有巨額財富做後盾,沒有高官父母指點迷津,郭家學的創業從170元開始。在創業最困難的時期,他用2700元賣掉了家裡僅存的值錢物——老祖宗留下的「宮殿般」的四合院。
創業初期的摸索階段是最煎熬的。最初下海的幾年間,郭家學養過豬,他親自背著豬下山去賣,當時他能把豬養到200斤,自己卻只有120斤;後來為了種植中草葯,他又在雪地里,連農民工都嫌這活苦,1個半月後郭家學的兩只手腫了十個關節,他的母親看到後心疼得不行,說:「你哪怕回來種莊稼也行……不用折騰了。」
【商業登高】臨峰500強
短短的幾年間,郭家學嘗遍了各種無法想像的艱辛。「我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想要成功的滿腔熱血。有熱血跟夢想在支撐,就不會覺得生活艱苦。」
「《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正是我們那個年代創業的真實寫照,讓我感同身受。」談到創業初期幾年間的酸甜苦辣,郭家學仍難掩激動之情。
一切終在1996年迎來轉機。這一年,郭家學收購陝西鳳翔縣的一家國有葯廠,開啟了東盛的發展歷程。3年後,東盛以6000萬元收購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鋁業,並更名為「東盛科技」,完成借殼上市。此後,東盛以每年並購一家企業的速度擴張,郭家學更成為名噪一時的資本狂人。
1999年底,郭家學帶領著東盛集團開始了強勢發展之路,隨後五年內大手筆收購江蘇啟東蓋天力、青海制葯、麗珠集團、湖北潛江制葯;更在2004年力克華源、華潤、復星等業內大腕入主雲葯集團,聲勢至頂。郭家學成為當時名噪一時的資本狂人,東盛集團最高市值做到100億。強勢的連番收購、資產的迅猛增長、勢如破竹的上市舉動,這一切讓郭家學看到了自己登頂世界500強企業夢想的曙光。
【折戟涅槃】48億的擔當
然而,苦難和輝煌向來都是一對孿生兄弟。2004年,對於像暴風驟雨一樣疾行的東盛戰車,最關鍵的危機迅速顯現———資金鏈斷裂。
正是2004年耗巨資收購雲葯,崩斷了郭家學的資金鏈,成為他多年並購生涯中的「折翼之戰」,東盛就此折戟「世界500強」之路。
「堅決不能走破產之路!」郭家學表示,「作為一個企業家,給員工創造美好的生活,不做對不起市場的事情,這是我們的責任跟義務。傾家盪產也要欠債還錢。」
2006年,郭家學帶領東盛集團開始了艱難的「八年抗戰」:12.64億出售白加黑,1.7億出售麗珠股份,市值100多億的雲南白葯股份也以7.5億匆忙出售……直到2012年底,東盛38億的貸款全部還完,加上對國企擔保償還的8億及利息,總共償還了48億。東盛的堅持最終也得到了市場的贊賞。
郭家學認為,做企業家還是要勇於承擔一定責任的。如今的他明白一個人應該有寵辱不驚的品質才能做成事情。
【文化遠足】從500強到500年
八年的災難與重生之路改變了很多。用郭家學自己的話說:「當年40歲正當年的我如今已是年近半百、頭發花白的『老人』了。」八年時間,郭家學拒絕在原地徘徊,也正是兩次學習考察的經歷讓他的價值觀、世界觀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一次偶然的法蘭克福之行中,郭家學走進了一家獨特的「小餐館」,濃厚的歷史氣息充斥著店裡的每一個角落,古色古韻。身臨其中,讓人肅然起敬。
令郭家學驚訝的是,這家已經擁有300年之久的餐館竟然從未想過擴張第二家,甚至沒有想過將店面進行大程度的改裝,而是傳承古老而精緻的品質,這一堅持就是300多年。
而另一次在山西晉城的參觀之行讓郭家學觸動更深:與動輒「富不過三代」的家族相比,這里的柳氏庄園已經繁榮昌盛400餘年。究其原因,就是柳氏家族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敬畏。為了不對周圍百姓造成打擾,柳氏家族無論做多大官,離家10里路就要下車走回家。
「能成為世界500強固然值得驕傲,不做世界500強,做個『精而美』的、對歷史有價值的小企業,將這種『精美』發揮到極致,何嘗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兩次學習經歷讓郭家學有了更多領悟,「這個讓我有信心有動力為之奮斗餘生的『精而美』企業正是廣譽遠。」
【控股廣譽遠】「非典」中的抉擇
2003年,東盛科技以95%的股份收購廣譽遠,恰似一種冥冥之中的安排。
「能夠把我們老祖宗500年來做的這件事情保存完整,並傳承下去,這是多麼值得欽佩的事情。當時選擇與去山西中葯廠合作,正是為著一種中醫葯復興的使命而去的。」
就是帶著這樣一份敬意,2003年,正值全國流行病盛行的時候,郭家學隻身一人,冒著被非典傳染的危險多次前往山西中葯廠,進行談判。
「在非典這兩個多月時間以來,我總共跑了四五次,我記得很清楚,其中有兩次,整個飛機上就只有我一個人。」
郭家學下飛機後,被安排隔離在了一個指定的地方,談判就在那裡進行著,事後大家都開玩笑說,這是一次生死之戰,憑著專業的知識和管理經驗,郭家學順利地山西中葯廠達成合作協議,沿用了古老的廣幫字型大小,把山西中葯廠改名為廣譽遠。十一年過去了,規范的流水線和現代的生產廠房,在廣譽遠這屆新的領導人心中又開始了更大的規劃藍圖。
【中葯復興】廣譽遠任重道遠,中醫葯文化的復興
「從現在開始,我將用畢生的精力做好一件事——中興廣譽遠國葯公司,復興傳統中醫葯文化!」——郭家學
由東盛控股的廣譽遠是一家擁有近5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中葯企業。想成為千年傳承的企業,離不開強大的企業文化。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葯品牌,廣譽遠已經走過473年,成為山西唯一一家無斷代傳承近500年的企業。473年裡,廣譽遠謹遵「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的制葯古訓,及「非義而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辭」的廣譽遠精神。
目前,廣譽遠(股票號:600771)已經擁有龜齡集、定坤丹兩個國家保密配方和三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保嬰散等一群功效卓著的歷史品牌。從乾隆皇帝的「不可一日不服」,到近代粟裕將軍的青睞,再到現在的走進尋常百姓家,廣譽遠正在用自身的品牌產品造福一代又一代國人。
十年來,郭家學結合現代管理運營理念,將廣譽遠這一傳統老店,發展成為集中成葯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制葯企業。在國家「十二五規劃」對中醫葯行業的明確指導下,在祖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刻,廣譽遠以精品養生中葯回饋社會大眾,開創智慧養生的新紀元。
在郭家學看來,中國夢的實現,首先在於弘揚傳統文化,首先是中興廣譽遠文化,通過「百家千店」計劃,建立廣譽遠中醫葯文化博物館。這是一個文化傳播工程,郭家學希望能通過幾十年的努力,使中國老百姓能恢復對中醫葯文化的信心,也恢復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談起這些年的沉思,郭家學似乎頓悟,後半輩子只潛心做好一件事—經營好祖宗傳承470多年的企業廣譽遠—不再追求什麼世界五百強,而是追求百年、千年能夠流傳給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
9、創業故事創業?
我開始干實業,你們都覺得干實業難,干實業坑爹,但是相比較互聯網行業而言,干實業真的要接地氣很多。因為很多互聯網項目痛點都是自己意淫出來的,是偽痛點,偽剛需。但是實業往往是剛性需求,比如我2013年做養生門戶網站,核心是經營養生信息,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篇養生的文章,一個養生的建議,很多人可以看,也可以不看,這就不是剛需。實體經濟就不一樣了,比如我現在做的三隻蝴蝶中草葯口罩,主要面向四種需求的應用場景:流感,霧霾,過敏性鼻炎咽炎,尾氣揚塵。而且主要面向兒童群體,做細分市場,做自己獨到的創新,我用中草葯配方來做,解決了孩子霧霾問題,解決霧霾中細菌病毒的問題,而且獲得了國家專利,目前很多城市已經有代理商了。
通過這例子,我非常明確的說:我會堅定不移的通過實體經濟創業,因為我沒能力做那個改變世界的第一第二。做一個實業項目,做一個小事,把一個小的實業項目做好了,對絕大部分創業者來說更實際。最後說一句:特別心疼曾經干養生網站虧掉的那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