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莊子養生「八字訣」指的是什麼?
莊子是戰來國時期傑出的哲學家,學識淵博,還有一套「少私、清靜、寡慾、樂觀」的養生之道。
少私
莊子認為私是百症之根。一個人如果私心滿腹,就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終日不得其安源,必致形勞精虧,積慮成疾。只有心底無私,才能胸懷大志,不計較功名利祿,才會知足長樂,樂觀坦盪。
清靜
莊子提倡有志之士應當重視磨煉自己的自控能力,在奮進中不時創造靜下來的機會,這對保持健康的心境和體魄至為緊要。莊子常勸人施行以頭空、心百靜、身松為要領的靜坐功。
寡慾
莊子認為「人慾不度可飽,亦不可縱,」縱欲則必招禍染病。他提出,少性慾就不會損精傷神,節食慾就不會勞氣傷身,寡官欲就不會積慮傷心。莊子所說的寡慾,既是處世也是養生要訣。
樂觀
莊子曾形象地比喻說,水澤里的野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知逍遙自得,情緒樂觀,因之得以保生;而鳥兒關在籠中,羽毛會憔悴,意志消沉,低頭不鳴,因之難以全生。道人如果禁錮於精神惆悵之中,必然會憂愁相接,有損健康。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樂觀豁達。
2、乾隆皇帝長壽八字決
乾隆皇帝的長壽秘訣
查遍我國的二十五史,前後有230多個皇帝,短命的多,長壽的少。乾隆皇帝是清朝第6代君主,在位60年,活了89歲,是歷代皇帝中壽命最長者。他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4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倫之樂。
乾隆皇帝為什麼能獨享高齡呢?原來他有一套養生的秘訣。他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出了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其中「十常」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撣,鼻常揉,睛常轉,面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語,飲勿醉,色勿迷。這「十常四勿」完全符合保健養身的道理。別的不說,單言酒色二字。乾隆尊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倉,佳麗滿宮。在此環境中,居然能做到不戀酒、不迷色,實屬難能可貴。
乾隆自幼習騎射,曾在避暑山莊幾次皇家射箭比賽中大顯身手。當上皇帝後,更以騎射為樂。直到他80歲高齡時還去行圍狩借。騎馬射箭,活動量很大,無疑是一種鍛煉身體的好辦法。
乾隆喜好旅遊,「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他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台山。不少名山大川、古剎佛界都留下他的足跡。旅遊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治養心情,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措施。
乾隆好讀書,善詩文。據說他一生作文1300多篇,寫詩4萬余首(自然,其中許多是由他的臣下草擬的)。乾隆喜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其字圓潤遒麗,很有功底。每到一處,必要御筆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親手題的碑。這些愛好對乾隆健腦、強身、養性,是大有裨益的。
乾隆的起居飲食很有規律。他大約6時起床,洗漱後用早膳。上午處理政務,和大臣們議事,午後游覽休息。晚飯後看書習字,作文賦詩,然後就寢。他的膳食以新鮮蔬菜為主,少吃肉類,並且從不過飽。乾隆從不抽煙,但喜飲茶。他對飲用水十分講究,以西山泉水作為御用水。
乾隆也注意進補,但適時適當,而不亂補。所用「松齡酒」、「龜齡集」之類,主要由補脾腎、益氣血為主的中草葯製成。這也是符合醫學道理的。補腎可以滋先天,補脾可以壯後天,腎氣強盛,脾胃健運,氣血充盈,身體自然強壯。
由於乾隆養生有法,因此他一生身體建壯,年近90還神智清醒,活動自如。有時還以太上皇的身份過問朝政。真不愧是一個健康的壽星。
back
3、適合屬虎的靜心八字訣
清心訣:心若冰清 天塌卟驚 萬變猶定 神怡氣靜 塵垢卟沾 俗相卟染 虛空甯宓 混然無物無有相生 難易相成 份與物忘 同手渾涅 天地無涯 萬物齊一 飛花落葉
虛懷若谷 千般煩憂 才下心頭 即展眉頭 靈台清悠 心無掛礙意無所執 解心釋神 莫然無魂 水流心卟驚 雲在意俱遲 一心卟贅物 古今自逍遙 清心如水 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 波瀾卟驚 幽簧獨坐長嘯琴鳴 禪寂入定 毒龍遁行 我心無竅 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 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 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 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
流水行雲清新治本 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 大道天成
靜心訣:冰寒千古 萬物尤靜 心宜氣靜 望我獨神 心神合一氣宜相隨 相間若余 萬變卟驚 無痴無嗔 無欲無求 無舍無棄
無為無我
老子曰:大道無形,生於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畏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憂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不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惟悟,唯見其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空,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既驚其神,即著萬物;即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葛公曰:吾得真道者,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異為天宮。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記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於道合真。
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4、何為太極拳的八字法訣
太極拳的《八字法訣》
法訣全文:三換二捋一擠按,搭手遇掤莫讓先。柔里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驚彈走螺旋。逞勢進取貼身肘,肩胯膝打靠為先。三換二捋一擠按:
在推手的過程中要有二捋一擠按的手法,來破對手掤的守勢,便於進手發著。如果三次換手還得不到二捋一擠按的時候,就知道對方是難以取勝的對手。
2.搭手遇掤莫讓先:
在和對方推手的時候,如果遇到對手的掤式難以制勝時,既要另法攻擊,要以先發制人的方式進手,不能讓對方佔先來制我。
3.柔里有剛攻不破:
太極拳的柔同,是軟中有硬,真柔表現在按之則下,起之則上,可上下相隨,才是柔中有剛,外柔內剛,有了這種真柔的功夫才不易被人攻破。
4.剛中無柔不為堅 :
用剛勁進攻對方的虛式時,要柔勁緊隨剛之後,這叫真剛,如果剛中無柔,則這種剛容易被折斷,所以說剛中無柔不為堅,講的是剛柔相濟。
5.避人攻守要采挒:
對方向我接觸太近,我要封閉對方的來勢或破對方的掤手時,須先用采挒的手法撤解對方的鋒銳,使對方失去攻或守的時機。
6.力在驚彈走螺旋:
如果與對方搏鬥難分難解或是勁路糾纏不分的時候,就用驚彈力向外發射,或用轉換力卸去來勢,以化除對方得手進著之勢。
7.逞勢進取貼身肘
與對方交手能夠近身而拳手來不及進去時,即可屈臂用肘來頂擊之。又如對方來勢兇猛,我來不及還手閃避時,也可順勢用肘。
8.肩胯膝打靠為先:
如果是貼身不能用肘時,就用肩靠胯打和頂膝的方法進攻,這都是來不及還手時的後備方法,需靠近使用,不能貿然使用。
5、什麼是莊子養生「八字訣」?
莊子是戰國時期傑出的哲學家,學識淵博,還有一套「少私、清靜、寡慾、樂觀」的養生之道。
少私
莊子認為私是百症之根。一個人如果私心滿腹,就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終日不得其安,必致形勞精虧,積慮成疾。只有心底無私,才能胸懷大志,不計較功名利祿,才會知足長樂,樂觀坦盪。
清靜
莊子內提倡有志之士應當重視磨煉自己的自控能力,在奮進中不時創造靜下來的機會,這對保持健康的心境和體魄至為緊要。莊子常勸人施行以頭空、心靜、身松為要領的靜坐功。
寡慾
莊子認為「人慾不可飽,亦不可縱,」縱欲則必招禍染病。他提出,少性慾就不會損精傷神,節食慾就不會勞氣傷身,寡官欲就不會積慮傷心。莊子所說的寡慾,既是處世也是養生要訣。
樂觀
莊子曾形象地比喻說,水澤里的野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逍遙自得,情緒樂觀,因之得以保生;而容鳥兒關在籠中,羽毛會憔悴,意志消沉,低頭不鳴,因之難以全生。人如果禁錮於精神惆悵之中,必然會憂愁相接,有損健康。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樂觀豁達。
6、莊子養生的八字訣有哪些含義?
莊子是戰國時期傑出的哲學家,學識淵博,還有一套「少私、清靜、寡慾、樂觀」的養生之道復。
1.少私:莊子認為私是百症之根。一個人如果私心滿腹,就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終日不得其安,必致形勞精虧,積慮成疾制。只有心底無私,才能胸懷大志,不計較功名利祿,才會知足長樂,樂觀坦盪。
2.清靜:莊子提倡有志之士應當重視磨煉自己的自控能力,在奮進中不時創造靜下來的機會,這對保持健康的心境和體魄至為緊要。莊子常勸人施行以頭空、心靜、身松為百要領的靜坐功。
3.寡慾:莊子認為「人慾不度可飽,亦不可縱,」縱欲則必招禍染病。他提出,少性慾就不會損精傷神,節食慾就不會勞氣傷身,寡官欲就不會積慮傷心。問莊子所說的寡慾,既是處世也是養生要訣。
4.樂觀:莊子曾形象地比喻說,水澤里的野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逍遙自得,情緒樂觀,因之得以保生;而鳥兒關在籠中,羽毛會憔悴,意志消沉,低頭不鳴,因之難以全生。人如果禁錮於精神惆悵之中,必然會憂愁相接,有損健康。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答,樂觀豁達。
7、請問什麼是坐姿八字訣?
八字訣: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8、書寫姿勢,八字訣
你好。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鋒、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
祝你學有所成。
9、養生之道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