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八段錦雙手攀足固腎腰的問題
關注重點在腰上!百不要放膝蓋上!這一節的動作設計是腎區就是後腰抻開,行血行氣舒筋,所以,不管你手能夠到地也好不到也好,度你應該關注腰的感受!有的人夠到了是動作到位,有的人是夠不到才對!關版於養生保健,也可以中葯,淘寶上有很多也很方便,可以去傳世養生堂看看,權那裡非常專業!
2、八段錦是什麼啊?
八段錦功法是zd一套獨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於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歷史。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五顏六色,美而華貴!體現其動作舒展優美,視其為「祛病健身,效果極好;編排精緻;
動作完美,」現代的八段錦在內容與名稱上均有所改變,此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版」,練習無需器械,不受場地局限,簡單易學,節省時間,作用極其顯著;效果適合於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壯,肥者減肥。
(2)北京養生堂八段錦擴展資料:
八段權錦功法基本共識:
(1)傳統八段錦流傳年代應早於宋代,在明清時期有了較大發展;
(2)傳統八段錦創編人尚無定論,可以說八段錦是歷代養生家和習練者共同創造的知識財富;
(3)清末以前的八段錦主要是一種以肢體運動為主的導引術;
(4)八段錦無論是南派、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練法,都同出一源,在流傳中相互滲透,逐漸趨向一致。
3、北京哪個公園里有教八段錦的?
陽光公園
4、八段錦適合什麼人?
適合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
5、八段錦適合什麼人
適合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
6、健身八段錦的口決是什麼?
1.預備式口訣:
兩足分開平行站,橫步要與肩同寬,
頭正身直腰松腹,兩膝微屈對足尖,
雙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調息垂雙目,靜默呼吸守丹田。
2.兩手托天理三焦口訣: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撥雲式,雙手捧抱式還原,
式隨氣走要緩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氣盡時停片刻,隨氣而成要自然。
3.左右開弓似射鵰口訣:
馬步下蹲要穩健,雙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勢隨腰轉換右式,雙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觀指,雙手收回式還原。
4.調理脾胃單臂舉口訣:
雙手重疊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圓,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轉至脾關,
雙掌均沿胃經走,換臂托按一循環,
呼盡吸足勿用力,收式雙掌回丹田。
5.五勞七傷往後瞧口訣:
雙掌捧抱似托盤,翻掌封按臂內旋,
頭應隨手向左轉,引氣向下至湧泉,
呼氣盡時平松靜,雙臂收回掌朝天,
繼續運轉成右式,收式提氣回丹田。
6.搖頭擺尾去心火口訣:
馬步撲步可自選,雙掌扶於膝上邊,
頭隨呼氣宜向左,雙目卻看右足尖,
吸氣還原接右式,搖頭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隨氣練,氣不可浮意要專。
7.兩手攀足固腎腰口訣:
兩足橫開一步寬,兩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後轉,吸氣藏腰撐腰間,
式隨氣走定深淺,呼氣彎腰盤足圓,
手勢引導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湧泉。
8.攢拳怒目增氣力口訣:
馬步下蹲眼睜圓,雙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內氣隨腰轉,前打後拉兩臂旋,
吸氣收回呼氣放,左右輪換眼看拳,
兩拳收回胸前抱,收腳按掌式還原。
9.背後七顛百病消口訣:
兩腿並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懸,
呼氣上頂手下按,落足呼氣一周天,
如此反復共七遍,全身氣走回丹田,
全身放鬆做顛抖,自然呼吸態怡然。
(6)北京養生堂八段錦擴展資料:
「健身氣功·八段錦」是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編創的健身氣功新功法之一,由北京體育大學承擔研究任務。本書簡要介紹了「健身氣功·八段錦」的源流、特點和習練要領,對功法的每一個動作都進行了分解說明。
健身運動的動作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既有成套的各種徒手健美體操;也有球、棒等輕器械體操,這些主要用於女子健美訓練,藉以減肥和改善體形體態,提高靈活性,增強韻律感;更有許多能發達身體各部位肌肉的舉重練習動作和其它動作。
健身時的重量說的是訓練時所使用的重量(根據動作的不同,它與肌肉實際受到的阻力負荷通常是不相同的)。若以最大重量(全力可舉起一次的重量)1RM為參照,則最大重量的85%以上為大重量;65%-80%為中等重量;65%以下的重量為小重量。以中、大重量進行訓練,可以增長力量和肌肉圍度。用中、小重量訓練則可以提高肌肉的清晰度、分離度和精細度並可減去一部分脂肪。
運動時會消耗體內鈣和鎂等礦物質。同時補充鈣和鎂的話會加重腸胃負擔,容易吃壞肚子,喝軟水則相對情況好些,但同樣的礦物成分也會較少。所以運動時用軟水補充水分的話最好同時攝入一些含鹽分和礦物成分的食物。
健身中的速度指做練習動作(包括起落全過程)的快慢。一般每次動作在1秒鍾以下的爆發性速度為快速,1-2秒左右為中等速度,3秒鍾以上為慢速度。
正常健身訓練的速度應控制在4-8秒之間(一個完整動作,打開—收回)健美訓練一般採用均勻、緩慢的中等速度。做練習時利用慣性的各種悠擺動作,以及自由落體動作都是錯誤的。
參考資料:健身八段錦-網路
7、演練健身氣功八段錦的老師叫什麼名字
楊柏龍,男,1952年5月24日生,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原北京體育學院)運動系武術專業。現任北京體育大學導引養生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武術七段,國家級武術裁判員。
8、教你如何正確的分階段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 楊柏龍
北京體育大學 楊柏龍「學」是指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練」是指熟練提高的過程,在學中練,在練中學,二者相輔相成,永無止境。在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學與練中,涉及到練功原則與練功方法,以及功法本身的基本特點、動作要領和習練要求等。本文擬側重談談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要以「練形」為主立勢八段錦屬古代導引術,在其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無論哪一個時期、哪一種流派,始終沒有脫離以形體鍛煉為主的功法特點。它通過肢體運動強壯筋骨,增強肌體、臟腑功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學習掌握動作階段。首先要從健身氣功?八段錦基本身型、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練起,在學練的過程中,要抓住典型動作進行反復練習。常言道:「像不像,三分樣」。說的就是不論技術高低、功夫深淺,出手投足,往那兒一站,就應當有個練功的樣子,這一點對初學者來說非常重要。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要抓住點、線、型三個要素(這里所說的「點」是指動作的起止點;「線」是指動作的運行路線;「型」是指形態包括動態與靜態),切實在動作的規范性上下功夫。做到上體中正、下肢穩定,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清晰、准確、到位,即人們常說的「先求方,後求圓」。二是熟練掌握動作階段。這一階段學練時,要注意身體重心的轉換,掌握好平衡,處理好動作間的銜接,以腰脊帶動四肢,使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上下相隨,節節貫穿。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反復練習,不斷地糾正和改進動作,使每一個動作都能准確到位、運用自如。三是鞏固提高動作質量階段。要在前段練習的基礎上,求松靜、分虛實、講剛柔、知內勁。做到內外放鬆、思想寧靜、專一練功。動作有張有弛,輕靈含蓄、虛實同體、變化得當。要積柔成剛、剛柔相濟、松緊適度,做到用意不用力。同時要仔細體會「三調」間的內在聯系,達到動作運轉自如,意念進入恬淡,呼吸形成自調,逐步進入三調合一的境界。二、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要重視以腰脊為軸帶動四肢運動脊柱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內臟的功能,同時又是人體運動的樞紐,主掌著形體運動。在臨床上發現與脊柱相關的疾病已成為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大隱患。因此,脊柱被稱為人體的「第二條生命線」。健身氣功?八段錦在編創中充分考慮了脊柱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突出了對脊柱的鍛煉。每勢動作內勁的蓄發均出自脊柱的夾脊部位(兩肩胛脊中間空竅),其運動規律也都是以脊柱為軸心向全身延伸。加之人身督脈貫通脊柱,與全身經絡相連,脊柱兩側膀胱經上的俞穴又直接與五臟六腑相通,脊柱的運動真可謂是牽一處而動全身。在一定意義上說,在健身氣功?八段錦的練習中,誰掌握了脊柱的運動規律和內在用勁順序,誰就抓住了健身氣功 ?八段錦的精髓。為便於學練者掌握脊柱的軸心作用,結合每勢動作提示如下:「預備勢」:預備勢和功法中所有的升降立身動作均要求豎脊,整個脊柱猶如連珠,上下節節貫穿,對拉拔長。「兩手托天理三焦」:兩掌上托脊柱上下對拉拔長,其內勁上達於兩掌勞宮穴,中至夾脊。「左右開弓似射鵰」:兩腕交搭夾脊放鬆,開弓豎脊勁達夾脊。「調理脾胃須單舉」:兩掌上下分撐脊柱對拉拔長,內勁上下分行達於兩掌勞宮,中至夾脊。「五勞七傷往後瞧」:兩掌扶按懸頂豎脊,展肩後瞧勁達夾脊。 「搖頭擺尾去心火」:馬步扶按懸頂豎脊,側傾俯身拉長腰脊,環繞轉身旋轉尾閭。「兩手攀足固腎腰」:起身脊椎對拉拔長,俯身脊椎節節放鬆。「攢拳怒目增氣力」:馬步下蹲懸頂豎脊,左右沖拳脊柱擰轉。「背後七顛百病消」:提踵脊椎節節拉長,下顛椎間微震。收勢:脊柱放鬆,還原收功。對於文中所講內勁,不可理解為是用力,用力則僵,氣血不通,一般解釋為用意不用力。內勁應理解為神、意、氣的化合物。三、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不能忽視預備勢的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所選擇的預備勢盡人皆知,太極拳界稱為「太極樁」,健身氣功界稱為「三圓勢」或「抱球勢」。其內涵極為豐富,是一般練功的首選姿勢,可稱得上是「練功第一樁」。把它作為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預備勢寓意有三:一是作為基本身型;二是作為基本動作;三是作為基本功。「基本身型」是指軀乾的靜止狀態。此勢最具有代表性,要做到百會虛領、立項豎脊、沉肩墜肘、空胸實腹、中正安舒。「基本動作」是指最基礎的、帶有規律性的動作。預備勢在整套功法的段落間和動作的節分處反復出現,起著重要的銜接作用,練好該勢可直接提高功法的演練水平。「基本功」在這里是指練功必備的素質和能力。這些通過預備勢的站樁練習可以得到解決,所有的練功原則、要領、要素都可以得到體現,對提高練功效果有一定作用。以上「三個基本」確立了預備勢在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中所處的位置。由此可見,預備勢不僅僅是為練功做好准備,而且與整套功法的關系極為密切,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並在實踐中加強練習。練好預備勢要注意把握以下三步:第一步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克服由於站樁出現的肌肉酸痛、關節麻木,卸掉全身的拙力。這一階段氣功術語稱為「換勁」。一般需三周左右,第一周比較痛苦,第二周身體逐漸感覺輕松,第三周腰腿、臂膀開始顯得有力,舒適程度明顯提高。第二步是在前階段練習的基礎上,開始追求精神與肢體的放鬆和入靜。放鬆與入靜,松是前提,要從頭到腳到手節節松開,由里往外松透,並向周邊擴散直至毛孔。入靜主要是去掉雜念,「收猿心,拴意馬」,做到心平氣和,專心練功。放鬆與入靜是有層次的,不是在短時期內就可以解決的,需要花幾年的功夫,有的人練了很長時間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可見,不認真練習,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第三步是隨著放鬆、入靜的加深,呼吸開始變得緩慢,內氣開始啟動,逐漸進入靜養狀態,此時「只求恬淡,不求虛無」,不可貪婪,見好就收。長久練習全身自會力氣大增,精神煥發,其樂融融。需要注意的是,練習中不提倡兩眼垂簾,不允許閉眼。運動量以感覺舒適為度。
9、老公今年兩次支了3架。有時間還痛,醫生說還有個百分之七八十,醫生說做個平板或ECT,他今年47,
心臟兩次支架三個,然後有時間還疼,你老公年紀不大,應該除了按時服醫生開的各種葯物外,還百應該做到
1.保持良好的心態
2.戒掉煙酒,調整飲食,做到低鹽,低脂
3適當運動,如:太極拳,八段度錦,走步等等。
有時間看看北京養生堂里專家,教授講的有關冠心病,心臟支架的節目。胡大一教授,郭維琴等等講的都非常好。
順便說專一下,我今年73歲了,2013年做心臟CT,三條冠狀動脈,左降支和迴旋支重度狹窄,另外一個中度狹窄,醫生建議我屬做二個支架。多種原因我沒有做。但是慢病補助給了。幾年了堅持服葯,鍛煉,注意飲食,保證好心態,現在仍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