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穀雨養生中醫

穀雨養生中醫

發布時間:2020-07-04 16:03:06

1、穀雨節氣養生要注意哪些原則

1.1、合理增減衣物
氣溫雖然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穀雨時節慎防感冒早晚加件衣「春捂」別捂過頭。俗話說「穀雨寒死老鼠」,說的就是穀雨來,天氣忽冷忽熱,易感冒,注意保暖。
1.2、過敏體質的人要少與過敏源接觸
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1.3、祛濕保健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

2、穀雨節氣應該怎樣養生
2.1、飲食養生
省酸增甘以養脾穀雨雖屬暮春,但飲食上仍需注重養脾,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同時,宜多食健脾祛濕的食物,如山葯、赤小豆、薏苡仁、扁豆、鯽魚等。
2.2、起居養生
早晚適當「春捂」 常言道:「穀雨寒死老鼠」,意思是說,穀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人易患感冒,應注意保暖。雖然穀雨時氣溫升高較快,但晝夜溫差較大,往往是中午熱、早晚涼,因此早晚還應添加衣服,適當「春捂」。
2.3、運動養生
穀雨時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等運動方式,但謹記應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臟氣」的原則。因穀雨正值春夏之交,此時人體氣機發散,較易出汗,而汗出過度則會影響夏季時的氣血健康。
2.4、情志養生
穀雨正值春夏之交,春季為肝氣當令,肝與情志密切相關。事實也證明,四五月份人容易出現精神異常情況。因此在穀雨時應格外重視保持情緒樂觀。

2、穀雨怎麼養生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人體內部的生理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功能的正常。穀雨養生要注意的是:

1、合理增減衣物

氣溫雖然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2、過敏體質的人要少與過敏源接觸

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祛濕保健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濕,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葯、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卜、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4、最適宜養肝的蔬菜

特別提示的是: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

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里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不同體質的人穀雨如何養生

木形人宜疏肝健脾

體質特點: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飲食調養:宜多服疏肝健脾,清熱祛濕的食物,如薏苡仁、淮山,玫瑰花、鬱金等。

葯膳可選擇「鬱金佛手蜜飲」:鬱金15克,佛手12克,蜂蜜30克。將鬱金、佛手用冷水浸泡20分鍾後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待葯汁轉溫後調入蜂蜜即成。有疏肝理氣,清熱解郁的功效。

火形人宜疏肝解郁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重,性情急。

飲食調養:宜多服疏肝解郁、清熱祛濕的食物,如青瓜、蒜薹、枇杷、楊梅、番茄、扁豆、苡仁、木棉花、鬱金、豬苓等。

葯膳可選擇「扁豆苡仁粥」:扁豆20克,薏苡仁30克,木棉花30克,豬瘦肉200克,粳米200克。將豬瘦肉洗凈,切片,扁豆、薏苡仁、木棉花洗凈,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清熱健脾祛濕的功效。

土形人宜健脾祛濕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

飲食調養:宜多吃清熱祛濕,健脾理氣之品,如冬瓜、香蕉、菠蘿、陳皮、淮山、扁豆、苡仁、雞蛋花等。

葯膳可食用「半夏山葯粥」:法夏15克,鮮山葯200克,陳皮5克,粳米200克。將法夏用溫水淘洗數次,以除去礬味,再將山葯洗凈去皮,切成丁。把法夏、陳皮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煎取300克清湯,去渣後放入淘洗干凈的粳米、山葯,加適量清水,熬煮成粥。有健脾和胃祛濕的功效。

金形人宜疏肝清熱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動作敏捷,膚色較白。

飲食調養:可多吃疏肝清熱,益肺補腎之品,如枇杷、茉莉花、薏苡仁、冬瓜仁、蜂蜜、桑椹、芝麻、花生等。

葯膳可選擇「薏苡仁芡實橘皮粥」:薏苡仁50克,芡實15克,橘皮5克,粳米200克。將薏苡仁、橘皮洗凈,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成粥。有疏肝解郁,培補脾腎的功效。

水形人防寒濕入侵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喜暖。

飲食調養:預防寒濕入侵,避免久居濕地。應多吃健脾祛濕之品,佐以調補肝腎之品,如淮山、土豆、扁豆、鯽魚、豬肉、茯苓、土茯苓等。

葯膳可選擇「參棗米飯」:太子參15克,陳皮6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豬苓10克,大棗20克,粳米250克。將黨參、陳皮、白術、茯苓、豬苓、大棗放在鍋內,加適量水泡發後煎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備用。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入葯汁及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米飯即成。有補氣養脾和胃的功效。

3、穀雨養生吃什麼比較好

吃香椿正當時
穀雨前後的一段時間正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一般分為紫椿芽、綠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鮮椿芽中含豐富的糖、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香椿營養及葯用價值十分可觀,其葉、芽、根、皮和果實均可入葯,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應提醒注意的是,因鮮香椿中硝酸鹽含量較高,在製作食用前應用沸水焯一下後再食用。
香椿作為佳蔬有多種吃法,除香椿拌豆腐、香椿煎雞蛋外,還可以用切成段的嫩芽、攤成薄皮的雞蛋相拌卷或將整棵椿芽與雞蛋麵粉攪勻炸成似「香椿魚」服食,香酥、鮮嫩,別具風味。香椿除鮮食外,還可用鹽腌食,即將香椿加鹽入壇封好口,待半個月後可食用,吃時切成小段以蒜泥拌食之,鮮香椿也可洗凈切段入保鮮膜存冰箱冷凍。
食菠菜最養肝
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不能上注於目而視物不清,或肝氣郁結化熱,上擾頭目則頭暈目眩。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
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里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肌體對鈣的吸收,故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菠菜不宜與豆腐等含鈣量較多的食品混合做菜,如菠菜煮豆腐等,因為草酸與鈣反應生成草酸鈣,草酸鈣會影響人的腎功能,且可形成結晶物瀦留於泌尿道,引起結石。
春天,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一些人會發生口唇糜爛、口角發炎的病症,俗稱「爛嘴角」。針對這一症狀,宜多吃些黃豆芽。
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較多的植酸,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與利用。黃豆在發芽的過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劑大部分被破壞,同時,大豆含有的蛋白質還被分解為可溶性的肽與氨基酸,不但增加了豆芽的鮮度,而且使豆芽中蛋白質的利用率比黃豆至少提高了10%。黃豆芽中還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誘生干擾素,干擾素能幹擾病毒代謝。人在春天較易發生病毒性感冒等雜症,因此,春天吃黃豆芽還能增強人體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4、穀雨養生吃什麼食物好

穀雨時節,正處於春夏交換的時間,氣溫開始偏熱,心隨自然,人的心情和精神狀態也達到一年中最佳狀態,在適當的時機正確地進行對身體的養護,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穀雨時節吃什麼養生呢?

穀雨吃什麼好

香椿

穀雨時節,正好是香椿上市的季節,俗話說「雨前椿芽嫩無比,雨後椿芽生木體」穀雨時分的香椿鮮嫩爽口,是最為當季而有美味的食物。所以,穀雨時分不妨買點香椿回來吃吃。

黃豆芽

春天,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2和維生素C,一些人會發生口唇糜爛、口角發炎的病症,俗稱「爛嘴角」。針對這一症狀,宜多吃些黃豆芽。黃豆在發芽的過程中,不但增加了豆芽的鮮度,而且使豆芽中蛋白質的利用率比黃豆至少提高了10%。黃豆芽中還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誘生干擾素,干擾素能幹擾病毒代謝。人在春天較易發生病毒性感冒等雜症,因此,春天吃黃豆芽還能增強人體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喝穀雨茶

春天正是茶葉萌芽的季節,在我國南方地區有穀雨摘茶的習慣,所以,每年穀雨節氣時不管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附近的茶山採摘一些新鮮的茶葉回來泡茶飲用。

春筍

在春天的飲食中,一定少不了春筍這種蔬菜。春筍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春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病症。

菠菜

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而在眾多的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里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香菜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處於旺盛時期。中醫認為香菜性溫味甘,能健胃消食,利尿通便,並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之功,適用於感冒、消化不良等。春季吃香菜能發散寒氣,尤其是春寒料峭的時候最適合。

菠蘿

穀雨前後,肝木旺盛,脾衰弱,而菠蘿性平,味甘、微酸、微澀、性微寒,具有清暑解渴、消食止瀉、補脾胃等功效。菠蘿還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C、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

烏米飯

每年穀雨時節,肇興侗寨有「吃烏米、打花臉、播稻種」習俗。在穀雨這天,男女青年充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青年男子都會到姑娘家扔竹簍,討要烏米飯,去的人越多,姑娘的家人越覺得有面子,它是當地農耕文化與婚戀習俗的雙重寓意表達。

草莓

穀雨前後,人的肝火往往比較旺盛,吃點草莓可以起到抑製作用。草莓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幫助消化的功效。還有,草莓最好在飯後吃,因為其含有大量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便秘,預防痔瘡、腸癌。

香蕉

春季天氣乾燥,人也容易上火導致便秘,此時吃一些香蕉有助於排便通暢。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燉冰糖,醫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為食療。

枸杞頭

枸杞頭是枸杞樹上初春的嫩莖葉,含維生素C、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等,味苦性寒,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的功效。枸杞嫩芽梢不僅營養豐富,且具補腎養肝功效,是名貴的食療蔬菜。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吃枸杞頭實際是吃春,把春意嚼在齒間,口齒噙香。

水芹菜

水芹菜味甘、苦、性涼、無毒,歸肺、胃、肝經。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除煩消腫,涼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腸利便、潤肺止咳、降低血壓、健腦鎮靜的作用。 春日乾燥,容易心生煩躁。從芹菜子中分離出的一種鹼性成分,對動物有鎮靜作用,對人體能起安神的作用,有利於安定情緒,消除煩躁。

韭菜

韭菜又叫起陽草,味道非常鮮美,還有其獨特的香味。韭菜的獨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有助於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韭菜的主要營養成分有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胡蘿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韭菜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纖維素,比大蔥和芹菜都高,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同時又能減少對膽固醇的吸收,起到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5、穀雨養生注意哪些?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後氣溫會迅速回升,告別嚴寒。

春夏交接時節,氣候變化大冷熱交替,穀雨養生要驅寒祛濕。

穀雨時節屬於肝氣當令,脾胃功能相對要弱些。加上孩子的脾胃嬌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日常應該多吃養脾健zd胃的食物,如山葯、玉米、小米等。

適當吃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比如蕎麥粉、莜麥面、小米、及豆類、黑芝麻中。

穀雨節氣特徵是多雨,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所以應當祛濕。注意開窗通風、做好保暖,多曬太陽適當運動,可以吃一些祛濕的食物,比如蘿卜、小米、紅豆、內薏苡仁、綠豆、燕麥等。

隨著天氣變暖,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出去進行踏青、春遊活動,不僅能夠達到暢達心胸、怡情養性的功效,而且還能擴大身體的新陳代謝,讓人體氣血通暢達。

穀雨之後,人體的陽氣開始上升,睡眠可滋養五臟,要讓孩子早睡早起,不要睡懶覺。睡前可以給孩子泡澡,既能放鬆身心加強睡眠質量,又能增強體質,泡浴方面,蘆根黃芪和艾草都是不錯的選容擇。

6、穀雨時節的養生注意什麼

一、防止脾胃病的發作。人體在每個季節交替的前18天內,脾都處於旺盛時期。此次清明節氣的最後3天,加上穀雨的15天共計18天,人們的脾胃消化功能一般比較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季節的氣候變化。但這一時期也是胃病的易發期,因為,脾胃好,食慾增,易於飲食過量,損傷脾胃。因而,提醒大家,盡管食慾大增,每頓飯也要保持七、八分飽,切忌暴飲暴食。每天堅持按摩足三里穴,有助於平衡協調飲食,是健脾保健防病的最好方法。
二、穀雨節氣中雨水較多,注意防治風濕性腰腿痛等疾病。總之,順應自然,調暢情志,合理飲食,加強鍛煉,就能做到身心強健,平穩地度過春季的各個節氣。
三、百蟲生,風熱感冒也流行
人之氣與自然界是相通的。如:春一月的發病以外感風寒的感冒為主;春二月以慢性病的復發為主;到了春三月,由於自然界的氣候以風熱為主,就會使得很多致病因子活躍起來,所以,這個月的病症也多表現為急性、熱性病發作猛烈的一個時間段。像腦炎、肺炎等急性的溫熱病患都會增多,2003年SARS最嚴重的時候也就是在這個時節。如果感冒,不發燒的情況下會很快好轉,一旦發燒很可能就會轉移為急性扁桃體炎、肺炎等。所以,穀雨前後最重要的養生要點就是謹防風熱所引起的感冒等疾病。
其實說到感冒,大多是由外邪襲表、肺氣失宣所致。意思是說,外面的邪氣,如寒熱燥邪等攻陷人體的表層肌膚,擋住了人體與外界交流的通道,導致人體的氣體、能量等不能通過毛孔等宣布、發散出去,產生了諸如頭痛、惡心等一系列症狀。當然,風熱感冒是由於風與熱相合而形成的,要治療這種感冒,則需要驅逐熱邪,將表層的熱邪化掉,中醫稱之為辛涼解表。而我們常見的薄荷、菊花等都是很好的清熱解表葯,還有一種叫牛蒡的春季時令菜,也是非常好的清熱食物。牛蒡這種食物除了用於治療感冒外,同時也具有消除便秘、利尿、解毒、發汗、補血、強壯、強精等多種功能。女性生理不順時,如果能多吃用牛蒡所做的菜,馬上就會有驚人的效果。日本葯草研究家東城百合子在她的《葯草的自然療法》書中談到牛蒡時認為,牛蒡是病弱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優良蔬菜。她說:「牛蒡含有一種很特殊的成分,這種成分可以提高腎臟的功能,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把牛蒡當作一種利尿劑來使用。」可見,春季多吃牛蒡對身體是十分有益的。

7、穀雨養生飲食原則 穀雨吃什麼比較好

8、穀雨時節如何養生不生病

一、是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來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源
二、是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進行通風;
三、是不要穿不幹的衣百服;
四、是潮濕往往與「寒」度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問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五、是天氣好時要多答外出曬太陽,適當運動。

9、穀雨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由春轉夏,溫度適宜,小編得知,趁穀雨時節,養生的人不在少數,但卻苦惱於不知穀雨養生有哪些應注意事項?擔心萬一做錯了會適得其反。不用慌亂,今天都為你一一整理出來了,一起去看看吧!
一、穀雨宜食菠菜
1、穀雨之後,春季將盡,夏季將至
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在眾多蔬菜之中,最適宜養肝的是菠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春季里因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好治療作用。
2、穀雨之後,溫度升高,稍顯燥熱
適當多吃一些滋陰的寒涼性食物,比如:西瓜、香蕉、甘蔗、芒果、蘋果、梨、柿子、桑椹等水果,或是西紅柿、黃瓜、苦瓜、厥菜、馬齒莧、芹菜、海藻、海帶、螃蟹等蔬菜和海鮮。但食用涼性食物並不等於吃很多冷飲,溫度一升高,很多人就已迫不及待地吃起冷飲,過量吃冷飲,胃腸道局部受冷刺激,反會導致脾胃虛寒,對身體不利。

二、穀雨節氣適多吃的食物
1、多吃減壓谷類食物
穀雨前後適宜食用一些能緩解精神壓力和調節情緒的谷類食物,谷類食物中富含B族維生素,對改善抑鬱症有明顯效果。
2、少吃多餐、停食刺激食品
穀雨節氣還是胃病的易發期,消除病因要戒煙戒酒,不暴飲暴食,飢餓無度,少吃多餐,並停止食用對胃有刺激的食品和葯物等。
3、吃香椿健胃理氣
穀雨前後正是香椿上市時節,此時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可以香椿拌豆腐、香椿煎雞蛋,用切成段的嫩芽、攤成薄皮的雞蛋相拌卷等。

三、穀雨養生做宜做的運動
1、冷水搓鼻翼鼻子防過敏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但是對於過敏體質的人而言,穀雨前後花粉、柳絮較多,又需要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除了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外。不妨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的陳志凌主任介紹說,發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鼻炎不錯的辦法。用冷水洗鼻子的時候,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2、按揉祛濕穴關節防風濕
穀雨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潮濕的環境,容易讓濕邪侵入人體,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症狀,對於各類關節疾病患者,如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更應引起足夠重視。杭州市中醫院針灸科的包燁華主任醫師介紹說,中醫認為,濕氣通於脾。祛濕要從健脾補脾入手。按揉陰陵泉穴就能起到健脾祛濕的功效。因為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也是祛濕要穴。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取該穴道的時候,應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勢。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脹為適度。
3、茶水洗把臉除斑美容顏
目前正值春茶上市的季節,雖然價格稍高,但是由於此時的茶口感最好、最養人,因此還是吸引了不少愛茶之人。但是,喝剩下的茶葉水倒掉是不是很可惜呢?醫生建議大家不妨用喝剩下的茶葉水洗把臉,不但能減少皮膚病的發生,而且可以使臉部皮膚光澤、滑潤、柔軟。用紗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處,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有助於消除黑眼圈。茶葉中含有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肌膚衰老。茶葉還能抗輻射,尤其適合長期用電腦的女性,可抑制皮膚色素沉著,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此外,茶葉的鞣酸作用可以緩解皮膚乾燥。

與穀雨養生中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