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雞的主要營養價值什麼?
雞肉的葯用價值很大,民間有「濟世良葯」的美稱。中醫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用於脾胃氣虛、陽虛引起的乏力、胃脘隱痛、浮腫、產後乳少、虛弱頭暈的調補,對於腎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頻數、耳聾、精少精冷等症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但用雞肉進補時需注意雌雄兩性作用有別:雄性雞肉,其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比較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雌性雞肉屬陰,比較適合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
2、雞肉的營養價值?
100克雞肉食部分含水分74.2克,蛋白質21.5克,脂肪2.5克,糖0.7克,熱量111千卡,鈣11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胡蘿卜素0,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9毫克,尼克酸8.0毫克,灰分1.1克。
1、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此外,雞肉還含有脂肪、鈣、磷、鐵、鎂、鉀、鈉、維生素A、B1、B2、C、E和煙酸等成分。
2、雞肉鉀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豐富,因此可彌補牛及豬肉的不足。
3、雞肉比其他肉類的維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雖比蔬菜或肝臟差,但和牛肉和豬肉相比,其維生素A的含量卻高出許多。
4、雞湯能夠有效地抑制人體內的炎症以及黏液的過量產生,有助於減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嚨的疼痛感,以及咳嗽的次數,因此雞湯能緩解感冒的症狀以及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這是因為雞湯可以抑制粘膜的產生。
3、雞肉的營養價值 吃雞肉有什麼好處
1、減肥健身
雞胸肉蛋白質高、脂肪低,是減肥和健身人士可以常吃的肉類。
2、降低膽固醇
雞胸脯肉中的脂肪含量比較低,維生素含量比較高,可有利於降低膽固醇。
3、促進智力發育
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腦功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方面,更是有較好的作用。
女人吃雞肉的好處 雞肉的營養價值 雞肉的功效和作用
4、治療體虛
中醫理論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以治療由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頭暈等症狀。
5、補肝血
在中醫看來,雞肉是入肝經,因此具有補肝血的作用,女人在順產的時候,會出很多血,肝是藏血的器官,這時候燉點雞湯,便可達到補肝血的功效。
6、增強免疫力
在現代社會,人們每天都忙忙碌碌,很多人感覺疲憊勞累。處於亞健康狀態中的人們,不妨多吃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雞肉,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自己患病的機會。
女人吃雞肉的好處 雞肉的營養價值 雞肉的功效和作用
雞肉的營養價值
1、雞肉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
2、雞肉中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成分。
3、雞肉還富含維生素Bt、維生素Be、維生素K等,所含維生素種類非常豐富。
4、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
5、每100克雞胸肉含有1.2克左右的咪唑二肽,比豬肉、金槍魚和鰹魚等肉類中的含量還要豐富。
6、雞胸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一般一塊雞胸肉大約200克,含有40克的蛋白質,差不多可以滿足一個人一天大部分的蛋白質需求。
7、在每100克雞肉中,含維生素A約為0.048毫克,維生素B1約0.05毫克,維生素B2約為0.09毫克,維生素B3約為5.6毫克,維生素E約為0.67毫克。
4、雞肉的營養價值及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好處?
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的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模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5、雞胸肉的營養價值
雞胸肉的營養價值:
1、雞胸肉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鎂、鉀、鈉、維生素A、B1、B2、C、E和煙酸等成分。脂肪含量較少,其中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另含膽固醇,組氨酸。
2、每100克雞胸肉含有1.2克左右的咪唑二肽,比豬肉、金槍魚和鰹魚等肉類中的含量還要豐富。
3、雞胸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一般一塊雞胸肉大約200克,含有40克的蛋白質,差不多可以滿足一個人一天大部分的蛋白質需求,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4、雞胸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營養豐富,能滋補養身。卻只含有與蝦、螃蟹等相當的脂肪,是不必擔心因動物性脂肪而使人體受到傷害的唯一的肉類。
(5)雞肉的養生功效擴展資料:
雞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雞肉適於熱炒、紅燒、烤制、燉湯等各種烹調方法,只要烹調溫度不超過200度,控溫的烤制不會產生致癌物。
由於肉類的香氣主要存在於脂肪部分,所以雖然雞皮中的脂肪含量較高,但是它畢竟能夠提供美好的香氣,也不必全部扔掉,不妨合理利用,比如在燉湯的時候,有雞皮的幫助才能產生雞湯的特有香氣。
對於雞湯來說,因為湯的主要成分是水,可溶性的B族維生素、鉀、氨基酸、肌酸、小肽以及少量的可溶性蛋白質溶進湯里,對不能正常消化肉類的人有一定營養意義,味道也很鮮美,有刺激食慾和促進消化液分泌的作用。
大部分肌肉纖維蛋白質難以溶入湯中,其中蛋白質的含量通常只有1-2%,還不如牛奶中的3%,和蛋白質含量佔到15%至20%的肉塊相比,顯然遜色不少。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雞年怎樣認識雞的營養價值?
6、雞肉的營養價值及功效與作用是怎樣的?
1、中醫價值
中醫認為,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
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雞的品種很多,但作為美容食品,以烏雞為佳。其性味甘溫,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C、膽甾醇、鈣、磷、鐵等多種成分。
烏雞入腎經,具有溫中益氣、補腎填精、養血烏發、滋潤肌膚的作用。凡虛勞羸瘦、面瘦、面色無華、水腫消渴、產後血虛乳少者,可將之作食療滋補之品。雞肝性味甘微溫,能養血補肝,凡血虛目暗、夜盲翳障者可多食之。另外能養心安神、滋陰潤膚。
若脫發過多,或遺精、白帶過多,可用雞蛋二隻,加首烏同煮食之。雞肉能讓秀發亮起來,每周至少應該吃3次。蛋黃油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外擦患處可治療嬰兒濕疹,乳頭皸裂、凍瘡潰爛、水火燙傷、口腔潰瘍等症。
《食療本草》指出,「黑雌雞,治反胃、腹痛、骨痛、乳癰、安胎」。
2、營養價值
100克食部含量,可食部分34%,水分74.2克,蛋白質21.5克,脂肪2.5克,糖0.7克,熱量111千卡,鈣11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胡蘿卜素0,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9毫克,尼克酸8.0毫克,維生素C-,維生素A-,粗纖維0,灰分1.1克。
7、雞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的質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是有差別的,從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順序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去皮雞肉和其他肉類相比較,具有低熱量的特點。但是,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對不能把帶皮的雞肉稱做低熱量食品。
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0.7克脂類物質,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
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
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8、雞胸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9、雞肉和豬肉哪個的營養價值更高?
雞肉比豬肉營養價值高。
雞肉比豬肉營養成分更多,而且也不易引起肥胖。雞肉肉質細嫩,蛋白質的含量頗多,在肉類之中,可以說是蛋白質很高的肉類之一,是人們日常飲食比較好的選擇。
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和硫酸氨基酸,可彌豬肉的不足,維生素A的含量也比豬肉高出許多。
(9)雞肉的養生功效擴展資料:
豬肉是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其性味甘咸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成分。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但是吃多了人會虛肥,大動風痰,還容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脹腹瀉。
10、雞的營養價值
雞肉含豐富蛋白質,其脂肪中含不飽和脂肪酸,故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較好的蛋白質食品。對體質虛弱,病後或產後用雞肉或雞湯作補品食用更為適宜。
公雞的肉質較緊致,很難熬出濃湯。人們吃公雞更喜歡細嫩的「童子雞」,這時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鮮嫩美味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
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者食用。
(10)雞肉的養生功效擴展資料
雞的以下部位不宜食用:
1、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最好少吃。
2、雞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體集中的部位,偶爾吃些解饞沒有問題,吃時最好去掉皮。
3、雞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
4、雞胗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雞肝負責代謝、解毒有害物質,雞腎與有害物質排泄有關,因此,盡管雞胗、雞肝和雞腎營養美味,但應減少食用次數和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