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市養生堂」節目中哈剛醫生介紹的治癬的中醫方子是什麼呀,幫我爸問的,希望看過節目的人能幫一下忙謝
管你的腳、手還是體癬,還是按照剛才治療腳癬的原則,水泡的用葯水,丘疹鱗屑的用葯膏,如果是腳指縫爛的,可以先加明礬,那麼就這么幾味葯,土槿皮、丁香、馬齒莧、蛇床子、苦參、地附子、百部各15克,川椒,就是咱們說的花椒10克,你放個兩公斤水,然後熬15分鍾,晾溫了以後,你就泡腳也行,泡手也行,擦洗身上也可以,如果腳指縫潮濕,你就加明礬十克,不用就不用加了。
2、木賊,地膚子,蜂房,狗脊,香附,板藍根,馬齒莧,煎湯溫洗治療扁平疣。這是北京衛視養生堂里介紹的方子
扁平疣皮損多發於面部、手背、手臂,表現為大小不等的扁平丘疹,輕度隆起,表面光滑,來呈橢圓形、圓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自可密集分布或由於局部搔抓而呈線狀排列,一般無自覺症狀,部分患者自覺輕微瘙癢。病程呈慢性經過,百可持續多年,部分患者可自行好轉。外用葯物可採用維a酸軟膏、咪喹莫特軟膏等治療,物理治療包括冷凍及激光治療。度嚴重者可祛you靈。
3、馬莧菜有什麼好處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L-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等活性物質。去甲腎上腺素可以激發血管B—受體,使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提 高冠狀動脈的灌注壓力,使冠脈流量增加。
另外,這些物質可激發心臟的—受體,使心肌收縮力和心臟的自動節律增強。
防治心臟病
馬齒莧含豐富的ω-3脂肪酸,對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有很好的作用。
降壓效果
馬齒莧中富含鉀,其中包括硝酸鉀、氧化鉀、硫酸鉀等。據測定,馬齒莧中鉀含量達1.7%。鉀鹽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我國學者賀聖文等通過動物實驗表明,馬齒莧可提高家兔機體抗氧化能力,使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減少,具有抗衰老的重要作用。
消除色素斑:另外,維生素C有一定的消除色素斑作用,而維生素E 可以保護線粒體的磷脂,有抗自由基作用,是美容佳品。
白發
首頁膳食養生 飲食禁忌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野生菜的奇效 (22015-08-14 13:21 來源: 三九養生堂
馬齒莧可治皮膚病
馬齒莧入心經,可以清心火。入肺經,可以散肺熱。
《黃帝內經》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說各種癰腫、潰瘍、濕癬,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
馬齒莧既清心火,又散肺熱,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膚,內外兼治。
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皮膚問題都有療效。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干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是各種腸道病的首選良葯。
馬齒莧最大的功效是治療大腸經的疾病。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篇
哪些腸道病屬於熱證呢?像痔瘡出血、細菌性痢疾、腸道息肉、實熱便秘這些都是。
簡單地說,大部分的腸道病都屬於這個范疇,受寒引起的腹瀉和脾虛引起的長期大便稀溏除外。
現在大家都知道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了吧!它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所以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它吧。
降血糖作用
馬齒莧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調節人體內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保護胃黏膜
研究發現:馬齒莧的10%醇提取液對胃黏膜損傷引起的潰瘍有顯著治療作用。
馬齒莧的禁忌
剛開始吃馬齒莧一定要少量,逐漸適應了才能多吃,只能放白糖,不要放紅糖。因為紅糖是溫性的,與治療的方向背道而馳。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忌與胡椒、該粉、鱉甲同食。毒副作用:馬齒莧可作食用,臨床應用本品,煎劑口服無明顯毒性。針劑用量較大時,可引起惡心。
1.對於經常容易腹瀉、腸胃比較脆弱的朋友來說,就最好不要吃馬齒莧了,因為吃馬齒莧可能會讓這類人群加重病情,這就是馬齒莧的副作用之一。
2.對於孕婦來說,是要禁食馬齒莧的,因為馬齒莧可能會導致孕婦滑胎。所以為了寶寶和孕婦的健康,不要亂用馬齒莧。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篇
3.在你吃中葯期間,尤其是有鱉甲葯材的時候,就不要食用馬齒莧了。因為它很可能會影響到你的治病效果。
4、忌與胡椒、該粉同食;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禁忌已經完全了解了呢?馬齒莧在中醫上可以被當做是一種葯物,有著很高的葯物作用,經常吃它對我們的人體是十分的有益的,希望小編今天的介紹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延伸閱讀:
馬齒莧的功效與禁忌 天然抗生素也有宜忌
馬齒莧的副作用 野生菜也有不好的地方
變黑發:馬齒莧含銅元素較高(21微克/ 100克),而體內銅離子是酪氨酸酶的
重要組成部分,缺乏可導致黑色素生成減少,致使白發增多。
所以,常吃馬齒莧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細胞的密度和相關酶的活性,使白發變黑。
4、有專門介紹野菜和吃法的網站嗎?
馬齒莧:在我的家鄉湖北,馬齒莧一般長在春天的菜園里。家鄉相對多雨,似乎一場春雨以後,菜園的綠便要濃個三分。這個時候,人禁不住踩了菜園的濕泥,在摘菜的間隙,采了嫩嫩的馬齒莧,(注意,只要嫩的,不要老的,老的馬齒莧會很酸。)用水焯一下,放了油炒著吃。
個人認為是好吃的緊。一盤嫩馬齒莧我可以一個人吃光它。我媽媽和我爸爸他們卻都不吃,說是這玩藝有什麼好吃的?酸死人!以前吃的多了。不吃?那我一個人吃!
以下是網上搜集:
因為馬齒莧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都較高,中醫把馬齒莧作為解毒、消炎、利尿、治細菌性赤痢的有效葯物。
馬齒莧又名長命菜、瓜子菜、五行草,是馬齒莧科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其植株匍匐,分枝多,莖和葉呈肉質、多汁。葉小、互生、倒卵形、全緣、厚而柔軟。花淡黃色,通常3-5朵簇生於枝端葉腋、無梗,午時盛開。6-8月開花,7-10月結果,種子腎狀卵形、黑色。
馬齒莧營養豐富,主要是其含有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和多量的鉀鹽,並含有蘋果酸、檸檬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草酸、樹脂、黃體酮、蛋白質、及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對人體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人經常食用馬齒莧,不僅可以補充身體營養,而且絕無增高膽固醇之憂,實為天然野生佳蔬。
食用方法
1、將新鮮的馬齒莧冼凈、除水後,直接加佐料爆炒。
2、將馬齒莧除水後曬到半干再爆炒,這樣炒出的菜中就帶有一點腌菜的味道。
3、將馬齒莧除水後曬3-5天,直至完全曬干,有利於長時間貯存,隨吃隨取。吃時可用水泡開,洗凈後同肉蒸或燒,與」梅乾菜蒸肉」的做法相似。
4.馬齒莧田螺粥 把田螺先用水泡20分鍾,洗凈,放入沸水中,用文火煮至田螺肉變色撈出,挑出螺肉,用刀剁碎備用。待粥熟透時,倒入馬齒莧,繼續煮幾沸,馬上拌入田螺肉,點入味精,攪勻均可食。
5.涼拌馬齒莧 先將馬齒莧除去根、老黃葉片,清水洗凈,下入沸水鍋里焯透後,用清水漂洗2-4遍,用刀切成段,放入盤中,加佐料蒜泥、麻油、醬油、味精,用筷子順著拌勻即成。
6.綠豆馬齒莧湯 先把綠豆冼凈放入煲內煮約15分鍾。再放入馬齒莧、蒜仁,煮1-2小時,至瘦肉軟熟,放入豬油、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此外還可做馬齒莧包子、馬齒莧薺菜粥、馬齒莧炒雞蛋、馬齒莧芡實瘦肉湯等。
近年來美國農業部的一個研究所,曾對馬齒莧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發現馬齒莧的莖葉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極為重要的營養成份:「SL3-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和眼細胞膜的重要成份。過去認為這種脂肪酸只儲存在脂性海魚,如沙丁魚、鯖魚、秋刀魚等的體內。這一意外發現,為人類食譜增加了一味新的高營養食品來源。100毫升馬齒莧汁中,含有SL3約200毫克。與海魚相比毫不遜色。此外,馬齒莧中還含有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這兩種物質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它們能有效地防止游離基對人體組織所造成的傷害,有抗衰老、防治冠心病及防癌變、防肥胖的功能。
今天,馬齒莧的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特有的山野風味,正在走上家庭餐桌。歐洲的一些食品店和餐館已開始供應各種馬齒莧食品,包括馬齒莧色拉、馬齒莧三明治,以及供佐餐用的馬齒莧醬等,譽稱綠色食品。
薺菜 薺菜在我們湖北叫地菜。每年農歷三月三,媽媽會采了已經開了白花的地菜煮雞蛋給我們吃。所以小時候總是很盼望這個三月三。小時候,平時雞蛋是很寶貝的,一次頂多蒸個兩個。三月三媽媽卻會煮很多,可以吃個夠。農村就是這樣的,平時緊著吃,到了一個節日就泛濫的吃。原來覺得這樣不好,後來覺得這像是摸透了人的心理的吃法,若是時時一樣的吃,就顯不出三月三的喜悅了。
大年三十頭一天,媽媽會吩咐我們采地菜。我們便會拿了小刀,挎了藍子,出門。出到野外,我和妹妹散蹲到綠色的草地上,一顆顆採下那小小的地菜。一種我們家鄉叫黃花菜的野菜和地菜很像,但是不是地菜,不能吃的;還有一種細米菜,大人告訴說這種菜吃多了會耳聾的,也不能吃,不要混到地菜裡面去了。
採到一籃地菜,擇凈,洗干凈,剁餡,拌餡,包餃子,急不可待的吃餃子,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以下為網上搜集: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薺菜,別名野薺、地菜、護生草、雞心菜,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帶根全草,生長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是一味葯食同源的傳統佳蔬。
薺菜的葯用價值也很高,民間有「三月三(農歷),薺菜賽靈丹」、「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由此可見薺菜葯用功效。中醫認為,薺菜性味甘、涼,入肝、脾、肺經,有清熱止血、清肝 明目、利尿消腫之功效。《名醫別錄》言其「主利肝氣,和中」。《千金·食治》言其「殺諸毒,根,主治目澀痛」。《食經》言其「補心脾」。《陸川本草》言其「消腫解毒,治瘡癤,赤眼」。葯理研究表明,薺菜含有類似麥角樣成分,有催產素樣作用,其浸膏對動物離體子宮和腸管均有明顯收縮功能。薺菜提取物用於高血壓的治療,其療效優於蘆丁,而且無毒性。薺菜還含有薺菜酸,能縮短凝血時間,故又被廣泛用於內傷出血、咯血、產後子宮出血、月經過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牙齦出血等。近年來,薺菜入葯,用來治療膽石症、尿石症、乳糜尿、胃潰瘍、痢疾、腸炎、腹瀉、嘔吐、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症、青光眼等,均收到了較好療效。
時下值品嘗薺菜正當時。薺菜食療方法很多,可炒,可煮,可燉,可作餡,均鮮嫩可口、風味獨特。宋代大詩人陸游就對薺菜情有獨鍾,曾吟詩贊美:「手烹牆陰薺,美若乳下豚。」甚至說自己曾經「春來薺美忽忘歸」。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也題詩畫稱贊:「三月薺菜饒有味,九熟櫻桃最能名。」
地膚
地膚在我們湖北叫掃帚菜,沒有聽誰講過這個是野菜,是可以吃的。但是在北方,就是一種野菜。有些地方也把這個做地被,做地被的地膚品種鮮綠鮮綠,像是比一般地膚嫩的感覺。
地膚子也是一種常用中葯。
吃地膚是只掐地膚的一點嫩尖尖。採回一把嫩尖尖,用水焯一下,涼拌著吃。但我也炒著吃過。炒著吃有點糙口,有點像是吃野草。:)因為是北方野菜,最多的吃法大概還是做餡。
以下是網上搜集:
地膚
學名:Kochia scoparia (linn.) Schrad.
英文名:Broomsedge,Belvedere
科名:藜科 Chenopodiaceae
一年生草本,高50厘米一1.5米。莖直立,多分枝;分枝與小枝散射或斜升,淡綠色或淺紅色,幼時有軟毛,後變光滑。葉片線形或披針形,長3—8厘米,寬4—12毫米,兩端均漸狹細,全緣,無毛或有短柔毛;無柄。花無梗, 1—2朵生於葉腋;花被5裂,下部聯合,結果後,背部各生一橫翅。胞果扁球形,包在草質花被內。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各地普遍分布,生於荒野、宅邊、路旁,也有栽培;分布遍及全國。
嫩苗和葉做萊蔬;種子葯用,稱「地膚子」,能利水、通淋,除濕熱;外用治皮癬及陰囊濕疹。種子含油約15%,供食用和工業用。 種子含三萜皂甙。 本種有一變型,掃帚菜f.trichophila Schinz.et Thell.,分枝極多,緊密向上,植株全形為卵狀圓形或倒卵形;葉狹線形,常見栽培。 植株做掃帚用;嫩葉可食;種子葯用,強壯、利尿,治皮膚病。 用種子繁殖。性耐鹼,抗乾旱,喜向陽地勢和有豐富腐殖質的疏鬆土壤,在一般土壤中也生長良好。
魚腥草(折兒根)
終於說到魚腥草了。
這玩藝可費了我不少功夫。
這個東西在四川據說是叫折兒根,四川的朋友大概都知道。
可是我以前不認識它呀。既然是叫魚腥草,有一股魚腥味就是它的識別特徵,一般葯書上會說他的葉子有點像紅薯葉子,可是紅薯葉子長什麼樣,雖然我是農民的後代可是我還是不知道的呀。
我媽媽生病的時候醫生給她用過魚腥草針劑,而葯書上說魚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特別是對肺病消炎特別管用。
我想把這種草找來給媽媽作為平時保健的常用葯。我穿著套鞋,拿著竹桿(這兩種措施是因為怕蛇咬,我們家裡有一種蛇叫土狗賴,比較小,黑的,好素的),戴著草帽(這種措施是因為作為挨著武漢的孝感也是火爐呀)四處野地里想找找傳說中的魚腥草。
我發現了一些別的草葯,比如一種叫四葉律的,還有,海蚌含珠,醴腸,紫蘇,白蘇,等等,都沒有逃脫我的法眼。可是魚腥草我的魚腥草我沒有找著!
最後還是在我的家鄉找到一個同好。他和他妻子開著一個小餐館。他妻子得了膽結石和腎結石。他家裡經常采了各種各樣十幾種草葯放著,給他妻子喝。他的觀點是人得病都是上火了,西醫叫發炎了,所以只要是清熱解素的葯都可以配在一起喝,一定對病有好處的。他家裡計有魚腥草野菊花夏枯草車前草白茅根鳳尾草三葉一枝花(白花車軸草)葡公英,……多種草葯。他妻子臉有點蒼白,但是總是笑笑的,和善的,他也是。
聽說我找魚腥草他冒著大太陽騎著自行車去采了一把回來。我感動的不行。果然很臭但是那臭並不難聞,我覺得很好聞。
後來我炒過魚腥草的根吃,像藜蒿的根一樣,有點糙,感覺含有好多澱粉的感覺。市場上也有得賣,而且比一般蔬菜貴很多。我就沒有再買來吃了。
我的想法是等我回家我就去弄一些魚腥草種著讓我媽媽習慣這種特殊口味的蔬菜。一定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5、太原 2台養生堂 治療手廨的三味中葯是什麼?
土槿皮、丁香、馬齒莧、蛇床子、苦參、地膚子、百部各15克,川椒10克
6、吳聖賢說的中葯泡腳的偏方
*秘 方* (中醫世家)
對應病,選擇自己的方劑 1. 主治:腰痛、腎虛腰痛、腿漆無力、
用葯: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薑150g,蔥頭50g,花椒80g
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鍾,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鍾,每日一次。
2. 主治:失眠 (中醫世家)
用葯:吳茱萸40g 米醋(白醋)適量
用法: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1次。
3. 主治:神經衰弱
用葯:夜交藤500g
用法:將上葯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一次。
4. 主治:腳癬、皸裂瘡 (中醫世家)
用葯:食醋100毫升
用法:將食醋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30分鍾,每日1次
5. 主治:足支動脈痙攣病
用葯:透骨草,元胡,歸尾,姜黃,川椒,海桐皮威靈仙,川牛滕,乳香,沒葯,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紅花,土茯苓各10克。
用法:上葯水煎去渣後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30分鍾每日1次10-15日為1療程。
6. 主治:痛經
用葯:小茴香400克
用法:將上葯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1次。
7. 主治:腳氣――足脛腫痛 (中醫世家)
用葯:蘇葉梗,防風,檳榔,羌活,當歸,木瓜,乳香,沒葯各3克
用法:將上葯煎湯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2次。
8. 主治:水腫――足起水腫
用葯:楠木,桐木各適量
用法:用上葯煎湯後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雙足,每次20分鍾,每日1次
9.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用葯: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參各15克
用法:煎湯後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10天一療程,每日2次。
10. 主治:中風後手足拘攣
用葯: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6克
用法:5kg清水加入上葯,煮沸10分鍾後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
11. 主治:痔瘡;消腸熱化濕消腫止痛
用葯:槐條60克,艾葉30克,白礬30克,馬齒莧30克,銀花3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葯水煮後去渣,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一次
12. 主治:感冒或感冒頭痛
用葯:生薑200克或海桐枝幹或水松枝葉適量
用法:上葯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1次。
13. 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壞死
用葯: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克、乳香、沒葯各24克
用法:上葯用500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後再煎20分鍾去渣後混入溫水內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劑葯可反復用3次。
14. 主治:眩暈、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 (中醫世家)
用葯:磁石、石決明、黨參、黃芪、當歸、桑枝、枳殼、蔓荊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獨活20克。
用法:將上葯水煎取汁1500ml,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每日一次。
15. 主治:高血壓
用葯: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克
用法:用上葯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後取法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一次。
16. 主治:腳濕氣、足癬脫屑、乾裂者 (中醫世家)
用葯:白鳳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葯任選一種,放入250ml醋內泡24小時後,睡前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分鍾,連用7天。
17. 主治:風濕麻木
用葯:和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
用法:煎湯後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
18. 主治:老年人延年浸足方 (中醫世家)
用葯:桂枝20克、川椒、紅花、茺蔚子各15克
用法:將上葯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後取汁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1次。
19. 主治:陽痿;虛症陽痿尤對命門火衰顯效 (中醫世家)
用葯:巴戟天、淫羊藿、金櫻子、葫蘆巴各20g,陽起石25g,柴胡15g
用法:將陽起石先煎30分鍾,去渣加入其餘葯物煮30分鍾,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鍾,每日2次。
20. 主治:骨質增生 (中醫世家)
用葯:全蟲15克,蜈蚣10條、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紅花20克、沒葯10克。
用法:上葯加水1500ml,浸泡1小時,用武水煎開20分鍾,去渣後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40分鍾,每日睡前1次,10次為一療程。
21. 主治:減肥、脂肪堆積過多造成的肥胖病(中醫世家)
用葯: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用法:水煮去渣後,入蒸汽足浴盆內浸泡雙足每次30-45分鍾,至出汗。日1次,20-30天為1個療程.
7、木賊,地膚子,香附,狗脊,蜂房,板藍根,馬齒莧煎湯溫洗治療扁平疣。這是北京衛視養生堂哈剛大夫推薦的
你可以先試一個,找個不明顯的部位,常規方很多,主要是對症
醫院激光 祛you靈,配合指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