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處暑飲食養生

處暑飲食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4 09:31:02

1、處暑養生:處暑吃什麼好,處暑有哪些飲食原則

2、處暑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處暑飲食應注意什麼

處暑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

一、早睡早起身體好

處暑處於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人體也會變得容易疲乏,春困秋乏也就是這個道理,這段時間要早睡早起,多休息來調養身體。

宜調節起居作息,適當增加睡眠,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秋乏過盛。夜晚睡覺不應晚於23點。夜晚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氣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二、補充水分

處暑時節也是入秋的季節,秋季乾燥這是人人皆知的,天氣較為乾燥、少雨,人體會因此不適,發生諸如皮膚緊綳、起皮脫屑、毛發枯燥、嘴唇乾燥或裂口、大便干結等秋燥現象。所以要多補充水分,要多喝水,還可以隔兩天敷一次面膜,經常保持皮膚濕潤也是處暑養生的方法。

三、多吃豆類食物

豆類食物有健脾去濕的功效,處暑季節很多人的脾胃都比較虛弱,可以多吃一些豆類食物,如紅豆、黑豆之類的,可以幫助除濕,少吃辛辣食物,也可以吃些茯苓幫助健胃去濕。

四、堅持午睡

處暑時節堅持中午睡一覺也很重要,因為經歷了一個夏天,飲食和睡眠都會使身體的脾胃變弱,除了要在食物上加以調理,午睡也非常重要,午睡時間不要求太長,十到三十分鍾就足夠了。

五、保護臍部,預防疾病

處暑節氣過後,天氣漸涼,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如果對臍部防護不當,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引發身體不適。而寒氣如果在小腹部位積聚太多,還會導致各種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方面的疾病。

六、少吹空調、電扇,保健康

處暑時節早晚溫差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發作,也是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的高發期。而經常吹空調、吹電扇,很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還可能導致腹瀉、胃炎和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3、處暑養生 處暑吃什麼最養生

建議吃以下食物:
1、蘿卜
「秋吃蘿卜賽人參,保健養生在其中」,可見秋季吃蘿卜對人體大有益處。蘿卜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而且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等功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較高的食療價值。
蘿卜的頂部到3~5厘米處適宜切絲爆炒、做湯,也可以配羊肉調餡,味道極佳。蘿卜中段適合生吃,用中段拌沙拉、做冷盤也都特別可口,另外也可以炒或做湯。蘿卜中段以下到尾部,如果喜歡蘿卜的辛辣味,可以選擇生吃此段,或者腌製成蘿卜干。接受不了辛辣味的人可以選擇炒、燉湯或做餡等烹調方法,可減少其辛辣味。
2、鴨肉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隨息居飲食譜》說,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鴨肉有滋潤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乾燥。鴨肉性涼,在尚有暑熱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氣,避免上火。
鴨子的烹飪方法很多,除了最著名的北京烤鴨外,燉、煮、烹、炒都可以做出美味的菜餚。年歲大的人食用鴨子,可以選擇燉煮的做法,煮得盡量稀爛一些,減少油膩,也易於消化。鴨肉山葯粥就是一款容易消化、味道鮮美的進補食療粥。
3、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優異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種生物鹼。不只味道鮮美,並且養分豐厚,葯用價值也很高。據《本草綱目》記載:百合可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干百合應選乾燥,無雜質,白色略帶淡黃色或淡棕黃色,質硬而脆、折斷後斷面有角質樣,鱗片小而厚者。注意避免挑選顏色過白的,可能用硫磺漂白過的,此類百合容易受潮且煮開來會帶酸味;鮮百合則挑選有光澤、個大、瓣勻、肉質厚、色白或呈淡黃色的。
4、蓮藕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生吃能清熱潤肺、涼血散淤,熟食則將寒氣祛除,有養胃健脾、益血止血補氣的作用。因此夏季吃藕不但能令人「心歡止怒」,還能防止流鼻血。而秋天天氣變得乾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食藕還可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4、處暑養生 處暑節氣吃什麼好

1、飲食上增應酸減辛,以助肝氣,食物可選用銀耳、蜂蜜、甘蔗、知銀耳、梨、冬瓜、蘿卜道、菱角、燕禽、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清熱安神之品。
2、以數神降氣、回潤燥養肝、滋陰利水為養生原則,以保持五臟無偏的健康狀態,宜選用玉竹、石斛、沙參答、百合、蓮子、白果等葯材。

5、處暑時節 吃哪些食物最養生

處暑,正是魚、蝦、貝類等海產發育成熟的時期。吃螃蟹常有「七尖八團」之說,到了8月,河蟹、海蟹正肥,您可以盡情品嘗豐富的海鮮產品帶給您的不一般的享受。另外,蟶子、黃鱔等都是滋補的美味佳餚。海帶結蟶子湯、蘿卜蟶子湯都是既易做,又營養的秋日美食。尤其蘿卜蟶子湯,做法是,將蟶子洗凈,放入淡鹽水中泡約2小時,下入沸水鍋中略燙一下,撈出,取出蟶子肉。把蘿卜削去外皮,切成細絲,下入沸水鍋中略燙去苦澀味,撈出,瀝凈水分。大蔥洗凈切段,生薑洗凈切片,蒜瓣切碎花。鍋里放油燒熱,下入蔥段、薑片煸鍋,倒入鮮湯,加入料酒、精鹽燒沸,放入蟶子肉、蘿卜絲、味精再燒沸,揀去蔥、姜,盛入湯碗內,撒上蒜花、胡椒粉即成。
處暑時節,預示著秋天即將到來,氣候逐漸乾燥,因此,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盡量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同時像西瓜這類寒涼的瓜果,則要盡量少吃或不吃了。可以多吃一些秋季應急的水果,如蘋果、梨、葡萄、哈密瓜、桃子之類的水果。處暑節氣還適宜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適當的煮些綠豆湯、綠豆冬瓜湯、綠豆百合粥、綠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6、處暑該如何養生?

一、精神調養: 處暑時節「宜安靜性情」,時至處暑,秋意越來越明顯, 二、起居調養 處暑後氣溫逐漸下抄降,氣溫日較差增大,此時,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據氣溫適時添減衣服。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早起有助於肺氣的舒展。 三、運動養生 運動不宜太過,盡量選擇運動量較小的活動,避免大量出汗,以傷陽氣,如明・高濂著襲《遵生八箋》中的坐功:每日寅時(凌晨3-5點),正坐,向左右轉頭,兩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後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吞咽津液。也可多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散步等。 四、飲食調養 處暑節氣肝心少氣,肺臟獨旺,飲食上宜增咸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飲食上宜多食鹹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薺、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蔥、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鮮果蔬、多食銀耳、百合、蓮子、zd蜂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還可結合葯膳進行調理。

7、處暑吃什麼食物養生?

蘿卜:「秋吃蘿卜賽人參,保健養生在其中」,可見秋季吃蘿卜對人體大有益處。蘿卜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而且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等功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較高的食療價值。
鴨肉: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隨息居飲食譜》說,鴨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鴨肉有滋潤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乾燥。鴨肉性涼,在尚有暑熱的初秋食用,可以祛除暑氣,避免上火。
山葯:山葯粥就是一款容易消化、味道鮮美的進補食療粥。
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優異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種生物鹼。不只味道鮮美,並且養分豐厚,葯用價值也很高。據《本草綱目》記載:百合可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蓮藕: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生吃能清熱潤肺、涼血散淤,熟食則將寒氣祛除,有養胃健脾、益血止血補氣的作用。秋天天氣變得乾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食藕還可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8、處暑時節吃什麼養身

處暑時節吃:胡蘿卜、鴨肉、糯米粥

胡蘿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補中安臟之功百效。秋季天氣乾燥,多食胡蘿卜,可以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胃腸暢通。度空腹喝胡蘿卜汁還能消除汗腺污垢、調整體溫。

鴨肉味問甘、咸、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老母鴨能補虛滋陰,答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秋季進補可以適當吃些鴨肉,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症。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內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容、止虛汗之功效。秋季喝糯米粥,可以補脾胃、益肺氣,潤燥養陰。

與處暑飲食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