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抱朴子養生

抱朴子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4 06:17:19

1、幫忙說幾本書道家像周易這類 看相卜卦這類 黃帝內經,抱朴子這類中醫中葯穴位經絡養生的書最好按我分的

除了黃帝內經外,《針灸甲乙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都是中醫經典名著

2、求《抱朴子》書籍內容。

《抱朴子》今存「內篇」20篇。論述神仙、煉丹、符籙等事,自稱「屬道家」;「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稱「屬儒家」。「外篇」中《鈞世》、《尚博》、《辭義》、《文行》等篇有關於文學理論批評的內容。 <抱朴子>在道家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認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對道家學派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編輯本段文學思想
葛洪的文學思想深受王充和陸機的影響,並有所發展。他要求文章發揮社會作用,移風易俗,諷諫過失。認為「立言者貴於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譽為高」(《應嘲》)。他反對貴古賤今,認為今勝於古,指出「且夫《尚書》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優文詔策軍書奏議之清富贍麗也。《毛詩》者,華彩之辭也,然不及《上林》、《羽獵》、《二京》、《三都》之汪?博富也」(《鈞世》)。他認為文學風氣當隨時推移,指出「古者事事醇素,今則莫不雕飾,時移世改,理自然也」(《鈞世》)。葛洪提倡文學創作要雕文飾辭,並主張德行與文章並重。他說:「文章之與德行,猶十尺之與一丈,謂之餘事,未之前聞」。他還進而提出「本不必皆珍,末不必悉薄」(《尚博》)的論點,從而突破了儒家德本文末的思想藩籬。
編輯本段內容分類
《內篇》和《外篇》 《抱朴子內篇》主要講述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災卻病,屬於道家。其內容可以具體概括為: 論述宇宙本體、論證神仙的確實存在、 論述金丹和仙葯的製作方法及應用、討論各種方術的學習應用、論述道經的各種書目,說明世人修煉的廣泛性。 《抱朴子外篇》則主要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屬於儒家的范疇,也顯示了作者先儒後道的思想發展軌跡。其內容可具體概括為:論人間得失,譏刺世俗,講治民之法; 評世事臧否,主張藏器待時,克己思君; 論諫君主任賢能,愛民節欲,獨掌權柄;論超俗出世,修身著書等。 總之,《抱朴子》將玄學與道教神學,方術與金丹、丹鼎與符、儒學與仙學統統納為一體之中,從而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須積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為懷。《抱朴子》中強調人不能單純地從修煉方術入手,人生的抱負也不能僅僅是遁隱山林,要想真正修煉成仙還要建功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張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解脫和煉得肉體飛升,既做到立時濟世,又得超凡入聖。如他說:「上士得道於三軍,中士得道於都市,下士得道於山林。」他認為修煉既可以保德致長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過修煉還可以獲得長生,身體不傷,是最大的孝道。 葛洪著述篇目和卷數如下:《抱朴子內篇》20卷,《抱朴子外篇》50卷,《神仙傳》、《隱逸傳》、《良吏傳》、《集異傳》各10卷,《移檄章表》30卷,《碑誄詩賦》100卷,《金匱葯方》100卷,《抄經史百家言》310卷,《肘後備急方》4卷;此外尚有《抱朴子養生論》、《大丹問答》、《葛洪枕中記》、《稚川真人較正術》、《抱朴子神仙金溝經》、《葛稚川金本萬靈論》以及託名劉歌撰的《西京雜記》等。以上著作大部分已亡佚。《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共收標名葛洪的著作13種,部分為後人誤題或偽托,但大多確為葛洪所撰。 《抱朴子》卷數 《抱朴子外篇》的撰寫時間與問世,均早於《抱朴子內篇》。 《道藏》將其兩書刻在一處,並且在《內篇》之後,《外篇》之前,間隔一種《抱朴子別旨》。明人刻此書,從《道藏》中取出,總名為《抱朴子》。 據《晉書·葛洪傳》可知,《抱朴子》內外篇原共有116篇。今本已非完帙,亡佚40餘篇。嚴可均在《鐵橋漫稿》《代繼蓮龕為抱朴子敘》中說:「今本僅《內篇》之十五六,《外篇》之十三四耳。」 《內篇》卷前有葛洪《序》,稱《內篇》20卷。《隋書·經籍志》稱《內篇》21卷,《音》1卷,入「道家」。《新唐書·經籍志·道家》稱《內篇》10眷。《宋史·藝文志·雜家》稱《內篇》20卷。《郡齋讀書志》稱《內篇》20卷。歷代著錄以20卷為多,《內篇》原當為20卷。《道藏》所收即為20卷,卷各一篇,共20篇。 《外篇》卷後有葛洪《自敘》,稱著「《外篇》50卷」。《隋書·經籍志》稱《外篇》30卷,入「雜家」。 《新唐書·經籍志·雜家》稱《外篇》20卷。 《宋史·藝文志·雜家》稱《外篇》50卷。晁公式《郡齋讀書志》稱《外篇》10卷。陳振孫《書錄解題》曰:「《館閣書目》有《外篇》50卷,未見。」紛紜錯互,說法不一。《道藏》所收《外篇》為50卷,與自敘合。 《內篇》基本內容 葛洪因道書事多隱語,道士臆斷妄說者眾,故著是書「粗舉長生之理」。《內篇》以玄、道,一為宇宙本體,論證神仙之存在,提出道本儒末。備述金丹、黃白、辟穀、服葯、導引、隱淪、變化、服炁、存思、召神、符籙、乘躋、諸術。是書集漢晉金丹術之大成,並雜有醫葯、化學等方面知識。是研究我國古代道教史和科學技術史的重要資料。 《暢玄卷第一》論宇宙本體「玄」,認為「玄」為世界萬物的始祖。要人「思玄道」,稱得玄則長生。他的這一學說與魏晉玄學互為影響。 《論仙卷第二》論證神仙實有,大可成仙,駁斥人們對神仙的種種懷疑。 《對俗卷第三》繼續論證神仙實有,舉出動物長壽的例子和道理加以說明。還認為仙道與孝道相一致,求仙需積善去惡。該篇還著錄了不少種古佚道書。 《金丹卷第四》論述金丹之道,認為金丹為仙道之極。該篇詳細記錄了煉制金丹的方法,包括盟約、結伴、祭神、葯物、經典、名山、吉日等。篇中還記載了許多現已失傳的煉丹著作。 《至理卷第五》論有無、形神關系,強調「氣」的作用。該篇闡述醫理,提倡崇尚良醫,反對巫術迷信,指出道士應兼修醫術,並記載了服葯、行氣、禁咒等法。 《微旨卷第六》認為淺見之徒不信成仙,不足為怪。述九丹金液為眾術之主,及寶精受氣、守身煉形、房中等術。強調修仙必須積善,有三屍、灶神察人善惡等。 《塞難卷第七》論述成仙皆由命中註定,凡人可以成仙。認為儒者是易中之難,道者是難中之易。動火成仙只能對中等以上人起作用,下愚之人不會相信。並引《龜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釋滯卷第八》認為佐時與輕舉可以兼修,修仙不妨礙治國。並言寶精、行炁、服葯為求仙之至要,不可專靠房中本。又認為對道書要加以選擇。 《道意卷第九》論道為宇宙本體,道本無名。勸人修道而不要祭禱鬼神,斥責張角、李寬等淫祀妖邪、奸亂淺陋。 《明本卷第十》認為道本儒末,道先儒後,黃老並不比堯舜周孔遜色。並且指出,上士得道於三軍,中士得道於都市,下士得道於山林。 《仙葯卷第十一》述各種仙葯,包括五芝、雲母、雄黃、玉、金、銀、真珠、草木葯、丹砂、松脂等。詳述產地及採制、服用等方法,並證以神仙故事和傳說。 《辨問卷第十二》論「聖人不必仙,仙人不必聖。」認為聖人不修仙,是命中無緣,不能因聖人不為,便說天下無仙。 《極言卷第十三》強調學仙必須求師。黃帝、老子、彭祖、安期等皆不死,均有師傳。又說長生必須補損,養生在於以不傷力本。 《勤求卷第十四》論求真師、勤修煉。勸大要勤於求師,而且要慎擇真師。 《雜應卷第十五》論述斷谷、卻寒、卻熱、服葯、辟五兵、吞氣、隱淪、去病、召神、乘躋、占卜、堅齒、變化、導引、聰耳、明目、登涉、辟疫、存思、符籙等方術。 《黃白卷第十六》述黃白術。認為天下事物均可變化,故黃金、白銀可以燒煉而成。指出煉黃白必須師授口訣,必須擇清潔之地。燒煉黃白不是為了致富,而是為了長生。該篇還詳細介紹了幾種黃白術。 《登涉卷第十七》述入山遠游諸術。有辟鬼邪、蛇龍、毒魅、虎狼及入水諸法,包括服符呼籙、鏡照葦撾、禁炁封印、遁甲擇日、步虛誦咒、佩葯服丸等。 《地真卷第十八》論金丹及守真一、守玄一之道。葛洪稱「道起於一」,謂「一」有姓名服色,在三丹田之中。守一可以去邪,獲得長生。 《遇覽卷第十九》述道經書目。葛洪閱其師鄭隱之藏書,著錄備種道書神符凡260種。這些道書大部分己亡佚,唯賴此載可以略窺晉之前道書之梗概。 《祛惑卷第二十》論識別神仙之真假。強調要勘求明師,謹防庸師、假師,並舉例說明。葛洪認為,只有通曉金丹術者才是真師

3、抱朴子是什麼?

抱朴子
【簡介】

東晉道家理論著作。東晉葛洪撰。葛洪(284~364),字稚川,兩晉時學者、文學家。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曾為司徒王導主簿,又被征為散騎常侍、大著作,不就。後赴廣州,在羅浮山煉丹。

《抱朴子》今存「內篇」20篇。論述神仙、煉丹、符籙等事,自稱「屬道家」;「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稱「屬儒家」。「外篇」中《鈞世》、《尚博》、《辭義》、《文行》等篇有關於文學理論批評的內容。

【文學思想】

葛洪的文學思想深受王充和陸機的影響,並有所發展。他要求文章發揮社會作用,移風易俗,諷諫過失。認為「立言者貴於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譽為高」(《應嘲》)。他反對貴古賤今,認為今勝於古,指出「且夫《尚書》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優文詔策軍書奏議之清富贍麗也。《毛詩》者,華彩之辭也,然不及《上林》、《羽獵》、《二京》、《三都》之汪

4、中國古代論述養生的典籍主要有哪些???

中國古代論述養生的典籍汗牛充棟,這里只選取較為著名的部分典籍供讀者參詳,包括《道德經》、《管子》、《莊子》、《子華子》、《黃帝內經》、《養生論》、《抱朴子》、《養生延命錄》、《顏氏家訓》、《千金翼方》、《景岳全書》等,這些典籍基本奠定了中醫養生的理論基礎,是後世養生學的源泉。

5、情不可姿,欲不可極出自?

有秦客問於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夫治亂
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於金石,安樂之象形於管弦也。又仲尼問韶,識虞舜之德
;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今子獨以為聲無哀樂,其理何居?
若有嘉訓,請聞其說。

主人應之曰:斯義久滯,莫肯拯救。故令歷世濫於名實。今蒙啟導,將言其一隅焉。幅
天地合德,萬物資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為五色,發為五音。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
於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濁亂,其體自若而無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
及宮商集比,聲音克諧,此人心至願,情慾之所鍾。古人知
情不可恣,欲不可極,
故因其所
用,每為之節,使哀不至傷,樂不至淫,因事與名,物有其號,哭謂之哀,歌謂之樂,斯其
大較也。

6、關於《抱朴子》和東密教的問題.

• 是中國古代思想的一種,日本神道教常用。

《臨,兵,斗,(一作「洞」)者,皆,陣,列(一作「裂」),在(一作「於」),前》最早見於道家《抱撲子》內篇,後來我又在密宗手印中見到,好象是叫九字真言什麼的,每個字都有相應的手印配合,結印的手法十分復雜,可惜我對密宗的心法所知不多,相信如果有密宗上師結印的話,一定很有力量,道門里對此九字的訣法我還沒有見過,但以我看來,一定有相應的指訣,也許是自然出現過?

臨、兵、斗、者、皆、陣、烈、在、前
經常在一些收妖除靈的題材里看到這九字密宗真言,如《美少女戰士》,《孔雀王》,《東京巴比倫》……
那麼這九字密宗真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九個字源於東晉葛洪的《抱朴子*登涉篇》,(葛洪者,乃東晉時結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揚采葯煉丹、長生不老的人,至此,道教變成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宗教)「臨兵斗者,皆數組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
意思是說,常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辟除一些邪惡。在抄錄這九個字時,把「數、組、前、行」誤抄成「陣、列、在、前」而沿用至今。
這九個字分別的意思是:臨,代表身心穩定。兵,代表能量。斗,代表宇宙共鳴。者,代表復原。皆,代表危機感應。陣,代表心電感應或隱身。列,代表時空控制。在,代表對五元素的控制。(五元素:就是我們熟知的金、木、水、火、土。)前,代表光明。
疑問:即使抄錯了也可以用來驅邪么?
回答:就好比電視劇里的人物可以一年到頭不用換衣服一樣,漫畫作品也是如此,您啊,就將就著看吧!什麼什麼您說什麼,日本真的有這種陰陽師?
好好好,在下沒有否定他們的存在呀,只是對他們的九字真言提出一點疑問罷了,您別急呀……

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
九字真言,又名奧義九字,分別為: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九字,往往也有人將「陣」做「陳」字,大概是被兩者的繁寫體搞混的緣故,與之相對應的九個手印(說是九個,其實不過是個虛名,可以從中化出恆河沙數的手印來,又名奧義九字切,括弧內是異譯法)分別為:不動根本印(獨佔印、普賢三昧印)、大金剛輪印、外獅子印、內獅子印、外縛印、內縛印、智拳印(知券印)、日輪印和寶瓶印(隱形印)。
奇門九字訣

抱朴子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凡此九字長念之,無所不避。
◎奇門九字訣用法:
口中常念此九字,可以驅吉避凶,運氣不好可以轉運。
如出門在外,上車前,搭船前,念此九字,亦可保平安。
在外住宿若怕房間不乾凈,念此九字,諸邪不侵,可保一夜安眠到天亮。

七、四縱五橫法
此法可以趨吉避凶,令心想事成。
如欲找停車位,可以劍指對空書四縱五橫,再於其中書"停"字,十次有九次會成功。

兵 者 陣 行
│ │ │ │
臨 ——┼—┼—┼—┼——
│ │ │ │
斗 ——┼—┼—┼—┼——
│ │◎│ │ ◎ 書入意念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四縱五橫法施法要訣:
左(手)捻天罡,右(手)捻劍訣,以右手劍指空書四縱五橫,口念奇門九字訣,口念一字,手畫一筆,最後再在中間以意念輸入你的願望。
◎找停車位的方法
車子要到達目的地前五分鍾到十分鍾,心想希望停車的地方,以劍指對著方向盤,畫四縱五橫,口念奇門九字訣,再寫個"停"字,就可以找到停車位。
◎讀書增加記憶力的方法
對著所要讀的書本用劍指畫四縱五橫,可增加理解力及記憶力。
◎考前猜題
愈接近考試,一面對書本愈不知道重點在那 ,以劍指對書本施四縱五橫法,然後隨意翻開書本,是第幾頁就讀那一段,重復這個動作,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案例:
曾有一位林小姐應徵工作(電腦資訊相關行業),考試前一天用這個方法,結果第二天考卷一發下來,竟然有百分之八十是昨天所讀到的。
◎美夢成真的方法
把夢中情人的名字,用紅筆寫在黃紙上,再畫上四縱五橫,摺好放在枕頭下,很快就可以美夢成真。
◎心想事成的方法
把你的願望用紅筆寫在黃紙上,畫上四縱五橫,摺好放在枕頭下,很快就可以心想事成。
◎睡不好怎堋辦
用紅筆黃紙畫四縱五橫,再在中間寫個"安"字,可令一覺到天亮。

兵 者 陣 行
│ │ │ │
臨 ——┼—┼—┼—┼——
│ │ │ │
斗 ——┼—┼—┼—┼——
│ │安│ │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增加考運的妙法
以劍指在准考證上空書四縱五橫,並在其中寫個"景"字。

兵 者 陣 行
│ │ │ │
臨 ——┼—┼—┼—┼——
│ │ │ │
斗 ——┼—┼—┼—┼——
│ │景│ │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生活上的妙法之一
吃魚的時候不小心被魚刺 到喉嚨怎堋辦?此時以劍指對著喉嚨畫四縱五橫,再寫個"妙"字即可。

兵 者 陣 行
│ │ │ │
臨 ——┼—┼—┼—┼——
│ │ │ │
斗 ——┼—┼—┼—┼——
│ │妙│ │
皆 ——┼—┼—┼—┼——
│ │ │ │
列 ——┼—┼—┼—┼——
│ │ │ │
前 ——┼—┼—┼—┼——
│ │ │ │

注意事項:
此法最是殊勝,殺傷力亦強,故使用時宜心存善念,避免傷及無辜。
施法前務請先默禱"弟子某某因故施法,為免傷及無辜,敬請無冤無仇者先迴避"。
◎增加人緣的方法:
把床移至陽宅延年方(見陽宅篇),可以讓你早日結成好姻緣。
八、遁甲出行訣
此法至誠閉氣吸東方生氣一口,吹在手心,右手劍指,寫在左手心上,握拳,書字即行,百步不可回頭。
(1)見官書"天"字---見主管或主官
(2)求婚書\'合\'字---用於男女朋友交往時
(3)市賈書"利"字---用於生意買賣時
(4)出行書"通"字---用於外出,旅行時
(5)博戲書"乾"字---用於游戲時
(6)夜行書"◇"字---用於夜晚外出時
(7)入眾書"遁"字---用於在人群中不被發現
(8)入陣書"強"字---用於各類比賽
(9)看病書"鬼"字---用於探病求醫時
(10)吃酒書"少"字---用於飲酒避免宿醉時
(11)入水書"龍"字---用於海岸戲水,或搭乘船舶時
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 詳解

九字源自東晉葛洪的「抱朴子」內篇卷篇登涉篇,雲:「祝曰:「臨兵斗者, 皆數組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意思是說,常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惡。東密受到我國道教的影響(使用護咒法),可是在抄錄這九個字時 ,把「數組前行」誤抄成「數組在前」或「陣裂在前」,而沿用至今。這九個字分別的意思是:


(りん)身心穩定
表示臨事不動容,保持不動不惑的意志,表現堅強的體魄。
結合天地靈力------降三世三昧耶會
手印:獨鈷印
咒語:金剛薩埵心咒


(びょう)能量
表示延壽和返童的生命力。
行動快速如鏢------降三世羯摩會
手印:大金剛輪印
咒語:降三世明王心咒


(とう)宇宙共鳴
勇猛果敢,遭遇困難反湧出鬥志的表現。
統合一切困難------理趣會
手印:外獅子印
咒語:金剛薩埵法身咒


(しゃ)復原
表現自由支配自己軀體和別人軀體的力量。
萬物之靈力,任我接洽----- 一印會
手印:內獅子印
咒語:金剛薩埵降魔咒


(かい)危機感應
表現知人心、操運人心的能力。
解開一切困擾------四印會
手印:外縛印
咒語:金剛薩埵普賢法身咒


(じん)心電感應/隱身
表示集富庶與敬愛於一身的能力。
透視、洞察敵人心理------供養會
手印:內縛印
咒語:蓮花生大士六道金剛咒


(れつ)時空控制
表示救濟他人的心。
分裂一切阻礙自己的障礙------微細會
手印:智拳印
咒語:大日如來心咒


(ざい)五元素控制
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運用超能力。
使萬物均為平齊------三昧耶會
手印:日輪印
咒語:大日如來心咒


(ぜん)光明/佛心
表示佛境,即超人的境界。
我心即禪,萬化冥合------根本成身會
手印:寶瓶印(或隱形印)
咒語:摩利支天心咒
其實密宗向來講究祭禮咒語,倒未必是受道教的影響,反而是道教跟佛教學了不少東西

7、《抱朴子》《神仙傳》是道家著作嗎?講些什麼?

都是道家著作。
《抱朴子》今存「內篇」20篇。論述神仙、煉丹、符籙等事,自稱「屬道家」;「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自稱「屬儒家」。「外篇」中《鈞世》、《尚博》、《辭義》、《文行》等篇有關於文學理論批評的內容。
<抱朴子>在道家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認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對道家學派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葛洪寫成《抱朴子》內外篇。
《神仙傳》是東晉道教學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漢族志怪小說集。共十卷。
書中收錄了中國古代傳說中的92位仙人的事跡。雖事多怪誕,但其中不少人常為後世養生文獻所引用;有些內容對研究中國古代養生學術也不無參考意義。

與抱朴子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