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火鍋蔬菜

養生火鍋蔬菜

發布時間:2020-07-04 01:25:27

1、火鍋有什麼食材

廣東的火鍋比較清淡,飲食講養生。火鍋比較容易上火,所以會用些涼性的湯底。通常先吧湯底煲好了才放材料。
會先煲一煲紅蘿卜玉米豬骨湯或是用淮山、杞子、沙參、薏米等熬雞湯做湯底,味道好,而且可以稍降火。
至於食材,就看你喜歡咯,冬菇啊,豆腐啊,肉類,蔬菜都可以。魚肉通常會用魭魚比較多,因為肉質脆嫩,口感很好,切成薄片,用姜腌制,可以去腥。
肉類就是牛,羊,豬,雞都有,還有很多人喜歡燙雞雜吃。
蔬菜就沒所謂咯,愛放啥放啥,菌類可以增加湯的鮮美,先放,等湯底好了,可以先喝口湯。
至於鹽點,我們回將生油爆香過姜蔥,再放點鹽焗雞粉,倒醬油,糖適量,拌勻,味道很好哦。
愛吃辣的可以把鹽焗雞粉換成辣椒粉或是辣椒醬,又或者直接用辣椒醬就可以了。

2、吃火鍋的配菜有哪些

第一款:養生素食鍋
材料:山葯120公克、牛蒡100公克、胡蘿卜100公克、秀珍菇80公克、金針菇80公克、當歸2公克、枸杞2公克、紅棗6顆、薑片5公克
調味料:高湯500㏄、鹽1/2茶匙
做法:
1.山葯、牛蒡、胡蘿卜去皮後切小塊。秀珍菇及金針菇切去蒂頭。
2.將山葯、牛蒡及胡蘿卜放入湯鍋,加入當歸、枸杞、紅棗、薑片及高湯煮開。
3.蓋上鍋蓋,小火煮約20分鍾至胡蘿卜松軟。加入鹽調味,最後加入秀珍菇及金針菇,煮滾即可。
第二款:風味素菜鍋
材料:杏鮑菇60公克、芋頭120公克、玉米100公克、紅甜椒50公克、茼蒿菜100公克、板豆腐150公克、薑片10公克
葯材:草果2顆、孜然粉1茶匙、干辣椒2公克、黨參4公克、小豆蔻2公克、川芎2公克、紅棗5顆
調味料:高湯500㏄、鹽1/2茶匙
做法:
1.芋頭去皮後與玉米切小塊。杏鮑菇及紅甜椒切片。板豆腐切厚片。茼蒿菜去蒂頭後洗凈。
2.將玉米、薑片及所有葯材放入湯鍋,加入高湯煮開。
3.蓋上鍋蓋,小火煮約5分鍾至葯材香味釋出。加入鹽調味,最後加入其餘材料,煮滾2分鍾即可食用。
第三款:咖哩什錦鍋
材料:花椰菜150公克、馬鈴薯150公克、地瓜150公克、秋葵100公克、茄子200公克、薑末100克
調味料:咖哩粉3大匙、高湯400㏄、椰漿50㏄、鹽1/2茶匙
做法:
1.馬鈴薯及地瓜去皮切小塊。茄子切小段。花椰菜切小朵。
2.熱鍋下沙拉油,加薑末、咖哩粉小火炒香。將所有蔬菜下鍋。加入高湯煮滾。
3.煮約5分鍾後加入椰漿及鹽,小火煮約5分鍾至蔬菜軟,即可食用。
第四款:椰奶燉南瓜
材料:南瓜300公克、玉米150公克、白花菜120公克、綠節瓜1/2條、紅甜椒80公克、義大利綜合香料少許
調味料:椰漿200㏄、高湯200㏄、鹽1/2茶匙
做法:
1.綠節瓜切片。玉米切厚塊。南瓜去皮與紅甜椒切小塊。白花菜切小朵。
2.熱鍋下橄欖油,小火將所有蔬菜下鍋。加入高湯煮滾。
3.煮約5分鍾後加入綜合香料、椰漿及鹽,小火煮約5分鍾至蔬菜軟,即可食用。
第五款:味噌燉蘿卜
材料:白蘿卜200公克、胡蘿卜60公克、薑片5公克、鮮香菇4朵、蒟蒻絲120公克、秋葵80公克
調味料:高湯600㏄、味噌3大匙、醬油2大匙、生抽2大匙
做法:
1.白蘿卜去皮切圓形厚片。胡蘿卜去皮後切小片。鮮香菇及秋葵切去蒂頭。
2.將白蘿卜及胡蘿卜、薑片放入湯鍋,味噌加入少許高湯調勻加入。
3.其餘高湯及醬油、生抽一起加入煮開。蓋上鍋蓋,小火煮約20分鍾至蘿卜松軟。
4.最後加入鮮香菇、蒟蒻絲及秋葵,煮滾約1分鍾即可。
第六款:豆漿菇菇鍋
材料:鮮香菇4朵、蘑菇100公克、秀珍菇80公克、白靈菇80公克、金針菇100公克、蔬菜菜80公克、枸杞2公克、薑片10公克
調味料:豆漿200㏄、高湯200㏄、鹽1/2茶匙
做法:
1.鮮香菇、秀珍菇、白靈菇及金針菇切去蒂頭。蘑菇切小塊,蔬菜洗凈剝小片。
2.將所有菇類及枸杞、薑片放入湯鍋,加入豆漿及高湯、鹽煮開。
3.小火煮約5分鍾加入蔬菜,煮滾即可。

3、養生火鍋

介紹一種養生窈窕火鍋。
材料:雀zd巢淡奶1000毫升、高湯1000毫升、鮮蝦4尾、魚板片、雞胸肉50克、洋蔥半粒、鮮香菇數朵、紅蘿卜半根、豌豆適量、玉米筍適量
調味料:雀巢美極雞精2小匙、雀巢雞湯塊1塊
做法:
1.將鮮蝦洗凈,雞胸肉切片,紅蘿卜切片,鮮香菇切十字備用。
2.將高湯及雀巢植脂淡奶煮開當作鍋底,加入所有材料版及調味料即可。
小技巧:1.煮牛奶千萬別使用鋁鍋,鋁鍋會與牛奶產生化學變化。
小貼權士:港式餐廳的好吃秘密:專業廚師通常會在火鍋湯底中加入雀巢淡奶,使整鍋湯滑口香醇,尤其雀巢淡奶無糖、低脂,除增加火鍋風味外,還能解油膩,具減肥功效。

4、養生火鍋里最重要的食材是什麼?

火鍋比較容易上火,所以會用些涼性的湯底。通常先吧湯底煲好了才放材料。
會先煲一煲紅蘿卜玉米豬骨百湯或是用淮山、杞子、沙參、薏米等熬雞湯做湯底,味道好,而且可以度稍降火。
至於食材,就看你喜歡咯,冬菇啊,豆腐啊,肉類,蔬菜都可以。魚肉通常會用魭魚比較多,因為肉質脆嫩,口感很好,切成薄片,用姜腌制,可以去腥。
肉類就是牛,羊,豬,雞都有,還有很多人喜歡燙雞雜吃。
蔬菜就版沒所謂咯,愛放啥放啥,菌類可以增加湯的鮮美,先放,等湯底好了,可以先喝口湯。
至於鹽點,我們回將生油爆香過姜蔥,再放點鹽焗雞粉,倒醬油,糖適量,拌勻,味道很好哦。
愛吃辣的可以把鹽焗雞粉換成辣椒粉或是辣椒醬,又或者直接用辣椒醬就權可以了。

5、吃火鍋的菜有哪些

紅薯、土豆、山葯、芋頭等。

6、吃火鍋配什麼菜比較健康養生啊!

苔菜就很健康養生,味道鮮美且營養價值很高,特別適合作為火鍋食材!

7、冬季養生火鍋都有哪些

養生鴛鴦火鍋



材料

一隻800克以上的烏雞,礦泉水3升,泰國皇宮香米150克,黃小米(可不放),萵筍,香菇,鵪鶉蛋,聖女果,干玫瑰花

做法

一、泡米

取泰國皇宮香米150克、黃小米(可不放)洗凈,撈出放入盆內,加入純凈水剛沒過表面(水過量花生油就無法滲入大米內部了),再加入純花生油10克、鹽5克,浸泡過夜。

二、熬雞湯:

1、烏雞宰殺治凈,用流動的水充分漂洗,至雞內部血水充分流出,放沸水中大火氽水3分鍾,撈出洗凈。

2、製法A:將烏雞、純凈水3升、生薑放入飛利浦電飯煲內,使用熬湯功能煲制2小時後過濾取湯放涼。

製法B:或者將用流動的水漂去血污的豬骨、烏雞、牛肉氽水,再和純凈水放入用飛利浦電磁爐加熱的平底鍋中(骨頭在下、原料和水的比例是1:10)。旺火燒沸,撇去湯面浮沫,放入蔥姜料酒,加蓋改小火慢煮2小時多,至湯色渾白即成。

三熬粥:

將一半涼雞湯(1.5升)、香米、黃小米(可不放)放入飛利浦電飯煲中,使用煮粥功能,熬2~4小時至香米碎爛。為防止粥可能粘鍋,中途可攪拌兩次。

四、養生香米粥火鍋底

將香米粥倒入鴛鴦火鍋盆中,用聖女果切成的金魚擺上粥面上。

涮料:涮海鮮、玉米棒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素菜。粥火鍋一定要先涮葷菜,等到吃得差不多了再涮素菜,否則蔬菜中的水分太多,會影響粥的口感。

五、烏雞玫瑰養顏火鍋底:

烏雞、香菇、剩餘的雞湯放入鴛鴦火鍋盆中,放入鹽調味。在烏雞肉上擺幾只用鵪鶉蛋做成的小白兔。最後撒入、枸杞子、干玫瑰花。

涮食:雞片、魚片、香菇、豆腐、油豆皮、腐竹、山葯、青菜、苦瓜、筍、冬瓜

味碟:可跟沙茶醬、麻醬、香油、蒜泥、海鮮醬等多種口味。

將養生養顏鴛鴦火鍋盆放在飛利浦電磁爐上,使用「火鍋」功能,燒至湯水沸騰就可以涮食了。最後如果覺得沒有吃飽還可以喝粥、飲湯。

8、涮鍋配菜 火鍋素菜涮菜都有哪些

涮火鍋都涮什麼菜
火鍋配菜有:蟹丸,還有魚片。魚肉選草魚的比較不容易化掉;如果是辣底鍋就要吃五花肉,肥肉與瘦肉搭配的恰到好處。火鍋配菜肉食類的可以選擇丸類。貢丸是首選,還有蝦丸。
火鍋配菜蔬菜類:白菜、菠菜、豌豆苗、萵筍、捲心菜、土豆、蓮藕、茭白、冬筍、春筍、白蘿卜、胡蘿卜、黃瓜、冬瓜、絲瓜、鮮豌豆、四季豆、菜花、金針菜、蘑菇、香菇、平菇、金針菇、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腐乾、香菜、香蒜、蔥、空心菜以及荸薺等。
火鍋配菜乾貨果品類:干金針菜、玉蘭片、筍干、粉絲、紅棗、魔芋、木耳、銀耳、香菇、口蘑以及竹蓀等。
火鍋配菜野味類(人工飼養):野雞、野鴨、鵪鶉、狗肉、狗鞭、蛇肉、田雞、蝸牛、牛蛙以及龜肉等。
還有經過加工的原料,如魚丸、肉丸、麻花、油條、油饊子、酥肉以及麵筋等。
畜肉類:羊肉、牛肉、豬肉、火腿、午餐肉、臘肉、香腸、豬灌腸、豬牛羊的腎、肝心、肝蹄筋、牛鞭、豬腸、豬腦花以及豬脊髓等。
火鍋配菜禽肉類:雞肉、鴨肉、鵝肉、雞翅、雞血、鴨血、腸、肫、肝、雞爪以及鴨掌等。
火鍋配菜水產類:鯽魚、草魚、鯉魚、鱔魚、泥鰍、河蟹、河蝦、海蟹、海蝦、水發海參、水發墨魚、水發魷魚、水發魚肚、魚唇、魚翅、鮮貝、帶魚以及水發海帶等。
豆泡,火鍋配菜素食類的可以選擇豆製品。凍豆腐什麼的。其實油麵筋也不錯!煮得半熟的,很有筋道的。
涮品下菜有順序
其實火鍋這種「自主烹飪」的進餐形式,與過油炒鍋類傳統餐飲相比,更適應人們追求美味享受、注重營養平衡的需求。但同時,掌握菜品的下菜順序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會令食客們吃得既美味又科學養生。科學涮火鍋,下涮品的順序有講究。
第一步,品底湯。吃火鍋最好選擇清淡的鍋底,這樣煮得湯味鮮,而且能充分品味涮品的固有風味。時下一些高檔火鍋店的鍋底都會放一些養生底料,如枸杞、菊花、人參等,上涮品前,先喝一碗熱湯,既暖胃又利於增加食慾。
更多的人在喝湯時存在誤區,習慣在涮品吃完後再喝湯。殊不知,這樣的湯雖然味道濃了很多,但經過長時間煮沸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油脂過高不利於腸道和血管健康,特別是湯內含大量嘌呤,容易引起痛風等疾病。
第二步,選擇耐煮的根莖類蔬菜下鍋,如海帶根、地瓜片、胡蘿卜、捲心菜等。
很多人吃火鍋都先下各種肉類,最後才涮些蔬菜「解膩」。其實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種吃法最不科學。因為先下肉類,會把肉類中的油脂煮出來,原本一鍋清淡的湯就會變得油膩膩的。而葉類蔬菜本身很吸油,這時候再下蔬菜,就會將蔬菜與一鍋油乎乎的油脂吃進肚,不利於血管健康。
第三步,接著吃一些青綠色葉菜類,如菠菜、香菜、茼蒿、油菜等。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涮一次火鍋,葉類蔬菜的攝取量應高於肉類,建議吃兩碗的量。葉菜類易熟,不需久煮,而且綠色菜葉富含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有利於身體吸收,對血管、血脂都有益處。吃完蔬菜,還可以加一些豆類食品,如凍豆腐、豆皮等。
第四步,現在該是肉類上場了。但這不意味著你可以將所有肉類都放進一鍋里煮,這里也有一定的小順序:深海魚、淡水魚、雞肉、豬肉、羊肉、鴨肉、鵝肉、牛肉、鴕鳥肉、有殼類海鮮。
健康涮菜「時刻表」
吃火鍋像煮高湯一樣燉個沒完固然少了風味,但不少人只追求食物的鮮嫩,生怕食物煮「老了」不好吃,有的甚至帶著血絲就吃進了肚,同樣是不可取的。那麼到底各類食物煮多長時間既美味又衛生呢?營養專家經過詳細實驗總結出了一份最健康的火鍋涮菜時間表,兼顧了營養與美味,不妨可以作為參考:
肉類:10—15分鍾
普通肉類,如牛羊肉片、五花肉、酥肉等。這些都是吃火鍋時常見的肉類,但肉片厚薄程度不同,煮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應該煮10—15分鍾左右才能全熟。
海鮮類:15分鍾以上
海鮮類,如鱔魚、泥鰍、蝦等。這種魚類常年生活在水裡,身上含有很多寄生蟲或微生物,所以就要注意多煮一會,至少15分鍾以上。
內臟類:3—5分鍾
動物內臟類,如毛肚、鴨腸、黃喉等。這些涮品比較易熟,很多人喜歡將毛肚、鴨腸等涮一涮就入口,這樣比較酥脆。但內臟都可能含有細菌,最好燙上3—5分鍾,全熟了方可入口。至於腦花、血旺這些涮品,最好多煮一煮,10分鍾以上為宜。
蔬菜類:1分鍾
蔬菜類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綠色蔬菜,如香菜、空心菜、白菜這些常見菜,煮久了反而會損害其水溶性維生素,影響營養。只要洗得干凈一般來說最多煮1分鍾即可。但豆皮、豆乾這些菜富含植物蛋白,容易滋生細菌,至少要燙上2-3分鍾才保險。

9、冬季養生火鍋怎麼吃?

冬季飲食禦寒 多吃羊肉少吃鴨肉

冬季是最好的進補季節。俗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在冬季,幾乎任何營養成分都比一般季節吸收多、吸收快,所以說,冬季適宜進補。

1.吃羊肉。羊肉偏熱性,可以禦寒、強身壯體。

2.多吃雞肉。雞肉是溫性食物,含蛋白質非常豐富,而且雞肉的營養成分有助預防感冒。過去農村有一句話叫做「姑爺進了門,小雞慌了神」,說明雞肉是非常好的待客食品。

3.多吃魚肉。魚肉蛋白質非常豐富,且容易消化吸收。據國外醫學專家統計,每周吃兩到三次魚肉,心腦血管病風險下降30%。

4.少吃鴨肉。胃不好的人要少吃鴨肉,如果實在想吃鴨肉,可以在做鴨肉的時候放點姜或者當歸,以抵消鴨肉的寒涼之性。

冬季吃火鍋最受寵 需注意五問題

火鍋是我們獨有的一種美食,自古以來就有,只是古時候的叫法是「古董羹」,因為在吃火鍋的時候把食物丟入沸水中的時候會發出「咕咚」聲,所以古代就叫做「古董羹」,據說,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火鍋了,所以火鍋是一道歷史悠久,而且十分流行的菜餚。

火鍋的好處除了現煮現吃之外,還有就是口味繁多,喜歡吃辣的人,可以選擇紅油麻辣的鍋底,喜歡海鮮的可以選擇海鮮鍋底,喜歡清淡的,也可以選擇清湯鍋底,還有高湯鍋底等等,想試多種口味的,就可以買一個多拼的鍋,那樣就可以嘗試到多種口味了。

火鍋除了口味的多樣性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食材的多樣性,你可以在一份火鍋里吃到各種食材,肉類,例如牛肉片,肥牛卷,羊肉卷,豬肉,內臟等等,海鮮類當然就是各種貝殼類食物,魷魚,魚片,蝦蟹等,蔬菜類就是各種時令蔬菜,還有豆製品菌菇類等等,一份火鍋就可以把你想吃的各種食材都吃齊了,再調上一份蘸醬,就更加的完美了。

說了這么多,那麼多的食材,吃的先後順序應該是怎樣的呢?吃火鍋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忌生

首先,吃火鍋講究的是先肉後菜,而肉呢,由於都是切的薄片,則燙食就好,就是薄片的肉放入火鍋中,肉的顏色變了,也就熟了,就可以吃了,那麼像肉丸子類的,則可以稍微煮久些再食用,不管怎樣,都要煮熟了之後再吃。

2.忌燙

由於火鍋是現煮現吃,那麼在食材煮好之後肯定會非常的燙,於是就有了「一熱當三鮮」的說法,但是這時候最好把食物放味碟或者碗里晾一會,因為人體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50℃左右的溫度,溫度過高的食物會燙傷口腔、食道和胃,尤其是有些人有口瘡,口腔黏膜炎症,胃部不適的人,更不宜食用過燙的食物。

3.忌啤酒

吃火鍋的時候喝冰啤酒也是不太好的,首先火鍋是熱的,啤酒是冰的,冷熱交替的食用會刺激腸胃,對胃不好,其次由於火鍋中會煮很多的食材,像肉啊,海鮮這些本身嘌呤含量比較高的食材,那麼火鍋的湯中嘌呤含量也比較高,人體在攝入過多的嘌呤的時候,會被轉化為尿酸,而啤酒則會把轉化的尿酸運輸到關節或軟組織中,這樣就會導致痛風,所以吃火鍋喝啤酒是尤其不可取的。

4.忌湯底

上面其實也有說到,火鍋中會煮的食材多種多樣,肉類,海鮮,蔬菜,菌菇,豆製品等等,這樣就會導致火鍋的湯底味道很好,但是裡面也會含有大量的嘌呤,草酸等等,而嘌呤會在人體內轉化為尿酸,過多的尿酸在人體的血液,關節和軟組織中沉積,特別容易引起痛風,所以在吃火鍋的時候不宜喝湯底,而應該多喝水,這樣能夠促進尿酸的排出。

5.忌辣

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無辣不歡的,所以很多人吃火鍋都會選擇辣味的,而辣一般都搭配了重油,重口味,可是辣味會刺激食道和腸胃,所以胃不好的人不宜吃辣,而且重油重辣重口味特別容易上火,導致便秘,所以吃火鍋的時候最好不要太辣,尤其是不要喝那麼辣的湯底。



10、養生鍋煮的菜吃了健康嗎?

沒用過的就沒有發言權,好在我前一陣子買過這樣的韓式養生鍋,用過一段時間後,總體感覺有好有壞,但絕對沒有宣傳說得好,比如明知這種鍋說明書上就不準電器部分沾水,可電視宣傳上卻偏偏誤導用戶能泡水,而且隨泡水隨拿出來用,如真出了安全事故誰負責?

廢話就不多說了,還是先講講我用過養生鍋一段時間後的一些想法,想法有好有壞,就先從好的說起吧。

好的部分是:

煎蛋煎豆腐確實不沾鍋。我買回來先煎了一個雞蛋試試,沒放油,確實能象宣傳中說的一樣,用嘴一吹蛋皮就與鍋分開了。煎豆腐也同樣不放油,煎黃了也不沾鍋。不沾鍋這點與宣傳沒出入,可信。

油炸類確實不起油煙。我家喜歡油炸類食品,油炸玉米,油炸雞腿,油炸面餅等等,用下來確實沒什麼油煙產生,甚至沒油煙,這點也可信。

吃火鍋控火容易。用養生鍋吃火鍋有一點要注意,湯不能放太滿,太滿燒開後湯容易沾到電器部分,這樣有觸電危險。吃火鍋養生鍋控火很方便,溫度從大到小隨意性大,我用後很滿意,唯一不足的是,養生鍋吃火鍋只適應三口之家。

蒸煮類很方便。蒸一些小東西快捷方便,如饅頭、冷盤。煮菜也不錯,如紅燒肉、紅燒雞。韓式養生鍋還比較適應長時間煨煮類食品,如文火煨豬筒骨、煨老母雞。

不好的部分是:

電鍋一體清洗不方便。廣告里雖然說泡在水裡拎出來可以馬上插電用,但現實當中誰敢這樣做?廣告里雖然說只要抹布擦一下就干凈了,但現實里你真會不洗鍋用抹布擦一下就燒菜?所以每次洗鍋都會小心翼翼生怕進水漏電。

塑料把手軟。因為把手是塑料的,加上也許塑料材質不過關,鍋里燒菜加熱後拎起來把手明顯沒力道發軟,總覺得鍋子與把手會脫離。

鍋底部易發熱。鍋加熱後下面護鐵也會跟著發熱,不636f70797a6431333337623534幾分鍾鍋底就會熱到連手指都不能觸摸,這點很危險,要早知底子不隔熱我肯實不會買,每次燒東西總擔心放鍋子的玻璃檯子會燒炸裂。更不能放在木頭台上,有燒著可能。

菜炒好起鍋難。因為韓式養生鍋是四方平底鍋,一般的鏟子菜根本起不幹凈,湯還要拎起鍋子倒,麻煩燙手不安全。鐵鏟子也不能用,因為破壞了鍋里的那層黑膜就起不到不沾鍋的作用,所以只能用木鏟,木鏟的缺點就是炒菜容易起鍋難。
炒菜終究沒有煤氣灶上好。韓式養生鍋炒菜沒宣傳說得好,因火頭不足炒出來的菜始終吃起來沒有煤氣灶爆炒的感覺,口感永遠都象長時間悶出來的。
總結:從以上我的感覺看,韓式養生鍋到底好不好看各人所需,喜歡爆炒類的少買或不要買,喜歡蒸煮炸類的可以考慮。安全性好象用下來並不太理想,因為電源部分沒保護裝置,所以要求比較高的人也不建議買。

與養生火鍋蔬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