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渾圓樁是怎麼站的?
站樁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則,四容即:頭直、目正、神庄、氣(聲)靜;五要即: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淵臨,假借無窮意,精滿渾元身,虛無求實切,忽失中和均。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 渾圓樁動作簡單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僅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可學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靈活的安排。站樁疲乏難奈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為坐、卧式,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 站樁不要追求功感,要意念淡守,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2、太極渾圓樁的呼吸要求
渾圓樁,來自於中華傳統武術門派之一---意拳(大成拳)。意拳,源於形意拳,形意拳源於心意拳,心意拳是在中華傳統養生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意拳,是由清末民初武術家王薌齋老先生傳承推廣,重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煉。講究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的修煉方法。
王薌齋先生自幼體弱,又患喘疾,家人恐其不壽,遂送其至形意拳名家郭雲深處學藝。郭為形意拳承前啟後的人物,素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而獨步武林,有「不倒翁」之美譽。當時郭已年邁,本不欲再收弟子,郭的弟子們也多不願再有個年幼入室弟子,且留住於郭氏家中學藝,愛若己出。王薌齋則侍師如父,加之聰穎過人,練功刻苦,進步極快,深得郭氏歡心,將形意拳秘訣傾囊相授。
王薌齋先生在傳授形意拳過程中,發現許多人過於注重外形及招法的練習而忽略了精神意念的重要性,於是提出了「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的練功要領,並將自己所教的形意拳又改稱「意拳」。一方面是強調精神意念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自己繼承了傳統心意拳的真義,因為意拳即是心意拳的簡稱。
1926年,王薌齋先生在北平倡導意拳,後由張璧先生贈名「大成拳」。薌翁對弟子說:「拳學本無止境,何來大成之說。」但又卻之不能,勉而受之。
1940年,日本在東京召開「大東亞武術競賽大會」,並通過偽新民會顧問武田熙邀請王薌齋先生出席,王認為汪精衛是偽皇帝,所以不參加他的代表團,託病謝絕之,但歡迎日本拳界派人來京切磋拳技。後來的日本著名拳術家八田一郎、日野、渡邊、字作美及澤田健一等先後來京,但均敗北而回。後澤井健一經一周左右的下跪請求才得以拜在王薌齋門下習大成拳。
1947年,中國拳學研究會在北京太廟成立,王薌齋任會長,會員有二百多人,其中包括王少蘭、秦重三、胡耀負、陳海亭等。
1960年,衛生部中醫研究院聘請王薌齋為顧問,在廣安門醫院推廣站樁功,後來站樁功在全國廣為流傳,並被衛生部列為推廣普及的五大氣功功法之一。但王薌齋堅持叫站樁功或站樁療法,而不叫氣功,對氣功界的一些不良習氣很有看法,也較少與氣功界來往。1961年,氣功界門派斗爭激烈,王薌齋無意與人爭斗,曾作詩雲:「時年壯志堪降虎,晚歲一人總讓貓。」
1963年7月12日,王薌齋病逝於天津,但他創立的大成拳,卻已流傳到國內外,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拳種之一。
渾圓樁,是大成拳的築基養生樁法,以松靜自然為主。誠望習者「守平常、莫好奇」。認真進行站樁訓練。站樁是形、意、氣、力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e68a847a6431333236363539體運動。形(姿勢)和意(意念活動)又是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為作用,不可偏廢,其訓練是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站樁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則,四容是:頭直、目正、神庄、氣(聲)靜。五要是: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淵臨,假借無窮意,精滿渾元身,虛無求實切,忽失中和均。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
渾圓樁動作簡單,極其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的確如此,單純的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的不同做靈活的安排。當站樁疲乏難奈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變為坐、卧式,以減少骨骼支撐的強度,讓身體更充分地休養,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能力。
在站樁中,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當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至此,渾圓樁法簡單介紹完畢,希望能為大家的身體健康帶來幫助,也希望各位習練渾圓樁的朋友互相交流,共同促進,為中華傳統養生武術的發展添磚加瓦!
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得精彩,給家庭帶來幸福、給社會增添歡樂,首先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們所有的財富都在它的後面。重視身體、心理健康,及時調整好精神狀態,制定自己的健身計劃,希望健康伴你永遠
3、養生樁的介紹
<
4、混元樁是什麼
混元樁是內功中的一種養生樁法,入門採取站式,練成之後行氣坐式、卧式均可,進入到較自由的一種境界。不易自學,有明師或者練成者帶習。
入門
1、起式
身體正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一點很重要,自己不易體會,要讓別人看你是站得掌與肩同寬),腳尖向前,不允許有內外八字,全腳踏地,肩井與湧泉一線,站好了這一點,足心會有發熱或發麻的感覺。雙手自然下垂,雙眼目視前方(可閉眼進入凝神)。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從思想上做好練功的准備],二是體會氣血的運行,從而進入持樁狀態。
2、站樁
雙手緩緩上提到胸前,雙手外拉而抱圓 ,同時裹胯而曲膝.(雙手的姿勢可隨意,主要是調節身體平衡用的,每個門派的手姿勢都不同,道理都一樣)。
要點如下:
一開始,因為要進入姿勢矯正期,為了保持身體的可弓背,在後期,胯打開後需脊柱正直,是氣機發動的關鍵,此點必須做到。頭正,頦微內收。這是軀乾的要點。
兩手指尖相距一拳之遠,指尖相對,掌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手掌與胸距約30公分。[雙手放在肚臍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體可視個人的情況而定]手略高於肘,肩井要松,這是內力導於稍節的通道。內抱外撐,站到一定程度,自可體會深切。還要做到肘橫腕挺。這是上肢的要點
初學者下肢不能做到完全放鬆可試試胯往外打開,腳尖向內傾一點,在外腳背形成支點。初期,膝蓋可向前曲,後期要慢慢把重心放在胯部下面,最終使小腿與大腿成90度,大腿與上半身成90為最終形態(簡單的說,就是像坐凳子上一樣)。一開始姿勢不可能做到,在長期修煉後才能做到,也就是說,一開始只是矯正骨骼的形態,使骨骼韌度提高,後期使上半身骨骼矯正,使從腳底下傳上來的能量暢通無阻。
站樁時呼吸自然,身心放鬆[非常重要的一點,練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鬆,心態平和,只有這樣站得才會輕松。
在站樁中要留意,如果覺得某一部分「走形」,用雙手的去體會身體左右的偏差,用雙手和身體的距離去體會前後的偏差,必須慢慢就矯正,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有人在旁邊護法那再好不過了,就叫別人提醒,看是可以,但身體不能動,以免和之前的姿勢有偏差,就盡量不要看。
3、收式
雙手往邊收好,雙腿站直,可左腳向右收,可右腳向左收,收的時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腳就腳尖往右邊擺90度,然後向右擺180度,著和樣把腳合到右腳為止,可能會聽到骨骼的聲音,那是放鬆骨骼的一種方法。
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電風扇下和冷空調房裡練功,易感風寒;
2、站前喝口水,因為站的時候會出汗。
3、可以酒後站樁,不可以事後站樁(房事後)。
4、初煉者,應該避開刮風.下雨.雷鳴時站樁
5、經常站渾圓樁,有什麼養生效果?
經常站渾圓樁,對養生有一定的效果的。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來陰陽和調則百病不生,陰盛陽衰則機體失調,陰沉陽亢則脾氣暴燥。因此,養生長壽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平秘陰陽,調和心態源,這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渾圓功夫的內修內養原則是超越自我,超長壽百的生存。其具體的內修法也就是進行生理上陰陽平衡的修煉,即從「獨立守神、抱圓守一」的渾圓養生樁修煉開始。渾圓養生樁是渾圓功夫中的基本養生手段度,也是積蓄高能量,調整心態陰陽平衡的唯一方法。其以五內環境的內煉為主,把渾圓知功夫特有的「麻熱脹」意識作為體內感應的誘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使身心發生全面的變化,達到身心的高度自然凈化、平衡肌體身心狀態,從而道起到養生治病、強身健體,超長壽生存的目的。
6、渾圓樁和混元樁的區別是什麼?
一、收式不同
1、渾圓樁:兩手合抱於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靜默二分鍾,默想全身氣機如百川歸海一樣流入丹田,丹田如同無底深淵,收藏無盡氣機。然後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氣機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2、混元樁:雙手往邊收好,雙腿站直,可左腳向右收,可右腳zd向左收,收的時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腳就腳尖往右邊擺90度,然後向右擺180度,著和樣把腳合到右腳為止,可能會聽到骨骼的聲音,那是放鬆骨骼的一種方法。
二、由來不同
1、渾圓樁:是武術運動中的基本樁式,亦寫作「混元樁」,也有稱之為「無極樁」「太極樁」等。意指天地,天地能滋生萬物。取此意,武術運動中諸多樁式都由渾元樁衍生而成,渾元樁的基本要領也被各類樁功廣專泛吸收利用。
2、混元樁:是一種較古老的拳術,源於傳統武術門派里的形意拳,為其築基養生樁法,以松靜自然為主。
(6)養生樁卧式擴展資料:
混元樁練習的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電風扇下和冷空調房裡練功,易感風寒;
2、站前喝口水,因為站的時候會出汗。
3、可以酒後屬站樁,不可以事後站樁(房事後)。
4、初煉者,應該避開刮風、下雨、雷鳴時站樁。
7、練渾圓樁怎樣做到呼吸均勻
渾圓樁動作簡單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僅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
渾圓樁,是大成拳的築基養生樁法,以松靜自然為主。誠望習者「守平常、莫好奇」。認真進行站樁訓練。站樁是形、意、氣、力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調整陰陽平衡的整體運動。形(姿勢)和意(意念活動)又是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為作用,不可偏廢,其訓練是以形為體,以意為用,以靜為和。站樁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則,四容是:頭直、目正、神庄、氣(聲)靜。五要是: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淵臨,假借無窮意,精滿渾元身,虛無求實切,忽失中和均。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
渾圓樁動作簡單,極其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的確如此,單純的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的不同做靈活的安排。當站樁疲乏難奈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變為坐、卧式,以減少骨骼支撐的強度,讓身體更充分地休養,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能力。
在站樁中,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當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至此,渾圓樁法簡單介紹完畢,希望能為大家的身體健康帶來幫助,也希望各位習練渾圓樁的朋友互相交流,共同促進,為中華傳統養生武術的發展添磚加瓦!
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得精彩,給家庭帶來幸福、給社會增添歡樂,首先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們所有的財富都在它的後面。重視身體、心理健康,及時調整好精神狀態,制定自己的健身計劃,希望健康伴你永遠
8、混元樁有什麽用 混元樁有什麼用,可否練氣,有成功史嗎
簡介
混元樁是內功中的一種養生樁法,入門採取站式,練成之後行氣坐式、卧式均可,進入到較自由的一種境界。不易自學,有明師或者練成者帶習。
2入門
1、起式
身體正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一點很重要,自己不易體會,要讓別人看你是站得掌與肩同寬),腳尖向前,不允許有內外八字,全腳踏地,肩井與湧泉一線,站好了這一點,足心會有發熱或發麻的感覺。雙手自然下垂,雙眼目視前方(可閉眼進入凝神)。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從思想上做好練功的准備],二是體會氣血的運行,從而進入持樁狀態。
2、站樁
雙手緩緩上提到胸前,雙手外拉而抱圓 ,同時裹胯而曲膝.(雙手的姿勢可隨意,主要是調節身體平衡用的,每個門派的手姿勢都不同,道理都一樣)。
要點如下:
一開始,因為要進入姿勢矯正期,為了保持身體的可弓背,在後期,胯打開後需脊柱正直,是氣機發動的關鍵,此點必須做到。頭正,頦微內收。這是軀乾的要點。
兩手指尖相距一拳之遠,指尖相對,掌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手掌與胸距約30公分。[雙手放在肚臍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體可視個人的情況而定]手略高於肘,肩井要松,這是內力導於稍節的通道。內抱外撐,站到一定程度,自可體會深切。還要做到肘橫腕挺。這是上肢的要點
初學者下肢不能做到完全放鬆可試試胯往外打開,腳尖向內傾一點,在外腳背形成支點。初期,膝蓋可向前曲,後期要慢慢把重心放在胯部下面,最終使小腿與大腿成90度,大腿與上半身成90為最終形態(簡單的說,就是像坐凳子上一樣)。一開始姿勢不可能做到,在長期修煉後才能做到,也就是說,一開始只是矯正骨骼的形態,使骨骼韌度提高,後期使上半身骨骼矯正,使從腳底下傳上來的能量暢通無阻。
站樁時呼吸自然,身心放鬆[非常重要的一點,練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鬆,心態平和,只有這樣站得才會輕松。]
在站樁中要留意,如果覺得某一部分「走形」,用雙手的去體會身體左右的偏差,用雙手和身體的距離去體會前後的偏差,必須慢慢就矯正,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有人在旁邊護法那再好不過了,就叫別人提醒,看是可以,但身體不能動,以免和之前的姿勢有偏差,就盡量不要看。
3、收式
雙手往邊收好,雙腿站直,可左腳向右收,可右腳向左收,收的時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腳就腳尖往右邊擺90度,然後向右擺180度,著和樣把腳合到右腳為止,可能會聽到骨骼的聲音,那是放鬆骨骼的一種方法。
3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電風扇下和冷空調房裡練功,易感風寒;
2、站前喝口水,因為站的時候會出汗。
3、可以酒後站樁,不可以事後站樁(房事後)。
4、初煉者,應該避開刮風.下雨.雷鳴時站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