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酒的泡製方法

養生酒的泡製方法

發布時間:2020-07-03 11:39:32

1、養生葯酒的配製方法分別是什麼?

1.蛇酒:廣東的「三蛇酒」和廣西的「五蛇酒」,具有舒筋活血、滋補強壯的效用,湖南的「龜蛇酒」具有滋陰補腎、祛濕健筋的作用,均被譽為健身益壽的「仙酒」,頗受人們的歡迎。在民間,大多根據體質、病種的不同選擇五步蛇、銀環蛇、眼鏡蛇等,分別配以補益類或祛風濕類的中葯,泡製成各種各樣的「蛇葯酒」,服用簡便,療效顯著,為人們所常用。

如何泡製蛇酒?下面介紹幾種蛇酒的配製方法:

(1)三蛇酒:將眼鏡蛇、金環蛇、灰鼠蛇三種蛇除去頭部及內臟,沖洗干凈後浸泡於米白酒中,半年之後即可飲用。

(2)五蛇酒:將眼鏡蛇、金環蛇、灰鼠蛇、銀環蛇、百花錦蛇,五種蛇除去頭部及內臟,沖洗干凈後浸泡於米白酒中,半年以上即可飲用。

(3)龜蛇酒:用金龜、眼鏡蛇(去頭和內臟),配以當歸、杜仲、枸杞、蜜糖、冰糖,浸泡於優質小曲酒中,3個月之後即可飲用。

(4)其它蛇酒:可選擇五步蛇、銀環蛇、眼鏡蛇、蝮蛇、赤鏈蛇、灰鼠蛇等毒蛇或無毒蛇中的一種或數種,剖腹去內臟,洗凈晾乾後浸泡於50度以上米白酒中,或將活蛇餓上一周後直接投入酒中,3個月以上即可飲用;也可根據需要,分別加入補益葯類,如當歸、黃芪、黨參,或祛風濕類葯,如五加皮、木瓜、秦艽等,製成蛇葯酒。

泡製蛇酒的容器,最好是選有遮光作用的棕色廣口瓶。蛇與酒的比例為:蛇500克,酒1500~2500毫升。蛇酒配置好後,應回蓋密封。放在床下等陰暗、涼爽的地方(溫度以10℃~20℃為宜)。飲用蛇酒,一般人每日2次,每次10毫升左右,酒量好的可適當多飲一些。注意,不宜空腹服用。

2.人參酒:將30克人參放在500毫升的酒中,浸酒1個月即成。每天中、晚餐各飲酒20毫升。

3.十全大補酒:將當歸、白芍、熟地、黨參、白術、川芎各60克,浸入酒中,晃動一次,7天後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10克。

4.延年壽酒:將人參、杜仲、熟地、玉竹、前胡、牛膝、肉桂、秦艽、木瓜各9克、羌活、棗仁各30克、白芍12克、茯苓18克、川芎、防風、川斷、陳皮各6克、酸棗仁、沙參、枸杞、太子參各15克、巴戟天18克兌入2000克白酒、冰糖30克,再加冷水500毫升,浸入陶瓷壇內,2個月後即成,每日飲3次,每次15克。主治遺精健忘、失眠多夢、腰膝酸軟等。具有強身健腦、增強性慾、增強食慾、益壽延年的作用。

2、泡製養生葯酒

3、怎樣自製養身葯酒,要配方?

(一抄)首烏酒:

製法:先把100克首烏放進溫水浸軟,切成小丁,生地黃100克淘凈切片,放入裝4斤白酒的小酒壇中,攪勻密封酒壇口,20-30天後,開酒壇濾去葯渣,即可飲用。

功效:可治肝腎陰虛、神經衰弱、襲腰膝酸痛、夜間盜汗等,還可使頭發變黑。

(二)海馬人參酒:

製法:用海馬1對,洗凈瀝干;取人參30克,與白酒2斤一同放入酒瓶,密封瓶口,25天後便可服用,每天睡前一小杯。

功效:補腎助陽,陽痿早泄,安神寧心,腰膝酸軟等症,均有明百顯療效。

(三)枸杞桂圓酒:

製法:把枸杞子30克,桂圓肉50克,與白酒2斤放進瓶中,密封瓶口,30-40天即度可飲用。

功效: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助陽益氣,補虛勞,強固筋骨。

(四)茯苓黃精酒:

製法:把茯苓100克,黃精100克,與白酒2斤,浸泡在瓶中,封口存放30天後即可飲用。

功效:健腦補腎,增強記憶力,滋潤肌膚,養顏美容,補脾健體,補虛抗衰,去黃褐斑,效果明顯。

(五)鹿知茸薯蕷酒:

製法:取鹿茸6克,薯蕷50克切片,裝入紗布袋內,道與白酒2斤,浸泡在酒瓶中,密封瓶口,浸泡25天後,即可飲用。

功效:可治腎虛多尿,助陽益氣,補虛益氣,對陽痿,小腹冷痛,月經不調等症,均有較好的效果。

4、養身酒怎麼泡

泡製葯酒講究不知少,白酒釋放葯效最佳,但如果您不勝酒力,則可以選擇黃酒、紅酒。

泡酒道容器一定避免金屬材質,防止有害物質析出,最好選擇砂鍋、瓷瓮、玻璃器皿。

在泡酒前,專根據葯材大小,都要切成薄片,或搗碎成粗顆粒狀,葯和酒的比例為1:10,泡製一個月即可飲用,每天不超過屬二兩。

5、老子養生酒是用什麼泡製的?

養生酒有很多的。自己也可以親自製作如紅棗枸杞酒、枸杞桂圓泡酒。製作也不難,作為養生酒也是一種好的飲品,而且自己製作會比較干凈。

6、葯酒的泡製方法

(一)葯酒的作用
葯酒的作用,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葯物功效」的雙重作用。由於每種葯酒都配入了不同的中葯材,因此葯酒的作用也隨之而異。
就其總體而言,葯酒的作用非常廣泛,既有補益人體之陰、陽、氣、血偏虛的補性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葯性葯酒,其作用也有區別。如以補虛強壯為主的養生保健美容葯酒,主要作用有滋補氣血、溫腎壯陽、養胃生精、強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壽。以治病為主的葯性葯酒,主要作用有祛風散寒。止咳平喘、清熱解毒、養血活血、舒經通絡等。疾病不同,作用亦異。
葯酒,是由酒與葯物配製而成。然而葯物的配入,是有針對性的和選擇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葯物不同,其葯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葯性葯酒,是以防治疾病為主的葯酒,在配方上都有嚴格細致的要求,是專為疾病而設的;補性葯酒,雖然對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對人體起滋補增益作用,促進人體健康,精力充沛,預防病邪襲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專門為補虛糾偏,調整陰陽而設的。因此每一種葯酒都有不同的作用重點,都有其適應范圍,難以盡述。每一葯酒的具體作用,可參閱應用篇。
由此可見,葯酒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其另一主要作用,酒入葯中,可以反佐或緩和苦寒葯物的葯性,免除了平時服葯的苦澀,也為人們所樂於接受。如有很多善於飲酒的人,常用人們日常食品配製葯酒。既有醫療作用,又有滋補保健作用,乃一舉兩得之功,真可謂善飲也。

(二)葯酒的選用
選用葯酒很重要,一要熟悉葯酒的種類和性質;二要針對病情,適合疾病的需要;三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四要了解葯酒的使用方法。

1.氣血雙虧者可選用龍鳳酒、山雞大補酒、益壽補酒、八珍酒、十全大補酒等。
2.脾氣虛弱者可選用人參酒、當歸北芪灑、長壽補酒、參桂養營酒等。
3.肝腎陰虛者可選用當歸酒、枸杞子酒、蛤蟻酒。構圓酒等。
4.腎陽虧損者可選用羊羔補酒、龜齡集酒、參茸酒、三鞭酒等。
5,風寒濕痹、中風後遺症等病症可選用馳名中外的國公酒、馮了性葯酒和其它對症葯酒。
6.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風濕所致的肌肉酸痛者可選用風濕葯酒、追風葯酒、風濕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如果風濕症狀較陘者可選用葯性溫和的木瓜酒。養血愈風酒等;如風濕多年,肢體杯木,半身不遂者則可選用葯性較猛的蟒蛇葯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7.骨肌損傷者可選用跌打損傷酒、跌打葯酒等。
8.陽痿者可選用多鞭壯陽酒、助陽酒、淫羊藿酒。青松齡葯酉、海狗腎酒等。
9.神經衰弱者可選用五味子酒、寧心酒、合歡皮酒等。
10.月經病者可選用婦女調經酒、當歸酒等。
凡此種種,這里不一一例舉。總之葯酒所治疾病甚多,一般可參考本書所列病症之葯酒方,隨症選用。
在預防疾病上,古人和民間也早有實踐,如重陽節飲用菊花酒,可抗老防衰;夏季飲用楊梅酒,可預防中暑;常飲山植酒,可防止高血脂的形成,減少動脈硬化的產生;長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參酒則可健骨強筋、補益氣血、扶正防病等等。
總之,選用葯酒要因人因病而異。如選用滋補葯酒時要考慮到人的體質,如形體消瘦的人,多偏於陰虛血虧,容易生火,傷津,宜選用滋陰補血的葯酒;形體肥胖的人,多偏於陽衰氣虛,容易生痰、怕冷,宜選用補心安神的葯酒。選用以治病為主的葯酒,更要隨證選用,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選用為宜。總之要選用有針對性適宜葯酒。葯酒既可治病,又可強身,這並不是說每一種葯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隨意拿一種葯酒飲用,就可見效。飲用者必須仔細挑選,認清自己的病症和身體狀況,要有明確的目的選用,切不可人用亦用,見酒就飲。

7、泡製養生酒用多少度的比較合適?

泡養生酒一般來說都是選擇度數高的烈酒。如百:紅星二鍋頭、章貢酒、度高粱酒、還有東北的一些烈酒。一般度數達到50 度以上問就比較合適。浸泡時間最好在6個月以上。有的也要答看你所用的葯材。蛇類用銀環蛇、金環蛇、還有活的蜈蚣(記得先回用玻璃瓶放5左右清干凈肚子里的食物)飲用時最好不要過量。適度飲用對身體有很好的幫助。答

8、怎樣泡養生酒

養腎葯酒配方
人參枸杞酒
[配方]百人參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泡白酒適量。
[功效]大度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用於勞傷虛損、少食倦怠、驚悸健忘、頭痛眩暈、陽痿、腰膝酸問痛等症。

八珍酒
[配方]當歸(全用,酒洗)150克、答南芎50克、白版芍(煨)100克、生地黃(酒洗)200克、人參(去蘆)50克、白術(去蘆,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75克、五加皮(酒洗、曬干)400克、小肥紅棗(去核)200克、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適量。
[功效]和氣血,養臟腑,調脾胃,強精神,悅權顏色,助勞倦,補諸虛。

9、如何泡製保健酒

家庭自製保健酒的常用制備方法主要有冷浸法、熱浸法、滲漉法和釀製法。 1、冷浸法:將葯材切碎,泡製後,置瓷壇或其它適宜的容器中,加定量白酒,密封浸漬,每日攪拌1~2次,一周後,每周攪拌1次。共浸漬30天,取上清液,壓榨葯渣,榨出液與上清液合並,加適量糖或蜂蜜,攪拌溶解,密封,靜置14日以上,濾清,灌裝即得。 2、熱浸法:取葯材數片,用布包裹,吊懸於容器上部,加白酒至完全浸沒包裹之上。加蓋,將容器浸入水液中,文火緩緩加熱,溫浸3~7晝夜,取出,靜置過夜,取上清液,葯渣壓榨,榨出液與上清液合並,加冰搪或蜂蜜溶解靜置至少2天以上,濾清,灌裝即得。此法又稱懸浸法。此法後來改革為隔水加熱至沸後,立即取出,傾人缸中,加糖或蜂蜜溶解,封缸密閉,浸漬30天,收取澄清液,與葯渣壓榨液合並,靜置適宜時間後,濾清,灌裝即得。 3、滲漉法:將葯材碎成粗粉,放在有蓋容器內,再加入葯材粗粉量60~70%的浸出溶媒均勻濕潤後,密閉,放置15分鍾至數小時,使葯材充分膨脹後備用。另取脫脂棉一團,用浸出液濕潤後,輕輕墊鋪在滲漉筒(一種圓柱型或圓錐型漏斗,底部有流出口,以活塞控制液體流出)的底部,然後將已濕潤膨脹的葯粉分次裝人滲漉筒中,每次投入後,均要壓平。裝完後,用濾紙或紗布將上面覆蓋。向滲漉筒中緩緩加入溶媒時,應先打開滲漉筒流出口的活塞,排除筒內剩餘空氣,待溶液自出口流出時,關閉活塞。繼續添加溶媒至高出葯粉數厘米,加蓋放置24~48小時,使溶媒充分滲透擴散。然後打開活塞,使漉液緩緩流出。如果要提高漉液的濃度,也可以將初次漉液再次用作新葯粉的溶媒進行第二次或多次滲漉。收集滲漉液,靜置,濾清,灌裝即得。 4、釀製法:即以葯材為釀酒原料,加曲釀造葯酒。如《千金翼方》記載的白術酒、枸杞酒等,都是用此法釀造。不過,由於此法製作難度較大,步驟繁復,現在一般家庭較少選用。

10、怎麼泡製養生酒

製作葯酒時,通常是將中葯材浸泡在酒中,經過一段時間後。中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時即可過濾去渣後即可飲用。

根據我國古今醫學文獻資料和家傳經驗介紹,配製葯酒的方法甚多,概括起來,目前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幾種:1.冷浸法:冷浸法最為簡單,尤其適合家庭配製葯酒。採用此法時可先將炮製後的中葯材薄片或粗碎顆粒,置於密封的容器中 (或先以絹袋盛葯再納入容器中),加入適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 入),浸泡14天左右,並經常搖動,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後,即 可濾出葯液;葯渣可壓榨,再將浸出渡與榨出液合並,靜置數日後 再過濾即成。或者將白酒分成兩份,將葯材浸泡兩次,操作方法同 前,合並兩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靜置數日過濾後,即得澄清的葯酒。若所制的葯酒需要加糖或蜜矯味時,可將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溫熱 溶解、過濾,再將葯液和糖液混勻,過濾後即成葯酒。

2.熱浸法:熱浸法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製作葯酒的方法。通常是將中葯材與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後放冷貯存。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中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酒精燃燒,又要防止酒精揮發。因此也可採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此法適宜於家庭製作葯酒,其方法是:將中葯材與酒先放在小砂鍋內,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後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鍋中燉煮,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酒精揮發。此時一般可於葯面出636f70797a6431333262356165現泡沫時離火,趁熱密封,靜置半月後過濾去渣即得。工業生產時,可將粗碎後的中葯材用紗布包好,懸於白酒中,再放人密封的容器內,置水浴上用40-50℃低溫浸漬3—7天,也可浸漬兩次,合並浸液,放置數日後過濾即得。此外,還可在實驗室或生產車間中採用迴流法提取,即在浸葯的容器上方加上迴流冷卻器,使浸泡的葯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根據不同的中葯材和不同的酒度,再確定迴流時間。迴流結束後即進行冷卻,然後過濾即得。

3.煎煮法:此法必須將中葯材粉碎成粉末,全部放入砂鍋中,加水至出葯面約10厘米,浸泡約6小時,然後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後,葯渣再加水適量復煎1次,合並兩次葯液,靜置8小時後,再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調膏狀,待冷卻後,再加入等量的酒,混勻,置於容器中,密封,約7天後取上清液,即成。煎煮法,用酒量較少,服用時酒味不重,便於飲用,尤其對不善於飲酒的人尤為適宜。但含揮發油的芳香性中葯材不宜採用此法。

4.釀酒法;先將中葯材加水煎熬,過濾去渣後,濃縮成葯片,有些葯物也可直接壓榨取汁,再將糯米煮成飯,然後將葯汁,糯米飯和酒麴拌勻,置於干凈的容器中,加蓋密封,置保溫處10天左右,爿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且保持一定的溫度,發酵後濾渣即成。

5.滲漉法:滲漉法適用於葯廠生產。先將中葯材粉碎成粗末,加入適量的白酒浸潤2—4小時,使葯材粗粉充分膨脹,分次均勻地裝入底部墊有脫脂棉的滲漉器中,每次裝好後用木棒壓緊。裝完中葯材,上面蓋上紗布,並壓上一層洗凈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後使葯粉浮起。然後打開滲濾器下口的開關,再慢慢地從滲漉器上部加進白酒,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閉上開關,從而使流出的沼體倒入滲漉器內,繼續加入白酒至高出葯粉面數厘米為止,然後加蓋,放置24-48小時後打開下口開關,使滲漉液緩緩流出。按規定量收集漉液,加入矯味劑攪勻,溶解後密封,靜置數日後濾出葯液,再添加白酒至規定量,即得葯酒。

與養生酒的泡製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