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歲以後男人如何養生
延緩性衰老,首先要破除傳統觀念,明白衰老並不意味著性慾的喪失和性生活百的終止。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男性到80歲,仍可保持性能力;60歲以上的男子有性慾者達90.4%,54.7%的人會有強烈性要求。適度當和諧的性生活,有利於增強神經系統的免疫功能,消除孤獨感,使人通達樂觀,還能讓婚姻問穩定、夫妻感情融洽。重視外表。年紀大並不意味著保守陳舊。50歲仍然可以保持年輕人一樣的心態。注重外表,保持對女性的愛慕,都能刺激體答內性腺分泌,維護和保持性機能。謹慎進補。為了減少性功能退內化,男性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進補,但應對症下葯。有些補葯是壯陽的,而中老年男性大多是陰陽雙虛體質容,一味壯陽,會造成陰陽不平衡,無益於維持性功能。
2、50歲的女人應該如何養生?
50歲的女人兒女大了
凡是看淡點
親人朋友之間多交流
參加一些健康活動
這樣有益健康
3、五十歲的女人應如何養生?
如果可以,那我來就從飲食上給您一些建議吧,但願能對你有幫助。 1、 補鈣、防止骨質疏鬆。含鈣的食物如蝦皮、芝源麻、豆類、牛奶等。2、 多吃高維生素的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保護神經系統、改善睡眠、促進消化、預防頭暈、保持記憶百 力。食物有糙米、小米、玉米、燕麥片、動物肝臟、蔬菜及度水果。3、 節制飲食,因為這個階段基礎代謝降低了容易肥胖。少問吃油炸、過甜的食物。5、注意限制鹽的攝入,水鹽代謝紊亂導致水鈉滯留容易引起浮腫。 其他的就是很普通大眾化一樣的飲食習慣就可以了答。 適量運動、保持好的心態。
4、50歲的女人如何養生
一,關心「老朋友」
一個月和你碰頭一次的「老朋友」,是女人的好朋友,也是女性生育能力的表現.所以也要細心體貼地對待「她」:知道哪些是正常,哪些是「她」異樣的信號.月經能非常好地反映女人的整體健康.所以,如果哪一次「她」沒來敲門,什麼時候淋漓不凈,或者量多了量少了,你就要好好檢查一下:是不是最近壓力過大?還是卵巢,甲狀腺等方面出現了某些狀況?甚至是糖尿病的先兆?
二,讓小腹變平
不少人以為每天做上數百個仰卧起坐能練出健美的小腹,但除非你連續練上6個小時,腹部練習並不能燃燒掉這兒的脂肪.真想把肚子練小,那就要做持續30分鍾以上能活動心血管的運動,比如說跑步,而且一周3次,這才是真正的「燃燒」了脂肪.
三,吃葯要當心
吃葯前,要詳細閱讀葯品說明書.盡管看起來簡單,但是事實上很多人都不認真看那些非處方葯物的說明書,而其中的服用劑量和副作用,其實是很重要的.有的女性會把婦科醫生,皮膚科醫生開的葯還有非處方葯,混在一起吃.實際上,它們之間有可能產生沖突.非處方葯可能會影響處方葯的葯效,還會加大後者的副作用.吃葯前,多問問醫生;看病時,告訴醫生你在吃什麼葯.
五,吃得更健康
采購的時候,記得讓自己的菜籃子裝滿不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顏色越豐富,有助於防病的抗氧化物就越多.還有,這些水果和蔬菜得是當季的,而且是本地出產的,減少運輸和冷凍當中的損失.
六,稍微喝點酒
每天喝點酒精飲料有利於健康,但多就不好了.那麼這個「一點」是多少呢?按啤酒來說,就是571毫升,葡萄酒則是125毫升,烈酒可只能是25毫升.
七,保持腦活力
最好的保持腦活力的運動是讀書,打牌還有演奏樂器.有研究顯示,以上這些活動如果能每周至少做3—4次,每次能至少15分鍾,可讓發生記憶力問題的可能性減少35%.
八,愛護好牙齒
每頓飯之後嚼嚼無糖口香糖,能夠減少食物產生的酸性物質,這種酸性物質可是損害牙齒琺琅質的元兇之一哦.如果飯後吃片乳酪也不錯,因為乳酪是鹼性的,能中和食物發酵產生的酸性物質.如果你喝飲料或者果汁的話,記得要用吸管,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飲料和牙齒的接觸.
九,保護好視力
戴上太陽眼鏡是能幫助你的眼睛遠離白內障等疾病的最重要手段.選那些能夠100%阻止UV射線的太陽眼鏡.夏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射線最強烈,這時最需要戴好太陽鏡.
十,節食別過頭
適當節食雖然重要,但每天食物提供的熱量千萬不能少於1200卡路里.否則,你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減慢,反而會讓你更難以消耗能量.
十一,預防乳腺癌
不斷有研究結果顯示,鍛煉能夠減少乳腺癌的風險,所以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穿上運動鞋,運動去!
十二,控制好體重
所有的減肥方法都只能歸結成一句話:攝入多少卡路里,你就要消耗掉更多的卡路里.把你的身體想像成一輛車,你加進去的油料,都要把它用完.車子不需要過量的油料,你的身體也是.
十三,壓力請走開
女人感到壓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但是,擔心也可以分為兩類:積極的擔心和消極的擔心.什麼是積極的擔心?如果你擔心誤了飛機,自然會快手快腳地整理好行李,准時抵達機場.但是,擔心墜機可就屬於消極的擔心了.你需要消除這種無用的自我折磨.雖然你知道哪些是消極的擔心之後,還不能馬上趕走它,但起碼這是好的開始.
十五,多吃維生素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推薦:每天服用復合維生素片,再加上含有維生素D的鈣補充劑.
十六,想法要積極
這和打嗎啡止痛一樣有用.真誠地微笑,能讓身體釋放出提高情緒的物質.所以,即使你過了最壞的一天,也要用最積極的方式去想.
十七,塗好防曬霜
買防曬霜,在看防曬指數的同時,也要看其中的成分.含有氧化鋅等成分的防曬霜能夠同時阻止UVA和UVB的傷害.
十八,香煙最好停
對於保持健康來說,戒煙的確管用.長期來說,戒煙絕對能減少死亡的風險.在50歲戒煙,能減少一半死於吸煙引起的相關疾病的風險.在30歲戒煙,幾乎能全部消除這種風險.戒煙,能夠讓你的味覺和嗅覺變得更敏銳,也不容易感冒,也會讓患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所以,你沒借口了吧
5、人到中年怎麼養生
1.測體重 要注意經常測測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你身高的平方除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X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你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之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飲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 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使血壓升高,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每天脂肪攝人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具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益於你少患或不患胃腸道疾病。
7.多進鈣 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中年人應注意補鈣。
8.重澱粉(碳水化合物) 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量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諸病的危
險。
13.多運動 據臨床統計,當前中年人早逝以心腦血管病為多。堅持適度的運動可使大腦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調節正常,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機體獲得更多的氧,並能影響血脂成分,從而延緩血管老化硬化。運動方式可因人而異,如騎車、快走、健身跑、游泳、爬山、打球、體操、太極拳等。
14.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不談,多個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15.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緊張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16.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種不適宜你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或不輕易改變你已適應的合適環境。
17.選職業 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你的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18.避車禍 車禍是現代人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
19.勿自憂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等)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等。
21.心情舒暢 中年人大都工作繁忙,思想壓力大,因而易多愁善感,造成中年情緒不穩,成為多種疾病的誘發因素。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中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凡事要想得開、忍得住、放得下,豁達大度,性格開朗,心情自然舒暢,這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22.勞逸平衡 中年人大都事業心強,他們為了工作,常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然而肌體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若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積勞成疾。所以中年人在緊張的工作之暇,要學會合理的休息和調整,並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便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學習。不要只顧事業而自損健康。
23.平衡膳食 食物對健康和醫療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重視。過飽、過飢會損害脾胃正常機能。偏食、夜間用腦不加餐等,可造成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促使早衰。因此,要採用我國營養學家推薦的膳食指南,即「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
24.避免肥胖 肥胖是加速衰老的因素之一,肥胖的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癌症等。常言道:少年長胃、青年長肉、中年長腰。可見,人到 中年更應注重預防肥胖。中年防止肥胖除堅持適度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晚餐不宜吃得太飽,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
25.生活規律 何謂養生?養生就是經過科學安排的生活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活要有規律,即按照人體生物鍾的規律起居、勞動、作息。研究表明,人們長期信守有規律的生活,可使身體各組織器官功能趨向規律化,在生活中就有「預見性」和「適應性」,從而能保證身體健康獲得最佳的生理效應。
26.定期檢查 不少中年人自認為身體健壯,與醫葯無緣,這種麻痹思想要不得,據統計,許多疾病常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侵人人體的肌體,有的甚至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自己還難以察覺。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隱性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是如此。所以,每人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這樣不僅可以及早地發現許多疾病,而且還能接受醫生的指導,開展健康活動和施行相關的保健措施。
6、過了50歲的老人如何養生
保持身心健康 ,合理膳食,定期做健康檢查。 身心健康簡單地講是指身體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稱之為思想健康。探求中華傳統醫學,病因病理學、生理學、養生學人的健康與情感、情緒、行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性格特點,都非常具體地、有針對性地、有傾向性地、有對應性地影響著五臟六腑及周身的健康狀況。一個良好的性格,一個開朗的性格,一個豁達的性格,一個勇敢的性格,一個堅強的性格,一個明朗的性格,一個灑脫的性格,一個樂觀的性格,一個自信的性格,是有助於身心健康的性格。反之,一個悲觀的性格,一個狹隘的性格,一個陰暗的性格,一個怯懦的性格,一個自卑的性格,一個拿不起放不下的性格都是有損於身心健康的性格,是疾病的性格。一個人經常「提心吊膽」、「心慌」、「心躁」、「撕心裂肺」、「心痛」他俱象的心也會同樣如此。古人提倡:「心平氣和」、「心胸闊廣」、「寬仁博愛」、「磊落光明」、「氣魄宏大」等是不無道理的。 另一方面一個人的行為對身體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人總是含圖私利,總是算計別人,總是橫行霸道,用心險惡,喪盡天良,有一天等到他良心發現的時候可能為時已晚。偏如一個殺人兇犯,一個被通輯的人犯,一個干盡壞事的人他們能跟平常人一樣放心,舒心地睡個覺嗎?這些人能健康長壽嗎?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規律。 當然,人總是要生病的,有社會壓力的原因,有家庭因素的原因,有自己本人的總總原因等等。首先,必須面對現實,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解決思想上的毛病,治了心理面的心病,同時,有效地進行疾病治療,可以採取醫生用葯、葯膳食療、針灸、推拿、體育鍛煉、練習氣功、調整選擇最適合自己疾病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同時,要學習和掌握科學保健常識,有的放矢地進行保健養生,加強自身修養,從而達到身心健康。 四季如何養生 在我國最古老的醫學經典著作——《內經》中,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過程中如何養生就已有記述,如「春三月, 夜卧早起,廣步於庭。 夏三月,夜卧早起,與雞俱興 冬三月,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這就提示給人們,身體要健康,益壽延年,需要追隨大自然的規律,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安排日常起居。 春季:祖國醫學認為,從立春至立夏前一天為春三月,春天三個月是生發的季節,天氣由寒轉暖,東風解冷,春陽上升,自然界各種生物萌生發育,棄故從新。 人們應早些睡覺,早一點起床,在庭院散散步,適當鍛煉,以發布「生」氣,注意運動應暖和,以適應春氣。並要讓身心感到舒暢、活潑,以使身體與春氣相適應。生活中應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惱怒,內存生而勿殺、予以勿奪、賞而勿罰的意念,從而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發、調暢。如果違犯了這一自然規律,就會損傷肝氣,夏季易患寒性疾病,從而導致人體難以適應夏季藩秀的「長」氣。 祖國醫學認為,養生的效果,不僅限於季節,還應為下一季節打下良好基礎。換句話說,就是在這個季節里不能很好地養生,就會引起下一個季節的不健康狀態,有不少疾病就容易產生。如春季能注意「生發之氣」,本季節即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若不注意調養「生發之氣」,不僅近在當時,並且能遺患於後。《內經》指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不變。」肝屬木而主風,屬於自然界的東方,旺於春季。所以春季養生不好,不注意調養,易傷肝,肝傷則不能生心火,到了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來侮之,於是都容易發寒性疾病。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陽春三月,氣候漸暖,這是春的主要象徵。然而春季又是氣候多變的季節,尤其是初春,氣候變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襲,氣溫急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講「春捂秋凍」,所謂「春捂」的意思,就是指春天不要過早地脫下棉衣,應晚脫一點,而且要一件件地減。這從春天的天氣、氣候特點與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來說,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由於春季氣候變化多,忽冷忽熱,風沙大,春雨少,再加肝木旺於春,惱怒等情志易刺激傷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惡化。另外,由於由冬入春,人們的抗病能力、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稍不注意就會感染疾病。特別是年老體弱和少年兒童應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療不當,防護不周,常會導致肝炎。另外,麻疹猩紅熱、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傳染病都易傳染。 祖國醫學還認為,春天肝氣旺、脾氣衰,應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屬肝,甘味屬脾,故需注意調養。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幾方面的調理外,還要針對春天的特點,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適度,增進營養,以增強體質的抗病能力。 夏季:祖國醫學認為,夏天對人來說屬心火旺,肺氣衰的季節,應晚睡早起。苦味屬心,辛味屬肺,所以夏天應吃些辣味食物。雖然天氣炎熱,但不要貪涼,睡覺時腹部應蓋上被子,以免受涼腹瀉。雨季應避免濕氣的侵襲,及時更換衣服。平時應經常按摩足底湧泉穴,不要光腳,以免濕氣從腳底部侵入。 秋季:祖國醫學認為,從立秋到立冬為秋三月,天地陽氣日衰,陰寒日生,景物蕭條,養生亦應隨之。 秋天應早睡早起,這對健康十分有益。要少吃辣、多吃酸的食物。氣溫降低時應及時添加衣服,以免著涼。中醫認為,當秋季陽氣內斂,陰氣轉盛中,人應與秋氣相和平,保持體內陰精,不讓意志過分外馳,防止房勞傷腎。秋季萬物凋謝,老人憂思過多,產生垂暮之感,表現為情緒不穩、煩躁不安、難以入眠等症狀。金代醫學家李東垣說:「凡怒悲生恐懼,皆損元氣。」《醫學類編》說:「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故應保持情緒穩定,心如秋月,少憂勿思使志安寧。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精神系統受到刺激,會導致機體正常平衡紊亂,易患疾病。心情開朗,使精神處於常樂之境,才能有助於健康。 冬季:冬季要早睡,起床不妨稍遲。冬天為腎氣旺、心氣衰的季節。鹹味屬腎,應少吃。應盡量避免吃灸烤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腹部及足部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出門時易著涼。 實踐說明,祖國醫學中寶貴的四季養生法是有科學道理的,如能掌握好,對人們的健康長壽必定大有益處。 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 *必需攝取的能量可根據標准體重來制定 *主食要好好攝取,副食要注意營養平衡 *不要偏食,每餐注意品種多樣化 *以l周為單位,變化食譜 *一日三餐要有規律 *每餐的能量要均衡,特別注意晚上不要吃得過飽 *細嚼慢咽,保持心情愉快 *不要邊吃飯邊做事 必須充分攝取的食品 ·蔬菜,特別是綠色蔬菜 ·魚貝類,尤其是背部發青的魚類(沙丁魚、青花魚、秋刀魚、竹英魚等) ·豆類製品 ·牛奶和乳製品(不包括黃油和奶油) ·富含食物纖維的食品(蔬菜、海藻、蘑菇等) 應該盡量避免食用的食品 ·動物性脂肪 ·點心類,特別是含有動物脂肪的點心 ·含鹽量過高的食品 丹麥醫學家Dyeberg在1971年為研究嚴寒地帶的免疫學而去了冰島的格陵蘭島 ,結果發現愛斯基摩人在非常惡劣的生活環境下卻很少患有心血管疾病,他的發現 引起另外兩位科學家的興趣,三位科學家分析了130個愛斯基摩人的血清。現在, 對Omega-3的研究在不斷進行,目前各國已證實Omega-3的營養功能可歸納為:降低 血脂、膽固醇和苷油三酯。 三文魚中富含歐米茄-3(Omega-3)這種對人體極為有益的營養物質,醫學上 又稱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由EPA和DHA構成,利用三文魚精製而成的魚油,是心 腦、血管有益的營養食品。 參考資料:健康網心腦血管專台
7、男人五十歲以後如何養生
50歲的男人,身體狀況已步入「多事之秋」。各種各樣的疾病都可能在這個階段發生。體檢應該
查些什麼?健身有哪些側重點?怎樣補充營養?如何做好更年期的防護?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的答
案似是而非的話,那就來聽聽專家的提示吧。
平時多快走 閑時打太極 健身重點要偏
與30歲和40歲的男性相比,50歲左右的男性從健康測試指標上已將俯卧撐和縱跳兩項取消掉
。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的人對爆發力已經沒有太高的要求。隨著年齡增大,肌肉水平會隨之下
降,鍛煉時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鍛煉項目和強度,應著重加強提高耐力、力量、柔
韌性、平衡感的練習。
其中,提高耐力水平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等,有條件者可以練習蹬功
率車和跑台階。力量練習可以選擇去健身房接受正規的健身指導,沒有條件的人也可以在家裡利
用啞鈴、沙袋等進行訓練。其實,健身只要能達到效果,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在家裡完全也可以
用裝大米的袋子替代沙袋進行練習,另外,力量練習也可以找一根自行車的內帶進行,這和拉力
器的鍛煉效果相差不大。
增強柔韌性的練習主要體現在運動前的准備活動以及運動後的整理運動中。比如,鍛煉前拉
拉韌帶、壓壓腿、拉拉肩關節等,整理運動主要就是指放鬆運動。
50歲左右的人平時還應增加身體平衡度的練習,推薦的運動是太極拳。因為打太極拳時,經
常需要走貓步且單腳站立,這對身體的平衡性要求比較高。
消化代謝變慢 飲食應有忌口 吃得合理才健康
50歲的男人應控制進食量,因為這個年紀的人新陳代謝和器官運轉都會變得緩慢,各種內臟
機能都有衰老跡象。建議低脂飲食,少吃油煎、油炸食物,盡量不去選擇高膽固醇食物,少吃動
物內臟和各種蛋黃。糖也要少吃,因為白糖、紅糖以及精糖均可以使甘油三酯增高。但是,蜂蜜
可以吃。
對於50歲的男人來說,沒有固定的營養食譜,應該根據身高、體重、工作強度的不同有所區
別,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還是應該遵守的。比如,主食應該多吃粗糧,增加含膳食纖維多的食
物的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腸蠕動,減少便秘和患腸癌的幾率。要多吃魚,因為魚不但
脂肪含量少,而且蛋白質含量高。多吃豆製品,少吃豬、牛、羊肉,因為動物的肉裡面含有大量
飽和脂肪酸。
男性和女性一樣,也存在更年期綜合征的問題,通常將其稱為「亞健康綜合征」。主要症狀
體現在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各個方面。可以表現為心慌、頭暈、便秘
和腹瀉交替、失眠、多夢易醒、疲勞等,男性更年期還會有性慾方面的變化,表現為性慾過度或
性冷淡。
第五,還要做一下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檢查。50歲左右的人易患心腦血管病如心梗、腦出血
、腦梗塞等,造成這些疾病的因素,有血脂異常、血粘稠度大和血壓高等。因此,中年人體檢一
定要查血脂、血流變和血壓。
第六,需要提示的是,不要忘記測眼壓。臨床發現,2%的中年人可能患青光眼,前期常無
症狀,發現不及時會出現嚴重視力障礙甚至失明。故50歲以上者每年應接受1~2次眼科檢查(包
括查眼壓、眼底、視野),以確定有無青光眼。
8、50歲養生之道
我父母今年都近60歲了
我經常會列印一些養生的小知識給他們有空的時候瞧一下
我認為葯物用多了,一是副作用大,二是對葯物免疫
我推薦食療,我經常提醒父母多吃些什麼,不要多吃什麼
例如,最近我常常買豆腐煮湯,豆腐的功效很針對中老年人的
還有紅薯,紅薯是抗癌食品的第一名,當然,除了抗癌,還有加強腸胃蠕動
我媽上了年紀,吃東西消化慢,而且腸胃經常不好,吃紅薯呢可以有效緩解便
秘,調節腸胃功能。
貴州在雲南省是吧,我是廣東省的,緯度差不多,天氣濕熱、變化快,老年人容
易患風濕,抵抗力也差。所以我都是讓他們晚上浸浸腳,促進血液循環,再者,
早晨多鍛煉,散步,打太極(小區回里經常有這樣的晨間活動)等等,中午2點大
氣逆輻射最強,就不要外出,呆在較陰涼的地方,聽點越劇,或小憩。不宜經常
看電視,一是對眼睛傷害答比青年人大,二是看電視一投入很費心神,心神宜養不
宜費。
大概日常便是這樣注意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9、50歲人怎麼養生,怎麼補好呢
50歲的男人,身體狀況已步入「多事之秋」。各種各樣的疾病都可能在這個階段發生。體檢應該查些什麼?健身有哪些側重點?怎樣補充營養?如何做好更年期的防護?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似是而非的話,那就來聽聽專家的提示吧。 平時多快走 閑時打太極 健身重點要偏柔 與30歲和40歲的男性相比,50歲左右的男性對爆發力已經沒有太高的要求。隨著年齡增大,肌肉水平會隨之下降,鍛煉時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鍛煉項目和強度,應著重加強提高耐力、力量、柔韌性、平衡感的練習。其中,提高耐力水平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等,有條件者可以練習蹬功率車和跑台階。力量練習可以選擇去健身房接受正規的健身指導,沒有條件的人也可以在家裡利用啞鈴、沙袋等進行訓練。其實,健身只要能達到效果,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在家裡完全也可以用裝大米的袋子替代沙袋進行練習,另外,力量練習也可以找一根自行車的內帶進行,這和拉力器的鍛煉效果相差不大。 增強柔韌性的練習主要體現在運動前的准備活動以及運動後的整理運動中。比如,鍛煉前拉拉韌帶、壓壓腿、拉拉肩關節等,整理運動主要就是指放鬆運動。50歲左右的人平時還應增加身體平衡度的練習,她推薦的運動是太極拳。因為打太極拳時,經常需要走貓步且單腳站立,這對身體的平衡性要求比較高。 消化代謝變慢 飲食應有忌口 吃得合理才健康 50歲的男人應控制進食量,因為這個年紀的人新陳代謝和器官運轉都會變得緩慢,各種內臟機能都有衰老跡象。建議低脂飲食,少吃油煎、油炸食物,盡量不去選擇高膽固醇食物,少吃動物內臟和各種蛋黃。糖也要少吃,因為白糖、紅糖以及精糖均可以使甘油三酯增高。但是,蜂蜜可以吃。 對於50歲的男人來說,沒有固定的營養食譜,應該根據身高、體重、工作強度的不同有所區別,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還是應該遵守的。比如,主食應該多吃粗糧,增加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腸蠕動,減少便秘和患腸癌的幾率。要多吃魚,因為魚不但脂肪含量少,而且蛋白質含量高。多吃豆製品,少吃豬、牛、羊肉,因為動物的肉裡面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 適度鍛煉 控制煙酒 心態平和 男性更年期應對策略 男性和女性一樣,也存在更年期綜合征的問題,通常將其稱為「亞健康綜合征」。主要症狀體現在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各個方面。可以表現為心慌、頭暈、便秘和腹瀉交替、失眠、多夢易醒、疲勞等,男性更年期還會有性慾方面的變化,表現為性慾過度或性冷淡。 男性更年期應該保持心態的平和,可以通過一些鬆弛
***50歲左右的女性已進入更年期,卵巢功能減退,易於激動或憂郁,眼瞼容易出現黑色的暈圈。眼睛的健美不僅給人增添神采,也是容貌美的標志之一。
消除煩人的「熊貓眼」,首先要增加營養。在飲食中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多吃瘦肉、牛奶、禽蛋和水產等。此外,還應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量,因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E對眼球和眼肌有滋養作用。含維生素A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禽蛋、胡蘿卜、杏等。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芝麻、花生米、核桃、葵花子等。不要吸煙喝酒。除此之外,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不僅有利於防止黑眼圈的出現,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10、50多歲的中年人怎樣養生呢?
您好!
中年人如果能認真研究和堅持做到養生要訣,就有利於延年益壽。現提出二十法,供中年朋友參閱。
1.測體重
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喝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
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保護你免得胃腸道疾病。
7.多進鈣
中年人應注意補鈣。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
8.重澱粉
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
13.多運劫
45歲左右常進行體育鍛煉的男子,比不鍛煉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要小3倍。每天應當鍛煉30分鍾。年紀大的人應當從事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爬樓梯等。
14.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等性病的危險不談,變換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15.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16.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個不適宜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
17.選職業
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有不良影響。
18.避車禍
中年人如果能認真研究和堅持做到養生要訣,就有利於延年益壽。現提出二十法,供中年朋友參閱。
車禍是人類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http://www.77jiankang.cn/
19.勿自擾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
20.應結婚
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不口離異者明顯要低。
休息方面
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切忌犯養生之大忌——硬熬。
身體疲勞時不可硬熬 疲勞的身體需要盡快恢復體力,這也是人體所具有的一種自動控制信號和警告信號。如果不按這一信號立即採取措施,使體力恢復,那麼人體就會積勞成疾。
所以,當中年人自我感覺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頭昏眼花、思維遲鈍、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症狀時,就不要再硬撐下去了,應立即休息。中年人不宜熬夜,不宜做突擊性的工作,同時思想要放鬆,胸襟要寬廣,心情要舒暢,不要因一些瑣事而煩惱,不要過多計較個人得失,應盡快採取保健措施,消除身心疲勞。
身體患病時不可硬熬 中年人的大腦、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覺中衰退,細胞的免疫能力、再生能力和肌體的內分泌功能也在下降。
中年人對頭痛發熱、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適症狀不重視,聽之任之,強忍下去,易因拖延病情釀成重症。因此,當身體患病時,應盡早到醫院診治,盡快恢復身體健康,切忌病體硬熬而導致重病染身。
飲食上不可硬熬 水是人體最需要的物質,中年人必須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每天飲水6—8杯為宜。渴是人體缺水的信號,表示體內細胞處於脫水狀態,如果置之不理,硬熬下去則會影響健康。
肚子餓時應立即進食,不要隨便推遲進食時間,否則可能引起胃腸收縮,出現腹痛、頭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等症狀。經常飢不進食,易引起潰瘍病、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中年人承受的壓力大,更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地安排好休息和睡眠。
1.選擇最佳卧姿 現代醫學人認為,右側卧對生理健康有益,因心臟偏於胸前左側,右側卧全身肌肉放鬆,心胸不受壓迫,呼吸舒暢,能保證睡時全身氧氣供應。
2.最佳方向 不少學者認為,頭朝南或北睡覺,順著地磁南北方向,可產生生物磁化效應,使生物電加強,利於器官機能調整,易於身體健康。
3.最佳溫度 一般說,人在15-24℃的環境溫度中,可獲得安眠。
4.最佳時間 美國癌(抗癌產品,抗癌資訊)症協會的一項調查表明,成人每天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不足4小時者殘廢率是前者的2倍,每天睡10小時以上的人,不利於身體健康。
5.最佳枕高 枕頭成人以10-15厘米高為佳,相當於睡者一肩高左右。
6.最佳床鋪 從脊柱的生理彎曲要求而言,席夢思床、鋼絲床都不是十分理想的睡床,最佳的是木板床,其次是棕棚床上墊上褥子,能使脊柱保持正常狀態。
飲食方面
生命以新陳代謝為基本特徵,從生理角度講。衰老是由新陳代謝衰退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現象。新陳代謝包括合成和分解兩方面,從細胞壽命的改變中可以看到,新細胞產生率隨著人體年齡到一定時間後其增長會不斷地下降,並發現40歲是一道界線。人30歲以前合成代謝高於分解代謝,30歲~40歲兩種代謝的速率基本持平,40歲後分解代謝高出了合成代謝。古代對衰老初始現象的細致觀察是符合客觀實際的。《靈樞·天年篇》雲:「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真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須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人經過生長發育到成熟,接踵而至的將是各種生理機能和形態學上的退行性變化,我們稱一時期為「中年衰變期」。研究老化的專家們特別重視來自中年這一時期的信息,指出延緩衰老的關鍵任務在中年人身上。
撥准你的生物鍾
控制人體的一切活動的生物鍾以24小時固定節奏進行運轉,原因是人的腦干中存在一個管理時間節律的神經中樞,它對人體的體溫、血壓、脈搏、呼吸,體內分子水平的激素、酶、各種受體都有明顯的作用,並形成與晝夜同步的節律。《內經》上說:「陽氣盡而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寐與寤應該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白天要有正常興奮,晚上就會出自然抑制。中年人基本已形成「皮層動力定型」,即一日之內,精神狀態有幾個起落:上午8時、下午2時、晚上8時精神最佳,在最佳狀態持續2小時後各有一次回落,中午常有睏倦感,晚間10時睡意襲人,與《靈樞·順氣一日四時篇》所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基本吻合。人腦中的生物鍾雖有一定可塑性,但總的格局已定。中年人如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睡眠、起床、工作、學習、活動、娛樂、進餐的話,必然造成人體生物鍾的混亂、失調,對大腦的健康是有危害的。科學家對中年知識分子提出的應時功效法,就是利用上述的起落規律,指導你掌握人體的生理節律,幫助你科學而合理地安排工作、學習、生活,讓你更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保持大腦的活力,保持身體的青春活力。
平衡膳食與合理營養
營養物質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機能活動、新陳代謝所必需。來自食物的營養物質種類繁多,但就其化學性能和生理作用不外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無機鹽。每天通過膳食攝入搭配合理的各種營養素是保證人體健康必要的前提,這在營養學上稱做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核心,苟或某種營養物質過多或不足,均會影響人體正常新陳代謝而損害健康。
膳食中總熱能供給不足,日久就會出現負氮平衡,表現出消瘦、體重減輕、乏力,生理功能也受到影響而失調。但是根據飲食消費情況分析,40歲以上每天膳食供給的熱能超過標准者,亦復不少,應該清楚多餘的營養會轉化成脂肪貯積起來,是引發肥胖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根源。近年來許多研究證明,飲食習慣、某些營養物質攝入不足/過多所致營養素間失衡和中年人動脈硬化、腫瘤有很大關系,如能在膳食上作合理調整,將有效地控制這些病的發生。膳食中抑制這些因素的發生,被稱作「保護因子」。
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如何做到平衡膳食?有幾點可供參考:①每天所吃的食物中應有一定數量的能提供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品;②在此基礎上再補足熱能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中年女子,決不能為身體苗條而過於節食;⑧科學的烹調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其營養素含量;④合理的進膳制度,日三餐按熱能的需要分配,早、晚餐各佔一日總熱量的30%,中餐佔40%,就食物成分來說,蛋白餐應放在工作前吃,而不應放在睡前。
和諧適度的性生活
人生活在男女組成的社會中,性是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孟子》雲:「食、色,性也。」《禮記》亦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圍繞與性有關的活動是人的本能要求。因此,古聖先哲不主張違背自然規律的禁慾主義,無疑是正確的。
你不難發現中年人仍特別珍惜自己的容貌及性特徵,這種心理上的追求自有科學道理,凡是對生活充滿生機,在伴侶之間將更富有魅力;反之,生活懶散,不修邊幅,削弱自我形象,生活中每每失去歡樂,能直接影響夫妻間對性生活的興趣。另一點,中年人對自己性生活喜歡用「力不從心」這一字眼,事實上並非如此,務必不要為偶然的不成功而擔憂,擔憂只會增加心理壓力,這才是可怕的,因為40歲以後的男子最易患心理性陽萎。
但是也必須看到,50歲以後性生活的質量將會逐步降低,這與生殖器官的功能衰退是分不開的。諸如對性刺激所作反應速度變慢,陰莖硬挺及女子陰道潤滑不足,性反應高潮減弱,這些現象對平時房事不節者會過早地出現。唐代名醫孫思邈曾提出,年過四十可須注意「養性·房中補益」的觀點,強調夫婦雙方在性器官功能相對下降時仍保持性慾滿足所帶來的樂趣,但房中補益必須是以養性為前提,這一點做到並不像說的那末容易。我們可再回復到古代聖賢的論述中去尋找答案,這樣會幫助你真正明白個中情趣。《樂論》雲:「以道行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朱熹《論語集注》日:「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所以我們提醒中年人性生活的准則為四個字:「和諧適度」。
歡樂自尋怡養自得
毋庸諱言,中年人都必須首先為生存而工作,解決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食、衣、住、行等,當這些任務完成之後,他們的肢體和精神疲勞要尋求生理和心理的放鬆。在經濟結構新舊交替的今天,在中年人身上依然存在舊意識的烙印,一方面面處新潮流感到生活節奏緊張;另一方面又羨慕更多的生活方式現代化和更多的生活資料進入家庭,同時渴望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保持工作娛樂兩不誤,這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認為工作和娛樂是當代生活中創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互補,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歡樂在生活中的意義。
古人雲:「有德則樂,樂則能久」,「養生莫如養性,養性莫若養德」。歷史上很多高壽長者,都有溫、良、恭、謙、讓的個性習慣。中年人在事業上更富有責任心,但不免時露驕傲;待人接物誠懇坦率,偶或又失之急躁,所以說戒驕戒躁是養性養德的經驗總結。人是有著復雜心理活動的社會成員,一個人的道德倫理觀念對其心理狀況起重大影響。道德高尚的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使其處於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中,對社會、同志、工作、困難,總以正確態度對待,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自己也獲得精神滿足。陳從周先生贈我一幅對聯雲:「仁心留德。道純衍馨。」意義深長。
中年進補的學問
人至中年之後,氣血失衡,以致臟腑形體漸衰。進補的目的,是調理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各方面的不足,使機體恢復平衡,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補」是利用葯物的偏勝來糾正人體中陰陽氣血的不平衡,「衡」是中醫養生最基本的主體思想。由於人的體質各異,男女老少有別,人參補氣、洋參滋陰、鹿茸壯陽、阿膠養血,各有不同。如陰陽不辨,氣血不分,補其有餘、實其所實,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清代名醫徐靈胎曾說:「病未去而用人參,則非獨元氣不足而病遂固,諸葯罔治,終無愈期。」說的是不當補而補的為害。服補品當以辨證論治為綱領,根據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平其有餘。補其不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盲目求補者日眾,小病大補,孩提之輩也以服膏滋為尚,濫用吉林人參、綠毛楓斗和冬蟲夏草,只求價昂,不講氣血平衡,於事無補,多不足取。
《易經》目;「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人體也應像天體運行那樣氣血晝夜流行不息,則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中年人由於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弱,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廢物停留體內,勢必造成氣血流行阻滯,影響健康。因此,從另一個意義上講,促使機體氣血流暢,消除代謝產物,使臟腑、氣血恢復和維護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動態平穩,也是一種進補的方法。
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發現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不是「虛」,而是氣血失暢失衡,瘀血作祟的結果,所以主張以動養生。中年人除堅持適當運動,以促氣血流暢外,服一些調氣活血葯,也能強身防病。即使是虛象十分明顯的人也不宜濫施蠻補。補品性多粘膩,純補峻補每致壅滯氣血,反遭其害。臨床糾正之法凡二,一則將補葯與活血葯合於一方之內,二則參以運脾之味,動靜結合,補而不滯,既能消除補葯的粘膩之弊,又可充分發揮補葯的功效,有一舉兩得之妙。
鍛煉與身心方面
人到中年很需要鍛煉,但選擇鍛煉項目很重要。下面介紹幾類適合中年人鍛煉的內容。
第一類,著重增強心肺功能的鍛煉項目。比如,健身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這類鍛煉可增強中年人的心肺功能,是中年人保持心臟健康,推遲衰老的好方式。
第二類,主要增強肌肉力量的鍛煉項目。如俯卧撐、仰卧起坐、原地向上跳、跑步等,有助肌肉力量的增強。
第三類,娛樂性較濃的鍛煉項目。如保齡球等運動,就是娛樂性強而又適合中年人體力狀況的一項娛樂性體育活動;旅遊也是既能健身又富有娛樂性的項目;另外,釣魚、劃船、跳舞等也都是寓健身於娛樂之中的活動。
第四類,緩慢放鬆性的鍛煉項目。中年人工作比較重,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因此選擇一些放鬆性的有緩解精神及肌肉緊張的鍛煉項目是合適的。如太極拳、散步等。
第五類,有針對性的醫療保健體操。如「練功十八法」、「頸椎病防治操」、「降壓舒心操」等,這類練習多為針對某一類疾病而編制的。
中年人在鍛煉時間上可視情況合理安排。如早晨鍛煉半個小時,先慢跑10分鍾,做5-10分鍾拳操或肌肉力量練習,再步行或慢跑5-10分鍾。上下班可有意識步行1-2站路再乘車。晚飯後散步15分鍾。每周可進行一次活動量較大的鍛煉。
活動量要科學適當,可用心率掌握,一般40-49歲的人活動時心率標准,每分鍾在115-120次左右,50-59歲的人每分鍾在110次左右比較合適。
中年人各器官對運動負荷的適應能力不及年輕人,鍛煉要適量,要慢慢加大活動量,切忌操之過急。鍛煉時注意身體反應及自我感覺,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