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秋天食譜養生

秋天食譜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3 10:45:01

1、秋天有哪些養生食譜?

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同時秋天氣候又比較乾燥,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乾燥感,故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燥耗陰傷精,再加上羊肉、狗肉屬於溫燥食物,很容易導致上火、口腔潰瘍、失眠、便秘等症狀的發生。因此,秋補不妨多吃些涼性食物。
最適合秋天食用的肉類是鴨肉,大棗、枸杞、百合、紅薯為秋補四寶,另外芋頭、藕、紅薯、捲心菜也是秋補素食四寶。還有一些蔬菜水果如:茄子、白蘿卜、冬瓜、南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柑、蘋果、梨、栗子、枇杷、橙子、菱角、蘑菇也都適合秋天食用。

2、秋天有那些養生食譜

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同時秋天氣候又比較乾燥,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乾燥感,故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燥耗陰傷精,再加上羊肉、狗肉屬於溫燥食物,很容易導致上火、口腔潰瘍、失眠、便秘等症狀的發生。因此,秋補不妨多吃些涼性食物。
最適合秋天食用的肉類是鴨肉,大棗、枸杞、百合、紅薯為秋補四寶,另外芋頭、藕、紅薯、捲心菜也是秋補素食四寶。
還有一些蔬菜水果:茄子、白蘿卜、冬瓜、南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柑、蘋果、梨、栗子、枇杷、橙子、菱角、蘑菇也都適合秋天食用。

3、秋天養生食譜

第一,銀杏蒸鴨。製法:銀杏(白果)200克,白鴨1000克。銀杏煮熟,去皮,在豬油鍋內炸一下。用鹽、胡椒粉、酒將鴨內外抹勻,放入盆中,加入生薑、蔥花、胡椒,上籠蒸1小時,取出。用刀從鴨背切下,去凈全身骨頭,鋪入碗內,齊碗口修圓,修下的鴨肉切成和銀杏大小的丁,同銀杏和勻,放入鴨脯上,將原汁淋入,加入清湯。上籠蒸30分鍾,至鴨肉熟爛即成。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斂肺定喘的作用。適用於陰虛火旺,骨蒸勞熱,咳嗽哮喘等病症。
第二,柚子燉雞。製法:柚子1個,公雞1隻。柚子去皮留果肉;公雞宰殺,剖腹去內臟。將柚子放入雞腹,置瓦鍋內,加入各種調料。將盛雞肉的瓦鍋置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即成。具有健脾、下氣、化痰、止咳的作用。適用於慢性氣管炎,老年人氣喘咳嗽等病症。 健康
第三,參雪馬蹄糕。製法:人參30克,雪梨1個,龍眼肉30克,馬蹄(荸薺)5個,甘蔗汁100毫升,牛奶200毫升,薑汁少許,蜜糖適量。將人參清洗干凈,隔水燉參汁;雪梨洗凈取肉;龍眼肉、馬蹄(去皮)洗凈。把參汁、雪梨肉、龍眼肉、馬蹄放攪拌機內,攪拌成泥狀,隔渣取汁。把全部汁液倒進瓦盅內拌勻,隔水燉,濃縮成糊狀,加蜜糖少許,調勻即可,隨量食用。具有滋陰潤燥、補氣養胃的作用。主治晚期食道癌、胃癌,體虛食少。還適用於其他癌腫手術後,放療、化療期間及治療後,胃陰不足,胃中食少者。

4、秋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秋季養生重在調養。
應做到:
1、「多事之秋」先調睡眠,
2、秋風秋雨不要秋愁,消除抑鬱情緒。
3、調整飲食防止秋燥,以清補為主。
4、秋季養生總在養肺、肺主秋飲食應增酸少辛。
下面介紹幾則防秋燥保健食譜:
1、芝麻核桃粥
黑芝麻、核桃仁各20克,炒熟,將核桃仁切碎、芝麻研細。取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將稠時,加入芝麻與核桃仁共食。此粥補肝益腎、潤燥通便,對年老體弱、病後體虛、頭暈目眩、腸燥便秘者最為適用。
2、百合四寶粥
取百合、甜杏仁(水泡去外皮)、銀耳(清水泡發)、枸杞子各10克,與粳米適量共煮粥,粥熟後加冰糖適量。此粥補益肺腎、止咳化痰,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腸燥便秘、頭暈目眩等肺腎雙虛者功效較好。
3、黑白雙耳湯
銀耳、黑木耳各10克,冷水泡發後洗凈,放沙鍋內加清水適量及冰糖20克,燉至木耳酥爛,吃木耳喝湯。銀耳、黑木耳滋陰潤肺,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對防治虛勞咳嗽、肺結核、血管硬化、高血壓、大便燥結等有較好功效。
以前對秋季養生食譜我也不知道,曾查了很多的秋季養生食譜的資料及秋季養生食物、養生食療、葯膳等資料,對秋季養生食譜有了一定的了解,還有更詳細的、具體的秋季養生食譜的介紹你可以到上面的網站看看,對你了解秋季養生食譜會有幫助的。

5、秋天有哪些養生食譜

秋天天氣比較乾燥,適合吃一些水份多的食物,多吃些水果、、 秋天是進補的最佳季節,唐代葯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飲食要「減辛增酸」,其原理是秋季肺氣盛而肝氣虛,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為防止肺氣過盛而肝氣過虛,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節,辛入肺,酸入肝。同時,秋季的養生要收斂人體的陽氣,辛主發散,酸主收斂,減辛增酸,有助於「秋冬養陰」。減少辛散之味,如飲食少用生薑、大蔥、陳皮等佐料,並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鍋、牛羊肉等。
一般說來,生薑是一味養生佳品,具有去腥、解表、散寒等作用,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葯食兩用之品,但生薑的使用,在一年四季之中只有秋季不適合使用,在一天之中,晚上不適合食用。秋季應多食用蘋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楊桃、山楂等酸性水果,大自然為我們的順時養生提高了很多便利,在秋季食酸的季節,恰好有大量的水果成熟,因此,食用應季食物,就是順時養生的內容。同時,秋季氣候乾燥,燥邪傷人會產生乾咳、咽喉疼痛、皮膚乾燥、大便干結等身體的不適,多食用涼潤之品可以有效預防燥邪傷人。下面介紹幾種適合秋季食用的湯水———
★蓮藕排骨湯
材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製作:豬排骨切段,飛飛水;將藕洗凈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鍾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功效:補脾益肺。適合於任何體質服用。
★雪梨銀耳羹
材料:雪梨2個、銀耳50克、冰糖100克。
製作:雪梨切片,銀耳泡軟時去掉硬根。鍋內加水,放入梨、銀耳、冰糖,煮半小時,即可食用。
功用:益氣、滋陰、止咳,預防秋季燥咳。陰血虛體質更宜。
★蜂蜜蒸百合
材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
製作:將百合和蜂蜜拌勻,蒸熟。不時含數片,嚼食、咽津。
功效:補肺、潤燥、清熱,適用於肺熱煩悶,或燥熱咳嗽、咽喉干痛等症。
★甘蔗山葯粥
材料:新鮮甘蔗榨汁約100~150毫升,山葯50克,粳米50克。
製作:用蔗汁與山葯、粳米一同煮粥。
功效:本粥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於熱病恢復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生地粥
材料:生地黃30克,75克粳米。
製作:將鮮生地黃切細,用適量清水熬約半小時後,濾汁,再復熬一次,合並葯液濃縮至約100毫升,備用;75克粳米淘洗後煮成白粥,加入生地汁攪勻,食時可加白糖少許。
功效:本葯膳具有滋陰益胃,涼血生津之功,可用於陰虛潮熱、盜汗、久咳、食少、消瘦、熱症心煩、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難消等症。
★山葯薏米粥
材料:薏苡仁60克,生山葯60克,柿霜30克
製作:將山葯搗碎,柿霜切成小塊,同煮成粥。
功能:補肺、健脾、養胃,適用於陰虛內熱、勞嗽乾咳、泄瀉,食慾減退等脾肺氣虛的病症。

6、秋天那些養生食譜

銀杏蒸鴨。製法:銀杏(白果)200克,白鴨1000克。銀杏煮熟,去皮,在豬油鍋內炸一下。用鹽、胡椒粉、酒將鴨內外抹勻,放入盆中,加入生薑、蔥花、胡椒,上籠蒸1小時,取出。用刀從鴨背切下,去凈全身骨頭,鋪入碗內,齊碗口修圓,修下的鴨肉切成和銀杏大小的丁,同銀杏和勻,放入鴨脯上,將原汁淋入,加入清湯。上籠蒸30分鍾,至鴨肉熟爛即成。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斂肺定喘的作用。適用於陰虛火旺,骨蒸勞熱,咳嗽哮喘等病症。
柚子燉雞。製法:柚子1個,公雞1隻。柚子去皮留果肉;公雞宰殺,剖腹去內臟。將柚子放入雞腹,置瓦鍋內,加入各種調料。將盛雞肉的瓦鍋置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即成。具有健脾、下氣、化痰、止咳的作用。適用於慢性氣管炎,老年人氣喘咳嗽等病症。
甘蔗山葯粥
材料:新鮮甘蔗榨汁約100~150毫升,山葯50克,粳米50克。
製作:用蔗汁與山葯、粳米一同煮粥。
功效:本粥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於熱病恢復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7、秋天有哪些養生食譜。

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同時秋天氣候又比較乾燥,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乾燥感,故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燥耗陰傷精,再加上羊肉、狗肉屬於溫燥食物,很容易導致上火、口腔潰瘍、失眠、便秘等症狀的發生。因此,秋補不妨多吃些涼性食物。
最適合秋天食用的肉類是鴨肉,大棗、枸杞、百合、紅薯為秋補四寶,另外芋頭、藕、紅薯、捲心菜也是秋補素食四寶。
還有一些蔬菜水果:茄子、白蘿卜、冬瓜、南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柑、蘋果、梨、栗子、枇杷、橙子、菱角、蘑菇也都適合秋天食用。

8、秋天養生的食物有哪些

秋季飲食調養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飲食宜養陰,滋潤多汁,具體方案如下:
養肺為要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繫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葯膳,如:參麥團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
少辛增酸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宜多吃粥
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宜補充健身湯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鴨架豆腐湯、枸杞葉豆腐湯、平菇豆腐湯、平菇雞蛋湯、冬菇紫菜湯等。
宜多吃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

9、秋天養生食譜有哪些

秋季養生粥食譜
沙參粥:沙參20克、麥冬15克、粳米100克、梨汁、藕汁、冰糖適量。沙參、麥冬煎水去渣取汁,與粳米、梨汁、藕汁、冰糖煮粥食用。主治形體消瘦、口燥咽干、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脈弦細數。每日1劑。
桑仁粥:桑椹子2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桑椹子浸泡洗凈,與糯米、冰糖煮粥。主治肝腎血虛、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腸燥便秘。每日1~2劑。
白果粥:白果適量、豆腐皮50克、粳米100
克。白果去心、殼。與豆腐皮、粳米煮粥。主治肺虛咳喘、神疲力乏、痰白而稀。每日1劑。
田雞粥:田雞1隻、乳鴿1隻、豬腳骨1條、雞爪2隻、糯米50克、姜絲適量。田雞、乳鴿洗凈切小塊,與豬腳骨、雞爪、糯米、姜絲煮粥。主治軟骨症、發育不良、雙足無力、氣血不足、最適宜少年兒童食用。每日1~2劑。
首烏粥:首烏60克、紅棗10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首烏、粳米、紅棗(去核)洗凈,煮成粥放入紅糖煲沸食用。主治腎氣虧損,脾虛體弱,面色無華、皮膚乾燥、面容憔悴、發早白、勞累過度、精神疲乏、飲食欠佳。每日1劑。
百合粥:百合6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百合、糯米洗凈,煮成粥加糖煲沸。主治脾胃虛弱,心氣不足、急躁夢多、神經衰弱、燥熱咳嗽。每日1劑。
貝母粥:貝母1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貝母去心研成末,粳米煮粥,粥稠時將貝母粉、冰糖加入再煮片刻食用。主治肺虛久咳、痰少咽燥、肺熱咳嗽、咯痰稠黃、咽候腫痛。每日1劑。

★甘蔗山葯粥
材料:新鮮甘蔗榨汁約100~150毫升,山葯50克,粳米50克。
製作:用蔗汁與山葯、粳米一同煮粥。
功效:本粥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於熱病恢復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生地粥
材料:生地黃30克,75克粳米。
製作:將鮮生地黃切細,用適量清水熬約半小時後,濾汁,再復熬一次,合並葯液濃縮至約100毫升,備用;75克粳米淘洗後煮成白粥,加入生地汁攪勻,食時可加白糖少許。
功效:本葯膳具有滋陰益胃,涼血生津之功,可用於陰虛潮熱、盜汗、久咳、食少、消瘦、熱症心煩、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難消等症。

與秋天食譜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