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現在最好的艾灸養生館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敢說自己是最好的呢。
且灸法的形式(懸灸、隔葯知灸、器械灸、直接灸等)也多,比也不太具有可比性。
要比的話,只能道比具版體的效果,調理的案例。
西安繼正堂艾灸館師承澄江學派(承淡安、謝錫亮一脈)
積極探索灸法的應用和推廣
是比較有真權水平的一家艾灸館。
2、艾灸哪個牌子好
沒法告訴你具體品牌,但是可以告訴你一些判斷方法。艾條行業現狀很亂的。如有不明白的,大家可以找我具體咨詢。
對於大多數艾灸新手來說,面對淘寶五花八門的艾條無從下手。加上網路的不負責的宣傳,讓很多人購買艾條進入了誤區。艾條不是別的商品,它是治病用的,金錢可以浪費,時間可不等人,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選擇有效果的真實的艾條。不要心疼那點錢。
一. 來算算成本
答:以8:1的標准艾條為例,單根的重量約26g。
8:1的意思就是8公斤艾葉生產1公斤艾絨,艾葉成本大約8元每公斤,1公斤艾絨就需要8公斤艾葉,大約是64元。
1公斤艾絨卷39跟艾條,換算一下,一根艾條的成本為64/39=1.6元,而這僅僅是艾絨的成本,還有加工等的其他費用呢。所以那些便宜的艾條都是怎麼來的呢,難道是虧本做慈善。哈哈。下面解答。
二、網上艾條為什麼價格差距那麼大?
答:價格主要還是差距在不同比例上面,比例越高價格越貴,因為高比例是經過多次提純,所以同樣的艾葉出產的艾絨是越來越少,所以貴。
另外, 現在很多廠家的艾絨不是純艾葉生產了,都是整顆艾草連桿子一起粉碎,所以成本很低,另外基本也就是一年陳就不錯了。還有就是基本都是人工種植了,一年採集好幾次。另外,很多便宜的金艾條表面看起來金黃,其實都是低比例艾絨摻著艾粉,這種艾條表面金黃,而且卷的也緊。
三、為什麼推/薦這兩種比例艾條?
答:這都是我根據無/數的客戶反饋經驗得出的結論。我們選擇艾條的要求基本就是效/果要好,價格要合/適,煙小一些,不能嗆人等等。我不推/薦過高比例,因為高比例的過度粉碎會讓艾草的葯效得到破壞和失去,用太高比例艾灸,療效並不與比例成正比,失去了比例太大的意義。太低比例的又煙太大,渣渣太多,容易掉灰。所以我推/薦新手選擇8:1和15:1的艾條進行試/用。
8:1艾條的主要特點:火力大,煙大,感覺燥裂,燃燒不會那麼充分。
15:1艾條的主要特點:火力相對溫和,煙小一些,容易點燃以及燃燒。
以上感覺呢,不同人又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您身體寒濕重,那麼使用15:1的艾條的時候,您可能覺得火力不夠,太過於溫和,沒什麼作用,這時候8:1的就很合/適了。同樣,如果您身體寒濕不算嚴重的時候,您用8:1又會覺得太燥烈,用15:1的就顯得舒服的多。不同比例有不同的特點,您的身體您最清楚。如果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那就更好說了,買8:1,因為便宜實惠。如果還是覺得不合適,請選擇對應的不同直徑的艾條來對比了。
不同艾條不同特點,身體不同部位也有不同需求。比如面部盡量選擇煙小溫和的高比例艾條。腳底承受能力大用低比例就可以。女性隱私部位需要高比例因為艾煙會純凈一些。
四、所謂石臼、石磨等工藝艾條看法。
答:很多人追求所謂的古法制艾,所謂的低溫石臼工藝。殊不知純手工的石臼工藝,成本都被人工佔去了,產品極低,根本不可能批量銷售,網上的純手工全部都是假的,不信很簡單,自己做做試試,看看夠不夠賣的。
還有一種石磨工藝的,也是號稱低溫工藝。其實真的是自欺欺人。就因為一個溫度把機器制絨貶低,實在是無稽之談。石磨工藝跟機器的區別就是材質的不同,想要產量大必須設備要大,數量要多,速度要快,這是基本的要求。一個石磨本身決定了,不可能很大一個,而且追求低溫轉速也會很慢,所以一個石磨的艾絨產量是極低的。那麼問題來了,石磨艾絨的賣家每天的銷量那麼大,產量如何增加的,只能增加石磨的數量,我很想知道賣家是佔了幾畝地,擺放了幾百個石磨同時加工呢。哈哈。更可笑的是溫度,鑽木取火的道理怎麼解釋呢。什麼東西速度快了都會產生高溫。木頭都會高溫何況石磨。機器已經很發達,機器完全都是根據最佳工藝來配比的轉速,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超高溫。難道石磨跟金屬同樣的條件,石磨的溫度比金屬產生的溫度低很多??呵呵。
有多少打著純手工的工藝來賣機器制絨,我想大部分都是混著機器的艾絨,或者艾葉前期用機器粉碎了,最後一道工序放進石磨轉一圈出來就是石磨艾絨了。所以不要相信那些打著純手工的旗號的艾條,根本意義還是追求利潤,關鍵用起來根本沒有多大區別。
五、艾條的比例是什麼意思?
答:比如8:1的意思就是8公斤艾葉生產1公斤艾絨,是一個純度的意思。打個比喻,粉碎兩次可能就是8:1,接著再粉碎兩次就可能變成15:1了。比例越高純度越高,越細膩。也就是說15:1的比8:1的要細膩,「雜質」更少。這里的雜質不是說摻雜了其他東西,它只是因為工藝不同而產生的區別,艾草作為植物,有葉肉,葉脈,葉柄等不同部位,就像人有皮有肉有骨頭有汗毛一樣,製作後每個部分有每個部分呈現的不同顏色和姿態。就目前我國的提絨水平而言,無論加工的多精細,總會有一點艾草的葉柄纖維存在,這就是大家通俗說法的「雜質」,根本不可能做到一點「雜質」都沒有的!就好比玉米渣跟玉米面的區別。所以我講,不能說哪個比例的艾條質量就是好的,不同比例呈現的都是自身真實的狀態,沒有質量比較一說,只有感受。您就是對哪種比例艾條再不滿意,它也永遠就是那個狀態。這就是艾條比例的特點,不是缺點。
六。治療疾病需要選擇哪種比例艾條?
答:艾條的比例跟艾條的質量沒有任何關系,同樣也跟治療什麼病也沒有什麼關系。比例不同只是對比了艾絨的製作工藝不同。並不是說高比例就是好艾條。具體每個人適合什麼艾條,是根據個人的感覺以及身體狀況來的。我不推薦高比例,因為高比例的過度粉碎會破壞艾草本身的葯性 ,太低比例的又煙太大,渣渣太多。古代的比例也就3:1。8:1相對15:1的火力大,煙大。這個感覺呢 不同人又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您身體寒濕重,那麼使用15:1的艾條的時候,您可能覺得火力不夠,太過 於 溫和,沒什麼作用,這時候8:1的就很合適了。同樣,如果您身體寒濕不算嚴重的時候,您用8:1又會 覺 得太燥烈,用15:1的就顯得舒服的多。不同比例有不同的特點,您的身體您最清楚。建議自己試用感覺一下。如果誰家宣揚高比例,沒有雜質的艾條才是好艾條,基本都是網上人雲亦雲,您要是相信,就不要在我這里買了,我這人比較喜歡推薦低比例的。
3、話說艾灸養生的話,哪個在行業內的好評度高?
其實青花瓷可以,根據客戶的訴求來,算是成熟的。
4、在國內,哪個艾灸養生算是有實力的?
艾灸本身是個比較好的養生項目,至於北京的那家怎麼樣,我不大清楚,但是南京的就有來我們金杏職業培訓學校招人的,我們學校是專業學習保健養生的地方,所以艾灸也是我們教學的內容。自己學習學習還不錯的
5、就艾灸養生而言,在國內是否有十大排行?
這個青花瓷就可以,它目前發展的很快,做的也很專業。
6、哪個艾灸養生的技師水平高些?
我常在青花瓷做艾灸的,技術這些都挺OK的。
7、艾灸加盟排行榜
加盟哪家都一樣 關鍵是有神農艾草一樣的廠家給你做供貨保證,否則你沒艾條艾絨你怎麼做。所以先找好貨源吧
8、艾灸養生
炙療不但可以防病保健,還可以養生美容。通過中醫正確的辨證、診斷,辨明疾病的性質、病因、病機,並在相應所屬經路腧穴上,採取正確的補或者瀉法,使用的正確灸療方法,就能達到祛除疾病的效果,從而產生中醫學裡面的形神之美。
艾灸穴位
養生灸按需取穴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取穴】:關元、氣海、其他穴按需要選擇
【功效】:艾灸關元穴,可以狀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延年益壽;艾灸氣海穴,可以生發陽氣、回陽益陰、抗衰防疾。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鍾,每周1-2次,長期堅持
強身健體
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夠達到和氣血、通經絡、保健、益壽延年的目的,又稱為保健灸。
灸療用於防病保健有著悠久的歷史,《扁鵲心書·須識扶陽》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中醫好輕松艾灸療法】
【取穴】:氣海、關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腎俞穴、三陰交
【灸法】:用艾條溫和灸,每穴10-15分鍾,每周2次,連續灸1-3個月或是隔附子灸法
防辦公室綜合征
【取穴】:關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湧泉
【功效】:針對缺少運動人群,起保健養生作用,幫助調理五臟六腑,預防市內空調受寒引起的頸椎病、以驅寒補陽之功效。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鍾,每周1-2次,長期堅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壯,半小時左右。
美容先養肺
艾灸對整個身體的調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對於全身美容比較好的穴位主要位於:肺俞和腎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臟的濕熱水氣外輸到膀胱經。中醫講「肺主毛皮」,說明肺和皮膚、毛發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占據,氣血的滋養不夠,皮毛也要隨之受到影響,所以美容首選養肺。
【中醫好輕松艾灸療法】
【取穴】:肺俞、腎俞
【功效】:排腎和肺的水濕,滋養毛發,有助於調節體形。
【灸法】:溫和灸,每次15分鍾左右,長期堅持。
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點上火後不可懸空過久,以免接觸皮膚時溫度過高,以致燙傷,如懸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將灸器之溫度搓低後再繼續使用,每隔一段時間,應將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條二至三條後,在灸器控制口會產生溫灸油垢,應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條之通暢。
4、熄火時,只要將上端彈簧部分按下同時倒置灸器使灸條滑入管內,停留10秒鍾即熄滅。
5、溫灸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艾灸時的注意事項
①施術者應嚴肅認真,專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應向患者說明施術要求,消除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選用瘢痕灸時,必須先徵得患者同意。[1]
②臨床施灸應選擇正確的體位,要求患者的體位平正舒適,既有利於准確選定穴位,又有利於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順利完成。
③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壯的多少為標准。一般情況,凡初病、體質強壯的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久病、體質虛弱的艾炷宜小,壯數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點,在頭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壯;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肩及兩股皮厚而肌肉豐滿處,宜大炷多壯。更應結合病情施灸,如屬沉寒痼冷,陽氣欲脫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屬風寒外感、癰疽痹痛,則應掌握適度,否則易使邪熱內郁產生不良後果。
④灸治應用廣泛,雖可益陽亦能傷陰,臨床上凡屬陰虛陽亢、邪實內閉及熱毒熾盛等病證,應慎用灸法。
⑤施灸時,對顏面五官、心區、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應慎用。對於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⑥在施灸或溫針灸時,要注意防止艾火脫落,以免造成皮膚及衣物的燒損。灸療過程中,要隨時了解患者的反應,及時調整灸火與皮膚間的距離,掌握灸療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過,亦可引起灸傷。
灸後若局部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過大,可用消毒針從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後,再塗以龍膽紫葯水,並囑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數日後即可吸收自愈。。對於化膿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均應忌酒、魚腥及刺激性食物,,嚴防感染。若有繼發感染,應及時對症處理。此外,尤其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進行灸治時,更應注意。
⑦施術的診室,應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避免煙塵過濃,污染空氣,傷害人體。艾炷或艾條灸治療結束後,必須將燃著的艾絨熄滅,以防復燃事故發生。
養生方法
應用灸法時的配方,可根據疾病情況,人體素質和臟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補偏救弊的原則,各有重點的擇優使用。現舉例配方如下:
①補中益氣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淵。
方穴功用益氣行血、通經活絡、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健脾和胃、溫中散寒、脾腎雙補、化水利濕、調和營衛。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症。
②五臟俱補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方穴功用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方穴主治為背部膀胱經穴位,可用於強身健體、防治亞健康、體質衰弱。還可治療心悸氣短、腰酸乏力、中風後遺症及一切虛勞損傷。
③獨灸關元養生方
施灸方穴關元。
方穴功用補元益氣、溫腎健脾、補腎固脫、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補腎納氣、溫陽利水、補血調經、溫暖下元、補虛瀉實、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崩漏帶下、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關元還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關元作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樣重要。古有春灸氣海,秋灸關元,口生津液。若傷寒後,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虛勞,當灸關元三百壯。中年以上之人,腰腿關節作痛,乃腎氣虛憊,風邪所乘之症,灸關元三百壯。老人氣喘,乃腎虛氣不歸海,就關元二百壯。《類經圖翼》雲:「關元主諸虛百損,……但是積冷虛乏,皆宜灸,多者千餘壯,少亦不下二三百壯。活人多亦。然虛頻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竇材說:「……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五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餘五十常灸關元五百壯……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見,關元不但能夠治療諸虛百損,真陽欲脫等證,而且還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統艾灸養生方:
風門、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統艾灸養生方:
高血壓:風門、曲池、足三里、陽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門、三陰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統艾灸養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
⑦神經系統艾灸養生方:
大椎、身柱、 腎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統艾灸養生方:
腎俞、關元、三陰交、足三里。
⑨一般強壯艾灸養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關元,或單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數分鍾時間多不過30分鍾,既無多大痛苦,又經濟節約。長期堅持施灸,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進健康,其效果絕對不亞於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廣的保健方法。
中醫臨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懸灸
是用艾絨捲起來的長條狀圓柱艾條施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距離施灸部位一定高度進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厘米,每次灸5~10分鍾,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以出現紅暈為度。操作時分為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三種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溫灸器,根據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為溫灸盒、溫灸筒、溫灸杯等。它的優點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溫和。
3.間接灸
又稱「隔物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作為間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鹽,葯等,分別稱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葯灸等,因為間隔的物品不同,治療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也叫艾炷,直接放於身體穴位和病痛處點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直接灸分為兩類,灸後不留瘢痕的稱為無瘢痕灸;灸後皮膚出現化膿甚至結痂的,稱為「瘢痕灸」。
灸法禁忌
1.禁忌:部位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針灸甲乙經》僅載禁灸穴24個穴位,《針灸集成》則達49個之多。從臨床實踐看,其中多數穴位沒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則應盡量避免施灸或選擇適宜的灸療,特別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2]
2.禁忌:病證梵谷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症,一般不適宜用灸療,但並非絕對。
3.其他禁忌:對於過飽、過勞、過飢、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療。另外,近年來還發現少數患者對艾葉發生過敏,此類患者可採用非艾灸療或其他穴位刺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