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膳食養生圖片

膳食養生圖片

發布時間:2020-07-03 08:32:24

1、養生含義怎麼理解?

養生含義怎麼理解?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2、如何飲食才能更健康?

正所謂「病從口入」,人們在關注食物本身是否健康的同時,吃的合理性也同樣重要。

怎樣才能吃出健康

張焱指出,「食飲有節」是《黃帝內經》提出的關於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即食飲的五味食物和酒水飲品要有節制和原則。

首先,謹和五味。所謂「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就是指食物要搭配合理,其中,麻、麥、稷、稻、豆,五穀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是營養的主要來源;李、杏、棗、桃、栗,五果為輔,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犬、羊、牛、雞、豬,五肉作為補益,提供熱量;韭、葵、蔥、薤、藿,五菜為充,補充纖維素和微量元素。另外,食物的搭配還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其次,食不偏嗜。「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也就是說,五味太過,容易傷及五臟。其中,過酸,脾氣乃絕;過咸,則心氣抑;過甘,腎氣不平;過苦,則脾氣濕滯;過辛,筋脈衰敗。張焱指出,日常的很多疾病都來源於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習慣,這也是很多家族病引起的原因之一。

再者,食不過量。「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傷胃會引起納呆、胃脘痛、惡心、嘔吐、吞酸等;傷腸則容易出現為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另有,食之所宜。首先,時節相宜。《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指出:「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適宜同法。」如綠豆寒涼,不宜冬季食用;夏季則不宜食用荔枝、羊肉、櫻桃等。其次,寒熱適宜。「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靈樞·師傳》)其中,食溫的選擇應在40℃—60℃之間為佳。

最後,食無所犯。五味亦有所禁忌,如辛走氣,則氣病不應多食辛辣;咸走血,則血病不宜多食咸;苦走骨,則骨病不宜多食苦;甘走肉,則肉病不宜多食甘甜之物;酸走筋,則筋病不宜多食酸(《素問·宣明五氣》)。此外,食不欲雜。孫思邈的「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傷,或當時雖無災苦,積久為人作患」說的就是飲食雜亂,終將引起病患。「夏至以後,迄至秋分,須慎肥膩、餅臛、酥油之屬,此物與酒漿瓜果理極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病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說的也是不顧時令,胡亂雜食會多引病痛。

因而,要想吃的健康,須食飲有節制。張焱表示,中醫講究調理、預防,也就是養生之道,人們應正確認識《黃帝內經》,多加了解,這樣便能給自己或身邊的人在日常飲食、養生上提供一些正確的建議,多了解些醫學常識也能為日常尋醫問葯提供一些幫助。

醫生是我整理的一些小建議沒希望對你有用!

3、養生該注意什麼

4、養生要先養肝,做好哪幾點會讓你每天精神滿滿?

養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想要養肝就要從日常生活里的細節去注意。首先從生活習慣上:

1、按時睡覺

現代人夜生活很精彩通常休息的時候都已經是凌晨了,但是肝臟排毒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需要在熟睡中進行,錯過這個時間點體內的毒素只能堆積在體內無法排出。

圖片來源於網路

2、按時運動

現代人出門都是以車代步,運動量越來越少,建議每天做30分鍾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每天定時運動可以增加肺部呼吸,肺肝相連,而且運動可以讓人神采奕奕。

在飲食上要注意:

1、黃芪泡水

黃芪具有補氣、潤腸通便、利尿、祛濕、滋補的功效,氣足則有精氣神。在臨床應用中十分廣泛。每天喝點黃芪泡水可以緩解身體疲勞,幫助我們護肝延緩衰老。

圖片來源於網路


2、多吃谷類食物

想要養肝必選谷類食物,比如:小米、黑米、高粱、紅棗、桂圓、核桃還有魚等等,這類食物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3、飲食清淡

想要減輕肝臟負擔就要保持飲食清淡、容易消化的原則,比如酸奶,酸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有利於修復肝臟受損,還能起到預防的作用。

4、不要喝白酒

「小酒怡情,大酒傷身,」不建議長期喝白酒,容易造成脂肪肝等疾病。如果要喝酒的話可以適當的喝點紅酒,紅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可以幫助入眠,只有休息好了才次日才會精神抖擻。

5、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平衡營養

科學搭配一日三餐的飲食原則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 小時比較合適,如果是5~6 小時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6、晚上做哪些事情比較養生

按:有這樣一群人,年過高壽之齡,仍然耳聰目明,思維敏捷。他們每晚都是怎麼養生的,睡前都會做些什麼呢?

1

禤國維

喝半杯水+2個穴位

晚上睡覺前,禤國維喜歡喝半杯水潤一潤,補充睡覺丟失的水分。尤其是有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病史的人,睡前喝水可以防止因缺水再次發病。

睡前禤國維也經常會按一按足三里、內關等穴位,在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的同時,也可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2

路志正

泡腳+摩腹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路志正 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

晚上吃完飯後,路志正會休息一會,看看電視,然後出去散散步。工作一天,用腦太多了,所以腦力要和體力結合適當運動。

睡覺前大概8、9點鍾了,路志正會泡腳。

泡了以後有什麼好處呢?頭部的血液就活絡,身上微見汗,血液就下來,腦袋就清楚了,解除疲勞,再休息。

此外,「睡覺不要再想事情了,就入睡,這樣睡覺最好了,就是扎實。」

3

呂景山

練「靜功」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呂景山 國醫大師

雖然年事已高,呂景山仍能保持每天8小時的良好睡眠,並堅持每天中午都「眯」一會。他戲稱自己是「嬰兒睡眠」。

像嬰兒一樣入睡,是恢復氣血運行最佳狀態的好辦法。呂景山講究「先睡心」,臨睡前練練靜功,讓心先安靜下來。

所謂靜功,即先去除心中一切雜念,調勻呼吸,全身放鬆,氣存丹田,待身心入靜之後,便自然而然就睡著了。

還有「莊子聽息法」也有助於睡眠。用耳感知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任其自然變化,使神氣合一,雜念全無,甚至連呼吸也忘掉,便可漸漸進入夢鄉。

4

鄧鐵濤

睡前搓搓腳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鄧鐵濤 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晚餐後,鄧鐵濤會看會兒電視,到21時開始洗澡,之後會做30分鍾氣功、看看書,23時之前准時睡覺。

有時因為工作忙,精神高度緊張出現睡眠不好時,他會在靜坐的同時用雙手按摩、揉搓腳背及腳心,每次10-30分鍾,以勞宮穴摩擦湧泉穴,以加速腳部的血液循環,幫助入睡。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5

李濟仁

摩腹36下+2個穴位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李濟仁 國醫大師,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主任醫師

李濟仁每天晚上臨睡前會按摩手上的勞宮穴和腳上的湧泉穴,可促進心腎相交,有改善睡眠與補養心血的保健作用。

此外,李濟仁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於床,以臍為中心,先順時針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時針按摩36下。

李濟仁常年堅持按時睡眠。他說,睡眠對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人卧則血歸於肝,要定時休息,此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又能養血疏肝。

7、中老年人養生食物有哪些


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醒酒解毒。生梨性涼,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脾胃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燉梨水,亦是一種很好的來食用方法。老年人養生吃什麼好 老年人飲食養生 老年人如何養生聲明: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大棗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慾、除腥祛味,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鬆和貧血,是老年源人冬季的補養佳品。
菊花
菊花可疏風平肝,清心除煩,祛燥潤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對感冒、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老年人冬季可適當飲用菊花茶,達到祛火潤肺的保養目的。
紅薯
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預防癌症、防止便秘、減肥的功效,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老年人養生吃什麼好 老年人飲食養生 老年人如何養生
核桃
核桃是補腦的最佳食品,亦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的食療品,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症有很好療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夠頭腦清晰、耳聰目明。
板栗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稱,既可以補脾健胃,又能夠補腎強筋,還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冬季節,每天吃幾顆栗子,有利於補養元氣,強壯腎精。

8、怎麼養生?

9、有句話叫「把葯房變成廚房」,就是講食療保健,經常吃五穀雜糧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1、大麥:性味甘、咸、涼,有和胃、寬腸、利水的作用。可輔治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及燙傷。大麥芽性味甘溫,有開胃消食、下氣及回乳之功效。

2、蕎麥: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腸、清熱解毒的功能。一些學者認為,蕎麥因含鈣、鎂、鐵、維生素B2和蘆丁等有效成分,對於高血脂症及因此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疾患,具有預防保健作用。

3、燕麥:燕麥自古入葯,性味甘、溫,具有補益脾胃、滑腸催腸、止虛汗和止血等功效。適用於病後體弱、便秘及難產等病症。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燕麥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而且具有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優良的保健食品。

4、番薯:性味甘平,無毒,具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和通便的妙用。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番薯內含有類似雌激素的化學物質,可保持人體皮膚細膩,延緩人的衰老。

5、黑豆:性味甘平,是一種清涼性滋養強壯葯,具有祛風除熱、調和下氣、活血、解毒、利尿及明目等功效。自古以來,我國歷代醫學家多用黑豆治療腎虛陰虧、腎氣不足等症。

6、赤小豆:性味甘平,具有除熱毒、消脹滿、利尿、通乳及補血之功效。主治心腎臟器水腫、腮腺炎、膿腫膿血和乳汁不通等症。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赤小豆含有皂甙類成分,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作用,能解酒、解毒,對於腎臟病和心臟病,均有一定療效。

7、綠豆:性涼味甘,無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水消腫、潤喉止渴、明目降壓、清膽降胃和止瀉等功效。可以治療暑天發熱及傷於暑氣的各種疾病,以及水腫、丹毒、痘瘡、無名中毒、食物中毒和熱毒下痢等病症。

8、蠶豆具有養胃、祛濕、利腑、補中益氣、澀精和實腸等功能,可用於治療水腫及慢性腎炎等疾病。

9、黃豆:性味甘平,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之功效。

10、豌豆: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和中益氣,利小便、解瘡毒、通乳及消腫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指出,豌豆中含有赤黴素AZO和植物凝集素等物質,這些物質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還可以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與膳食養生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