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熱兼具痰濕體質的養生方法
吃薏苡仁,但這個有點涼,如果是女的恐怕會受不了,可以吃茯苓!不能吃棗!
2、祛濕的方法
3、中醫養生:濕氣乃萬病之源 如何排濕
現在的人,吃肉吃得太多,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所以大便無法正常。中醫里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現在以肉食為主了,長期這樣,傷害脾胃。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一、濕氣重嚴重危害身體健康,是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乾燥的時候來得痛快。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二、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濕的方法1、起床時:看感覺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2、如廁時:看大便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志,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3、洗漱時:看舌苔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鍾,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三、中醫教你排除體內濕氣的方法(1)薏米紅小豆粥: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水腫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淺而已。去濕性極強的葯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而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2)薏米紅小豆粥+桂圓、大棗:適合體質偏寒的人,有溫補效果;同時也適合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的人。(3)薏米紅小豆粥+蓮子、百合:適合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濕膩感覺的人。(4)紅小豆粥+薑片、大棗、紅糖:適合痛經的女性朋友,把薏米去掉,熬的赤小豆湯,暖小腹、緩解疼痛。(5)薏米紅小豆粥+生白芍、生甘草:適合關節疼痛的朋友,化陰養血除痹。(6)薏米赤小豆湯洗臉:適合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的年輕人,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濕熱內擾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7)薏米紅小豆粥+生薑:適合著涼感冒,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慾不佳的人。注意,生薑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8)薏米紅小豆粥+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腳氣病,是典型的濕熱下注,效果也不錯。(9)薏米紅小豆粥+生梨去皮去核切塊:適合咳嗽的人,潤肺、化痰、止咳。學會薏米赤小豆湯的加減變化,使用得當可以對生活中大部分常見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忌諱:切忌加入大米一同熬煮,容易抵消掉去濕功效。2、拔罐去濕很方便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濕氣。提醒: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減少吹空調的時間。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
4、有什麼養生的方法可以祛濕?
5、怎樣去除人體內濕
一、多做運動:運動出汗就是人體的一種排水過程,每天堅持運動可以加速體內濕氣排除。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剛運動之後不要馬上吹風或空調來降低自身體溫,那樣反而會使毛孔收縮使濕氣排不出來,影響身體平衡,我們需要將汗勁量的排出來減少體內濕氣。
二、中葯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熱辣辣的薑汁發汗,最適合淋濕之後去除身體濕氣,預防感冒;苦溫的中葯甘姜如同慢火,也能緩緩將體內水氣逼散出來。
三、避免濕潤的環境:環境過於潮濕會導致濕氣入侵體內,因此我們需要保持生活環境的乾爽,避免穿濕潤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室內濕氣過重的話就需要多開窗通風,同時也不要直接睡地板。
四、飲食清淡適中: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 。生冷的食物、冷的飲品,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減弱,不利濕氣排除,不宜經常食用。
(5)養生法濕擴展資料:
一、人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濕氣侵襲到上焦,就會出現有痰難咳或早起痰多的情況。
二、濕屬陰,熱屬陽,陰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寒熱並存,就會出現濕熱體質。就是體內濕熱。
三、金銀花對體內濕熱症狀有很大療效。女性多發表現在白帶異常。
四、嗓子很難受,總感覺喉嚨里有痰卻咳不出來,還覺得渾身黏糊糊的。
五、如果濕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濕熱侵襲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狀。土生金,「土」受侵襲影響到肺「金」,就有痰卻咳不出來。
參考資料:
體內濕熱---網路
6、體內的濕氣比較重,有什麼日常養身祛濕的好方法嗎?
很多人都知道薏米祛濕,《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知益胃、補肺清熱、祛濕養顏。薏米有利於人體內濕氣排出,促進體內血液和水道分的新陳代謝,並可幫助排便。水腫的話也可以喝薏米水,薏米還具有美白的作專用,是很好的美容食材,具有淡斑美白、潤膚除皺等美容養顏作用。可以用薏米煮糖水或熬粥,加入紅豆基本是標配,屬也可以煮冬瓜薏米湯,很不錯的哦。
7、濕氣重的人怎麼排濕?
8、濕氣重的人應該如何養生呢?
濕氣重的人最好是在飲食上注意,少吃濕氣重的食物,多喝薏米水排濕,喝綠茶排濕效果也不錯。加強鍛煉身體,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