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氣血就是養生

養氣血就是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2 23:13:13

1、養血就是養命,哪幾件事情容易消耗氣血?

一個人氣血充足,精神飽滿,就越有活力,在很多的時候可以說氣血就是生命。對於很多人來說,養氣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容易消耗氣血的呢?這里主要有下面的幾個方面。



第一個:頻繁的喝酒,酗酒,酒適量,對身體很有好處,喝多了壞處也就顯示出來了,長期的喝酒造成肝臟負擔過重,嚴重的可能出現肝炎,或者肝臟的損壞,然後肝血不足夠,臉色看起來自然也很差了,同時氣血方面也跟不上。

第二個:經常熬夜,都知道熬夜傷肝,因為晚上睡覺是身體排毒的重要過程,對於肝臟來說,在晚上的整個排毒系統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熬夜的人相當於干擾了身體的正常運轉,很多的毒素沒有及時的清理,同時因為熬夜,身體的營養物質吸收也不夠完全,整體上氣血看來很不好,然後精神勁頭也不足夠。


第三個:長期的久坐,換過來就是長期的不愛運動,長期久坐的人,本身在氣血運轉方面就不通暢,相當於上部和下部的氣血沒有得到很好的連接,同時因為沒有很好的運動,整體上活力不夠,氣血不足。


第四個:吃的太撐了,很多人都疑惑,吃飽了不是營養更多了,氣血會更好嗎,這里主要的考慮是吃得過飽會損傷肺氣。肺位於胃的上方,胃飽脹後擠壓到肺,肺的活力受到一定的營養,血液供氧方面也會有影響,中醫認為肺主氣,氣為血帥,過飽傷肺,則氣血均會受到影響。

2、女人全靠氣血養,每天做哪些小動作,氣血足了,睡眠也變好?

我們形容一個人身體健康,通常會說這個人看起來「氣色好」。相反,氣血不足肯定是不夠健康的。那麼,氣血不足時應該如何調節呢?現在,四個小動作,教你把氣血養起來。使勁眨眼睛數次,然後兩隻眼睛依次左視、右視、轉動。如此重復10次,然後再盯著遠處看1分鍾。這樣做有利於放鬆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高度近視的人主要慢慢移動眼睛,動作不要太快。

無論坐著還是站著,只要有時間,你就可以閉上眼睛,先抬起頭,盡可能後仰,然後再低下頭,讓下頜盡可能抵到胸部,收緊和放鬆頸背的肌肉。然後頭部慢慢繞圈,做圓周運動,分別向左和向右傾斜10-15次。最後,挺直腰背靠在椅背上,雙手放在頸後抱攏片刻。頸部按摩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增加頸部肌肉力量,緩解落枕、頸椎病、頸肩臂痛等疾病。

用雙手握空心拳頭,反手放在背後,用雙手的拳背緩慢而有節奏地敲擊腰骶部。可以從骶部下方開始,向上敲至手不能及為止,然後向下敲,如此重復。也可以搓熱雙手,緊壓腰眼處,停一會兒,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處。每次做50 ~ 100次,每天早晚一次。手法要平穩,力道應該從輕到重,不要突然使用蠻力。

兩腳同時踮起腳尖,只腳尖接觸地面,兩腿不停地做上下抖動動作。雙腿肌肉的持續收縮和放鬆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也可以雙腳並攏站立,用力抬起腳跟,然後放鬆,重復20-30次。踮腳尖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可以鍛煉屈肌。從經絡的角度來看,有利於疏通足部的三陰經絡,使下肢氣血暢通,溫養肌肉。久坐的人最好每小時做一次踮腳鍛煉。

3、什麼辦法能使人養好氣血

一說起氣血,人們都覺得是很玄的東西。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准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干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如何辨別一個人的氣血是否充足?又如何補氣血呢?
1、看眼睛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2、看皮膚
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發
頭發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發乾枯、掉發、頭發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4、看耳朵
現在,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信你去仔細看看,現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而且形狀上看上去已有些變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圓潤、肥大、飽滿的大耳朵了。而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裡卻很多見,這說明以前人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現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溫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說明腎氣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這類女性易患婦科疾病,男性則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風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
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無名指應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寒氣重、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甲亢、高血壓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縱紋
只在成人手上出現,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10、看牙齦
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里,就要注意了,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12、看運動
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況,氣血就不足,而那些運動後精力充沛、渾身輕松的人就很好。

最快的補血方法是什麼
補血的另一種方法是食用高營養的各種肉湯以及用黑米、玉米、血糯米、大米做成的糊,再加進已加工成糊狀的紅棗、核桃、花生、蓮子、桂圓、枸杞子等。所以病後初愈者、產後婦女、老人、孩子、身體虛弱的人,多喝各種將肉燒得很爛的牛肉湯、羊肉湯、豬肝湯、雞湯、骨髓湯、蹄筋湯等,多吃各種直接消化吸收的糊,對養生及疾病的治療特別好。

黑米粥
寒涼的食物是不是都不能吃
並不是所有的寒涼食物進入肚子里都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只要與人的體質、吃的季節相搭配,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體大量出汗,而適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熱,又能補充人體因出汗多而丟失的水份、糖份,這時的西瓜對身體來講就能起到協調、補血的作用,而天冷時吃西瓜,就易導致血虧。
寒、熱食物要搭配著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時,一定要配上溫熱性質的生薑,用姜去中和蟹的寒涼,這樣就不會對身體有任何的傷害,還利於蟹肉的消化、吸收。
黑色食品就是補腎食品嗎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宣傳——黑色食品補腎、補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骨雞等。其實並不盡然,溫熱是補、寒涼是瀉。黑米、烏骨雞性溫,補血、補腎效果明顯;黑芝麻,性平、補腎、補肝,潤腸、養發;黑豆,性平,補腎、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性涼,海帶、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經常吃,冬天盡量不要吃。任何食物補還是不補,一定要看這個食物的屬性,性平、性溫的食物,一年四季對身體都有補益的作用,性涼、性寒的食物,除了夏天以外,其他季節盡量不要吃,非要吃的話,也要與溫熱的生薑,辣椒、胡椒、花椒配在一起,這樣既能攝入這些食物特有的營養素,又不至於傷腎、傷胃。

芝麻糊
人見人愛的家庭補血方
紅棗、桂圓、花生、紅豆、紅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們常吃的補血、補腎的食品,將它們互相搭配,就成了很好的補血食療方。
紅棗是補血最常用的食物,生吃和泡酒喝的效果最好。
紅棗還可以在鐵鍋里炒黑後泡水喝,可以治療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圓,就是補血、補氣的茶了,特別適合教師、營業員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還能治療便秘,但大便稀的人就不要加枸杞子了。常喝紅棗、桂圓、枸杞茶的女性朋友,皮膚白皙,美容效果不錯。枸杞子不要放多,幾粒即可,紅棗和桂圓也就6~8粒就行了,每天早上上班後給自己泡一杯,不但補氣血,還能明目,特別適合長期待在電腦前的工作狂們。

紅棗茶
而沒有在鐵鍋里炒硬、炒黑的紅棗泡茶喝是無效的,因為外皮包裹住了棗子,營養成分出不來,而經過炒制的紅棗,經開水一泡,表皮都裂開了,裡面的營養成分才會慢慢地滲出來。
紅棗、花生、桂圓,再加上紅糖,加水在鍋里慢慢地燉,燉得爛爛的,經常吃,補血的效果很好。
紅棗桂圓湯
紅棗、紅豆、放入糯米里一起熬粥,紅豆比較不易燒爛,可以先煮紅豆,紅豆煮爛了,再放入糯米,紅棗一起煲,也是一道補血的佳餚。

日常調養:
1、避免過勞勞累和思慮,都會暗暗損損血液,雖然無形但更加傷身,所以血寒者要避免過度勞累尤其忌諱過度思慮。
2、遠離「寒地」。血液最怕受寒一年四季除了夏天之外,不可以坐金屬或石質的椅子而且下身不要受涼,要抬起腿溫暖。另外,穿低腰褲。短款上衣容易露出腰部也不適台血液受寒者。
3、多食活血食物,例如山楂黑木耳、黑豆、韭菜、酒,紅糖等,特別強調不宜吃寒涼冷凍的食物。
4、中葯滋補,用活血化瘀葯、物如當歸、丹參、川弓、桃仁、紅花、玫瑰花各9克、煎成湯服下每周2次。但月經期、妊娠期,有出血傾向的忌用

4、《養生就是養氣血》最新txt全集下載

養生就是養氣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小便失禁,就喝「長生酒」,做導引壯腎功來補腎養生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一開始狐假虎威、威風凜凜的樣子。結果,在遇到真正對手的時候,還沒打幾下子,就嚇得屁滾尿流,狼狽而逃。那麼,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人在受驚嚇的時候會控制不住小便,出盡洋相呢?這個從中醫角度來解釋也不難,問題還在於腎。腎主水,在水液代謝的整個過程中,腎氣是新陳代謝的原動力,調節著每一環節的功能活動,水液代謝正常與否直接反映腎氣是否充足。而且,腎主二便,與膀胱相表裡,膀胱運轉的動力根源在腎,可見大小便出問題,肯定和腎脫不了干係。恐傷腎,腎氣不足就會導致「膀胱不約」,收束無力,小便失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實,早在《黃帝內經》裡面就提到過驚恐會致使大小便失禁,《素問?舉痛論》說:「恐則精卻,卻則上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

5、俗話說女性要養生,先要學會補氣血,女人如何調養氣血?

調理上最關鍵的就是避寒了,明知是寒,還要去碰zd,豈不是更糟糕。首先,生冷的、寒性的食物就不要吃了。比如冰專淇淋、雪糕、冰啤酒、涼開水等,都不要去嘗試。寒性的食物如苦瓜、綠豆、西紅柿等屬,寒性的水果如西瓜、香蕉等,都盡量別吃,即使想吃也盡量少吃。

6、_養氣血等於養命,也是保健養生最佳選擇,哪種行為比較傷氣血?

今天我們聊聊氣血水平與健康的關系。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原來養氣血就是養命,氣血水平決定著恢復健康的速度。我還會在這篇文章里,分享一個免費的,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提升氣血的方法。

首先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手腳受了傷,醫生會在傷口塗抹一些紅葯水啦、消毒水、消炎粉什麼的,甚至打破傷風針預防。

大家想過沒有,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傷口長得更快些嗎?不是,是為了預防感染。

傷口的修復和再生,全都要靠身體自己來完成。

體表的傷口如此,體內的臟器也一樣。人體全部的恢復工作都是身體自己做的。

那麼,身體做這些事情時,需要什麼原料呢?就是氣血。

我們要協助身體達到最好的修復狀態,就要想辦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氣血水平。

人體的氣血水平與健康息息相關,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我拿人體和電腦做比喻。

台灣的吳清忠教授在他的《人體使用手冊》里說,電腦穩定運行要有適當的電壓,電壓下降時,某些功能可能會出問題,假如磁碟驅動受到了影響,只要讓電壓恢復正常,問題是不是解決了呢?

人體也一樣,維持運行要有一定的氣血水平,人體氣血不足時,某些器官運轉也會不太正常,我們假設是肝,治療的方向是恢復氣血水平,而不是在肝臟上做文章。

本來不是臟器的問題,可是當疾病來臨時,臟器卻往往第一個成為冤大頭,被切割掉,這種躺槍的事,在醫院里是不是每天都會發生?

只盯著某個臟器,給這個臟器用世界上最好的葯、哪怕換一個好臟器,都不管用,因為問題本來就不是出在臟器上。

人體是智能的,氣血不足時,再生能力就會折扣,口腔潰瘍就會不容易好,傷口也難癒合;

氣血繼續下降,自我治療能力就失去功能,一旦生病,很難恢復;

進一步下降的話,廢物排出能力,免疫力會逐漸失效,人就可能要生大病了。

假如按照一定的配備條件使用,確保各個組織和器官都有足夠能量,許多病就不會發生。

即使生病,只要氣血能量充足,人體就會發揮自我修復能力,克服疾病。

7、「養生」和「養身」有什麼區別

養身就是保養身體、調理身體,偏重在具體的身體機能上,而且不會太具備長遠性。比如說「孕婦剛生產完,要注重養身」;「某運動員受傷後做了手術,要請假養身」等等。

養生是保護生命、延年益壽。我國中醫及佛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稱為養生,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葯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

(7)養氣血就是養生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養生

8、養生就是養氣血

不全對,因為養氣血是養生的一部分。養生的范圍比較廣泛
氣血對女人的作抄用至關重要,養顏的根本其實就是補血養氣,只有充足的血才能讓你的面色紅潤、經血正常,如果氣 血 不 足的話,就會出現面色萎黃無知華、唇甲蒼白、經期不準等狀況。
如果你想調養氣血的話,可以試試艾附暖宮膏,我朋友之前道給我推薦過,說特好用。

9、真正的練氣和養生,到底是什麼?

養生就是養氣 練功就是練氣

有人覺得,不管是「太極」、還是「陰陽」或者說「道」,都是太復雜、太玄妙的東西。其實,它都是一個概念,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怎麼去理解呢?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陰陽兩個方面構成的,都是陰陽二氣交感而形成的。誰能逃脫陰陽?誰能逃脫寒暑?宇宙萬物,就是在這一陰一陽,一熱一冷,一虛一實,一動一靜中運動著變化著的一團氣。人和宇宙一樣,也是這樣的一團氣。「氣」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人一不呼吸,一「斷氣」不就死了嗎?把人放在一個真空的沒有「氣」的環境里,人也沒法生存。這就說明,人自己本身有「氣」的運行,和外界也有氣的交換,二者缺一不可。

人在氣中、氣在人中。氣在人就在,氣熄人就亡。就是這兩種氣的交換形式,決定了人身體的健康與否。人不斷地與大氣進行著交換,不斷地吸清呼濁,就這樣維持著生命。所以說,養生就是養氣,練功就是練氣,氣是人生命的本源和根本。 

運氣練功會走火入魔嗎?

在王道醫的道醫館,筆者看到王道醫教一位病人以蹲起配合呼吸的練功方法,來輔助他治療胃病。這位病人問王道醫:「這是氣功嗎?練氣功會走火入魔嗎?」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王爺解釋道:「讓你這樣練氣,是針對你的病,來疏導你的胃氣和肝氣。氣對於不同身體素質的人來說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隨便練習,必須有人指導。如果一個身體非常虛弱的人,他本身就氣不足,最需要的是守住身體中氣,如果像這樣吐納疏導,對他一定是非常有害的。練氣功是會走火入魔,但你一定是沒有指導,沒有適應自己的身體狀況造成的結果,所以一定不要隨意練氣功。」

與養氣血就是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