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如何用中葯養生

如何用中葯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2 21:58:43

1、中草葯可以用來養生嗎?

養生中葯材
1.枸杞
性平和,有滋養肝腎、益精明目之效。適用普遍人群,尤適宜糖尿病及慢性支氣管患者。枸杞最好在白天的時候吃效果更好,最好是在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這段時間內。注意量不宜太大,15-20克左右就可以了,吃太多容易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拉肚子或者是食滯等不適症狀。
枸杞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兼具葯食功能的中葯了,枸杞的養生作用以及葯理作用都是非常強大的,對於養生保健具有一定的好處。
2.黃芪
性偏溫,可補氣提神,增強免疫力。多用於氣虛者。在保肝護肝方面有很積極作用。如果是氣虛者,最常用的配伍是黃芪、黨參、太子參、人參;如果是血虛,加當歸是最適合的;如果偏陰虛,加點枸杞子也是很好的搭配。
3.西洋參
西洋參,可益氣養陰補氣。當一個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需要提神醒腦的時候,西洋參就會成為一味很常用的葯物。同時,在一些陰虛證的治療上,與肺虛、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上都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和北芪不同,西洋參葯性偏涼,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更為穩妥。
4.三七
三七是一種常用的活血葯,有活血化瘀、通血管、通脈還可以止血的雙向調節作用。如今很多老年人多有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等由於血管不通或斑塊形成所導致的心血管疾患,高血壓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同時,三七還具備有活血化瘀和止血的雙向調節功效,可防護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日常還有很多的食物是可以用作葯也是可以食用的。都有哪些食物呢?小編整理了一些常見的,一起接著看一下。
葯食同源的食物
蓮藕
冬季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家菜」。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荸薺
荸薺,又稱馬蹄、地栗、尾梨,原產印度。肥大、嫩脆者最好。可生食,也可煮熟吃或當菜餚。有清熱化痰、生津開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等功效。荸薺的地上莖,中葯名「通天草」,有清熱利尿的作用。
銀耳
銀耳含多種氨基酸,能緩解皮膚乾燥、瘙癢。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白蘿卜
中醫認為,白蘿卜色白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熱、便秘、吐血、氣脹、食滯、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暢等。
羅漢果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養聲潤肺,去除口臭之功效,而且對煙酒過度等引起的聲音嘶啞、咽干口渴等效果尤佳。並且可調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可保嗓子,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可用於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秘等症狀。
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對於秋燥咳嗽有痰的人來說,吃點柿子能有效潤肺化痰。

2、中醫怎麼養生

時間方面

飲食方面

鍛煉方面

修養方面

平時注意事項和了解關注自己的生活習慣!

3、中醫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注重的是心靈和身體的雙重保養。

第一,在心靈調養方面,《黃帝內經》中提出要做到恬淡虛無,也就是說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平時可以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來調暢情志。內

第二,身體上的保養,從飲食和鍛煉兩個方面,飲食要清淡、營養、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寒涼、煎炸、燒烤類的食物,盡量多吃一些平和的食物,並且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容的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4、如何用中葯養生

1

5、中醫該如何養生?

一年四季的氣候輪換,自然狀況改變之下,人們抄的生理狀況也會受影響。在不同的時節,我們需要攝取不同的養分來補充身體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單也要跟著換不停。 中醫認為世界事物並非獨立分離的,而是處於相互和諧狀態。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界的關系及規律有獨特的見解;他們以一個整體觀來認識世界,更創立陰陽、五行理論去解釋各種復雜現象。而人類是一個有機整體,屬於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環境氣候所影響,相應地也會根據需要,產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應。舉例如不同季節,身體脈搏現象,包括節奏、速度、搏動量、張力方面都有轉變。春天偏向弦脈,脈管張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脈,脈勢盛大驟來驟去;秋天偏向浮脈,手指輕按皮膚表面即能清楚觸到搏動;冬天偏向沉脈,輕按不明顯,要重按才能感到脈動起伏。一般在辨症時,中醫師都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另外有關疾病的發生、發展zd及變化都有季節性;春天好發溫病;夏天易中暑;秋天有燥症;冬天有凍傷。由此,我們需要作出不同的飲食調整。

6、如何用中醫養生

我以前介紹過中醫養生方法,包括如下內容: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葯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濕, 蔥辣姜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發之氣,被發緩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秘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欲。《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欲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雲:「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為警戒的。
5、氣功養生: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里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為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里,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這些內容中,第五項比較可行。其他幾項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7、中醫怎麼養生?

與如何用中葯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