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中醫眼睛養生

中醫眼睛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2 19:24:39

1、中醫眼科的保健方法是什麼?

中醫眼科的保健方法有眼保健操、眼功、葯膳等。

眼保健操是通過按知摩推拿眼周圍穴位,以達到消除眼疲勞,保護視力的目的。

眼功具有調整肝經氣血,疏肝明目之效,可作為眼睛的保健和青少年近視、目赤腫痛等病症的防治功道法。

葯膳:不但可協調全身,保護視力,起防病保健作用,而且因葯膳味美版可口,服食方便,易被大眾接受,適於家庭普及。製成葯茶、葯酒、湯、飲、粥、膏、餅、糕、羹劑或菜餚等,長期服食,可增強體質。此外,按不同季節氣候,地理環境選擇葯食,按「冬病夏治」

等理論,在眼病將發之時,有計劃地選用葯膳食療,權可望阻止疾病發生和發展,於無形中見功效。

2、中醫治療眼睛的偏方

眼暴疼赤腫:薄荷2克羌活9克當歸16克菊花16克黑枝子16克龍膽草16克蜜蒙花16克荊芥穗9克白芍15克,紅甚者加黃連3克飯後服,燈心引;眼乾澀疼昏水不足:當歸16克川芎6克生地16克白芍15克草決明16克白芷6克蜜蒙花16克麥冬16克燈心引;眼生雲翳:煅石決明 16克草決明16克蜜蒙花16克蟬蛻12克白蒺藜16克當歸16克燈心引 【來源】《外科壽世方》
【組成】決明子、菊花、蕎麥皮、綠豆皮、黑豆皮。
【功效】疏風清熱,明目。
【制備】以上諸葯混合作枕。
【用法】代枕使用。
【說明】本方代枕使用,有清熱明目之能。久用善治肝經風熱目翳或肝火目痛,青盲雀目等症。方中諸葯有疏散風熱,清肝泄火,明目退翳之能,且氣味清香,質地松軟,簡便實用,久用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明目令發不落方
【來源】《外台秘要》
【組成】槐子適量。
【功效】明目駐顏。
【制備】10月上巳日,收槐實,置新凈瓮中,以盆密封瓮口,20天後啟封,洗去皮肉取槐子。
【用法】第1目服1枚,第2日起服2枚,滿10日再從第1日量起服。
【說明】本方為戰國時期名醫扁鵲流傳下來的驗方。方中槐子、槐實,系豆科植物槐的種子、果實。《本經逢原》雲:「其角中核子,專主明目。久服須發不白,益腎之功可知」。《神農本草經》謂其主治「五內邪氣熱」。《醫林纂要》調其「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本方用其清熱堅陰,而有明目駐顏,令發不落的功效。
撥雲散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羌活、防風、柴胡、炙甘草各30克。
【功效】散風疏肝,明目退翳。
【制備】上四味共為細末,每服 6克,水煎。
【用法】口服。食後薄荷茶水或菊花湯調下,每日1劑。
【說明】本方主治男子婦人風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眶癢赤痛等症。方中取羌活、防風散風通絡明目;柴胡辛苦微寒,疏散風熱,《綱目》謂治:「目昏,赤痛障翳」;炙甘草解百毒,緩急止痛。再配以薄荷增強柴胡等散風清熱,疏肝明目之功,或配菊花更取疏散風熱,清肝瀉火益陰明目之效。諸葯合用,重在散風邪,兼有疏肝解郁清肝明目之功,共奏明目退翳之效。
枸杞丸
【來源】《楊氏家藏方》
【組成】巴戟天(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120克,肉蓯蓉60克,菊花150克。
【功效】補益肝腎,養陰明目。
【制備]上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食前,鹽酒送下。
【說明】本方主治肝腎不足,目暗不明。方用枸杞 、甘菊花補益肝腎,養陰益精,滋水明目;佐以巴戟天、肉蓯蓉補腎助陽,益情生血,取陽生陰長之意;五味子滋腎益精,明目安神,秘澀精氣。諸葯合用,調補肝腎,養陰明目,共收佳效。
清目養陰洗眼方
【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菊花、桑葉、生地、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4.5克。
【功效】疏風清肝,養陰明目。
【制備】加水適量煎煮。
【用法】煎煮諸葯時,以蒸汽薰目。再濾渣取汁洗目。
【說明】本方外洗,用治肝經風熱,肝陽上亢,目赤多翳,羞明多淚等症。方中甘菊、霜桑葉長於疏散肺、肝二經風熱,養肝益陰而有明目的功效;薄荷發散風熱,清利頭目,疏肝解郁,助桑、菊疏散之功;羚羊角、夏枯草清肝火,解血熱,散結滯;生地養陰生津,清熱涼血,諸葯共用,用薰洗眼部,葯效發揮直接有力,合收明目退翳之功。
夜光育神九
【來源】《壽親養老書》
【組成】熟地黃(酒浸)、遠志(取皮去骨木)、牛膝(去蘆)、菟絲子(酒浸)、枳殼(麩炒)、
地骨皮、當歸各等份。
【功效】養神益精,補血明目。
【制備】以上七味各等份,逐一秤過,除酒浸者外,餘五味銼細,每300克用無灰酒1200毫升浸三宿,取出後與熟地黃、菟絲子同用文武火焙乾,為未,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
【用法】每日空腹鹽酒下20~30丸,如不飲酒,鹽水送服亦可。
【說明】本方補腎益精,養血明目,主治精血虧虛、神明失養、視物不清等症。《壽親養老書》雲:「久服目光炯熱,神寧泰定,語音清徹,就燈永夜,服力愈壯,並不昏澀,不睡達旦,亦不倦怠,服兩三月後,愈覺神清眼明,志強力盛,步履輕快,體氣舒暢,是葯之致。」方中熟地黃甘溫濡潤,大補陰精,治「一切陰虛,血少、精虧之證」;遠志寧心安神,定魂魄;牛膝強腰健腎;菟絲子補陰益精;地骨皮涼血益陰退蒸;當歸養血活血,安神。再配以枳殼行氣消積,以防諸葯壅滯滋膩礙胃。諸葯合用,酒浸久服,借酒力周行全身,培補五臟,共收補腎益精,養血明目之能。
羚羊角湯
【來源】《醫方類聚》
【組成】羚羊角、防風、赤茯苓、人參、五味子、知母、茺蔚子、黃芪各30克。
【功效】平肝息風,養血明目,行滯通絡。
【制備】上葯粗搗篩,每服取1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大半碗,去滓取汁。
【用法】臨睡前服,每日10克。
【說明】本方主治臟腑虧虛,風邪偏中,牽扯目睛所致目偏視症。方中羚羊角清肝明目,息風定痙,散風,牽目系;伍以防風,既散外風,又息內風,能增強祛風之力;伍以茺蔚子能增強養血益精,涼肝明目之。再以五昧子滋腎生津液,知母清熱養陰,以使陰生血旺而風息;赤茯苓則能清熱利濕,健脾益氣,斡運中,以助諸葯清上滋下;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肺,養血生津,安和五臟;黃芪補氣升陽,生血行滯,祛瘀通,諸葯共用,同奏平肝息風養血明目,行滯通絡之功。
菊花延齡膏
【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鮮白菊花瓣 500克,煉蜜 250克。
【功效】平肝明目。
【制備】將鮮白菊花瓣加入適量水煎煮,共煎煮3次,去渣,合葯液慢火濃縮,加入煉蜜收膏。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5克。
【說明】本方久用主治老年頭昏、目暗以及頭痛目赤的高血壓症。方用白菊花清熱平肝,養陰明目,並與蜜同用,以潤燥養陰,清火解毒。兩葯合用,煉為膏滋,味美力緩,久用尚有清潤五臟、通便安神作用,為食療常用方劑。
八制茯苓丸
【來源】《醫部全錄》
【組成】茯芩1250克(去皮,碎如棗大)。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明目烏發。
【制備】將茯芩分為八份,一份同黃芪180克切絲,水6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肉蓯蓉120克,酒洗,水6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人參18克,水5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秋石120克,水2盅化開,煮汁干為度;一份同枸杞18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破故紙15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人乳250克,煮汁干為度;一份同何首烏250克,黑豆1升,水3升浸,春、秋2日,夏1日,冬3日,煮汁干為度。再將制過茯芩搗篩為未,煮熟為丸如梧子大。
【用法】每日早晚淡鹽湯服40~50丸。
【說明】本方用治肝腎不足、氣血虧耗、髓海空虛、早衰早老、須發早白、目暗不明等症。方用茯芩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取其甘、淡、平之性,平補五臟,緩而不峻,且補中有利,可使補而不壅。再用八味葯物分別制過,以增強葯力:用黃芪,增其補氣升提之力;再以酒洗肉蓯蓉,益其壯陽溫潤之功;用人參大補元氣,安神增智;秋石滋陰降火,以使明生火降;用枸枯培補肝腎,明目強筋;破故紙溫腎逐冷,秘澀精氣;用人乳益氣血,補腦髓;何首烏、黑豆補肝腎,益流血,烏發明目。諸葯合力,使氣、血、陰、陽,五臟六腑,均得補益,則目明耳聰,齒牢體健,益壽延年。
沉香鹿茸丸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沉香30克,炮附子120克,巴戟天(去心)60克,鹿茸(酒浸、炙)90克,熟乾地黃(酒灑、蒸、焙)180克,菟絲子(酒浸、研、焙)150克,麝香4.5克。
【功效】養真氣,益精髓,明視聽。
【制備】先將沉香等6味研細末,再入麝香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40~50丸,空腹好酒或鹽湯送下。
【說明】本方用治真氣不足、下元冷憊、面無精光、唇口乾燥、目暗耳鳴、陰囊濕癢等。方用鹿茸、炮附子、菟絲子、巴戟天補腎命,溫元陽,益精血;再以熟乾地黃補腎滋陰,填精生髓,以陰配陽,陽生陰長。引以沉香,納氣補腎,麝香開竅通閉。諸葯合用,養真氣,益精髓,明視聽,通諸竅,用治真氣不足諸症。 希望有適合你病症的

3、眼睛的養生之道

①連續近距離用眼的時間不應過長,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合理的調節。近距離用眼時間不宜過長,每隔40--50分鍾就應該稍微休息3一5分鍾,向遠處眺望一會減緩視力疲勞。
②平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平衡飲食,合理營養。五穀雜糧、葷素搭配,多吃青菜水果,不要偏食。食物中缺乏維生素容易發生夜盲症和乾眼病,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鉻和鈣,容易患近視。
③避免邊走路邊看書或在行走的車廂里看書。因為車廂在震動,身體在搖動,眼睛和書本距離無法固定,眼鏡的負擔就會加重。
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當眼球追隨目標時,睫狀肌不斷地放鬆與收縮,以及眼外肌的協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進眼部新陳代謝,從而減輕眼疲勞。而且身體素質的好壞與近視眼的發生也有密切關聯。
⑤堅持做正確的眼保健操。通過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強眼眶的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營養,消除眼內的過渡充血,達到解除眼疲勞的目的,是青少年眼部自我保健的好方法。
⑥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過多,會使血液中產生大量酸性物質,酸與肌體內的食鹽,特別是鈣相結合,造成了血鈣減少,這就會影響眼球壁的堅韌性,使眼軸易於伸長,助長了近視發生和發展。
⑦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視力,發現減退應及時矯正,防止近視加深。

4、中醫關於眼睛的認識

中醫治療是一般會根據患者的不同,病因病症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這樣可以讓治療更精準,從而有效的縮短治療周期,降低治療費用。德勝門中醫是以人體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果。調節臟腑氣血功能,疏通經絡,改善眼底缺血狀態,扶助正氣,提高新陳代謝能力,補益氣血,修復激活視神經。去除體內癥候,以達到除表固本的功效。

5、緩解眼部疲勞,有4個養生的方法,具體指哪4種?每天堅持做幾分鍾呢?

首先,緩解眼部疲勞的4個養生方法中的第1個,就是眉間按摩法,如果眼睛出現疲勞了,我們可以首先採用這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具體的做法是,用大拇指按住眉毛下面的凹處,閉上眼睛,來回轉動按摩,大約按揉三分鍾左右就可以了,在睜開眼睛之後,注意要眼球,轉動一分鍾,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眼睛舒筋活血。除此之外,還有以下三個方法可以使用:

1、眨眼

其實我們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每天保持眨眼的動作就是很好讓我們保護眼睛的一種方法,如果眼部疲勞,我們也可以用眨眼的動作來緩解,具體的做法是每天眨眼大概300次左右,中醫認為每天眨眼300次左右是保護眼睛比較合適的方法,因為它可以促進淚液分泌,有效緩解眼部干澀,經常眨眼還可以促進眼部血液流通。

2、按揉眼球

這種方法對於經常看手機和電腦的人特別有效,具體的做法是我們閉上眼睛以後,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個手指輕輕放在眼球上,慢慢的按揉,按揉的過程當中不要太用力,只要按2~3分鍾即可。

3、額頭按摩法

在眼部周圍布滿著很多對眼部有效的穴位,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穴位刺激眼睛,讓眼睛達到緩解疲勞的效果,額頭按摩法的具體做法就是,將雙手的三個手指各放在額頭中央,慢慢向太陽穴的方向滑去,直到按到太陽穴為止,如此重復30次即可。

6、如何運用中醫養生來調理黑眼圈

以下方式可以參考:
1、按摩(眼霜後)
每次塗抹眼霜的時來候只需要配合一些按摩動作就你能加速眼霜吸收,還能促進眼部周圍血液循環。將四個手指搓熱,然後按壓整個眼瞼,從內眼角開始往太陽穴的方向自按壓,再用中指按壓太陽穴,每一次都要種種地按一下,然後再迅速提起,這樣去黑眼圈的效果會更百好!
2、水煮雞蛋(睡前)
在睡覺前,用水煮雞蛋剝掉外殼,再將干凈的紗布包裹雞蛋在眼部四周輕輕打圈,大概5分鍾後用清水洗凈。這個方法對眼部血液循環度的效果非常好,只要循環加強就能很好的淡化黑眼圈哦。堅持一個月,不僅黑眼圈淡化了,連眼部細紋也跟著消失了。
3、茶葉包(早上醒來)
早上將泡完茶水的茶葉撈知出來,用紗布包好,雙眼閉上後將紗布包輕敷眼部,15分鍾後摘掉。茶葉里的茶多酚對黑眼圈有很好的淡化效果道,還能明目,早上起來敷一下效果不錯。

7、中醫如何看眼睛

眼睛脹痛 中醫看眼睛的問題,總是從肝、心、脾、肺、腎五臟,或是和五臟配合的六腑來看,從五臟六腑和十二經絡的寒熱虛實來看。眼睛我們一般認為跟肝經和腎經這兩個經絡最為密切,當然跟心經也有關系,但是最重要的肝和腎。大部分眼睛有老花狀況的人,多半都是腎虛或是腎水比較虛;年輕一點的人多半都是肝火比較旺。 眼睛是健康的視窗 古時候中醫看的科目分成十三科,其中有一科就是眼科。眼科可以說是非常專業,所以在過去特別有幾個例如《醫宗金鑒》里頭有〈眼科心法〉,另外還有一本書是《瀛海經維》,很多與眼睛有關的專書出來,而且並不是一般的中醫生都能學習。 中醫師學習一般都是內科,像是婦人內科、小兒內科等,但是在眼科方面就特別分出來,特別有專屬的一科叫眼科,是十三科中的一科。 眼睛酸、澀的問題,在中醫來看大部分都是由於疲勞、太累了,還包括睡眠太少、長時間看書、看電腦、看電視等等,這類過度專注的疲勞所造成。另外還有一種除了疲勞以外,有火、熱在我們身體里產生一種或許不能說是疲勞,應該說是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太晚睡覺,也許過了子時、丑時還不睡,子時就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么晚了還不睡就會產生虛火,虛火一上來到了眼睛就是所謂的肝火、肝虛火。 相關專題:地龍的功效蒸蛋

8、關於眼睛視力治療和中醫的關系

你好,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也就是肝出了什麼問題眼睛也會相應的有影響,所以吃一些清肝明目的中葯比較好,可以把決明子、枸杞等泡茶喝,但吃中葯的確是需要長期調理的,並不是速效的。想要快速見效大概就只能去做下激光手術了。
其實你的400多度並不是很嚴重,只是中度近視而已,並不用那麼擔心。肝開竅於目,因為小孩子的肝功能並未發育完全,所以比較容易近視,而大人肝功能已經健全,所以成人近視可能性不大,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近視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加深的緣故。我現在也是400,已經維持3、4年了都沒有加深,所以平時好好保護眼睛,注意用眼衛生就可以了,眼鏡最好是去配,做激光手術的風險太大

9、中醫眼睛代表什麼

中漿為自限性疾病,青年男性發病率大於女生,是因為視網膜色素上皮損害及脈絡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所致,通常病程幾周到幾個月。因為發病機制沒有太明確,所以沒有什麼特效的治療。中漿還跟精神的狀態緊張,睡眠質量不好等日常生活與作息習慣有關。可口服葯物,如維生素,減少毛細血管通透性。

10、在中醫五行中眼睛屬於哪一行?吃些什麼對眼睛好??

眼睛在中醫五行屬水,臟歸肝腎經,喜涼。
下面簡單介紹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食物。 含鈣食物:蝦、海帶、大豆、蔬菜、牛奶、花生、橘、橙和蛋黃等。 含維生素A的食物:豬肝、雞肝、蛋黃、牛奶、羊奶等。 含核黃素的食物:牛奶、乾酪、瘦肉、蛋類、酵母和扁豆等。 含鉻的食物:糙米、玉米、紅糖等,此外瘦肉、魚、蛋類及蘿卜、豆角中也有一定含量。 含維生素C、B的食物:鮮棗、柑橘、西紅柿、馬鈴薯、肉類、動物肝、腎和乳類。 鹼性食物:柑橘、蘋果、海帶及新鮮蔬菜等。 含咖啡因的食物:茶葉、咖啡和巧克力等。 含鋅的食物:牡蠣、牛肉、牛肝、豬肉、蛋類、花生、核桃、土豆、黃瓜、胡蘿卜、西紅柿、蘋果等核桃棗杞雞蛋羹核桃仁(微炒去皮)300克,紅棗(去核)250克,枸杞子150克,與鮮豬肝200克同切碎,放瓷盆中加少許水,隔水燉半小時後備用。每日取2~3湯匙,打入兩個雞蛋,加糖適量蒸為羹。有益腎補肝、養血明目的作用,可改善近視、視力減退及頭昏健忘、腰膝酸軟等症狀。

與中醫眼睛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