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謂養生武當,去往武當山遊玩有何感受?
大家都知道武當山,在電視劇裡面有不少的英雄人物都是從武當山上出來的。武當山上也確實有很多可以學習武術的地方機構,許多人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習武術強身健體。也會有一些老人會去學習一些簡單的武術來鍛煉身體,延年益壽。武當山上其實除了學習武術比較出名以外,山上的風景也是很多,很值得去遊玩的。
武當山在我們眼中屬於是那種十分「仙」的山,結合電視劇上面就感覺就跟仙境一般,只有仙人居住在上面。上山的方式有兩種,可以徒步爬山也可以坐索道上山。徒步爬山的人大多數都是希望能夠鍛煉身體的,一邊爬山還能夠一邊欣賞沿途的山林。有時候選擇爬山的時候,你還會看到一些老夫妻在爬山,十分幸福,他們一般都會帶上充足的水和水果乾糧。
爬山的確能夠十分鍛煉人的身體,還能欣賞到山間的原貌。但是坐索道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索道是那種箱式的纜車,坐上去也不會感覺很危險。在纜車里,看著纜車慢慢升起時周圍的風景不禁的會感嘆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在早上,林間的霧氣還未散去,群山被霧氣彌漫的感覺像極了仙境。
上山以後還可以去紫霄宮去看看。紫霄宮面積很大,台階也很多。建築風格主要是綠瓦紅磚,配上清新的山林,別有一番滋味。這里還有一些香爐,配上建築在雨天的時候顯得格外的清幽。這個地方的美景仙氣十足,也是個不錯的養生之地。
2、道教四大聖地?
四座道教聖山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起始於東漢道教《太平經》的完成由張道陵創立。道教的四大聖地分別是:鶴鳴山、武當山、龍虎山、齊雲山。 聖地之鶴鳴山:鶴鳴山又作鵠鳴山,塔子山,又名東山,位於四川省劍閣古城之東,山勢陡峻,風景秀麗,從山麓起有石級數千,拾級而上直達山巔。現在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數十尊,露天僅有一尊圓雕立體像,其餘皆刻於龕內,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作鵠鳴山,又名東山,現在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數十尊,露天僅有一尊圓雕立體像,其餘皆刻於龕內,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所造天尊像,身穿寬領大袖道袍,足著首靴,是道教造像的代表作。 聖地之武當山: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部丹江口市境內的武當山,古有太和山,玄岳、太岳之稱,方圓400公里,東鄰襄樊市,西接十堰市(新興汽車城),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跡豐富的旅遊勝地。武當山是鄂西主要山脈之一,以漢水南岸,屬大巴山東段分支。起自陝鄂邊境,止於襄樊市南,呈西北-東南走向,長260公里,海拔1000餘米,總面積312平方公里。它背依神農架,面對丹江口水庫,奇峰嵯峨,溪谷幽深,植被繁茂,道觀林立,景象萬千,是國家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澗、十一洞、十石、十池、九泉、九井、三潭、九台及元、明建築群等風景勝跡,居72峰之首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北宋書畫家米芾曾贊武當為「天下第一山」。 (外篇)武當山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稱。山上祭奉「真武大帝」,稱為「非真武不足當之」,故名「武當」,為道教奉祀真武大帝的道場。全山方圓400公里,故有「八百里武當」之稱。群山逶迤的武當山,是集幽、奇、秀、美為一體的道教名山。勝景有72峰、36岩、24澗、11洞、3潭、10池、9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如金鑄玉雕的寶柱雄剌蒼天,素稱「一柱擎天」。武當山四季風光不同,景色各異,春天山巒滴翠,繁花似錦;夏日風雷激盪,雲飄霧繞;金秋林疏葉紅,滿目清新;冬季銀裝素裹,冰柱撐天。這些勝景古人稱之為「動八景」和「靜八景」。登峰遠眺,群峰猶如繁星點點,丹江水庫猶如一面明鏡。武當山人文景觀宏偉壯麗,素有「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之說。在古均州城至金頂70公里的建築線上,建成了8宮、2觀、36庵堂、72岩廟、39橋梁、12亭台等建築群,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這些建築均鑲嵌在峰巒岩洞和奇峰幽谷之中,布局巧妙,規模宏偉,技藝精湛。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派種繁多,但就其功法我風格而論,大體分為南、北兩大派系。北派源於佛教聖地嵩山少林寺,稱為少林派,其拳術稱為外家拳。南派則出於道教聖地武當山,人稱武當派,其拳術被稱為內家拳。因此武當、少林並稱為中華武術的兩大主脈,在武林中,素有「南尊武當,北宗少林」之說。道教非常重視修煉養生,其本質上是探討生命活動的規律,以求長生久視。武當武術就是武當道教在生命探索中產生出的結晶,是修身養性的動功技術演成成手戰之道的結果。據傳,武當內家拳的祖師是北宋徽宗時的武當丹士張三豐。他在武當修煉時曾看到喜鵲和蛇的一場爭斗,「喜鵲上下飛擊,而蛇蜿蜒輕身搖首閃擊」的姿式給張三豐以極大啟示,就而悟通太極妙理,創造了風格獨特的武當拳術。武當武術的起源之說歷史上爭論頗多,但蛇在攻防之時採取的姿勢卻非常形象地演示出武當內家功夫的真諦,那就是「以柔克剛,後發制人,辯位於尺寸毫釐,制敵於擒撲封閉」。後經歷代宗師不斷的充實和發展,武當拳術又派生出眾多的門派和種類,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括「太極」、「形意」、「八卦」等拳術套路;太極槍、太極劍等各種刀劍械術;輕功、硬功、絕技及各種強身健體的氣功等。武當武術也由此走出深山,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內剛,行功走架如浮雲流水連綿不絕的獨特風格在武林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武術的主要流派。武當武術與道教淵源甚深,陰陽消長、八卦演彎等是武當武術的理論核心,以此核心演化出的技法則講究剛柔相濟、以柔克剛。老子在《道德經》里本質地闡述了「柔剛、動靜、曲直」等等,對矛盾的辯證關系,那麼武當武術出自奉老子為教祖的道教門檻里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武當山山川形勝,具有險、奇秀、峻、秀、幽等特點,正符合道家入山修仙的理想環境,故自古為道家所矚目。我國道教教義崇尚自然,主張返樸歸真,追求成仙入道。傳說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凈樂國王子真武來此修煉,並得道成仙,被後世奉為「真武大帝」。以後,歷史上著名道家如陰長生、呂純陽、陳摶、寂然子、張宇清、張三豐等,皆曾來此修煉,武當山亦就成為道教名山。真武,本名玄武,為古代「四象」神之一,是北方七宿的化身。北方七宿就是現在的北斗七星,它形狀如一隻龜,下面有騰蛇星,於是人們便賦予玄武龜蛇相纏的形象。北宋真宗年間,為避真宗祖父趙玄朗之諱,改名為真武。在道教中,玄武原本地位並不高,和青龍、白虎、朱雀一樣只是護法神,在天尊聖祖外出時充作儀仗。到了宋代,玄武開始升格,成為鎮守北方、威武勇猛、法力無邊的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武當山修建道觀始祖老子李聃的後代,大力提倡信奉道教,並在全國各地大興土木,建造道宮庵觀,當時武當山靈應峰上也建起了五龍祠等一批建築。以後歷經唐、宋、元各代的增建擴建,規模不斷擴大,但到元朝末年,由於戰爭,山上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1399年,明燕王朱棣發兵南京,從他侄兒惠帝手裡奪取了帝位,稱為成祖,並遷都北京,在大規模營造北京皇城的同時,於明永樂十年(1412年)下令重修武當山宮觀,命工部侍郎郭琎率三十萬軍民工匠,在短短十年時間內,建造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遇真宮、紫霄宮、南岩宮、五龍宮、太和宮和復真觀、元和觀等三十三處龐大的建築群。從古均州城一直修至主峰金頂。成祖上舉完全出於政治需要,由於他的政權是從自己的親侄子手中奪來的,唯恐部下和百姓不服,就大力宣揚「君權神授」,說自己是奉「真武大帝」之命來治世的。因此,當時對武當山的建設與營造北京皇城同樣重視,也使武當山成為我國眾多名山中唯一受到封建皇朝統一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的一座名山。而今這些宮觀廟宇,除立於均縣城內的凈樂宮、迎恩宮,由於建造廟江口水庫,與均縣一起沉沒於水底外,其餘建築均保存完好。金頂和紫霄宮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經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派員考察、評審,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世界級文化古跡勝地。 聖地之龍虎山: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漁塘鄉境,由酷似龍虎的二山組成,是我國典型的丹霞地貌區,原名雲綿山。相傳因第一代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見龍虎,故改名為龍虎山。 聖地之齊雲山:齊雲山又名白岳、雲岳,距安徽省屯溪市33公里,在休寧縣城西15公里處,海拔1000餘米,面積60多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齊雲岩得名,以幽深奇險著稱。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二十四澗及其他許多洞泉飛瀑,與黃山、九華山合稱「皖南三秀」,素有「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譽。 中原道教聖地——鎮平五垛山風景區。五垛山位於鎮平縣二龍鄉,是久負盛名的中原道教聖地,與湖北武當山齊名,素有「北頂」之稱、奇峰相峙,飛瀑高掛,怪石林立,泉流潺潺,春天杜鵑爛漫,夏日綠意盎然,秋季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山水如詩如畫,兼具南秀北雄。唐貞觀年間,著名道士吳筠在此創建吳筠觀。明朝皇帝朱允文也曾到此避難。後為紀念朱允文而建的祖師廟雄踞海拔1665米的五垛山主峰聖垛之上,四周雲霧茫茫,撲朔迷離,恍若仙境。景區內的「五垛曉煙」、「金頂日出」、「三潭夜月」、「鷹嘯長空」、「群蝶戲瀑」、「仙女沐浴」、「拴馬樁」、「藏兵洞」、「插劍石」、「青牛宮」等四十多個名勝景點,讓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中原道教聖地——鎮平五垛山風景區,民間有「北頂」之稱,與武當山的「南頂」遙相呼應。
3、道家思想與現代旅遊的關系
實在是沒什麼關系吧
《道德經》博大精深,什麼命提不好寫,出這么個命題,我汗!
一定要寫,只能寫道德經與旅遊環境保護、養生之旅、、、我怎麼總覺得別扭.........天啊,哪個導師要求的啊。
哇!明白了,莊子《逍遙游》看多了,以為道家思想主要是寫旅遊吧,哈!
自己寫,多看《道德經》、《逍遙游》...............
以下是摘的,可都別人寫的不要全抄了,哈哈
論"自然為美"的道家美學思想對現代旅遊的影響
Influences of Taoist Concept of "Upholding Nature" on Modern Tourism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02期
姜紅瑩
道家"自然為美"的美學思想,對現代旅遊意義重大.文章從"自然"的內涵入手,分析"自然為美"的道家美學思想對旅遊主體、旅遊客體和旅遊中介三方面的影響,並從旅遊產品開發理念、模式等方面探討其對現代旅遊的啟示意義.
http://www.ilib.cn/A-xjsfdxxb-zxshkxb200602021.html(收費的,估計抄的人很多,還是不要用的好)
http://tieba.baidu.com/f?kz=337287942 (儒道不同旅遊觀)
http://www.zjol.com.cn/05gotrip/system/2007/11/26/009001768.shtml (道教旅遊線路,這個不錯,看完了再找各個景點的介紹,這樣就知道要寫什麼了)
最後,推薦用工具搜比如在:emule、迅雷資源、快車資源、等下載工具里找相關資料。
搞定,以後寫論文不愁了。
4、有哪些戶外活動可以修身養性?舉例出5個,可以么?
釣魚:許多人愛釣魚,因為它考驗耐性,可以修身養性。登山:登山是鍛煉體魄個適應能力,登海拔不是很高的山還可以體驗到封頂的樂趣。徒步野營穿越:可以欣賞好的風景,爭強團隊精神,還能訓練適應能力,學習生存本領。練耐力體能,學會獨立自主。跑步:同樣可以修身養性鍛煉身體。高爾夫:這個是富人的運動,消費很高的,除非你在澳大利亞…視個人情況看吧。現在我個人推薦自行車:環保節能,花費不高,維修方便,可以鍛煉腿部,鍛煉心肺功能,用來代步也方便,還可以單車旅行,即是鍛煉又是旅行,欣賞沿途風景
5、老君山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為何說它絕對是滋補養生旅遊的最佳選擇?
老君山,聽此名字就知道和太上老君李耳有關。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是道教全真派的聖地。傳說太上老君在此山修煉,後唐太宗李世民將此山改名為老君山。
山中有巨大老子雕像一座,名為老子文化苑。還有龍吟聽泉,龍吟聽泉是一處仙境瀑布。夏季的時候這里則涼爽無比,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乘涼,是一則避暑好去處。攀登到主峰會發現雲層在山風中游來游去,感覺置身天空之境。楓林醉秋,此處和秋天有關,秋天的時候這里一片紅黃,簡直就是紅黃色的海洋。紫荊花海,紫荊花開起的時候香味撲鼻,且美麗動人讓人流連忘返。走在十里畫屏山中的景色美極了,感覺山中除了美輪美奐就是安靜。當然也少不了日出日落,站在老君山山頂處,觀看日出和日落則是一生中幸事之一。
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不僅是豐收的日子,也是進補最為合適季節。你不僅能享受到人間仙境,還能品嘗到大自然賦予的鮮山野菜,天然泉水。其中欒川特色八大碗最為滋補養生,是食補最佳選擇。而且老君山還舉行了萬人養生宴活動,提倡的口號所選的食材均綠色、健康、營養為准。老君山的鮮,山野菜欒川的八大碗,再配上泉水豆腐。道家的養生理念一切藏在在這美食當中。秋季的老君山能讓你體會到有滋有味的秋天,能讓你增進了解道家的文化。絕對是你滋補養生旅遊的最佳選擇!
太上老君成仙的地方,必是仙氣十足的地方。也同時說明這里的空氣質量超好,讓你感受都市以外的安寧。
6、生態養生旅遊產品的特點?
因生態養生訴求的多佯,生態養生旅遊產品的類型比較多樣.主要有如下類別:
1、長壽主題類產品:一般以長壽老人較多、養生文化遺跡等為賣點,結合當地的特殊地理環境進行生態養生產品的開發。《黃帝內經》明確地提出了地理環境與長壽密切相關,認為優美的環境、適宜的水±有利於健康長壽。典型產品如彭州的長壽山、厄瓜多的長壽谷;
2、山林養生類產品:以山林溪谷為生態本底,以負氧離子、綠色環境、濕潤空氣、適居溫度、礦泉水質、中草葯等等為養生原料,形成的氧吧、森林浴、霧浴、竹海浴、竹文化養生、礦泉浴、生態食療等等;
3、日光養生類產品:古代養生家已經感受到了目光具有保健作用。晉代養生家嵇康在《養生論》中就提出了「唏以朝陽」的觀點,孫思邈也提倡「呼吸太陽」。歷代道教養生家更是推崇日光的養生作用,《黃庭經》中就有「日月之華救老殘」的說法。典型產品如森林日光浴;
4、花卉養生類產品:花香、精油,可外用美容,內服等。典型產品如芳香療法;
5、生態水療類產品:以礦泉、中草葯為基礎,形成特色生態水療項目,結合中醫按摩、流行spa等等。如我們在陝西洋縣長青自然保護區就結合當地的文化,設計了「真符草湯」生態水療養生項目;
6、四季養生類產品:避暑產品就是四季養生的典型產品,如青城山的養老公寓。古代養生家針對春夏秋冬的氣候特徵,認為在飲食調攝、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須順應四時的生、長、藏特點,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7、民俗類產品:有民族特色的養生方式,如回族的節食風俗、葯浴如瑤浴、如藏浴的「五味甘露湯」等,根據其理論,當地的環境下會生長出具有當地特性的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具有去疾健體的效果;又如客家人的養生之道,形成特色化的養生休閑產品,包括客家煲湯、客家葯膳等食療;客家操、客家民間體育等運動養生;
8、其他結合養生中的導引按摩類、吐納行氣類、意念修煉類、滋補服食類、起居攝生類、香湯沐浴類產品,有的綜合在一個產品中,有的成為整個產品中的獨特賣點。
7、適合旅遊養生的地方有哪些
一、浙江天台山養生旅遊勝地。
天台山不但自然風光奇麗秀美,人文積淀深邃厚實,而且旅遊的區位條件也相當優越。天台是中國最早產茶地之一。天台山盛產優質高山茶葉--雲霧茶,還誕生了東方茶文化--中國茶道。天台山還盛產中葯材、有白術、茯苓、石斛等名貴葯材1000餘種,其中"天台烏葯"品質獨特,是中醫的"長生不老葯"。 "石樑"牌高山蔬菜生長在千米高山,是無污染的綠色產品,已遠銷上海、山東、福建、江蘇及本省各城市,並出口到香港、澳門。
二、杭州西湖養生旅遊勝地。
西湖被譽為"人間天堂"。不僅山水秀美,林壑幽深,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跡,以及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蘇堤兩邊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天色空濛,青山滴翠,雜樹升煙。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僅是春天繁花絢爛,更有夏日裡蓮碧接天,秋夜中月印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梅。還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即便是同一景色也節氣的變化具有不同的特色。無論你何時來到這里,都會領略到她不同的風韻。杭州樂園里笑聲飛揚,激情滿懷。
三、江蘇天目湖養生旅遊勝地。
景區目前已建成羊山自然公園、湖裡山公園、報恩禪寺、狀元閣、射擊城 、海洋世界、水上樂園等旅遊景點,湖周群山環抱,湖水清冽,間有畫若棋盤的田畔,疏密錯落的茶園,到處是一幅幅純自然的田園風光圖,湖岸蜿蜒曲折,自然景色與人工點綴相得益彰。景區內古樹名木,奇花異草,姿態萬千。野豬、野兔、野雞、野鴨等野生動物棲息繁衍,自成天趣。山、水、林、禽、獸同生共榮,構成一幅奇特的大自然生態圖。
四、海南三亞養生旅遊勝地。
三亞是海南省風景名勝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在約兩百公里的海岸線上,密布亞龍灣、大東海、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海山奇觀、南山文化旅遊區等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她不僅具備現代國際旅遊五大要素--陽光、海水、沙灘、綠色植被、潔凈空氣,而且還擁有河流、港口、溫泉、岩洞、田園、熱帶動植物、民族風情等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在國內外堪稱一絕。大自然把最宜人的氣候、最清新的空氣、最和煦的陽光、最湛藍的海水、最柔和的沙灘、最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最美味的海鮮…都賜予了這座海南島最南端的海濱旅遊城市。
五、牡丹江鏡泊湖養生旅遊勝地。
鏡泊湖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遊、避暑和療養勝地,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際生態旅遊度假避暑勝地,世界地質公園。距離牡丹江市區僅百餘公里。"鏡泊"意為"清平如鏡"。紅羅女的傳說為這里的山水倍添靈性,許多偉人的行蹤墨寶也給名湖增色不少。
六、承德避暑山莊養生旅遊勝地。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宮殿區位於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佔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湖泊區在宮殿區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佔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盪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
七、福建武夷山養生旅遊勝地。
武夷山地處中亞熱帶,境內群山重疊,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三十餘座,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擋或削弱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具有降水量多,濕度大,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等氣候特點。武夷山四季氣溫較均勻、溫和濕潤,年均溫17.6℃,平均降水量1864毫米。武夷山的"夕陽紅--武夷山休閑養生游"曾火爆北京和上海市場,或許是武夷山的山水游的巨大知名度,"休閑養生游"走的仍是天游峰、仙游岩、虎嘯岩、一線天、九曲溪等常態旅遊項目。武夷山養生游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養生旅遊產業的建設,打造中國乃至世界養生旅遊勝地品牌。
八、湖北武當山養生旅遊勝地。
湖北武當山是我國四大道教名山聖地、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及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宗教活動場所,盤古以來,它以"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的顯赫地位,吸引了眾多高真逸士隱居、修煉、養生,潛心探研醫術、養生術、仙術,為人類留下了極為寶貴的財富。成為千百年來人們頂禮膜拜的"神峰寶地",被譽為"仙山瓊閣"。
電動卷簾門
簡訊介面
動漫繪畫培訓
動漫設計學校
東京民宿
九、黑龍江五大連池養生旅遊勝地。
五大連池火山群,正以其奇異壯美的火山景觀、波光粼粼的湖水,噴水吐玉的礦泉、新穎美觀的療養別墅,蜚聲海內外,享有"火山公園"之美譽。目前,這里已成為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每年都接待眾多的海內外遊人。他們不僅可以飽覽這里的湖光山色,還可以暢飲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元素的礦泉水,享受到洗浴泉,帶給人們的那種舒適與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