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母雞湯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
材料
主料:雞肉300克,
輔料:冬筍30克,水發木耳30克,
調料:胡椒粉5克,大蔥15克,姜5克,黃酒8克,鹽百5克
做法
1.冬筍去皮切薄片備用;
2.木耳洗凈;
3.蔥切短段,度姜切片;
4.將母雞肉切成方塊帶骨,先入開水內煮一下,再入油鍋爆一下,再加雞湯500毫升放入鍋內燉;
5.雞塊酥透時,知再放入筍片、木耳和黃酒、鹽、胡椒粉、蔥段、道薑片,燒成奶白色即好。
小訣竅
食物相剋:
木耳(水發):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葯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專者屬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2、養生老母雞湯的做法與配菜
3、養生烏雞湯怎麼做
4、推薦8種養生湯,想變年輕就全靠這幾種湯了
推薦八款秋季養生湯做法
1、秋季養生湯:南杏仁雪梨湯
南北杏有理氣平喘、化痰涎、止咳嗽之效,雪梨性寒汁多,能增加人體津液,由津入血,由血入肺循環,故對血熱津傷之肺燥者有一定療效。常飲此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材料:南北杏仁各10克,雪梨1個,白糖30克。
做法:先將南北杏仁用水稍浸去皮;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四塊。燉盅內注入200毫升清水,放入南北杏仁、雪梨和白糖,加蓋隔水燉1小時,便可食用。
2、秋季養生湯:白果蓮子山葯湯
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材料:新鮮山葯200克、白果10顆、紅棗15顆、枸杞子20顆、干蓮子10顆、冰糖10-15克。
做法:干蓮子和紅棗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白果敲碎外殼。山葯去皮,切成小方塊用清水浸泡備用。鍋內先注入清水6碗,加入白果,蓮子,紅棗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20分鍾後,再加入山葯塊繼續煲20分鍾左右。最後10分鍾再加入枸杞子,煲至剩3碗水時,加入調味料即可。
3、秋季養生湯:沙參玉竹老鴿湯
民間有說:一鴿勝三雞。鴿子又名白鳳,肉味鮮美,所含蛋白質中有許多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尤對體虛病弱者、手術病人有恢復體力、癒合傷口的功用。沙參味甘潤而偏於苦寒,能補肺陰,兼能清肺熱,適用於陰虛肺燥,常與潤肺利咽的麥冬、杏仁煲老鴿,更能起到生津潤肺的功用。
材料:鹽、適量老鴿1隻(約500克)、沙參20克、玉竹20克、杏仁10克、豬瘦肉200克、姜2片、水8碗。
做法:將老鴿剖洗凈,去除內臟。老鴿可整隻,也可斬塊,然後放進開水鍋內焯過,洗去血水,瀝干待用。洗凈沙參、玉竹,備用。豬瘦肉斬小塊,備用。將以上備料與薑片一同放進砂鍋內,加蓋大火燒沸,改用小火煨約1.2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即成。
4、秋季養生湯:玉米淮山海參湯
海參的營養,據古人認為和人參相同,因此被稱為是「海中人參」,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等功效,無論男女都適合食用。玉米淮山海參湯,能健脾補腎、滋潤養顏,對於皮膚粗糙、毛發枯幹人士最為適合。
材料:豬展300克、冰凍海參2條、玉米2根、淮山30克、姜2片、水8碗。
做法:海參提前半天放冷藏格解凍;取出洗凈,切段,汆水撈起;玉米去衣,洗凈切段;淮山洗凈;豬展洗凈切塊,汆水撈起;將8碗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飲用。
5、秋季養生湯:綠豆薏仁鴨湯
鴨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涼,有清熱解暑的作用,適合上火者食用,而綠豆也有消暑清熱的功效,所以綠豆老鴨湯是夏秋季的絕佳補品。此湯消暑清熱,健脾益臟腑,美容養顏。
材料:薏仁38克、綠豆38克、陳皮2片、老鴨1隻、清水12碗、鹽適量。
做法:老鴨去內臟,切半,切掉鴨尾,洗凈,汆燙。陳皮用水侵軟,颳去瓤。其他材料洗凈。將清水煮沸,把各種材料放入煲內,用大火煮20分鍾,再改用小火熬煮2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6、秋季養生湯:冬瓜荷葉煲鴨湯
秋季養生少不了冬瓜和荷葉,鮮荷葉可清暑利濕,冬瓜清熱解暑,老鴨能滋陰養血,益胃生津。將三者煲成湯飲用,既能清熱解暑去濕,又能益胃生津,最適合秋季節食用。
材料:水鴨肉250克,冬瓜200克,嫩荷葉3小塊,薏米25克,赤小豆25克。
做法:水鴨洗凈,切成中塊。冬瓜連皮切成大塊。未展升的嫩荷葉洗凈。薏米、赤小豆浸透後淘洗干凈。將所有用料放進燉盅,加沸水適量,把燉盅蓋上,隔水燉之。先用大火燉30分鍾,再用中火燉50分鍾,後用小火燉90分鍾即可。燉好後,取出葯渣,加入適量油、鹽、昧精便可服用。
7、秋季養生湯:霸王花百合煲豬肺
霸王花又名劍花、七星劍花,它是廣東有名的特產,有潤肺、生津、清熱、消燥之功,無論鮮、干品均佳,性微涼而味甘鮮濃香,為廣東民間家喻戶曉的秋日入湯佳品。百合食葯兼之,中醫認為它性平,味甘、苦,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之功。蜜棗甘潤清甜,有潤肺生津的作用。根據中醫「以臟補臟」之理,凡肺虛之病,宜用豬肺,對治療肺虛咳嗽、嗽血一定功效。
材料:霸王花70克、百合50克、南杏15克、北杏10克、蜜棗3個、豬肺1個、豬碎骨1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湯料洗凈。豬肺從喉部灌入清水後揉擦,反復多次至洗凈,切塊,置鑊中不下油鹽,稍炒片刻;霸王花、百合、南北杏浸泡;蜜棗去核,與豬碎骨、生薑片一起一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兩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8、秋季養生湯:蓮藕排骨湯
蓮藕具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的功效;豬排骨提供人體豐富的鈣質,同時還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如果想讓湯喝起來味道更鮮甜些,可以另外加些許眉豆、幾顆紅棗和干瑤柱。
材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做法:豬排骨切段,飛飛水;將藕洗凈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鍾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5、養生湯的做法
6、養生湯有哪些種類
第一款,羊肉湯。
中醫著名方劑「當歸生薑羊肉湯」,即葯肉同煮,吃肉喝湯,具有溫陽補血、活血祛寒的功效。對防治氣血虛百弱、營養不良、四肢厥冷、腰膝酸軟、產後腹痛、老年體弱等有一定的作用。羊肉加魚肚和黃芪一同燉湯喝,具有溫補陽氣、強骨健脾、增強度抵抗力的作用。
第二款,骨頭湯。
冬季,常喝些骨頭湯,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骨膠原、鈣、磷脂等,增問強骨髓的造血能力,加強抵抗力。同時,還能促進傷者(特別是骨折患者)的康復,減緩衰老過程。
原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答生薑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特色:香而肥膩。適用菜餚:清燉獅子頭等。
第三款,喝雞湯。
尤其是母雞湯中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以加快咽喉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版循環,增加黏膜分泌,及時消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和病毒。對治療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老、弱、病者過冬權很有利。
原料:烏雞1隻香蔥2棵生薑1小塊料酒2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7、女人養生湯家常做法有哪些
8、養生湯的做法大全?不能吃什麼?
那就燉骨頭湯吧 豬骨湯就挺知好的裡面可以放些蝦仁 因為蝦蛋白質和鈣很高 豬骨有含有膠原蛋白 對骨骼挺好的
做法
第一步:將骨頭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里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清洗.
第二步:有一根的那種整骨的話就砍斷,道劈開兩片,放入鍋中 .加入蔥、姜,然後放入冷水,冷水最好一次性加足.
第三步: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轉小火回慢慢加溫燉。
第四步: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後,轉小火燉,然後倒入酒適量 倒一點點就行了
燉至2個半小時候放入蝦仁(最好是大的) 再燉半個小時就好了
另外冬季養生其實是可以通過茶答寮來發揮作用,平時可以把 9味紫葡養生茶 作為日常營養補給茶飲,能改善體質,增強機能,恢復人體免疫系統的戰鬥力。
9、養生食譜大全 養生湯有哪些
銀耳羹
材料:雪梨復2個、銀耳50克、冰糖100克。
做法:雪梨切片,銀耳泡軟時去掉硬根。鍋內加水,放入梨、銀耳、冰糖,煮半小時,即可食用。
鯽魚湯
材料:鯽魚、木瓜、鮮百合、薄荷、鮮奶、蔥、姜、鹽少許。
做法:清洗鯽魚,將蔥姜改刀、木瓜切小片;鍋中放少許油將魚兩面略煎。魚熱水水鍋制,大火燒開,百加蔥姜,後改小火慢燉;當湯汁顏色呈奶白色時下入木瓜,並加少許鹽調味,加入鮮奶稍煮即可。出鍋前,放入百合即可。
菊花蘿卜湯
材料:菊花6克,胡蘿卜100克,蔥花5克,食鹽適量,味精2克,清湯適量,香油5克。
做法:胡蘿卜先洗凈切成片,放入盤度中待用。然後把鍋放在火上,注入清湯,放入菊花、食鹽。待材料都煮熟後,淋上香油,撒入味精,出鍋後知盛入湯盆即可。
玉米湯
材料:青木瓜半斤,胡蘿卜一根,甜玉米一根,帶皮豬肉半斤(要挑瘦肉多的部分),雞爪三對,清水一千五百毫升。
做法:豬肉、雞道爪加清水先用瓦煲燒開,撇去浮沫,然後加進木瓜,胡蘿卜和玉米小火熬上一個半小時即可。
10、五味養生湯的做法有哪些
先把西紅柿洗抄凈,然後西紅柿,瘦肉,火腿腸切丁,蔥花備用。然後雞蛋打在容器里攪拌成蛋花,紫菜浸泡在清水裡然後洗凈。鍋放置花生油微熱後,放入蔥花嘭嘭鍋,放入肉丁,待肉丁炒至七分熟放入火腿腸和西紅柿一起炒,輕輕翻炒一會百然後放入鹽,味達美,然後添置少許水,把洗凈的紫菜倒入鍋中。等鍋中的湯燒開後,把攪拌好的雞蛋花臨在上面就可以啦。
配方四
食材:紅棗10粒花生50克薏米50克紅豆50克桂圓肉50克
做法:備好紅度棗,桂圓肉,花生,紅豆,薏米。除紅棗及桂圓肉,其它食材均用冷水微泡半小時。再將泡製好的食材瀝水。將食材下燉鍋並加入適量清知水。高檔,燉制二小時。紅豆薏米花道生都熟並出味。再將紅棗及桂圓肉下鍋同燉。差不多燉制半小時即可斷電。紅棗五味湯完成。
以上就我們為大家介紹五味養生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