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端午九毒日養生

端午九毒日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02 08:40:48

1、佛學中的九毒日

佛門號稱人生有三毒
三毒是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貪、嗔、痴。貪為餓鬼之源,嗔為地獄之源,痴為畜生之源。
又與「愛、惡」五種情形並稱「五毒」是業障,或與「慢、疑」兩種並稱為「五毒心」,是心障。

2、什麼是九毒日?

九毒日
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該期間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
五月份有「九毒日」,為縱欲大忌!2009年農歷閏五月,能全兩個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九毒日包括五月的 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
2009年應標記到您的日歷上的九毒日如下:
初五(5月28日,6月27日):地臘,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初六(5月29日,6月28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雷齋日。
初七(5月30日,6月29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以上三日為「初毒日」)
十五(6月7日,7月7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6月8日,7月8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
十七(6月9日,7月9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以上三日為「中毒日」)
廿五(6月17日,7月17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月晦日。
廿六(6月18日,7月18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廿七(6月19日,7月19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斗降。
(以上三日為「末毒日」)
此時的節氣,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宜從芒種節(農歷五月初一)禁起,戒過農歷兩個五月(5月24日--7月21日)。
果能色慾撙節,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無力,背心發熱,咳嗽不止,時而頭昏頭痛,時而眼花眼痛,秋冬則惡寒怕風,手足發冷,春夏則喉疼目紅,腹痛閉痧。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症,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欲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
多欲傷生,斷非葯餌能補,好色者恃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葯石亦無從補救。

3、端午九毒日怎麼排毒

是真的。

一、什麼是九毒日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鄭博士提醒朋友們: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從位理學角度來看,農歷五月,是最要注意禁忌的一個月份。

二、九毒日具體日期
九毒日一共有十天。具體日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這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日為天地交泰日。

下面鄭博士具體介紹九毒日的三階段:

1、初毒日
初五:地臘,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初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雷齋日。
初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2、中毒日
十五: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九毒日,又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
十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3、末毒日
廿五: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月晦日。
廿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廿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斗降。
三、九毒日為何要謹慎
從位理學角度看,九毒日所在的節氣,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因此,容易導致人們元氣大傷,需要謹慎為宜。我國傳統的位理學記載: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無力,背心發熱,咳嗽不止,時而頭昏頭痛,時而眼花眼痛,秋冬則惡寒怕風,手足發冷,春夏則喉疼目紅,腹痛閉痧。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症,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欲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多欲傷生,斷非葯餌能補,好色者恃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因此,凡是能色慾撙節,自可百病消除。

四、九毒日如何禁忌
由於九毒日容易導致元氣大傷,因此,鄭博士提醒朋友們九毒日要有禁忌。禁忌什麼呢?一句話:九毒日期間需要朋友們:端容肅己,嚴禁殺生,縱欲過度。

五、九毒日從哪一天開始禁忌
既然九毒日需要有所節制,那麼,九毒日究竟從哪一天開始禁忌?鄭博士認為最好是從芒種節(農歷五月初一)禁起,戒過整個農歷五月。2012年因為有閏四月,因此如果按照公歷時間計算為:陽歷6月19日-7月18日。朋友們務必記住這段時間內要嚴禁殺生,縱欲過度。

六、九毒日禁忌好處何在
有句老話:「服葯百顆,不如一宵獨卧」。由於節氣和時間的緣由,因此九毒日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一年保平安五月份。

九毒日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葯石亦無從補救。

鄭偉建博士點評
九毒日實際上就是位理學上的「虛」日,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這段時間人們容易元氣受損,因此適當的清心寡慾是符合天地人和諧之原理。

4、2017年九毒日是哪幾天 端午九毒日怎麼排毒

毒素泛指對人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包括外來之毒、內生之毒以及情志之毒。毒素是一種可以干預正常生理活動並破壞機體功能的物質。內在毒素如:自由基,膽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

5、什麼是九毒日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農歷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個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以下是今年農歷五月份的「九毒日」,請千萬謹慎這九天。
農歷五月
初五
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祿奪紀,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楊公忌。
初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雷齋日。
初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以上三日為「初毒日」)
十五(
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
九毒日,又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
十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以上三日為「中毒日」)
廿五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月晦日。
廿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廿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斗降。
(以上三日為「末毒日」)

6、古代九毒日指的是哪幾日?為何說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

其實九毒之日他指的就是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這幾天。那麼在所列舉出來的這幾天,其實便是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經常會提到的九毒之日。

之所以說端午是九毒日指的就是因為在古代認為在端午這一天很有可能會引發毒氣攻身,在周圍的邪氣比較的旺盛,而且傳說這一天其實就是天地交代的時候。在這一天之中大家都要保持各生的清凈。

其實這樣的一個說法它所體現出來的就是在天地氣場不正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如果在這個時候從事一些不適當的行為的話,那麼就會導致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其實在端午節這天的時候還有著很多的禁忌,比如說人們都認為農歷的五月就是一個並不好的日子。

那麼五月初五在這個日子裡面又有著兩個五這個數字,就代表著這一天它其實是更加不吉利的。那麼古人在面對這樣的一個日子的時候,心中其實是非常厭棄的,他們覺得這一個日子就是忌日。

那麼在這一天的時候,大家可能會將周歲以內的嬰兒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避災禍,而且在這一天的時候也不可以游泳,不可以舉行喜慶的活動。在端午節的時候,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祭奠先人,在今天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悲傷的情緒。那麼在這個時候,如果說周圍有一些比較喧鬧的聲音的話,就會讓整個人的心情受到影響。

7、九毒日需要遵循嗎?端午當天,尤其男女之事

九毒日,漢族民俗認為農歷五月為毒月。端午之日為九毒日之首。因此端午這天喝雄黃酒,插艾草等辟邪驅毒。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在漢族民俗中,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惡五月,仲夏之月,天地化生,勿以極熱,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惡疾。五月氣之成也,肝臟已病,神氣不行,火氣漸壯,水力衰弱,宜補腎助肺,調理胃氣,以順其時。宜減酸增苦,溢肝補腎,固密精氣。卧早起早,慎發泄。戒葷腥;惡五月,多泡些清熱解毒的喝,可保持狀態,調解運勢;惡五月戒殺放生可化解災禍病痛。[
2015(羊年-乙未年)的九毒日如下:農歷五月初五(6月20日)【端午】農歷五月初六(6月21日)農歷五月初七(6月22日)【夏至】農歷五月十五(6月30日)農歷五月十六(7月1日)農歷五月十七(7月2日)農歷五月二十五(7月10日)農歷五月二十六(7月11日)農歷五月二十七(7月12日)農歷五月十四交泰日(6月29日)此時的節氣,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宜從農歷五月初一芒種節禁起,戒過一月。果能色慾撙節,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無力,背心發熱,咳嗽不止,時而頭昏頭痛,時而眼花眼痛,秋冬則惡寒怕風,手足發冷,春夏則喉疼目紅,腹痛閉痧。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症,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欲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多欲傷生,斷非葯餌能補,好色者恃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葯石亦無從補救。古雲「服葯百顆,不如一宵獨卧」,慎無恃葯可補身

8、九毒日吃什麼比較好呢?

九毒日,漢族民俗認為農歷五月為毒月。端午之日為九毒日之首。因此端午這天喝雄黃酒,插艾草等辟邪驅毒。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9、端午九毒日,艾灸正當時,感冒艾灸哪個部位

感冒可艾灸頸後大椎穴

大椎是督脈與諸陽經之會,主一身之陽氣,用艾灸溫和灸頸後大椎穴20分鍾,配穴可選擇風門穴,艾灸3到5分鍾。

大椎穴取穴:當低頭時,脖子後方最突出的,左右轉動時,隨頭選擇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流感,主治發熱、感冒症狀。

風門穴取穴:在大椎穴往下數兩個脊椎處,棘突旁開1.5寸。風門穴是風邪進出的門戶,艾灸這個穴位,可以疏風散寒,治療風寒感冒。

艾灸歷史源遠流長,艾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里程,第一個是傳統艾灸,第二個是現代艾灸。傳統艾灸有效,但有煙(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專業人士);現代艾灸,無煙、便攜、操作簡單各種環境均可使用。艾珍好的艾灸貼屬於現代艾灸。

艾灸貼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現在研究證實,艾灸神奇功效的原因是熱與艾的綜合作用會產生具有治療效果的化學物質,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效果,通過熱力作用,不僅沒有破化艾草里的有效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強,附著在穴位處,通過灸熱滲透進入體內而起作用,艾灸時所產生的紅外線,可以為機體細胞的代謝活動,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須的能量,也能給病態的細胞提供活化能,且紅外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通過經絡系統,更好的將能量送到病灶而起作用。

與端午九毒日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