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前後吃什麼最養生
吃玫瑰紅棗枸杞泡茶,紅棗富含豐富的鐵質,可以改善女性氣血;枸杞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紅棗、枸杞的補血益氣,加上玫瑰的美容養顏,三者搭配具有補充氣血、潤膚養顏的功效,可以說是完全為愛美的女性量身打造的一款花茶。
2、清明節有哪些食物養生
薺菜
清明前後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清明節之後,最適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薺菜。
薺菜可以降血壓、健胃消食、疏通腸胃,治療胃痙攣、胃潰瘍、腸炎等問題。另外,薺菜還具有強筋健骨、明目養肝、潤肺和中的作用。薺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質、胡蘿卜素、鈣、鐵、磷以及維生素B1、B2、C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適合清明時節食用。
2、螺螄
清明前後,春暖花開,大地復甦,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此時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的泥質污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凈、絞去尾部,焯水後高溫加熱、炒熟、燜透。
3、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關於清明蝦,曾經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現在「清明蝦」正處於新舊交替的時候,雨水足,新蝦未「散春」,運氣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蝦肚裡有蝦籽。
怎麼區分野生河蝦和養殖河蝦呢?野生河蝦因為平時運動多,身形更為修長,它在水裡會不停地游動,抓起來時張牙舞爪,鉗子會比養殖蝦更為有力。入口時,野生河蝦肉質更為清甜爽脆。河蝦並不是越大越好,以小手指大小為適宜。這種清明蝦,簡單油炸後,用叄巴醬炒來吃,佐酒一流。
4、香椿
香椿芽拌麵筋,嫩柳葉拌豆腐,是北京清明時令佳品。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穀雨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一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香椿的揮發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還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葯
3、清明節當天要吃什麼養生
1.絲瓜花蜜飲
配方絲瓜花10克,蜂蜜15克。
做法1.將絲瓜花洗凈,放入茶杯內,加開水沖泡,蓋上蓋,浸泡10分鍾後,百倒入蜂蜜攪勻即成。2.服用時,揀去絲瓜花不用。趨熱飲用,每日三次。
此方具有清肺平喘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型支氣管炎、咳吐黃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症。
2.銀耳度茶
配方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
做法茶水去渣,銀耳泡開加冰糖燉爛,倒入茶汁攪勻即可。
此方具有滋陰潤肺之功效,適用於陰虛久咳、發熱等患者。
3.枇杷葉粥
配方枇杷葉10~15克(鮮者30~60克),粳米50~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先將枇杷葉用布包入煎,取濃汁後去渣,或將新鮮枇版杷葉刷盡葉背面的絨毛,切細後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後入冰糖少許,煮成稀粥。
此方清肺,化痰,止咳,降氣權,適用於肺熱咳嗽,咳吐黃色膿性痰,或咳血,嘔血,以及胃熱嘔吐呃逆。
4、清明後吃哪些菜能養生呢?
春天各種新鮮蔬菜上市了,雖然現在很多蔬菜四季都有,但還是應時應季的營養又好吃!
中醫認為,初生的苗芽是生命力的集聚,所以吃豆芽跟吃豆瓣完全不同。清明前後,要有意識地多吃綠色的苗芽菜,錯過就要再等一年哦!
①綠豆芽,清熱解毒疏肝健胃。
②豌豆苗,可以補充營養,清熱解毒。調節血壓。
③蒜苗,抗癌消積食預防血栓。
④蘆筍,利尿排濕控制血壓抗衰老。
⑤薺菜,治腸炎,平肝明目,延年益壽。
⑥馬齒莧,降壓降糖,涼血解毒。
春天養好心肺健脾胃 。一年不生病。
5、清明到了該如何養生?
早春的街頭,「短袖與棉襖齊飛」的情況並不少見。老人們常說,「春捂秋凍」。清明時節,時暖時寒、乍陰乍晴,因為早晚溫差大,人們在中午有太陽氣溫高時,可以穿著稍微單薄的衣服,但早晚如果還是那樣穿衣,就會感到涼意了。這段時期,不妨採用「上薄下暖,薄厚搭配」的方式著裝,最好多穿幾件,有備無患。需要時,還可搭配帽子、圍巾等小配件。
清明時節,是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發的季節,如果這時節再吃發物,很可能誘發這些疾病。所以,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羊肉、雞等;可多食時令蔬菜,如韭菜、地瓜、白菜、蘿卜、芋頭、薺菜等。飲食調攝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
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發,傳統養生學認為,「春與肝相應」,因此春養肝常保健。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藉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春困是人體一時不能適應季節的變化,發生大腦血流量改變而出現的生理現象。要解決春困,多睡反而不是辦法。因為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之處於抑制狀態,人會變得更加昏昏欲睡,無精打采。其實,不妨經常開窗透氣,使室內空氣流通;增加戶外活動,適當增加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犯困時,聞一聞風油精、清涼油或花香,或撒一些花露水;選擇聽一些動感的音樂等,都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
從中醫來說,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因此,建議大家穿著寬松衣服,多到空氣清新之處,如公園、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盡量多活動,使陽氣增長有路。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的鍛煉方式。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別容易感冒,除了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頭疼,還伴有眼癢、流淚、鼻癢等症狀,其實這不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症。專家建議,對花粉過敏的人群應盡量躲避花粉;好天氣時將屋內屋外打掃一遍,遇乾熱或大風天氣,可關閉門窗或加掛窗簾;如果天氣許可,最好每周清洗更換床罩、被單。
6、清明時節的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清明時節的養生注意1、不怒:
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郁滯,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清明時節的養生注意2、不妄:
老人本來陽氣相對不足,而春天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如情慾妄動而房事較頻,會耗氣傷精,進一步損傷陽氣,因此人們特別是老年人在春天應適當節制性慾。
清明時節的養生注意3、不靜:
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藉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是「動」,切忌「靜」,人們應積極到室外鍛煉,但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煉,鍛煉前應喝些熱水、牛奶、蛋湯等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
清明時節的養生注意4、不濕:
居室每天中午要開窗通風,被褥和衣服要保持乾燥透氣,春季多穿純棉的寬松衣服,可避免發生濕疹。另外,不要選擇潮濕的地方進行鍛煉,運動出汗後要及時擦乾。
清明時節的養生注意5、不酸:
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因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宜食用甘溫補脾之品,可多吃山葯、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
清明時節的養生注意6、不凍:
春季氣候忽冷忽熱,要遵循「春捂」之說,不宜馬上脫下棉衣,換裝時應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先把上衣減掉一些,褲子可晚一些減,下身寧熱勿冷,以助養陽氣。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老年人、有痛經史的年輕女性,初春時要盡量使身體「不凍不寒」。
7、清明節養生有哪些原則
推薦一本書《黃帝內經二十四節百氣養生法》這是一本引導我們順應自然,掌握二十四節氣養生精髓的保健圖書。本書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結合二十四節氣不同的氣候特點,進度行深入和詳盡的分析,提出了每年二十四節氣中需要注意的養生問要點和養生方法。
全書共分為二十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對應一個節氣,闡述和解答了各個節氣與人體息息相關答的養生要點。在每個節氣的後面,還附有中醫古籍中關於節氣養生的保健要法,從而從衣專食住行上為讀者分析春夏秋冬的養生智慧、一年四季的養生提醒和二十四節氣的養生關屬照。
8、清明節前後時候吃一些什麼養生?
飲食宜清淡少吃發物
這時抄候是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襲等慢性疾病好發的季節,如果這時節再吃發物的話,很可能誘百發這些疾病的發生,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問助邪之品,因此像羊肉、狗肉這些食物要適當少吃,飲食還要以清淡為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