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帝內經養生作息時間表
2、一天里最養生的兩個小時是什麼時候,要做些什麼?
我認為一天中最養生的時間是每天晚上的9點到11點,因為這個時間段人們已經吃過晚飯,准備休息,所以這個時間段如何渡過,關系著人們的養生效果,為了更好的促進人們的健康,建議這個時間段一定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聽一些舒緩的音樂
由於馬上就要睡眠了,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就顯得非常必要,藉助音樂可以放鬆人們緊張的神經,這對於促進人們的睡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靜靜的躺在床上,閉上眼用心感受音樂,這就是一種最好的養生方式,千萬不要在這個時間段玩手機,玩手機會浪費寶貴的休息時間。
2、不要再吃任何東西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很多人都有夜間工作的習慣,由於交際活動的激增,很多人都會在這一時間段吃很多東西,這是一種既不健康的養生習慣,因為這時吃了東西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如果長期得不到改善甚至可能引發腸胃疾病,所以一定要記得不能亂吃東西。
3、不要做劇烈的健身運動
很多人認為生命在於運動,所以就根據個人的時間,在夜間健身,這樣做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也漸漸什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睡眠質量,所以這種習慣一定要改變,想要運動健身最好選擇早上,晚上就是休息的時間,如果長期晚上做劇烈的健身運動,身體的健康狀況會越來越差。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這一段時間,人們一定要抓住,在這兩個小時,要讓身體逐漸放鬆,進入到深度睡眠狀態,只有休息好了,人們在第二天才有充足的精力工作和生活,所以上面三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3、一天科學健康的時間表
7:30:起床。
7:30―8:00:在早飯之前刷牙。
8:00―8:30:吃早復飯。
9:30: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
11:00:吃點水果。
13:00:吃午餐。
1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
17:00―19:00:鍛煉身體。
19:30:晚餐(少吃點)。
21:45:睡前放鬆,可以看看電視什麼的。
22:00:洗個熱水澡。
22:30:上床睡覺。
另外這里是一制些資料
一、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二、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三、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葯,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五、凌晨5-7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百所排便。
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度,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4、一天中,如何規劃自己的養生時間
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溫水
身體經過了一夜的睡眠,水分流失,這時候,喝一杯溫水,
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和洗刷肝腎毒素,以利於通便,防止便秘。
然後吃一份熱早餐。
5、中年男人一天養生時間表
1、每天也需要曬太陽,建議可以在上午的9:0或者是10:00曬太陽,曬太陽是具有非常好的養生的作用的,主要是能夠增強個人免疫功能,而且還能夠防治骨質疏鬆,減少各種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2、男性朋友們還需要適量的喝茶,在飯後的一個小時內喝茶也是很不錯的,有的人會喜歡馬上喝茶,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長時間下去,會導致人體有貧血的現象,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的注意。
3、中年男性朋友們每天都需要吃點水果,建議大家可以在吃飯前的半小時吃水果,最好是生吃,要把水果清洗干凈,可以為人體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也能夠增強個人免疫功能,千萬不要在晚上睡覺之前吃水果。
4、鍛煉也是很重要的,建議每天晚上7:0左右去鍛煉,因為在這個階段人的視覺和聽覺是非常的敏感的,而且血壓和心率也是比平穩的,當然有的朋友們會選擇在早晨鍛煉,但是在早晨一定要特別注意空氣的質量。
5、睡眠的時間也是需要注意,建議每天中午是需要抽出半小時休息一下的。在中午一點的時候休息一下是很合適的,在晚上十點之前是需要睡覺,不要老是熬夜加班,否則的話身體素質會變得越來越差。
(5)一天的養生時間表擴展資料:
相關禁忌:
禁忌之一:過度勞累
中年人肩挑工作、家庭兩副重擔,而人體能承受外界的壓力是有限的。若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積勞成疾。因此,中年人應牢記:不要勞累過度。
禁忌之二:吃得太飽
少年長骨,青年長肉,中年長膘。這是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中年人為了預防身體發胖,除經常運動外,尤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類的食物。同時,晚餐不要吃得太飽,一般以五成飽為宜。
禁忌之三:過度性慾
人到中年,為避免未老先衰,只可有情,不可多欲。房事過度,會傷神損壽,影響健康。有的中年人靠「壯 陽葯」以求無度淫樂,這無異於自殘。
6、保養生活作息時間表
7:30:起床。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早上 5:22―7:21 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種能引起心臟病的物質含量較高,因此,在7:21之後起床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打開台燈。「一醒來,就將燈打開,這樣將會重新調整體內的生物鍾,調整睡眠和醒來模式。」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說。喝一杯水。水是身體內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
7:30―8:00:在早飯之前刷牙。「在早飯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齒的腐蝕,因為刷牙之後,可以在牙齒外面塗上一層含氟的保護層。要麼,就等早飯之後半小時再刷牙。」英國牙齒協會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員戈登·沃特金斯說。
8:00―8:30:吃早飯。「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營養師凱文·威爾倫說。早飯可以吃燕麥粥等,這類食物具有較低的血糖指數。
8:30―9:00:避免運動。來自布魯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早晨進行鍛煉的運動員更容易感染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在這個時間的功能最弱。步行上班。馬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運動的人患感冒病的幾率低25%。
9:30: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紐約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人在每天醒來的一兩個小時內頭腦最清醒。
10:30:讓眼睛離開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電腦工作,那麼每工作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3分鍾。
11:00:吃點水果。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個橙子或一些紅色水果,這樣做能同時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3:00:在麵包上加一些豆類蔬菜。你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並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烘烤的豆類食品富含纖維素,番茄醬可以當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維倫博士說。
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雅典的一所大學研究發現,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鍾或更長時間,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幾率會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於心臟健康。
17:00―19:00:鍛煉身體。根據體內的生物鍾,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舍菲爾德大學運動學醫生瑞沃·尼克說。
19:30: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晚飯應該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質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21:45:看會電視。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但要注意,盡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23:00:洗個熱水澡。「體溫的適當降低有助於放鬆和睡眠。」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說。
23:30:上床睡覺。如果你早上7點30起床,現在入睡可以保證你享受8小時充足的睡眠。
任何試圖更改生物鍾的行為,都將給身體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後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7、最健康的中國人作息時間表
7:30:起床。喝一杯水。水是身體內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
7:30―8:00:在早飯之前刷牙。
8:00―8:30:吃早飯。「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早飯可以吃燕麥粥等,這類食物具有較低的血糖指數。
8:30―9:00:避免運動。步行上班,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運動的人患感冒病的幾率低25%。
9:30: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紐約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人在每天醒來的一兩個小時內頭腦最清醒。
10:30:讓眼睛離開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電腦工作,那麼每工作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3分鍾。
11:00:吃點水果。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個橙子或一些紅色水果,這樣做能同時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3:00:在麵包上加一些豆類蔬菜。你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並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烘烤的豆類食品富含纖維素,番茄醬可以當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維倫博士說。
1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雅典的一所大學研究發現,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鍾或更長時間,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幾率會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於心臟健康。
17:00―19:00:鍛煉身體。根據體內的生物鍾,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舍菲爾德大學運動學醫生瑞沃·尼克說。
健康作息時間表
19:30: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晚飯應該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質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21:45:看會電視。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但要注意,盡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22:00:洗個熱水澡。「體溫的適當降低有助於放鬆和睡眠。」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說。
22:30:上床睡覺。如果你早上7點30起床,現在入睡可以保證你享受9小時充足的睡眠。
8、如何養生 注意一天作息時間安排
如何養生一天作息時間的安排
第一、早上七點起床,起床時間並不是越早越好,並且很多人都有誤區,早上六點左右起床然後進行體育鍛煉,但是因為早上起床以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處於最為虛弱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是不宜進行體育鍛煉,並且這樣會增加心臟的負荷,所以做好就是安排在早上七點中起床,然後再睡幾分鍾的回籠覺,並且起床以後一定要喝一杯溫開水,可以補充一晚的缺水狀態,並且幫助身體起到排毒的功效。
第二、7點半-8點,吃早餐。早餐是人體最為重要的一餐,所以一定要吸收足夠的營養,維持血糖的平穩狀態。
第三、9點半,開展一天最為艱難的工作。因為這個時候大腦是處於最為清醒和興奮的狀態,這個時候應該把工作最困難的部分安排在這段時間完成。
第四、10點半,讓眼睛休息一下,因為經過一上午緊張的工作,眼睛是處於疲勞的狀態,這個時候可以稍微對眼睛進行下按摩舒緩眼睛的疲勞感。
第五、12點,午餐時間,也可以午餐時間適量的吃些水果,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維生素C。
第六、12點半-2點,經過醫學研究,中午午休半小時的人群,心臟病死亡率會下降37%,所以建議中午可以抽些時間睡個午覺,會讓自己下午的工作更加有精神。
第六、17點-19點,晚餐以後休息半小時可以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建議晚餐不要吃得過飽,否則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並且容易出現肥胖現象,影響睡眠。晚餐以後可以適量進行散步、游泳運動量不太劇烈的運動,這個時間進行運動是最佳的時間。
第七、21點,洗個熱水澡。洗澡可以使全身心得到有效的放鬆,舒緩一天的工作壓力。
第八、22點-23點,上床睡覺。養成定時睡覺的習慣,保證每天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9、人每天的正常作息時間表是什麼
睡眠時間
睡眠時間過長與睡眠不足一樣,都可導致神疲、體倦、代謝率降低,睡眠不宜過長,睡的時間過長後,心臟的跳動便會減慢,新陳代謝率亦會降得很低,肌肉組織鬆弛下來,久而久之,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起來,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人的睡眠時間不宜過長,成年人晝夜7-8小時也就足夠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時間來獲得健康,那將會適得其反,增加疾病,縮短壽命。
新生兒 20-22小時 2月嬰兒 18-20小時 1歲 15小時 2歲 14小時 3-4歲 13 小時 5-7歲 12 小時 8-12歲 10 小時 12-18歲 9 小時 成年人 7-8 小時(不宜少於6小時) 60-70歲 9小時 70-90歲 10小時 90歲以上 不宜少於10小時
一般情況一天有得6-8小時的正常睡泯就很充足了。如果由於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誤了睡泯,視耽誤的多少可以適當彌補一些,一般總的彌補量不宜超過兩小時。起床後做些平常所做的活動,便能精力充沛一切恢復正常。過多的彌補了非但無益,反會更加精神恍忽,甚致還會頭昏腦脹出出現類似你問題所述狀況。這是由於全身過長時間處於大腦鬆弛和各器官抑制狀態對身體的血液循環及器官可以造成缺氧或營養而產生的負面影響所致。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國際精神衛生組織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於2001年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為「世界睡眠日」,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進社區」。可能有人覺得奇怪,這睡眠怎麼還分健康和不健康的,不都是閉上眼睛睡覺嗎?其實,很多人習以為常的睡眠習慣恰恰是不科學的。
不健康睡眠一:
平時通宵,周末狂睡
誤區:有些人平時工作很辛苦,有時加班到了凌晨,但第二天還是得六七點爬起來去上班。睡眠嚴重不足,怎麼辦?周末在家惡補睡眠,睡它個20小時,把平時的都補回來。還有些人今天聽說8小時睡眠足夠,明天聽說7小時睡眠長壽,到底多少小時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過據說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養顏,那就睡它個10小時。
專家分析:保證每天正常睡眠時間
每天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應該在6-9個小時。比如晚上10-11點睡覺,早上6-7點起床,這樣可以使人維持一個較穩定的生物節律,對人體身心都是有益的。
對於睡眠時間的長短,沒有統一的說法。因人而異可以分為長睡眠型(8小時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時左右),其實4-10小時都屬於正常范圍,主要以第二天醒後精神飽滿為准。實際上,各種人群對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歲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時間,18-5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時的睡眠時間,50-7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時。特別對於上了年紀的人,睡眠質量比不上年輕人是自然規律,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就好。關於每天應該睡多少小時,因個人體質存在差異,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習慣、能夠保證白天精力充沛、醒後沒有疲乏感即可。很多偉人,他們睡得很少,但卻精力旺盛,原因在於他們補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雖少、質卻高。
不健康睡眠二:睡前保持安靜少運動
誤區: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動,就會睡覺時興奮得睡不著。所以,他們認為吃完飯就應保持安靜,連一些正常的低運動量活動也拒絕參與。本來白天就在單位里坐了一天,回家後繼續坐著,坐到睡覺前反而睡不著了。
專家分析:適量運動促睡眠
臨睡前的過量運動,會令大腦興奮,不利於提高睡眠質量。但適量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人的大腦分泌出抑制興奮的物質,促進深度睡眠,迅速緩解疲勞,並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特別是腦力工作者,一天下來可能都沒什麼活動,而晚飯後的輕微活動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發現,臨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類的輕微運動,可以促進體溫升高。當慢跑後身體微微出汗時(一般來講在20-30分鍾為宜),隨即停止。這時,體溫開始下降。當30-40分鍾後睡覺時,人將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不健康睡眠三:
公交地鐵上補睡眠
誤區:有些人晚上喜歡熬夜工作,覺得好在公司與家距離甚遠,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坐公交車,只要一坐下來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認為這樣的補眠方式,既沒影響工作,又不耽誤睡覺。專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復
人的睡眠大致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中,又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在睡眠中循環多次。人們只有在睡眠中經歷了幾個「深睡眠」過程後,才能使疲勞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車上睡覺、打盹、補覺,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汽車的晃動、光線的刺激、聲音的影響、空間的狹窄等都不容易使人進入「深睡眠」狀態,而在「淺睡眠」狀態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復。我們經常聽到有同事抱怨,車里睡了一覺後,反而覺得腰酸腿疼、疲乏無力。另外,在車上睡覺,還容易導致生病。比如車上小睡後,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邊睡覺,容易使一側的脖子肌肉疲勞,所以很容易落枕。還有,在車上睡覺,車門開關、風扇吹動,一不小心就容易著涼。白天疲勞的時候小睡一段有助於體能的恢復,但是盡量不要選擇在車上睡。
不健康睡眠四:
睡得不好用吃來補
誤區:有些人覺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參、鹿茸等補品,不但有益於提高睡眠質量,而且補得好了,就是適當減少些睡眠時間,問題也不大。
專家分析:學會睡個「子午覺」
美國醫學教授威廉·德門特說:「睡眠是抵禦疾病的第一道防線。」他發現,凡是在凌晨3點鍾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會減弱,血液中有保護作用的殺病菌細胞也會減少1/3。所以,我國民間流傳的「吃人參不如睡五更」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國傳統養生學提倡睡「子午覺」。「子」是指夜間的23-1點,「午」是指白天的11-13點。認為睡「子時」可以養精蓄銳,而睡「午時」則可以順應陽氣的開發。
為了保證深睡眠,應該盡量做到早睡早起。雖然很多白領工作繁忙,但寧可把工作時間提前開始,也不宜推遲結束。晚上10點至凌晨4點,是最佳睡眠時間,入睡的最晚極限不能超過11點。過了11點後,人反而會變得興奮,更難入睡。凌晨兩三點,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時候,而天亮後,人就開始進入淺睡眠期,這時候開始多夢、易醒。有些人喜歡睡「回籠覺」,來增加睡眠時間。當然,這不失為補充睡眠不足的一個辦法,要提醒的是,「回籠覺」補充的主要是淺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獲得的深睡眠更好,寧可早上5點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點才睡覺。
此外,睡午覺也是個很好的睡眠習慣。臨床基礎研究已經證實,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幾個階段,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之間,有半小時的深睡眠期,但具體從哪個時段開始,因個人情況而異。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爭取半小時深睡眠,幫助人體機能的自行修復。從人的能量消耗和補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為從清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入睡前,這兩個時段都有七八個小時,持續運作會讓人體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午睡是有效的「充電」手段,小睡片刻換來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並不需要過久,半小時足夠,最多不超過1小時,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