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名人有哪些有趣的養生故事?
古代那些長壽名人又是如何養生的?
玉泉啄齒度長年
什麼叫「玉泉」和「啄齒」?前者就是唾液,後者則是叩齒。古人認為,吞咽唾液可以養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輕叩27或36次,亦有益於健康。據張華《博物志》載:「(操)好養性法,亦解方葯,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郗儉,無不畢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他還積極向術士們學習養生之術,「間行其術,亦得其驗」。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齒法」。
曹操曾寫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壽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齒......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而吞之,啄齒二七遍。」曹操有無去照做,趙炎無法知道,他僅活了65歲,不算高壽。但這個方法應該是有效的,曾被後世不少人借用。如蘇東坡說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葯,其效百倍」;明代名醫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齒漱口,唾滿咽之」,能使人耳聰目明延年。清代長壽皇帝乾隆,年過八旬,其養生法之一就是「齒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讀書
這是南朝梁武帝的養生法門。如果說在歷代皇帝中,乾隆(89歲)是長壽冠軍的話,那麼,85歲的梁武帝就是亞軍,史稱其80歲還能騎射弓馬、上陣征戰,絲毫不輸與廉頗、黃忠等古之老將。
所謂多讀書,取其「聚精會神」之意,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象「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梁武帝讀書,那是手不釋卷的,「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讀書不但多,而且精。陸游曾說「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學的。有趣的是,陸游也活了85歲,跟梁武帝一樣。
梁武帝還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後宮里有那麼多美麗的大小老婆,卻4次捨身人寺當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嗎?未必,恐怕「老驥伏櫪」,志在長壽吧。據說他剛過50歲即停了房事,順應「養心莫善於歡」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養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一大特色。
中醫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之矣。」這倒讓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戲言:「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梁武帝在治國理政上或許昏庸可笑,但在養生上絕非「愚夫」。
常聽音樂練書法
李隆基(79歲)楊玉環夫婦,不光是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同時也是痴迷音樂的聽眾。《舊唐書·本紀》稱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關於練書法的養生作用,趙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紹,這里不再贅述。有專家曾做預測,若無「安史之亂」,唐明皇很可能會活過九十歲,而楊玉環的壽命想必也不會定格在38歲。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很早的文字記載中就出現了。戰國時公孫尼有《樂記》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有《類經附翼》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
經常聽聽音樂,練練書法,頗有些小資生活的情調,但別忘了,這也關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閑視之!
不拘小節懂幽默
這方面的名人長壽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時代的賀知章,享年84歲,其典型性格特徵,就是曠達豪放636f70797a6431333332613736,不拘小節,還自號「四明狂客」。另一位詩人顧況,活了88歲,特別喜歡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聲在外了。《幽閑鼓吹》載:顧況尚書,白居易應舉。初至京,以詩作謁顧況。況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
清代的紀曉嵐,電視劇里稱他為「紀大煙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歲,也算高壽了。老紀在生活中壞習慣很多,如嗜煙、嗜肉、好女色等等,還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紀曉嵐也有正確的養生觀,《閱微草堂筆記》里記載了不少與養生有關的故事。他認為,養生不能照搬書中的方法,須因人而異、辯證施為;做人要豁達樂觀、詼諧幽默,也對養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老紀之「心常泰」三字,可謂深解養生妙旨。中醫理論認為,不拘小節之人,必定心胸寬廣而安泰,善於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順而快樂。伴隨快樂,活得開心,焉能不長壽?
2、關於健康的古詩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葯者,不如善保養。―――《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葯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惜精養生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養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慾養精,女貴平心養血。―――《廣嗣紀要》明萬全
精神養生
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慈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看一個醫生不如交一個朋友。―――諺語
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備急千金要方》 唐孫思邈
大喜盪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退庵隨筆》清 梁章鉅
心樂為良葯,神傷致骨枯。―――諺語
不氣不愁,活到白頭。―――諺語
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鬱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唐 張湛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朴子》 晉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尊生八箋》明 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明 王文祿
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說說笑笑,通通七竅。―――諺語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諺語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諺語
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呻吟語》明呂坤
養心莫善於寡慾。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生四要》明 萬全
善攝生者,先除慾念。―――《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喜怒衰樂之發……可節而不可止也,節之而順,止之而亂。―――《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遇事不惱,長生不老。―――諺語
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
暴喜傷心,暴努傷肝,暴恐傷腎,過衰傷肺,過思傷脾。―――《養生四要》明 萬全
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幽夢續影》清朱錫綬
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醫述》清程杏軒
善養生者,先除慾念。―――《男女紳言》明陳繼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衛生寶鑒》元羅天益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心胸里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諺語
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諺語
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諺語
生氣催人老,快樂變年少。―――諺語
遇怒不要惱,遇難莫急躁。―――諺語
常樂常笑,益壽之道。―――諺語
房寬地寬,不如心寬。―――諺語
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諺語
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諺語
笑口常開,百病不來。―――諺語
治病必先治神,葯療必先心療。―――諺語
忠誠是長壽之本,善良是快樂之源。―――諺語
生活上適度,精神上大度。―――諺語
養生必先養德,大德必得其壽。―――諺語
生理衛生強身,心理衛生強心。―――諺語
要享福,常知足。―――諺語
飲食養生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春秋戰國孔丘
節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一頓吃傷,十頓喝湯。―――諺語
上床蘿卜下床姜,不用醫生開葯方。―――諺語
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咸。―――《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等
五穀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養生四要》明 萬全
飢不暴食,渴不暴飲。―――諺語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聖濟總錄》宋官修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食慾少而數,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飢,飢中飽。―――《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養生膚語》明陳繼儒
谷肉果菜,食養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素問·五常政大論》
湯泡飯,嚼不爛。―――諺語
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臟腑偏傾,而生其病矣。―――《素問玄機病原式》金元 劉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明鄭宣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語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嘉業堂叢書》清劉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膏梁厚味有損身體,粗茶淡飯延年益壽。―――諺語
寒從腳起,病從口入。―――諺語
朝食三片姜,猶如人參湯。―――諺語
晚上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諺語
安谷則生,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耐傷。―――《養生要訣》明胡文煥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養生四要》明 萬全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養生要集》唐 張湛
凡食物不能廢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飲食乃卻病之良方。―――《仁齋直指方論》宋 楊士瀛
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隨息居飲食譜》清王世雄
飽食即卧,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一天三頓粥,郎中朝我哭。 ―――諺語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 ―――諺語
葯補不如食補。 ―――諺語
熱飯冷茶泡,娘做郎中醫不好―――諺語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諺語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 ―――諺語
甜言奪志、甜食壞齡 ―――諺語
吃饃喝涼水,瘦成干棒槌 ―――諺語
五穀雜糧多進口,大夫改行拿鋤頭 ―――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 ―――諺語
暴食暴飲易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諺語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諺語
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諺語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諺語
飲食講衛生,保你不生病。―――諺語
生活養生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曬被褥疾病少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諺語
人勤於體者,神不外馳,可以集神;人勤於智,精不外移,可以攝精。―――《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心要常操,身要常勞。―――《呻吟語》明呂坤
日光不照門,醫生便上門。―――諺語
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機。―――《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等
發,血之窮也,千過梳發,發不白。―――《養生要集》唐 張湛
衣服厚薄,欲得隨時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厚。―――《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養生要集》唐 張湛
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養生要集》唐 張湛
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諺語
按摩為養生之一術。―――《雨航雜錄》明馮時可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諺語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曬被褥疾病少。―――諺語
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屎。―――諺語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諺語
煙酒不嘗,身體必強。―――諺語
不染煙和酒,活到九十九 ―――諺語
煙酒不嘗,身體必強 ―――諺語
捂捂蓋蓋臉皮黃,凍凍曬曬身體強。―――諺語
要想感冒少,常洗冷水澡。―――諺語
剃頭洗腳,勝如吃葯。―――諺語
卧欲側而曲膝,益氣力。―――《寶生要錄》宋 蒲虔貫
養生者,心欲求寐愈難。―――《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冬不宜極溫,夏不宜窮涼。―――《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數遍,名曰干沐浴。―――《寶生要錄》宋 蒲虔貫
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溫病條辨》清吳瑭
湧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壽世青編》清尤乘
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後,早忌雞嗚前。―――《養生要訣》明胡文煥
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老恆言》清 曹廷棟
寒暖適體,勿侈華艷,可以延年。―――《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
運動養生
運動運動,病魔難碰。―――諺語
人怕不動,腦怕不用。―――諺語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諺語
斗一斗,瘦一瘦;讓一讓,胖一胖。―――《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老人血氣多滯,拜則肢體屈伸,氣血流暢,可終身無手足之疾。―――《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
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諺語
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若要身體健,除非天天煉。―――諺語
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諺語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諺語
跑跑跳跳渾身輕,不走不動皮肉鬆。―――諺語
靜而少動,體弱多病;有靜有動,無病無痛。―――諺語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體,其亦由是。―――《聖濟總錄》宋官修
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修真秘要》明王蔡
槍不擦不亮,身不練不壯。―――諺語
運動運動,病魔難碰。―――諺語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諺語
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諺語
氣血養生
氣欲柔而不欲強,欲順而不欲逆,欲定不欲亂,欲聚不欲散。―――《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素問玄機原病式》金元 劉完素
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脾胃論》金元 李杲
養生之大者,乃在愛氣,氣從神而成,神從意而出。―――《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使一身之流行沖和,百病不作。―――《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養氣者,須從調息起手。―――《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聚精在於養氣,養氣在於存神。神之於氣,猶母之於子也。―――《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多肉食穀食則氣滯。―――《養生膚語》明陳繼儒
精足則血足而發盛。―――《類經》明 張景岳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醫案》丁甘仁
人之生也,全賴乎氣,血脫而氣不脫,雖危猶生。―――《血證論》清 唐容川
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存一息之不行。―――《仁齋直指方論》宋 楊士瀛
四時百病,胃氣為本。―――《疫疹一得》清余師愚
長壽養生
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生身以養壽為先,養身以卻病為急。―――《尊生八箋》明 高濂
百歲之壽,益人年之正數也,猶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論衡》東漢王充
飽暖安樂,縱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猗覺寮雜記》宋朱翌
讀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常以舌柱上齶,聚清津而咽之,潤五臟,悅肌膚,令人長壽不老。―――《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慈、儉、和、靜四字可以延年。―――《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後。―――《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養生主論》元 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志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慾養精,女貴平心養血。―――《廣嗣紀要》明萬全
長壽養生
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生身以養壽為先,養身以卻病為急。―――《尊生八箋》明 高濂
百歲之壽,益人年之正數也,猶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論衡》東漢王充
飽暖安樂,縱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猗覺寮雜記》宋朱翌
讀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常以舌柱上齶,聚清津而咽之,潤五臟,悅肌膚,令人長壽不老。―――《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慈、儉、和、靜四字可以延年。―――《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後。―――《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3、跪求!!!!關於衛生的詩!!!
嘩嘩流水清又清
洗洗小手講衛生
大家伸手比一比
看看誰的最干凈
<到天上洗手>
一百年以後
地上的河流斷成兩三截
我帶上你的手到天上,洗手
天上的河流清澈照見太陽的溫暖
魚兒游進岩石
你說只需一場大雨
魚們不會跑上陸地
手洗落層皮也不必羽化成翅膀
也就只是一場雨
一場雨以後
魚上樹了
沿著天地間河流偶然的漲潮
飛翔,飛翔到高處
或者由一陣季候風賜生於高處的天池
而高處的風穿不過一條河流
雨散向四面八方
再過一百年
到天上洗手的人
撈不起半條活魚
手指撞碎一塊岩石
魚在石頭里游來游去
<洗一洗手>
在清水裡洗一洗手
不是要洗去那些不愉快
而是要讓過去的日子
像油頁岩一樣的顯現出來
在泥土裡洗一洗手
不是要洗去那一點點墨水
而是要讓生命留下
被歲月漚過的味道
在火中洗一洗手
不是要洗去寒冷的感覺
而是要聽一聽
血液驚醒時的呼叫
在月光里洗一洗手
不是要洗去愛情中的霜
而是要洗去那些曖昧
模稜兩可,模糊不清
在閃電里洗一洗手
不是要洗去瞬間的刺激
而是要洗去那些
不是黑夜的黑……
洗手
-寫給一些驢的座佑銘
題記:一輩子總在不停地洗手,所以這是件含糊不得的大事情
那天洗手的時候
驢 把結婚的戒指沖進了下水道
驢重新買了一模一樣的 套回了無名指
這天洗手的時候
驢 格外地小心了
他緊緊地摞住了自己的魂
那東西要是沖進了下水道
大街上
驢是再也買不回來了的
《去那條河裡洗手》
去那條河裡洗手,倒影浸在
罪的源頭:從鮮花廣場的方向
我聞到自身的乾渴,這被誰遺傳的
乾渴,像一塊等待燃燒的柴薪――
燒死自己的先知,任何時代
除了被疼痛的火舌舔醒
我沒有任何醒來的可能
去那條河裡洗手,被憤怒的漩渦
淹沒:在一個空氣都淪為幫凶的
年頭,該怎樣謀一份差事?
在市政廳的打字機上敲擊血腥
還是在集中營里批發死亡――
如果上帝允許我思考,我能超過
那位哲學教授的頭腦?
去那條河裡洗手,只獲得一個個
絕望的回聲:每錯過一次劫難
都在我心裡投下一圈更大的黑暗
就是說,在別人的傷口裡
根本無法把自己洗凈
就是說,另一條悲劇的河流
正從膝蓋跪成的沙灘漫過
文明衛生
生產中的機器運轉
一車車精礦出籠
一車車歡笑出現大地
選礦事業蒸蒸日上
文明工廠文明衛生促進文明生產
文明進步
高壓水噴射出去
鏟子揮舞出去
車間光亮無比
車間整齊劃一
車間人們笑如陽光般明麗
幸福地歌唱和諧班組和諧文明衛生
是生產也要講求文明衛生
文明衛生帶來健康
帶來一切閃光的足跡
向著和諧生產和諧班組前進
衛生歌
[作者]:真德秀(宋)
天地之間人為貴,頭象天兮足象地。
父母遺體宜寶之,箕疇五福壽為最。
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
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欲求長先生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還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還延命。
貪欲無窮忘卻精,用心不已走元神。
勞形散盡中和氣,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費費則竭,形若太勞勞則歇。
神若太傷傷則虛,氣若太損損則絕。
世人慾識衛生道,喜樂有常瞋怒少。
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
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
四季長呼脾化食,三焦嘻卻熱難停。
發宜多梳氣宜煉,齒宜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聊減苦,秋辛可省但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逢然五臓保平安。
若能全減身康健,滋味偏多無病難。
春寒莫放綿衣薄,夏月汗多須換著。
秋冬衣冷慚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葯,
惟有夏月難調理,內有伏陰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來成虐痢。
心旺腎衰切宜記,君子之人守齋戒。
常令充實勿空虛,日食須當去油膩。
太飽傷神飢傷胃,太渴傷血多傷氣。
飢渴飲莫太過,免致膨脝損心肺。
醉後強飲飽強食,未有此身不生疾。
人資飲食以養生,去其甚者將安適。
食後徐行百步多,手摩臍腹食消磨。
夜半靈根濯清水,丹田濁氣切須呵。
飲酒可以陶情性,大飲過多防有病。
肺為華蓋倘受傷,咳嗽勞神能損命。
慎勿將鹽去點茶,分明引賊入其家。
下焦虛冷令人瘦,傷腎傷脾防病加。
坐卧切防風入腦,腦內入風人不壽。
更兼醉飽卧風中,風才一入成災咎。
樅有序兮犬有義,黑鯉朝北知臣禮。
人無禮義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養體須當節五辛,五辛不節養傷身。
莫教引動虛陽發,精竭容枯疾病縈。
不問在家並在外,若遇迅雷風雨至。
急須端肅敬天威,靜室收心須少避。
恩愛牽纏不自由,利名索絆幾時休。
放寬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頭。
頂天立地非容易,飽食暖衣寧不愧。
思量無以報洪恩,晨夕焚香謝天地。
身安壽永是如何,胸次平夷積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氣,請君熟玩衛生歌。
講衛生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講究衛生要牢記。
你拍二,我拍二,果皮紙屑丟箱內。
你拍三,我拍三,洗口洗手再用餐。
你拍四,我拍四,不在牆上亂寫字。
你拍五,我拍五,不調食來吃五穀。
你拍六,我拍六,鍛煉身體扭一扭。
你拍七,我拍七,小毛小病及時醫。
你拍八,我拍八,講衛生是好娃娃。
你拍九,我拍九,健康是個好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搞好衛生大家事。
環境衛生歌
XX小(中)學是我家,保潔要靠你我他,亂扔垃圾不應該,隨地吐痰素質差。不在校外買零食,積攢零錢不亂花。果皮紙屑塑料袋,小心不可亂丟它。教室垃圾入搓斗,衛生死角消滅它。門窗干凈無浮土,黑板粉筆末不能掛。講桌物品擺整齊,斗內東西切忌雜。果皮箱小作用大,校園保潔不離它。花壇裡面無垃圾,瓷片果皮箱記得擦。小處做起我做起,家凈校美人人誇。
4、和營養有關的詩句
有關營養健康的詩句名言精選
1) 早餐革命:早餐象貴族,午飯象平民,晚飯象乞丐;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飯吃少!吃出健康,吃出長壽,早餐最重要!
2) 早餐革命:第一階段:稀飯加鹹菜,第二階段:牛奶加雞蛋,第三階段:豆漿水果離不了,牛奶雞蛋不要少!
3) 早吃飯,質要高,營養足,精力高;午吃飯,講需要,宜清淡,忌過飽;晚吃飯,量要少,食好消,睡眠好!
4) 一飽為足,十飽傷人,一頓吃傷,十頓吃湯,口腹不節,制病之源,寧叫嘴受窮,不叫病纏身!
5) 少吃鹽多吃醋,少吃渾多吃素,少吃肉多吃豆,多喝綠茶少飲可樂,多吃清淡忌食油膩!
6) 少肉多豆,少葷多素,少酒多茶,少鹽多醋,要想身體歡,食物常新鮮,喝開水,吃熱菜,胃腸健康少病害!
7) 鹽醋防毒消炎好,蛋類益智營養高,番茄補血養容顏,瓜豆消腫又利尿,穀物蔬菜都是寶,四性無味需協調;少葷多素合脾胃,少鹽多餐味自調!
8) 紅糖益氣還化淤,黑米抗癌也健腦,紅薯健胃強身腰,筋骨疼痛吃菱角,強筋健骨吃板栗,荔枝補血品味高,柿子清熱解毒素,山楂散瘀行滯好,腹瀉痢疾吃石榴,乳腺癌食獼猴桃!
9) 腹瀉痢疾吃石榴,乳腺癌食獼猴桃,清心安神百合好,梨治咳嗽人人曉,涼血解毒有孛薺,抗癌還要數褐藻,美容抗衰吃黃瓜,西瓜生津利水尿!
10) 眩暈目赤請菊花,腸風白痢桂花找,根中玫瑰指洋蔥,殺菌止痢治流腦,蓮藕養胃還滋陰,芹菜降壓顯靈效,蘿卜俗稱小人參,化痰治喘脹氣消!
11) 崩下虛損食烏鴉,常吃蛋黃需牢記,補中益氣羊肉香,常吃兔肉身苗條,多食肝臟能明目,魚蝦補奶是良葯,體虛消瘦食黃鱔,田螺明目通腸道!
12) 穀物肉奶羊身寶,禽蛋魚蝦營養高,花生能降膽固醇,韭菜補腎養膝腰,胡椒驅寒能化濕,蜂蜜潤肺又益壽,蔥辣姜湯治感冒!
13) 天麻煮雞治頭暈,芹菜降糖也降壓,花生青菜治便泌,二目昏花杞菊花,血脂若高多食醋,醋蛋山渣降脂壓!
14) 白菜蘿卜湯,降脂保健康,常吃蘿卜菜,疾病少侵害,生薑可暖肚,新蒜能解毒,洋蔥可防病,花生能養生,豆腐配海帶,是道長壽菜,!
15) 肥胖患者食冬瓜,瘦身可吃菜豆渣,血脂若高多食醋,頭暈煮雞加天麻,蓮子芡實治尿頻,花生青菜治不拉!
有關營養健康的詩句名言集錦
1) 厚酒肥肉,爽口而病行,少吃多餐,益壽延年,貪吃的人,是用自己牙齒為自己掘墓坑!
2) 進食嚼不爛,胃病容易犯,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身體保健在於勤,稀湯粥飯不傷人!
3) 大渴不大飲、大飢不大食,美酒不過量,好菜不過飽,吃飯把握的原則是:寧可鍋里放壞,不可塞進肚裡爛!
4) 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空腹是世界上最佳的調味品,若想百病棄,常帶三分飢!
5) 無求是安心法,不飽為去病方,飯後百步走,吃飯減三口,褲帶越長,壽命越短,節食用餐,益壽延年!
6) 吃飯莫飽,飽食莫跳,說話莫吵,處人莫惱,睡覺莫遲,起床宜早,熱水泡腳,天天洗澡!
7) 吃飯先喝湯,苗條又健康,飯前一碗湯,氣死好葯方,三伏不離綠豆湯,頭頂火盆身無恙,冬天常喝羊肉湯,不找葯方身自強!
8) 好菜不過飽,美食不過量,節飲食,動為綱,心境闊,吃雜糧,勤用腦,壽命長!
9) 常飲菊花茶,明目眼不花,雪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飯後一杯茶,醫生餓得爬,常喝茶,沒病牙!
10) 寧吃鮮桃一口,不食爛梨一簍,寧可放在筐里放壞,不可塞進肚裡爛.食物吃新鮮,體健容顏倩!
11) 魚過千滾,吃肚自穩,臭魚爛蝦,送命冤家,冬忌食生魚,夏忌吃狗肉,會吃百頓香,亂吃一頓傷!
12) 不偏食,不暴食;少肉食,多素食;飲凈水,吃鮮菜,身體健康少病害!
13) 飢不暴食,渴不狂飲,暴食傷胃,狂飲傷身,飲食有節,肚子舒貼!
14) 葯能治病,飯能補身,粗茶淡飯能養人,粗糧雜糧營養全,既保身體又省錢,多吃五穀雜糧,少生瘡瘍雜病!
15) 一日三餐,不偏不棄,多素少葷,搭配合理,七八分飽,最為適宜,酒可少飲,煙不可吸,蔬菜水果,仔細清洗,綠色食品,對人有益!
有關營養健康的詩句名言推薦
1) 狼吞虎咽,吃飯大忌,細嚼慢咽,消化容易,病從口入,不可大意,飲食衛生,千萬注意!
2) 飲食不逾量,早餐吃個樣;吃飯先喝湯,到老不受傷;做事不賭力,吃飯不賭氣;擇言則無禍,節食則無疾!
3) 喝水時別著急,吃飯時別生氣;走路時不要吊兒浪當;吃飯時不要慌里慌張;赴宴莫要盡情,飲食確保均衡!
4) 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早上多吃一口是良葯,晚上多吃一口得疾病,擇言者無獲,節食者無疾!
5) 春茶苦,夏茶澀,秋露白,最好喝;不暴飲,不暴食,常喝水,茶為寶,健在會養生,善養壽如春!
6) 果蔬是個寶,賽過靈芝草,每餐一隻果,老漢賽小伙;一天一個果,醫生不找我,一天三個棗,年輕不顯老!
7) 近代科學研究證明,吃蘋果有預防心腦血管病 、改善肺功能、體內排毒、防癌症和預防糖尿病五大保健功效!天天吃蘋果,醫生不找我!
8) 一把青菜一把豆,一杯牛奶二兩肉,五穀雜糧要吃夠,吃米帶點糠,身體保健康!
9) 細為主,粗為輔,粗茶飯,不偏待,八分飽,定時餐,食不偏,少吃肥膩肉,多食瓜果菜,食物多樣化,五穀主康泰!
10) 一飽為足,十飽傷人,飢時得一口,強似飽時得一斗,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11) 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一頓吃傷,十頓喝湯,一頓吃太多,十頓喝湯葯!
12) 走路防跌,吃飯防噎,路走快了多跌,食咽快了多噎,走路不要吊兒浪當,吃飯不要慌里慌張!
13) 冰鎮水果口感好,但太涼會刺激腸胃蠕動,引起消化不良,水果冰著吃不利健康,胃寒或有輕度胃炎的人尤其應該忌食!
14) 吃飯宜熱忌辛辣,貪杯痛飲更可怕,喝凈水,吃熱菜,胃腸健康少病害!
15)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葯補不如食補,葯療不如食療,葯源同食功效,首選養生之道!
16) 吃蘿卜,喝綠茶,大夫急得滿街爬;朝食三塊姜,勝過人參湯, 管他傷風不傷風,三片生薑一根蔥!
17) 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每天吃三個棗,年青不顯老,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
18) 大蒜抑制腸炎發,綠豆降暑最為妙,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補脾食紅棗,生津安神數烏梅,潤肺烏發食核桃,葡萄悅色令年少!
19) 飲食堅持八字方針:清、淡、熱、爛、快速、簡單,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最佳的健康投資!
20) 健康飲食原則是:二不、三少、兩搭配,即:不抽煙,不吃霉變食物;少喝酒,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煎、炸、熏、烤、腌制食品;食物粗細搭配,葷素搭配!
5、形容吃素的詩句
1、《惠州一絕 / 食荔枝》出自宋代蘇軾
原文: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白話文釋義: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2、北人食菱
明代: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夫菱生於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譯文: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裡吃。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
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護住自己的無知),說:「我並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後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
菱角生長在水中,(他)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3、《寄胡餅與楊萬州》出自唐代白居易
原文: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白話文釋義:芝麻燒餅是照著長安的樣子做的,新鮮的香油炸出來的所以吃起來很脆。寄給飢餓嘴饞的楊大使吃,讓他嘗嘗看是不是和輔興的很像。
4、《初食筍呈座中》出自唐代李商隱
原文: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
白話文釋義:幼嫩的籜,香美的苞——新筍剛出竹林。拿到於陵市中議價——貴重勝似黃金。京城附近竹林多得無數,怎忍剪斷凌雲的新筍一片心。
5、伐檀
先秦:佚名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譯文:砍下檀樹做車輪啊,棵棵放倒河邊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紋啊。不播種來不收割,為何三百捆禾要獨吞啊?不冬狩來不夜獵,為何見你庭院掛鵪鶉啊?那些老爺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葷啊!
6、【詩歌】求關於健康與衛生的詩歌
講衛生 小鴨叫,嘎嘎嘎, 叫我經常剪指甲。 小雞叫,嘰嘰嘰, 叫我別忘擦鼻涕。 小狗叫,汪汪汪, 叫我常常換衣裳。 飯前要洗手 小臉盆,水清請, 小朋友們笑盈盈, 小手兒,伸出來, 洗一洗,白又凈, 吃飯前,先洗手, 講衛生,不得病。 好習慣伴我成長詩歌 說話輕輕、走路輕輕、動作輕輕。 清潔衛生 不帶零食進校園,不吃零食講衛生,不扔不掉主動撿, 值日工作要認真,乾乾凈凈每一天。 午餐一律安靜吃,不亂倒剩飯菜。 文明禮貌 行個隊禮、問聲您好 儀表整潔端莊,會說普通話 路隊紀律 回家吃飯成一隊,學校用餐成一隊。 整隊快、隊伍齊,不講話,有秩序。 回家路隊出示班牌,老師跟隊送出校。 中間不閑逛、不插隊,安全到家裡。 課堂紀律 早讀課,不隨便離開座位或有講話現象。 課前准備好,課上多動腦,發言請舉手,紀律嚴遵守 完成作業 作業要聽清,要求請牢記,字跡要工整,難題肯鑽研, 按時不拖拉,獨立不抄襲 體鍛兩操 節奏聽清,動作到位,操操做好,天天認真 早操上下樓梯,不說、不跑、不擁擠 集會紀律 集體活動聽號令,組織紀律要嚴明。師生發言專心聽, 觀看演出要文明,活動結束須有序,個個都像小士兵。 看電視聽廣播不講話、不做作業,用心記牢 太陽眯眯笑, 我們起得早。 手臉洗干凈, 刷牙不忘掉。 飯前洗洗手, 飯後不亂跑。 清潔又衛生, 身體長得好。
7、激勵人養生的句子
1,天下只有養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葯。
2,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
3,早睡早起,方能養生!
4,養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生孰為先,養心須樂觀來。
5,體弱病欺人,體強人欺病。
6,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
7,順其自然,量力而行。善待自己,無愧於心。隨遇而安,自成天趣。信馬源由韁,快樂安康。
8,長壽健康。大徹大悟。
9,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
10,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鑽石比較,黃金和鑽石是無用的廢物。
11,智者要事業不忘健康,愚者只顧趕路而不顧一切。
12,健康不是身體狀況的問題,而是精神狀況的問題。
13,「四不」益壽又延年:不急不惱百zd年不老,不懶不讒益壽延年。
14,健康是最好的天賦,知足為最大的財富,信任為最佳的品德。
8、健康或養生的經典句子
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運動不健康.心胸寬大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要想健康快樂,學會自己找樂.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知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為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妻賢夫病少,好妻勝良葯.千保健,萬保健, 心態平衡是關鍵.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http://www.yikexun.cn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生而身先,外其生而生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古代詩詞告訴你如何養生
自古就有長壽的案例,可見養生之說並不是從現代興起的話題,而是自古就有的。那麼我們的古人都是怎麼養生的呢?看看這些古代養生……
自古就有長壽的案例,可見養生之說並不是從現代興起的話題,而是自古就有的。那麼我們的古人都是怎麼養生的呢?看看這些古代養生名人你就會知道了。
現在鍛煉身體的活動和器械都很多,醫療也很發達,人的壽命普遍提高,可是古代處處都很落後,那時候的人怎麼養生呢?下面是古代幾個著名的文人的一些養生方法,趕緊來學學吧!
南朝醫學家陶弘景說過「飽食,不用坐與卧,欲得行步務作以散之。」散步時須徐步緩行,老弱者不妨執杖相助,強調散步的方法和妙處。
宋代文人沈存中說過:「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數沐浴……則神安道勝也。」《禮記·內則》也提出「五日則湯清浴,三日具沐」的要求,都是說沐浴對身體的好處。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說過:「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利用節假日外出遊覽,投身大自然,探幽覽勝,能令人心曠神怡,疲憊、郁悶盡置身外。他曾在儋縣建一「息軒」,並題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南宋詩人陸游,晚間讀書,一般不過晚10點。他說「睡眠是消除精神疲勞的最佳方法,文人經常熬夜思維能力下降,於身體健康無益。」他的觀點即使放在現在也十分科學。
元朝名畫家倪瓚,在年高體弱無力外出的情況下,將自己喜愛的山水畫貼於居室四壁,足不出戶,卧而賞之。為此他還在《促顧贄見訪》詩中說:「一畦杞菊為供具,滿壁江山作臥遊。」也可見他對遊山玩水的推崇。
明代詩人高濂,布置好自己的庭院,在庭院里栽花種草、飼鳥養魚,環境清雅,用來調節生活節奏,陶冶性情,他曾著《燕閉清賞箋》,把鑒賞清玩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古代的文人都喜歡作詩詠賦,我們不僅可以從一些古書中的描述來學習的他們的養生方式,而且還苦役通過他們的詩歌作品來學習其中養生妙招。看了上面幾個文人的養生方式,你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