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音樂真的能養生嗎
《天韻五行樂》里演奏所用的是中國民族弦管樂器,主要有古琴、古箏、竹笛、竹簫等,每一個調式均選用一種樂器主奏,為「琴羽、箏商、簫角、笛徴宮」,古人稱「琴簫」為弦管樂器中的「君子」,其音質深遠幽雅、空靈清和、意味雋永,千百年來一直為賢者高士所鍾愛與推崇,誠為天賜靈物!其形態至簡而其氣韻至深,其音波可直入五臟,振動其氣機,疏導其瘀滯,伐其有餘而補其不足,令人體五臟中和清安,氣爽神清,其優美清雅的音色對人體的健康很有益處
回歸國學經典,致力全球傳播!
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徴,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
音樂與人的心理、生理有著密切的聯系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徴,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角、徴、宮、商、羽五音稱之為「天五行」
我們這套《天韻五行樂》就是根據古人的「五音療法」理論並結合現代音樂療法而創作的,目的在於通過這些悠雅平和、清新自然的旋律來引導人們改善心靈和身體的不正常、不平和狀態;無論心靈憂愁哀怨還是身體內臟生病,只要用心去諦聽去感受,音樂或深或淺地總會使人們心情放鬆、氣血和暢,從而對身心起到很好的保健康復作用,這就是音樂治療,也稱音樂醫學
愛好氣功的人們也可將其作為帶功音樂,在清靜整潔的環境中,或端坐或靜卧,令身體松靜自然,呼吸均勻暢達,寧神靜氣,聚精會神於音樂旋律之中,並體味相應臟器的感覺,令二者的波動諧振起來,即可鼓盪體內氣機,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而強身健體
《天韻五行樂》正是運用了陰陽五行理論,共有五個調式,分別代表五行,對應五臟;每個調式分為陽韻和陰韻兩個部分,陽韻用於補益臟虛,陰韻用於清瀉臟實
「音樂療法」大事紀
一、1950年美國成立了世界第一個音樂治療協會
二、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樂治療聯合會
三、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國音樂治療學會
四、1996年中央音樂學院設立了中國第一個音樂治療專業
2、為什麼音樂可以使人精神放鬆,心情愉悅?
人體為什麼會在特定的音樂環境中產生反應?醫學界研究人士認為,這與人體細胞本身的節奏有密切的關系。當人體細胞的震動與外部節奏協調時,人就有舒暢、愉悅的感覺。
音樂與健康
近年來有許多科學家通過科學研究證實,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音樂還有很多奇妙的功能。
美國一位醫學家曾統計了35名美國已故著名音樂指揮的年齡,他們的平均壽命為73.4歲,高於美國男子的平均壽命5年。據德、意等國家的調查,經常聽音樂的人比不聽音樂的人壽命通常要長5~10年。
音樂治療法已經在很多國家盛行,醫學界通過臨床實驗認定,音樂對放鬆身心、振作精神、誘發睡眠等,都很有實效。在生理上,音樂能引起呼吸、血壓、心臟跳動以及血液流量的變化。有一些類型的音樂還能刺激身體釋放一種內啡呔天然鴉片制劑,可達到松馳身心和紓緩疼痛的效果。
1972年,波蘭政府根據幾位病理學家和音樂學家的建議,設立了第一個「音樂治療研究所」,頗見奇效。不久,英、美、日等國有醫院也隨之採用了音樂治療的方法。比如,每日飯後聽3次音樂,能治療神經性胃炎;給患高血壓病者聽抒情音樂,可降低血壓;給受了驚嚇的人聽柔和輕松的樂曲,可以使病人安靜以至恢復正常。
人體為什麼會在特定的音樂環境中產生反應?醫學界研究人士認為,這與人體細胞本身的節奏有密切的關系。當人體細胞的震動與外部節奏協調時,人就有舒暢的感覺。
西方人士認為聽西方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效果最佳。有的專家指出,舒伯特的音樂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音樂可減輕消化不良,莫扎特音樂能減輕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感。也有的說,莫扎特的音樂可以起到消除疲勞、重振精神的作用。
中國醫學界對於音樂產生的養生療效,也有廣泛的研究。根據中醫的學說,中國五音(宮、商、角、徵、羽)的特性,正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謀而合之處。如宮音雄偉、寬宏,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臟中的「脾」;商音清凈、肅穆,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屬「木」,可入「肝」;徵音屬「火」,可入「心」;羽音屬「水」可入「腎」。五音和五臟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經由「五行」而彼此產生作用。
西方所謂的「恰當的音樂環境」,東方就是依據個人的體質去選取,如「火」型人宜選「水」樂來減少浮躁的情緒,「水」型人宜聽「火」樂可增強腎的功能,「木」型人處事優柔寡斷,可聽「金」樂以激勵自己。
然而不是所有的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國外有位心理學家曾對3個不同的交響樂隊的208名隊員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以演奏古典樂曲為主的樂隊成員,心情大都平穩愉快;以演奏現代樂曲或以演奏現代樂曲為主的成員,70%以上的人患有神經過敏症,60%以上的人急躁,22%以上的人情緒消沉,還有些人經常失眠、頭痛、耳痛和腹瀉。還有人對一些音樂愛好者作過調查,發現在經常欣賞古典音樂的家庭里,人與人的關系相處得和睦;經常欣賞浪漫派音樂的人,性格開朗,思想活躍;而熱衷於嘈雜的現代派音樂的家庭里,成員之間經常爭吵不休。據說是長期聽這種音樂,會使神經系統受到強烈的刺激,甚至破壞心臟和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
3、為什麼音樂能對人體產生奇妙作用
「音樂」可以讓人消除工作緊張、減輕生活壓力、避免各類慢性疾病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有醫學根據的。在醫學研究中發現,經常的接觸音樂節奏、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等,產生某些作用,進而使身人身心健康。音樂無形的力量遠超乎個人想像,所以聆聽音樂、鑒賞音樂,是現代人極為普遍的生活調劑。 音樂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功能呢?對健康有多少幫助呢?下列是一些資料報導:
1. 音樂可以讓身體放輕松,好的音樂可以紓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
2. 音樂可以敲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郁苦悶的心情,甚至音樂還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靈治療。
3. 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適當的音樂刺激對腦部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甚至達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音樂可以提升創造力、企劃力以及刺激右腦,尤其是古典樂曲,對右腦的訓練與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5. 音樂可以幫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與注意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解放。
6. 音樂的旋律可以使嬰兒呼吸平靜、心跳減緩,讓嬰兒不再哭鬧不安,也可以刺激嬰兒的大腦思維能力,讓他更聰明。
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積極的作用,音樂還有很多奇妙的功效。西方人認為聽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例如:舒伯特的音樂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的音樂可減輕消化不良,莫扎特音樂能減輕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感。也就是說,莫扎特的音樂可以起到消除疲勞、重振精神的作用。還有人認為聽搖滾音樂可以治療感冒等神奇說法。中國人也認為音樂有養身療效。 五聲音級與人體五臟及五行有著不謀而合的功能。音樂與中醫有潛移默化的關系。上述證明:音樂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
4、音樂對更年期婦女有什麼保健作用?
人們早就發現,音樂家的壽命較一般人要長,如瑞典著名音樂家塞姆享年80多歲,法國104歲的女鋼琴家普勒司特還經常上台演奏。
許多更年期婦女因內分泌功能紊亂,使其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一些精神神經症狀,如情緒不穩定、有時狂躁有時抑鬱等。音樂對更年期婦女減緩更年期綜合征的症狀有一定的好處。
優美的音樂傳入人耳,能刺激腦神經系統,促使體內分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生化物質,如激素、酶類、乙醯膽鹼等,這些物質能產生愉悅身心、消除疲勞、降低血壓、幫助消化、改善血液循環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故而被人們譽為「無形的健身葯物」。
音樂可以健身、還可以治病。曾有一例報道年僅32歲的美國人凱·金太爾夫人不幸患乳腺癌,住院期間因見同室病友相繼病逝,情緒十分低落,病情每況愈下,絕望中,她父親經常為她彈鋼琴,以優美的樂聲開導她,使其情緒逐漸好轉,增強她戰勝癌病的信心,她奇跡般地治癒了。之後她發揮了自己的音樂才能,出任美國某癌症治療中心音樂治療隊的主任,她抱著吉他,自譜、自奏、自唱,足跡遍及美國10多個州的醫院病房,鼓舞著眾多的癌症患者。
以不同的音樂治療疾病的「音樂療法」已被廣泛應用。實踐表明,給手術或即將分娩的產婦播放輕音樂,可減少其痛苦。更年期婦女經常欣賞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有助於調理其精神症狀、降低血壓。讓失眠多夢的更年期婦女傾聽柔美的低音量的小夜曲,可使其提前入睡。更年期綜合征有許多症狀,對待不同的病症,應採取不同的音樂予以治療。美國的萊歇文博士說「音樂和醫學,過去一直是將來也仍然是不可分割的」。
音樂是更年期婦女生活、健康和長壽不可缺少的伴侶,在更年期婦女保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5、中國五行能量養生音樂
音樂療法作為藝術療法的一種,其在心理治療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麼生理上呢?除了對牛彈琴的笑談,音樂與我們的身體會否發生某種奇妙反應?古人說,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於調和五行的高手。因為在我們傳統醫學中,五臟可以影響五音,五音可以調節五臟。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搭配,就成了一套養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養身術中,琴排第一位,也說明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最有力量。
五音養身給你聽
據說在古代,真正好的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葯,用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葯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古代貴族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項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
古代的音樂和現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宮、商、羽。這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這一點,恰恰被中醫利用了。
音樂可以深入人心,在中醫心理學中,音樂可以感染、調理情緒,進而影響身體。在聆聽中讓曲調、情志、臟氣共鳴互動,達到動盪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
「百病生於氣」!這個「氣」不僅是情緒,五臟的臟氣也包含其中。根據每個人自身的身體結構不同,五臟在臟氣上的差異,配合不同的音樂,就可以使五音防病、養身。當然,我們並不是用某個音去調理某個臟器,而是運用五行原理,使它們相生、相剋,又相互制約,五音搭配組合,適當突出某一種音來調和身體。
用樂如用葯
在繁體字中,樂、葯、療三字同源,音樂與葯物、治療具有天然的聯系。音樂可以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與葯物治療一樣,對人體有調治的能力。
音樂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葯的各種特性。而且音樂需要炮製,同樣的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葯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
用音樂治療,也有正治、反治。讓情緒興奮者聽平和憂傷的樂曲,是最常用的方法,還可以使樂曲與情緒同步,幫聽者宣洩過多的不良情緒,例如以如泣如訴的樂曲帶走悲傷、以快節奏的音樂發泄過度興奮的情緒。
陰陽五行體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臟:肺、肝、腎、心、脾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竅:鼻、目、耳、舌、口
為了適應讀者的五行排序,本文以「金」打頭
中國音樂追求的清、靜、淡、遠的意境,與中醫學提倡順應自然「恬惔虛無」的法則出一轍。
心——五臟中的君主
心臟通常不會偷懶,它一刻不停的搏動完全符合屬於火的特性。心臟掌控著精神和血液的循環,然而,現實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在減少的睡眠、很少運動的身體……無一不在傷害我們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臟系統的不適。
心常見不適:失眠、心慌、心胸憋悶、胸痛、煩躁、舌尖部潰瘍。
屬心的音階:徵音,相當於簡譜中的「5」。徵調式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調》。心氣需要平和,這首曲子中,運用屬於火的徵音和屬於水的羽音配合很獨特,補水可以使心火不至於過旺,補火又可使水氣不至於過涼,利於心臟的功能運轉。
最佳欣賞時間:21:00-23:00。中醫最講究睡子午覺,所以一定要在子時之前就要讓心氣平和下來,過早過晚聽都不太合適。
伴茶:准備一杯紅茶,略加少量綠茶,可以補益心臟。
肝——五臟中的將軍
肝比較喜歡爽朗、豁達。我們如果長期被一些煩惱的事情所困擾,肝就會使我們體內的本該流動的氣處於停滯狀態,時間稍久,就會逐漸消耗肝的能量,產生種種不適。
肝常見不適:抑鬱、易怒、乳房脹痛、口苦、痛經、舌邊部潰瘍、眼部干澀、膽小、容易受驚嚇。
屬肝的音階:角音,相當於簡譜中的「3」。角調式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順需要木氣練達,這首曲子中屬於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剛好可以剋制體內過多的木氣,同時曲中婉轉地配上了較為合適的屬於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養木氣,使之柔軟、順暢。
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這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一來可以剋制旺盛的肝氣,以免過多的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旺盛的陰氣來滋養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准備一杯綠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順肝氣的作用。
脾——五臟中的後勤部長
脾是我們身體里的重要能量來源,身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都來自脾胃,經過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能量供應給各個臟器。暴飲暴食、五味過重、思慮過度等都會讓我們的脾胃承擔過重的負擔,而停產。
脾常見不適:腹脹、便稀、肥胖、口唇潰瘍、面黃、月經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宮下垂。
屬脾的音階: 宮音,相當於簡譜中的「1」。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氣需要溫和,這首曲子中運用了比較頻促的徵音和宮音,能夠很好地刺激我們的脾胃,使之在樂曲的刺激下,有節奏的進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賞時間:在進餐時,以及餐後一小時內欣賞,效果比較好。
伴茶:准備一杯黃茶,略加少量紅茶,可以溫和的調節脾胃功能。
肺——五臟中的宰相
肺在身體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攜帶的氧氣都要通過肺對外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輸送到全身各處。也正因為肺和外界接觸頻繁,所以污染的空氣、各種灰塵、致病細菌,會在你身體抵抗力稍低的一剎那,佔領你的肺。
肺常見不適:咽部潰瘍疼痛、咳嗽、鼻塞、氣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屬肺的音階: 商音,相當於簡譜中的「2」。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陽春白雪》。肺氣需要滋潤,這首曲子曲調高昂,包括屬於土的宮音和屬於火的徵音,一個助長肺氣,一個平衡肺氣,再加上屬於肺的商音,可以通過音樂把你的肺從里到外徹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賞時間:15:00-19:00。太陽在這個時間段里開始西下,歸於西方金氣最重的地方,體內的肺氣在這個時段是比較旺盛的,隨著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間,里應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備一杯白茶,裡面少放一些紅茶和黃茶,以起到生補肺氣,同時清除肺中雜質的效果。
腎——五臟中的作強之官
腎在身體的五臟之中,被認為是人體的儲蓄機構,我們身體里所有其他臟器產生的能量,在滿足日常消耗後,都會把多餘的能量轉存到腎中,將來身體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夠的能量時,通常會從腎中抽調。長此以往,腎中的能量總的來講還是處於一種匱乏狀態。
腎常見不適:面色暗、尿頻、腰酸、性慾低、黎明時分腹瀉。
屬肺的音階:羽音,相當於簡譜中的「6」。羽調式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腎氣需要蘊藏,這首曲子中舒緩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經意間運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復的、逐一的將產生的能量源源不斷輸送到腎中。一曲聽罷,神清氣爽,倍感輕松。
最佳欣賞時間:7:00-11:00。這段時間在一天里是氣溫持續走高的一個過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響的,在這個時間段,太陽在逐漸高升,體內的腎氣也蠢蠢欲動地受著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時能夠用屬於金性質的商音和屬於水性質的羽音搭配比較融洽的曲子來促使腎中精氣的隆盛。
伴茶:准備一杯黑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茶葉五行
綠茶:五行屬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龍井。
紅茶:五行屬火,代表茶有川紅功夫、滇紅功夫、祁門功夫。
黃茶:五行屬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溫州黃湯、君山銀針。
白茶:五行屬金,代表茶有銀針白毫、貢眉、白牡丹。
黑茶:五行屬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
附加:音樂處方
若想催眠:請聽《平湖秋月》、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
欲解抑鬱:請聽《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愴:請聽海頓的《創世紀》、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d小調——悲愴》、貝多芬的《第五交響c 小調——命運》;
振作精神:請聽《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煩燥:請聽《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
促進食慾:請聽《花好月圓》、《青春舞曲》;
為降血壓:請聽《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蘇行》。
紛繁喧鬧的都市,生活著我們這樣一群為俗纏身的人。每天隨日出睜眼,每夜伴月色入眠,身心疲憊,迷惑重重。
我們能在心中為自己留下一片空明地帶嗎?我們,能在寂靜無人時心無牽掛地面對自己嗎?
音樂,可以讓我們做到。
一曲洞簫聲起,鳴咽纏綿;幾處古箏弦響,芳華絕世。萬籟俱寂,只余樂音,讓我們為之沉醉,為之起舞,為之煥然一新。音樂彷彿迎合了我們身體內某種磁場的共振,直接進入我們的內心,觸碰著我們喜怒哀樂的細小纖維。
音樂和人體的神秘響應,來自於兩者之間節奏的共鳴。音樂的基礎之一便是節律,如果音樂節奏和人體的某些生理節奏和揩,生理共振就產生了。緊接著,我們的皮膚溫度、心跳速度、呼吸頻率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最終產生快樂、興奮和幸福感。在《同一首歌》的演唱會上,聽眾們狂熱地揮舞熒光棒,便是音樂帶來的興奮迷醉的效應;我們每個人在幼兒時期,聽著母親嘴裡哼著搖籃曲安然入睡,便是音樂的安神靜心的作用。
音樂是生活賜予人類的特種維生素,一張完美的解壓處方上一定會有它。這張處方的第一行應該寫下它的原則:選擇一種與你當時心境比較契合的音樂,然後 慢慢改變音樂風格,使之與你想要達到的心境相吻合。比如,如果你是一個遭到打擊的中年男子,不妨聽一聽劉德華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在劉德華抑鬱的吶喊中,你能找到類似的心境,從歌聲中得到共鳴,讓自己徹底放鬆。然後你可以選擇一些稍微平靜的曲子,可以是羅大佑的《戀曲1990》,可以是鄧麗君的《但願人長久》,也可以是各輕音樂。最後再慢慢過渡到你喜歡的輕松歡快的曲子上去,這樣你的心情會慢慢地由壓抑沉痛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這張處方的病症一欄,得由你自己填。是睡眠有問題,還是精神不振作?症狀很多,但都有對應的音樂療法。如果你恰好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這里有一份簡單的對你胃口音樂處方:若想催眠,請聽《平湖秋月》、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欲解抑鬱,請聽《喜洋洋》、《江南好》;想除悲愴,請聽海頓的《創世紀》、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d小調——悲愴》、貝多芬的《第五交響c 小調——命運》、振作精神,請聽《金蛇狂舞》、《步步高》、若去煩燥,請聽《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促進食慾,請聽《花好月圓》、《青春舞曲》;為降血壓,請聽《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蘇行》。
其實,大自然是一個更大的音樂寶庫,人類創作的音樂正是對自然各種音響的復制。金秋時節,漫步在林蔭道上,且聽風吟,細品鳥語,靜謐的自然空間里,連樹葉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隨著音樂的妙響。耳朵帶領著心靈,自由地旋轉,暢快地呼吸。山間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靜謐祥和的快樂是那樣的隨處可得。海邊沙灘,波濤翻湧,拍擊岸石,又帶給人一份開闊浪漫的心堵。在自然的音樂之美遍布各處,就是早晨初醒打開窗戶聽到的第一聲鳥鳴,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音樂帶給人的寧靜和清新。
人類是何其不幸,天災人禍遍布世界,世俗煩惱時刻發生;人類又是何其有幸,享受天然的音樂,生活在大自然的各種寶藏之中。讓音樂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瓶復合維生素,時不時拿一顆出來咀嚼一番吧!
6、養生音樂是什麼
《天韻五行樂》里演奏所用的是中國民族弦管樂器,主要有古琴、古箏、竹笛、竹簫等,每一個調式均選用一種樂器主奏,為「琴羽、箏商、簫角、笛徴宮」,古人稱「琴簫」為弦管樂器中的「君子」,其音質深遠幽雅、空靈清和、意味雋永,千百年來一直為賢者高士所鍾愛與推崇,誠為天賜靈物!其形態至簡而其氣韻至深,其音波可直入五臟,振動其氣機,疏導其瘀滯,伐其有餘而補其不足,令人體五臟中和清安,氣爽神清,其優美清雅的音色對人體的健康很有益處
回歸國學經典,致力全球傳播!
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徴,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
音樂與人的心理、生理有著密切的聯系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徴,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角、徴、宮、商、羽五音稱之為「天五行」
我們這套《天韻五行樂》就是根據古人的「五音療法」理論並結合現代音樂療法而創作的,目的在於通過這些悠雅平和、清新自然的旋律來引導人們改善心靈和身體的不正常、不平和狀態;無論心靈憂愁哀怨還是身體內臟生病,只要用心去諦聽去感受,音樂或深或淺地總會使人們心情放鬆、氣血和暢,從而對身心起到很好的保健康復作用,這就是音樂治療,也稱音樂醫學
愛好氣功的人們也可將其作為帶功音樂,在清靜整潔的環境中,或端坐或靜卧,令身體松靜自然,呼吸均勻暢達,寧神靜氣,聚精會神於音樂旋律之中,並體味相應臟器的感覺,令二者的波動諧振起來,即可鼓盪體內氣機,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而強身健體
《天韻五行樂》正是運用了陰陽五行理論,共有五個調式,分別代表五行,對應五臟;每個調式分為陽韻和陰韻兩個部分,陽韻用於補益臟虛,陰韻用於清瀉臟實
「音樂療法」大事紀
一、1950年美國成立了世界第一個音樂治療協會
二、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樂治療聯合會
三、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國音樂治療學會
四、1996年中央音樂學院設立了中國第一個音樂治療專業
7、音樂被贊譽為「無形的健身葯物」,為什麼當優美的音樂傳入耳內,有益於健康?
科學研究證明,傳播到人耳中的優美輕松、愉悅、抒情的音樂,可以刺激腦神經系統,刺激身體分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生化物質,如激素、酶、醋酸膽鹼等。具有愉悅身心、消除疲勞、降血壓、幫助消化、改善循環、增加血流量等作用。也有助於恢復不平衡思維的新平衡,因此被譽為「隱形健身葯物」。許多國家經常在醫院和機場的候診室播放莫扎特、貝多芬和其他音樂大師的音樂,以消除人們在等待和等候時的緊張情緒。這表明音樂可以起到緩沖和放鬆緊張引起的焦慮、煩躁、沖動和紊亂等異常心理的作用,有利於保持身心平衡。
音樂不僅能保持健康,還能治病。音樂療法通過音樂的旋律、節奏和音色的平衡作用,使人們有愉快的情感體驗,逐漸形成穩定的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平衡,從而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許多專家學者逐漸闡明了這一機制。
目前,以不同音樂治療疾病的「音樂療法」已被廣泛使用。實踐表明,向即將分娩的外科病人或產婦播放輕音樂可以減輕疼痛。讓高血壓患者經常欣賞一些柔和的歌曲,這將有助於血壓平穩下降。失眠症患者會聽輕柔而低音量的小夜曲,這能讓人提前做夢。向嬰兒播放快樂的歌曲,同時搖動藍色可以促進語言和智力的發展。
「音樂和醫學一直是並將繼續是不可分割的,」美國的里士滿博士說。這是一個深刻的總結。音樂是生命、健康和長壽不可或缺的伴侶。
8、趙世民的趙世民:音樂讓我走出「絕望」
他,不識樂譜,卻在中國音樂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並成為音樂傳媒專業創始人,給「懂音樂」的人講課;他,沒有專家教授的名頭,卻將研究延伸至11個領域、能講28門課,還應邀在CCTV《百家講壇》講「探秘中國漢字」。他就是被稱為音樂養生奇人的趙世民。
「從孫思邈的『巫』,到華佗的『五禽戲』,到近代革命戰爭,再到今天的『音樂治療師』,以治未病、暖臨終、療己病、助胎育,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美好人生!」在「音樂鑒賞與養生!」的專題講座中,趙世民結合自己親身的絕症康復經歷,從音樂鑒賞與治病養生兩個方面解讀音樂,為清華大學煙台企業家工商管理課程高級研修班二期班的50餘名企業家們開了一劑養生保健的「藝術處方」。 作為「漢字基因學」創始人,趙世民對古漢字研究造詣頗深:「樂(樂)加草字頭就是『葯』,它表示的含義是:第一,葯的目的是給人帶來快樂、去除痛苦;第二,樂,樂舞,就是藝術本身也是葯;古代的「毉(醫)」這個字,巫在古代既掌管人與神間的溝通,也掌管藝術!」
這套方法,在他的身上持續了15年:每天走路10公里、游泳2公里,每天創作3小時。趙世民說,這就是體育加音樂藝術活動,讓他實現了自身的「四大奇跡」:一是,2001年做檢查時,各項血檢全部轉陰,病好了;二則,痔瘡、咽炎、腸胃炎等疾病也痊癒了,從那時開始練音樂養生功,他15年間沒有吃過葯;其三,成了一名學者;第四,藝術戒癮比葯物手術有效。
「中國四大女高音全都在90歲以上,證明音樂可以養生,因為練聲也就是練氣,音樂還有抒發感情、愉悅心靈的功效!」趙世民堅持認為,音樂藝術不僅可以醫病養生,還能預防疾病。
「我曾寫過一本書《蟲子也快樂》——人生活的周遭充滿細菌,如果你情緒經常緊張、焦慮,細菌就會出來搗亂,就會得病。如果你心情愉快,連細菌也會與你和平共處。」趙世民稱,要預防疾病就要從認知開始,並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先解決了認知問題,再調節情緒。
談起音樂藝術的醫療作用,他說,通過欣賞音樂藝術,可以快速化解悲傷、懊悔、仇恨等不良情緒,預防疾病,還可以產生愉悅,從而有效治療生活中各種常見疑難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
他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稱:人類疾病由遺傳和污染引起的比例佔29%,由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佔71%。所謂三分治,七分養。由此,趙世民得出了一個養生概念:陰陽平衡、勞逸結合。「晚上11點以前一定要睡覺,如果晚上11點到凌晨5點不睡,白天是補不回來的。因為,生物鍾不一致,這跟自然界的節氣是一個道理:過了節氣不播種,莊稼就不灌漿、不結果。」
「通過欣賞藝術也可以消除懶惰、煙癮、酒癮、網癮等不良習慣。」趙世民還認為,藝術戒癮比葯物手術戒癮既安全,副作用又小得多。藝術接種疫苗可提前讓人體驗負面極端情緒,一旦真碰上極端事件能起心理預防作用。 生活中,除音樂養生外,趙世民堪稱奇人,雖然生活在21世紀,卻沒有手機,不用電腦,不會開車,也不用洗衣機,他戲稱自己是個「原始人」。趙世民行李里惟一跟 「現代科技」有點關系的,就是他剛剛出版的有關藝術治療法的光碟。
說起「音樂養生功」,趙世民滔滔不絕:對於一個腦力勞動者來說,每天的運動不得少於工作時間的30%。每天工作8小時,運動就要有2小時以上。很多白領受工作限制,難以堅持,但是有一個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就是每天拿出20分鍾做「音樂養生」。「包括梳頭5分鍾,配上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按節奏梳頭100下,疏通13條經絡;叩齒5分鍾,配上拉斐爾的打擊樂《波萊羅》;提肛5分鍾,配以義大利音樂家維瓦爾里的《四季》,可以鍛煉骨盆的肌肉群;踩腳底5分鍾,用帶石頭的墊放在腳底走動,配以柴科夫斯基的《四個小天鵝》,堅持100天就會發現驚人效果!」趙世民建議說。
9、音樂可以治病嗎?
現在科學證明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作用的,並且現在已經在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