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不同體質的養生

不同體質的養生

發布時間:2020-06-30 20:47:32

1、不同體質的人吃什麼最能補氣?

根據中醫理論,人體可以分為很多種不同的體質,每一種體質都有可能引起出現氣虛的問題,所以想要補氣,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來進行調理,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功效,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體質的人想要補氣需要吃點什麼。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體質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所以重點針對這四種體制的補氣進行介紹。

1、陰虛體質的飲食調理

陰虛體質的人,經常會出現手心和腳心潮熱,身體容易出虛汗,口乾等問題,所以他們的飲食首先要補陰,只有這樣才能起到補氣的作用,在食物上,一般選擇糯米、銀耳、芝麻等具有補陰作用的食物,要盡量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加大各種水果蔬菜的攝入量。

2、陽虛體質的飲食調理

陽虛體質的人由於身體缺乏陽氣,所以多數人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他們非常怕冷,所以在飲食上,要多吃一些溫熱屬性的食物,常見的紅棗、生薑、羊肉都是不錯的選擇,吃了之後能很快改善陽虛的症狀,起到補氣的作用

3、氣虛體質的飲食調理

人們一旦出現氣虛的問題,多數人都會出現疲勞和渾身無力的問題,要想調理身體,需要多吃一些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常見的紅棗、小米、山葯、粳米都具有補氣的作用,熬粥喝的效果最好,所以氣虛體質的人可以選擇多喝一些養生粥。

4、血虛體質的飲食調理

血虛也是一種常見的體質,血虛的人大多身體會出現面無血色臉色蒼白的問題,所以飲食調理要注重補血,只有將血虛的問題解決了,才能起到補氣的作用,一般來說多吃一點好鐵量高的動物肝臟就能取得理想的調理效果。

無論哪種體質的人,想要補氣都需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展開調理,上面提到的四種方法效果都很好,建議大家積極嘗試。

2、不同的體質,養生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如何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體質呢?

隨著現在養生意識的提高,很多年輕人也都開始加入了廣場舞,保溫泡枸杞的養生隊伍里來。條件比較好的更是會選擇各種保健品來提高養生的效率。但我們要知道,其實養生的方法也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否則也可能會背道而馳。我們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判斷自己的體質?

1、經驗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自己是寒性體質或者易上火體質。其實他們並不一定去醫院做了檢得出來的結果,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平常的狀態和表現來判斷的。比如經常腹瀉、手腳冰涼、受寒感冒,就判斷自己是寒性體質;如果一年四季不斷大便乾燥,喝水比平時少了就會上火發炎,那可能就是易上火體質。

2、正規檢查

如果自己不確信或者想尋求更精確的答案,還是應該做正規檢查的,咨詢有經驗的專業醫生,通過正規的檢查來判斷自己的實際問題,這也是我們最推薦的辦法。這樣判斷下來的體質也最科學,最為准確。靠經驗可能會因為一些特殊情況而影響判斷,選擇了錯誤的養生方式。

看到這里的朋友,相信大家對如何正確養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們想要更好的保養自己的身體,首先是要弄清楚自己的體質究竟屬於哪一種,到底易受寒還是易上火又或者易過敏。然後再選擇適合的保健品或養生食材進行調理,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預想的養生目的。

3、「五行」養生!不同體質的飲食調理方法有哪些?

工作節奏太快,人們為了生計也是在不停地工作。有的人為了完成任務,更是不停地加班熬夜,飲食也不怎麼規律,這就導致了很多當代年輕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當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很多人就知道開始養生了,但是也是不遲的。只要好好調理,就可以使自己恢復健康的狀態。目前,得到廣泛認可的養生方式就是五行養生。那麼,五行養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體質為火的人,這類人的皮膚呈現出偏紅的狀態,走路比較穩重,肩比較寬。這類人應該多吃一些清熱健脾的食物,比如魚肉,山竹就不錯。體質為土的人,這類人的皮膚偏向黃色,臉比較圓潤,腹部有贅肉,走路穩重,身材勻稱。這類人想要調養,建議吃一些養肝的食物,比如雪梨,雞肉都是養肝益氣的好食物。

體質為金的人,這類人膚色是比較白的,行動比較快速,身材比較小巧,腹部比較平坦。這類人比較適合秋冬季節,在春夏季節容易生病。所以,在春夏季節的時候,體質為金的人要多加註意。這類人想要調養的話,對吃一些潤肺的食物,比如百合。

體質為水的人,這類人膚色比較黑,身材比較肥大,腹部有贅肉,行動有一點遲緩。這類人要多吃一些益脾的食物,比如茯苓,雞肉,百合。體質為木的人,這類人的臉色比較蒼白,看上去比較瘦弱,但是行動也是很敏捷的。這些人要多吃一些益氣的食物,比如蜂蜜。

4、不同體質養生方法既不同,那怎麼判斷自己的體質?

中醫學的角度上將人區分成了不同的體質,那麼怎麼判斷自己的體質呢?

怎麼判斷自己的體質

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是正常體質,這類人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患病少。

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而松軟。容易出汗。經常感覺導肢體酸困沉重、不輕松。經常感覺臉上一層油,嘴裡常有黏黏的或甜膩的感覺,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性格比較溫和,舌苔厚膩。患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

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的人,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患病傾向是瘡癤、黃疸等病。

氣郁體質

氣郁體質的人,體形偏瘦,常感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容易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驚嚇,常感到乳房及兩脅部脹痛,常有胸悶的感覺,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咽喉部經常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鬱、憂慮脆弱。患病傾向有失眠、抑鬱症、神經官能症、乳腺增生等。

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淤青。眼睛裡的紅血絲很多,刷牙是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是一類特殊體質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葯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過敏,有的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皮膚常因過敏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皮膚常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

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人經常感覺疲乏、氣短、講話的聲音低弱、容易出汗、舌邊有齒痕。患病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人,肌肉不健壯,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別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調,喜歡安靜,吃或喝涼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悶、內向。患病傾向,易出現寒病,腹瀉、陽痿等。

陰虛體質

陰虛質的人體形多瘦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臉上冒火,面頰潮紅或偏紅,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皮膚乾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動,舌質偏紅,苔少。患病傾向為易患咳嗽、乾燥綜合征、甲亢等。

那麼你屬於哪一種體質呢?

5、不同體質的女性要怎麼養生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常食淡干海參的人很少感冒,因為海參中所含有的豐富的蛋白質、精氨酸等是人體免疫功能所必須的物質,能預防疾病感染,調整機體的免疫力,對感冒等傳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功能。因此非常適合經常處於疲勞狀態的中年女士與男士,易感冒、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和兒童等亞健康人群。

延續衰老、消除疲勞:淡干海參中富含膠原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50多種天然珍貴活性物質,其中酸性粘多糖和軟骨素可明顯降低心臟組織中脂褐素和皮膚脯氨酸的數量,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海參中含有豐富的酸性粘多糖和精氨酸,有明顯的機體調節功能和搞疲勞作用。別外,海參中的煙酸、牛磺酸、鉀、鎳等營養素都具有快速消除疲勞,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
抗腫瘤 抗輻射:淡干海參中的海參毒素是一種抗毒劑,對人體安全無毒,但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轉移,有效防癌、抗癌。鉬元素能防治食道癌,硒化合物對肺癌、乳腺癌及結腸瘤等都有效果,酸性粘多糖有明顯的調節機體生理功能,抗癌活性,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臨床上還廣泛應用於肝癌、胃癌、鼻咽癌、骨癌、淋巴癌、卵巢癌、子宮癌、腦癌白血病及手術後患者的治療。

6、不同的體質怎麼養生?

專家痛批偽科學:「酸鹼體質」純屬謬論 健康報轉載 記者 張 彤 蔣乃珺
近兩年,在出版物和網路中流行著一種「健康新說」——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禍首都是「酸性體質」,這

些疾病涵蓋了當前幾乎所有常見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甚至抑鬱症等,因此提倡食用「鹼性食

物」。

此言論經一些媒體和網路轉載,影響了相當一批讀者。但《生命時報》記者從腎臟病學、腫瘤學、

營養學界權威人士那裡得到的信息表明,該言論純屬偽科學,沒有絲毫科學根據。

腎病學家:食物影響不了體液酸鹼度
聽到上述說法後,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腎病中心首席專家

諶貽璞教授首先表示,在現代醫學中根本沒有「酸性體質」、「鹼性體質」這些詞。他解釋說,正常人

體內的酸鹼度(pH值)穩定在7.35—7.45之間。
之所以這么穩定,在於人體有三大調節系統,分別為體內緩沖系統調節、肺調節、腎臟調節。
在體內緩沖系統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氫鹽系統,它的「工作原理」,簡單地概括,就是體內酸多了

,有鹼性物質來中和;鹼多了,又有酸性物質來中和。而肺調節,就是當體內酸性物質增多時,人會加

快呼吸,將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則呼吸變緩。腎臟也很重要,它能吸收鹼性的碳酸氫鹽

,並排泌酸性產物。只有當以上三大調節系統出了問題,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情況下,人體內的酸鹼平衡才會打亂,出現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而人體內的酸鹼度在正常情況下是

不會受到食物影響的。

一本宣傳「體酸是百病之源」的書稱:「當人體的pH值處於7—7.35之間時,屬於弱酸體質,容易受

到小病痛的干擾。」諶貽璞教授對此表示:「血pH值到7.2是嚴重的酸中毒,已經到生命的極限了。」書

中還稱:「pH值處於6.9—7,人極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諶貽璞教授啞然失笑,「我在臨床上就

沒見過pH值低於7的活人,更甭說慢慢存活著去患癌症了。」

之所以「身體偏酸」會被著重渲染,這可能跟臨床上酸中毒疾病較常見有關。諶貽璞教授介紹說,

人體酸鹼平衡紊亂有四種: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鹼中毒和呼吸性鹼中毒。其中前兩者

較多見,但絕不能說人病了身體就會「偏酸」了。並且,就酸中毒的治療來說,首先要從「治本」著手

——尿毒症引起的,需要透析;糖尿病引起的,要用胰島素;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則需要改善

肺功能……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才需要靜脈給鹼性葯物,根本不可能靠吃「鹼性食物」來解決。

上述圖書名為《找對病源,鹼回命》,還附贈100張pH試紙,建議讀者「通過測尿液的pH值來判斷體

內酸鹼度」。諶貽璞教授指出,這毫無科學根據,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而尿液的酸鹼度根本不能反映

體內的酸鹼度。尿液酸鹼度是與飲食相關,吃肉蛋奶等高蛋白物質時,尿液會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

,尿液會相對偏鹼一些。事實上,通過飲食調節尿液的酸鹼度,只能防治泌尿系統的某些鹽結晶沉積或

結石疾病,如為防尿酸鹽結晶沉積腎臟或形成尿路結石,應該讓尿液偏鹼;為防尿路草酸鈣結石形成,

就應使尿液偏酸。

該書開篇即稱:「聯合國衛生組織公布過一組數據——全世界有70%—80%的人屬於不健康的酸性體

質,有超過90%的人死於因為體質酸性化引起的高危疾病」,記者詢問了多位教授級專家,大家對這些數

據聞所未聞,也沒聽說過「聯合國衛生組織」這個機構。

而據該書編輯劉女士介紹,此書在市場上「賣得很好」。記者試圖聯系該書作者,但遭到了拒絕。

劉女士稱,作者為成都某中醫院的醫生。但她既不知道作者的真實姓名,也不知道其具體工作單位,更

沒有見過面,他們之間的聯系是通過他人進行的。而劉女士一直強調「這很正常」。據記者了解,出版

此書的圖書公司中沒有一名學醫的編輯,但他們卻出版了多部醫學保健類圖書。
營養學家:酸鹼性食物是無稽之談
按照「酸鹼體質論」的說法,人必須吃「鹼性食物」才能健康。就此,記者采訪了中國營養學會副

理事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副主編程義勇。程義勇說,早在上世紀40年代,有研究食品化學

的學者將食物燃燒後剩下的殘渣溶於水,再測酸鹼度,以此分析食物中的礦物質成分。但食品化學研究

與食物進入人體後復雜的代謝有著天壤之別。程義勇指出,某些所謂的科普文章主張「選擇食物要注意

酸鹼平衡」,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根本不值得提倡。

但「酸鹼性食物」一說在民眾中造成了很多困惑,不少人詢問營養學會的專家。對此,中國營養學

會特別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做出了澄清:「『食物酸鹼平衡論』稱,谷類、肉類、魚和蛋

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屬於鹼性食物,

能夠糾正酸性體質,防治慢性疾病。事實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預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為它們產生的

能量低,且富含維生素、礦物元素、膳食纖維等,而不是鹼性的作用。」

程義勇強調,「我們檢索了全球近50年來1000多篇有關機體酸鹼平衡的論文,沒有發現因為食品酸

鹼性引起酸性體質的研究報告。負責任地說,食物分為酸鹼性是食物化學的研究范疇,跟食物進入體內

以後的代謝變化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腫瘤學家:腫瘤病因與酸鹼無關
「酸性體質導致腫瘤」是「酸鹼體質論」中很吸引眼球的一點,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教授。他認為,「酸性體質致癌」根本「不值一提」。孫燕院士指出,人

為什麼會得腫瘤是通過生物學試驗研究的,就是對動物、體外細胞進行長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變

試驗,以觀察某種因素是否會導致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

孫燕介紹說,經過上述研究,目前公認的致癌因素有五類:第一,多環芳烴、芳香胺類等化學因素

,多與環境污染和職業因素有關,可能誘發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第二,電離輻射、熱輻射、慢性

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對白血病、骨肉瘤的發病有直接影響;第三,病毒,如幽門螺桿菌可誘發

胃癌,人乳頭瘤病毒是宮頸癌的主要誘因,乙肝病毒可誘發肝癌等;第四,遺傳因素,像乳腺癌、大腸

癌等都有較明顯的家族史;第五,免疫功能缺損。

「當然,這些年也有一些變化,」孫燕說:「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營養不均衡、環境污染、內分

泌失衡、肥胖,再加上過大的精神壓力,都可能成為致癌的誘因。」
不過,孫燕表示,即使具備上述條件,人也不會一下子就患上癌症,而需要一個內外因素長期作用

的過程。從這種角度來看,所謂「酸性體質致癌論」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到底是科普還是營銷
其實,很多宣稱「酸鹼體質論」的文章,都是在為推銷某種所謂的「鹼性產品」做鋪墊。
記者注意到,一年前網路上的「酸鹼體質論」文章還多以「科普」的面目示人,如今,幾乎在所有

該類文章後面,都有產品的身影或隱或現,不由得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一種市場營銷手段。

在新疆某保健品生產廠家的網站里,充斥著大量關於「酸鹼體質」的「科普文章」,宣稱各種癌症

都與「酸性體質」有關。而他們提供的產品——「恰瑪古鹼性食品」就具有「排出人體內的酸性物質,

糾正人體酸鹼度」的功效,而且價格不菲,10毫升的一小瓶精油就賣358元,一瓶90粒的膠囊賣280元。

除此以外,如「弱鹼性水杯」、「鹼性離子水」、「天然綠藻」等新奇產品,也都搭上了「酸鹼體質論

」的「便車」。

不過上述言論經網路和媒體轉載,影響不小,不由得讓人想起上世紀風靡一時的打雞血、紅茶菌,

乃至前不久被批駁的「排毒餐」。對此,程義勇表示,科普宣傳的對象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內容必須是

得到充分證明的科學知識。「有些所謂的『科學發現』、『科技成果』沒有足夠的實驗依據,只是簡單

的推論或猜測,如果隨意傳播,就會誤導廣大群眾。在學術界允許專家之間有不同觀點的爭論,但一般

群眾對充滿了術語的科普文章缺乏足夠的辨別力,容易受騙上當,這就需要專業科技工作者站出來澄清

。」

諶貽璞教授則認為,對這些胡編亂造、斂財坑人的偽科學一定要狠狠揭發,使它成為過街老鼠,讓

科學恢復原貌。
網路編輯: 來源: 人民網―《生命時報》 發布日期:2008-09-09

7、人分九種——人體體質辨識與養生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1.陰陽五行分類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性格特徵、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等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每類型再比類於古代樂譜,分角、徽、宮、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 2.陰陽太少分類 這種體質分類,是根據人體的陰陽多少,並結合體態、性格特徵進行分類的。《靈樞·通天》認為,人體陰陽有盛陰、多陰少陽、多陽少陰、盛陽、陰陽和平之分,從而將人體分為太陰之人,為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類。 3.現代中醫臨床九種體質分類 近年來,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從臨床角度提出中醫九種體質分型,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參見前文——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及中醫的九種體質辨識及其調養) 4.八卦體質類型 八卦的象與數是密不可分的,實為一體。象數作為易學最古老的語言,用以說明宇宙間的各種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是豐富的宇宙信息的載體。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如,乾卦人就要涼潤養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風溫養生以應對脾濕,尤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多開窗以便讓濕氣從房間離跑出去;離卦人則要低溫養生,離卦是陽火、陽熱,熱就容易傷陰,導致陰虛,所以在冬天進行養生的時候離火之人就要注意節能。掌握八卦體質類型,其價值也就體現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與不同體質的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