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養生的方法
你可以看看<<四季養生雜談>>和<<中華養生寶典>>著兩本書,都比較中肯.
2、紅樓夢中的飲食雜談
要說《紅樓夢》的飲食就不得不提劉姥姥幾進大觀園,劉姥姥因生活所迫,來到賈府求助,賈府上上下下對她還挺不錯,托賴賈府上下恩光,她跟著吃了不少好東西。她吃到了那種連她們鄉屯裡最手巧的姑娘用紙鉸也鉸不出的花朵樣的面點;吃到了掉在地上連個響聲兒也沒聽見便被撿走的「一兩銀子」(鴿子蛋),但給她同時也是給絕大多數讀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那道要用「十隻雞」來配的茄子吧。 那天劉姥姥托賈母的福一起用飯,鳳姐兒奉賈母之命將那道有名菜--茄鮺撿些去「餵」,劉姥姥吃後聽說是茄子不禁「失笑」(是「失笑」不是「吃驚」),說出了下面的話:「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這里的「失笑」比「吃驚」更有力地反映了茄鮺的味道--一個應該常吃茄子的老年村婦竟然不相信她吃的是茄子。 及至眾人再度保證,她又細嚼細品之後才半信半疑,於是向鳳姐探問做法,想回去弄著吃,鳳姐就告訴了她: 「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剝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成在磁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至此劉姥姥發表了那著名的,被周汝昌老先生認作「不凡」的感嘆:「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不得這個味兒!」 就如周老先生說的「這正是向讀者宣示了中國高等食譜中的真奧妙」。中國高等食譜並不一定都是些什麼龍肝鳳髓、熊掌猩唇等罕見之物,而是更加註重用最平凡的材料做出美味且賞心悅目的菜餚,講究的是做法而不是材料。金庸先生也在其優秀作品《射鵰英雄傳》中就借武學宗師同時也是一位美食家的洪七公的口說明了這一觀點--當黃蓉說要做燒白菜、蒸豆腐給洪七公吃時,他欣喜若狂,並向讀者介紹了中國高等食譜的精華所在。真正的考究飲食要道,本不在那些珍稀之物上見其用心,示其豪侈,只是在最普通的常品中顯示其心思智慧、手段技巧而已。《紅樓夢》中的茄鮺、《射鵰英雄傳》中「二十七孔明月夜」(把豆腐弄成圓球,嵌在金華火腿中蒸熟後只食豆腐,火腿則捨去不食),均是代表之作。有人曾經按《紅樓夢》的指導,仿製了這一道茄鮺,但結果「不太好吃」。其實《紅樓夢》中的飲食並不是為了誇耀作者自己如何如何懂吃,自己的生活如何如何闊氣,而是體現中國飲食的精神、哲理與美學情趣,所以「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事才會發生。 《紅樓夢》中還有一處關於飲食的描寫也令人印象深刻且與茄鮺風格迥異,那就是寶玉請芳官吃的那頓便飯。那天是寶玉生日,芳官是南方女子,吃不慣壽面,又無資格上「檯面」去喝酒,於是悶悶不樂,向廚房傳索,送一個食盒來, 「裡面是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小燕和芳官都笑了。」 這餐飯雖規模小,但十分精緻,特別是那碗蒸得熱騰騰碧瑩瑩的綠畦稻粳米飯,很能引起人的食慾,逼真極了。再從整體來看,那一食盒子--綠米、紅鵝脯、乳白色的鴨子,淡黃色的粳卷酥,真是五光十色,讓人看了就想吃。 《紅樓夢》中的人物對禽鳥類情有獨鍾,就說芳官的「便飯」,三個菜,禽鳥佔了兩樣--蒸鴨子、鵝脯,再看「史太君兩宴大觀園一回」,賈母又是對一味禽鳥類菜--糟鵪鶉十分中意,這些細節告訴我們當時有錢人家十分重視飲食與健康的聯系--禽鳥類一般都「性涼」,「敗火」,與那麼養尊處優的人是十分相配的,所以我們查明清宮廷檔案發現宮中的貴人們肉食也以禽鳥類為主,尤其是鴨子。(大清高宗純皇帝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七的早膳為:燕窩扁豆燒雞絲,酒燉鴨子,酒燉豬肘子,燕窩肥雞絲,燒羊肉片,托湯鴨子,清蒸鴨子,竹節小饅頭,白糕,奶子,還有幾樣時鮮蔬菜。)大清慈禧皇太後最愛吃的菜就有清燉鴨子,燜蒸鴨子,烤鴨子--大概是他們操心的事太多,容易上火,所以要注意敗火消炎。 《紅樓夢》中記述著飯後人們吃茶漱口的細節--林黛玉初來榮國府,第一次用完飯「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作者下面寫了一段話:「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雲:飯後務待食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林黛玉還覺得不妥,但因為入鄉隨俗,接了茶,「早又見人捧過漱盂來」才又明白過來,「也照樣漱了口」。這個細節再次說明了當時中國的飲食不只是為了生存必要的能量補充,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保健,養生的文化--茶水呈鹼性,飯後用茶漱口可潔牙,防治牙齒酸蝕大大有益。要知道當時是沒有專門的牙醫的,也沒有人會裝假牙,所以護齒養生要從小做起,從細節抓起,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內涵深刻,無邊無際,我們僅從書中提到的幾個小片段里就可以引出中國飲食的精神、哲理、美學情趣及飲食與養生的聯系,足以說明這一點。但由於知識的局限、社會閱歷的淺薄、時代的差距,我們未能更加深入,在此特別提出。
麻煩採納,謝謝!
3、尋找一個中醫養生的電視節目。
北京台有個類似養生堂這樣的節目有《五味雜談》,挺好看的
望採納。
4、有沒有什麼生活類的節目叫我們養生和保健,或者人際方面的,最好針對男生的.
這個我懂,風景如畫啊,給分有``
5、茶中的古代養生的道理什什麼?
中國養生思想概觀 歷史長河知中的養生術 天人合一的養生觀 日常生活中的養生術 生活起居與養生 養生與住房風水及環境衛生 飲食的養生之道 煙、酒、茶利弊談 性生活與健康 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調攝 睡眠的學問 淵源深長的古代養生術 靜里乾坤 氣道功啟秘 葯物養生 按摩導引術 美容與養生 儒家養生術 釋家修性術 道家長生術 養生雜談 古代衛生防疫和消毒融離 飲水清腸保專健康 清朝皇宮食補妙談 茶中雋品是蘿卜 清涼入葯蓬蒿菜屬 三月薺菜賽靈丹 龍眼安神又益智 「病從口入」新解 身心放鬆話休閑 警惕家庭物質文明帶來的疾病 養病箴言 後記 ……
6、關於雜談方面有哪些經典的中華句典?
【不教不學,悶然不見己缺】出自唐代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意思是:不通過教授別人以及自己的學習,就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
【為學大病在好名】出自明代王陽明《傳習錄》。意思是:做學問最忌諱的就是貪圖虛名。
【聖人之於天下,恥一物之不知】出自漢代揚雄《法言·君子》。意思是:對於天下的事情,有一件不知道的,聖人都會覺得恥辱。
【學不博者,不能守約;志不篤者,不能力行】出自宋代楊時《二程粹言·論學篇》。守約:掌握要領。意思是:學識不夠淵博,就無法得其要領;志向不夠堅定,就不會努力實行。
【學博而後可約,事歷而後知要】出自明代王廷相《慎言·見聞篇》。約:簡約,要領。要:重要。意思是:學識淵博了,然後才能得到其要領;事情經歷得多了,然後才能知道其重要。說明人應當多學習、多經歷。
【學不必博,要之有用】出自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意思是:學識不一定要有多麼淵博,最重要的是能夠學以致用。
【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無法者,人之大殃也】出自《荀子·儒效》。法:法度。意思是:能夠有老師、有法度是人最為寶貴的事情;沒有老師、沒有法度是人最為不幸的事情。
【學者不長進,只是好己勝】出自《陸象山集·語錄》。意思是:學習的人不能有所長進,只是因為太愛自以為是、驕傲自滿了。
【學者不長進,其病根只在護短,恐人笑己之不知也。一笑即恥,而終身之笑,顧不恥乎】出自《格言聯璧·學問類》。顧:難道。意思是:為學之人之所以不能長進,根本原因就是護短,恐怕別人笑話自己無知。被別人笑話一次就覺得恥辱,被別人笑話一輩子就不是恥辱了嗎?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出自《論語·泰伯》。意思是:學習就好像是在追趕什麼東西似的,總是怕追趕不上,等追趕上了,又害怕會失掉它。
【獨是之語,高士不舍,俗夫不好;惑眾之書,愚者欣頌,賢者逃頓】出自漢代王充《論衡·自紀》獨是:獨到見解。逃頓:即逃遁。意思是:有獨到時見解的言論,高尚之人不舍放棄,而庸人卻不喜歡;迷惑眾人的書本,愚鈍的人欣然吟誦,而賢德之人卻避而遠之。
【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出自漢代徐幹《中論·治學》。贍:豐富。意思是:為學之人不怕其才智不夠豐富,而是怕他的志向不夠堅定。
【不醜不能,不惡不知,尚矣】出自《呂氏春秋·孟夏紀·用眾》。不:不要。丑:羞恥。惡:討厭,不喜歡,怕。意思是:不因為自己有所不能而感到恥辱,不因為自己有所不知而覺得可怕,這是優點。
【學不足以修己治人,則為無用之學】出自清代方苞《年譜序》。意思是:如果所學的知識不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不能夠服務於社會,就是沒有用處的學問。
【生而不知學,與不生同;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出自宋代黃晞《聱隅子·生學篇》。意思是:人生在世,如果不知道學習,就如同沒有出生一樣;學習了而又不能領會其中的道理,就如同沒學一樣;領會了其中的道理而又不能實行,就如同沒有領會道理一樣。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出自宋代劉過詩《書院》。種:種植,這里指勤奮學習。稔:莊稼成熟,比喻獲得成功。意思是:努力學習就如同努力耕種一樣,該勤奮還是該懶惰,你自己知道。只要書讀得多,總會有大獲成功的時候。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出自宋代汪洙《神童詩》。意思是:所有的行當都是沒有出息的,只有讀書最高尚的。表現了舊社會對各行業的偏見。
【玉屑滿篋,不為有寶;詩書負笈,不為有道】出自漢代桓寬《鹽鐵論·相刺》。篋:箱子。笈:竹製的書箱,能背在背上。意思是:碎玉滿箱,算不得擁有財寶;讀了幾箱子的書,也不等於就掌握了其中的道理。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出自《孟子·盡心下》。書:這里專指《尚書》。意思是:完全相信《尚書》里的話,還不如沒有《尚書》。現多指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被書本所束縛。
【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也】出自清代朱舜水《送林道榮之東武序》。意思是:不擔心讀了書沒有用,只怕不肯讀書。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出自《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注引《魏略》。意思是:書能讀到上百遍,書中的含義也就自然懂了。
【居近識遠,處今知古,惟學矣乎】出自《文中子·禮樂篇》。意思是:要想住在近處而知道遠處的事,生活在現代而了解古代的事,只有學習才能做到啊。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出自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意思是:要想了解天下的世事滄桑,只有讀通古人的書才行。
【讀十篇不如做一篇】出自清代唐彪《文章多做始能精熟·引諺》。意思是:讀十篇文章也不如自己寫一篇文章的收獲大。
【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出自清代徐洪鈞詩《書懷》。事:從事。意思是:讀書貴在能夠領會書中的主旨要領,而不必拘泥於它的章節和句子。
【讀書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莫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出自宋代陸九淵詩《讀書》。荒忙:即慌忙。涵泳:慢慢體會消化。權:暫時。意思是:讀書最忌諱馬虎匆忙、急於求成,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慢慢體會,會發現裡面有無窮的興味。不能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放一放,但對自身急需的東西一定要立即動腦,抓緊時間思索。
【讀有字書,卻要識沒字理】出自明代鹿善繼《四書說約》。意思是: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意思上,更重要的是要從中體會出處世的道理。
【惟書有色,艷於西子;惟文有華,秀於百卉】出自唐代皮日休《目箴》。色:色彩。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的一位美女。百卉:各種花卉。意思是:只有書是最有姿色的,甚至比西施還要艷美;只有文章是最華美的,甚至比百花還要秀麗。
【道理書盡讀,事務書多讀,文章書少讀,閑雜書休讀,邪妄書焚之可也】出自明代呂坤《問學》。意思是:揭示事物道理的書全都要讀,闡述處理事務方法的書要多讀,說明文章章法詞句的書盡量少讀,只用來消遣的書不要去讀,而那些宣講歪門邪道的書燒了就行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出自《莊子·養生主》。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止境的。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出自唐代賈島詩《戲贈友人》。意思是:一天不寫詩,就覺得自己的心如同廢棄的水井一樣乾枯。
【一字之褒寵逾華袞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市朝之撻】出自晉代范寧《春秋穀梁傳集解序》。逾:勝過。華袞:古代王公貴族的禮服。市朝:人群會集的地方。意思是:對作品哪怕一個字的褒揚,比送給王公貴族的禮服還榮耀;對作品哪怕只言片語的貶抑比在人群里鞭打一頓還羞辱。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出自唐代杜甫詩《戲為六絕句》。意思是:不輕視今人,同時也更推崇古人,只要有清詞、麗句,有長處就要學習借鑒。
【文起八代之衰】出自宋代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八代:指東漢、兩晉、宋、齊、梁、陳、隋,八代之衰是指自東漢等八個朝代以來,盛行駢體文,文體形式呆板,很難具體細致地表現內容,只追求辭藻華麗,是一種程式化的浮誇文風。意思是:韓愈的文章振興了八代以來日漸衰落的傳統古文。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出自唐代杜甫詩《戲為六絕句》。爾曹:你們。江河:長江黃河。意思是:日後你的身名俱滅了,可「四傑」的那些詩文仍將像長江黃河那樣永遠流傳下去。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出自晉代王羲之《蘭亭集序》。意思是:後人評價我們,就像我們評價前人一樣。說明看待前人作品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出自清代趙翼詩《論詩》。江山:國家。風騷:《風》和《騷》,即《國風》和《離騷》,這里泛指詩文創作。意思是:歷史上每一朝代都會有有才華的人出現,各自開創一代新風,領導詩壇幾百年。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持:主張。意思是:他所持的觀點有根據,所說的話有道理。後泛指立論有據,言論有理。也作「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出自晉代陶淵明詩《移居二首》。奇文:好的文章。相與:共同。意思是:有好的文章一起賞識,疑難的問題,大家共同剖析。後人常反其意而用之,指將不好的文章拿出來,供大家批評分析。
【春秋之法,常責備於賢者】出自《新唐書·太宗本紀》。春秋:即《春秋》,相傳為孔子所著,為儒家經典之一。意思是:《春秋》之中常常責備有才德的人。說明史書對人的評價非常嚴格。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出自(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意思是:自己家裡的破掃帚,也自以為是無價之寶。比喻沒有自知之明,看不到自己的弊病。
【著書都為稻粱謀】出自清代龔自珍《乙酉·詠史》。稻粱:泛指食物。意思是:著述立說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罷了。原為作者自白之語,現常用來諷刺一些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的作者。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意思是:在別人看來,滿篇都是荒誕的言語,而實際上卻飽含著作者的無限辛酸和苦澀。都說作者太過痴狂,可誰能真正了解各中的滋味呢?說明文章中常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思想感情。
7、養面首 武則天蓄養男寵是情慾泛濫還是養生保健
武則天晚年養面首應該主要是心理安慰,生理上應該沒什麼需求。畢竟一個連親生兒子、女兒都能害死的女性,又處在高處不勝寒的地位,心中的孤獨與寂寞是無人可與述說的。此時期政權穩固,女皇陛下威望如日中天,從而較有閑心養面首排遣內心的孤寂,養生保健醫學上並無依據,情慾泛濫更是多出野史雜談。
8、山東電視公共頻道的欄目檔案
《民生直通車》是山東電視台公共頻道全力打造的一檔大型民生新聞欄目,也是山東省內第一檔民生新聞欄目。自2004年開播以來,始終把「為百姓辦事,替政府分憂」作為欄目的宗旨,把百姓話語、平民視角和民生關懷作為自己的品格追求,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好評。根據AC尼爾森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民生直通車》最高收視率超過8%,市場份額接近30%,成為山東省最有影響力的民生新聞欄目之一。2005年被評為山東省廣播電視新聞十佳欄目。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新聞欄目,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直機關首屆「十佳青年文明號」。
《民生直通車》關注的新聞主要以省城為主,輻射全省及周邊地區,節目來源以獨立采編為主,強調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和親身體驗,注重傾聽百姓心聲,反映社會熱點,建立民眾與政府溝通的橋梁,積極為百姓排憂解難。包括小夢主持的小夢說天氣在內,《民生直通車》欄目長度為55分鍾,節目主持人為孫亮、樊秀麗,欄目將每天最新的新聞事件,以個性化的表現手段和主持風格加以展現,同時還設置了新聞話題,觀眾以發送簡訊方式參與話題討論,發表自己看法或提供新聞線索。
《民生直通車》每晚17:50播出。 主持人「秀才」通過麻辣犀利、幽默風趣的點評,為大家帶來一場繪聲繪色、耳目一新的新聞雜談「秀」;在這里,「秀才」與專家對話,與觀眾互動,與美女觀察團辯論,同樣的新聞不一樣的角度,同樣的事件不一樣的演繹。網羅眾生相,快意評天下,盡在---《秀才來了》
主持人:吳旻昱
播出頻道:公共頻道
播出時間:周一至周六20:00-20:40 《身體健康》是山東電視公共頻道與山東省衛生廳合作創辦的省內第一檔集診療、預防、健康指導、養生為一體的大型醫療服務類節目。山東省立醫院、齊魯醫院、山大二院 千佛山醫院、軍區總醫院、山東省腫瘤醫院、山東省口腔醫院等強勢加盟;每天19:30-20:00在山東電視台電視公共頻道播出。《身體健康》重磅推出周末特別節目《醫生到你家》,欄目將邀請醫學博士,親入您的家中,為您現場把脈診斷病情,並從您的生活點滴之中找出致病元兇,最後,由權威專家為您私人訂制治療方案或健康指導。
主持人:孟慧 李莎
播出頻道:山東電視台公共頻道
首播時間:周日晚 18:55
重播時間:周日晚23:10
9、兩性雜談:1.人的美貌是上帝的恩賜,也是生存的優先條件。誰道自古紅顏多薄命,人生窮命莫生窮相。2.
男女搭配,干著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