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觀察汗可以辨別哪些病?
汗為心液,人體出汗正常與否,汗的色、嗅有否異常,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指示:
(1)手心出汗往往是過於緊張。
(2)糖尿病患者不易出汗,而小便次數和數量增加。
(3)甲亢病人不僅易出汗,並在出汗的同時心慌氣促。
(4)佝僂病初期嬰兒易出汗。
(5)肺結核病人在浸潤期往往在入睡後出現「盜汗」。
(6)有的兒童無汗,可能是患「先天性外胚葉缺損症」,這樣的孩子皮膚乾燥甚至乾裂。
(7)老年人半身出汗稱為「偏汗」,是中風的前兆,要注意防範。
(8)高熱病人出汗後體溫下降而四肢厥冷者,表示體質極虛,要當心復發與注意調養。
(9)肝硬化的病人汗帶黃並有一種特殊的腥味。
(10)糖尿病患者的微汗帶芳香味。
(11)氣溫高而不出汗,要當心中暑。
(12)經常稍一動彈就出汗,不是體胖就是體質虛弱之故。
(13)如果渾身冒汗,則是精與神不固之兆。
(14)重危病人只額頭出汗,預示病情惡化。
(15)胸口出汗是思憂過度。
2、北京衛視養生堂更年期出汗吃什麼葯
更年期出汗吃什麼葯好
不需要吃葯,更年期是指婦女從生育能力與性活動旺盛時期逐漸過渡到老年期,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這個時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由於功能衰退引起體內內分泌物失調,部分婦女對此變化不適應,知而出現了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1.月經失道調。月經從不規律到停止;月經周期延長,血量減少,間歇停經直至絕經;月經周期不規則,經期延長,血量增多,大出血或淋漓不止;突然絕經。
2.植物性神經失調。一陣潮熱湧向頭頸部以至遍及全身,發熱後出汗,有時頭暈,眼前發黑,心跳加快,胸悶,情緒不穩定,憂慮,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愛發火、失眠,有時喜怒無常。
3.新陳代謝障礙。身體漸漸發胖,脂肪常常堆積在腹部、臀部,由於血管回彈性減退,容易出現血管硬化或梗塞,有時出現輕度或隱性糖尿病自己不察覺。皮膚和皮脂腺萎縮,皮膚乾燥,有時瘙癢。80%的婦女出現骨質疏鬆,腰酸背痛。
4.生殖答器官萎縮。陰道分泌物減少,性生活疼痛或性交困難,因生殖器黏膜變薄,抗菌能力下降,容易導致泌尿生殖道細菌感染。
3、北京衛視養生堂二零一六五月六日視頻腎虛多汗怎麼辦?
養腎的方法非常的多,日常生活中適量的吃一些,對於腎臟是非常有好處的,除了這些大家盡量要多吃一些健康的食品,而且晚上盡量少熬夜,多注意鍛煉身體。
4、北京台演的養生堂里治療脫發的中葯是什麼?
脫發主要分三種類型:一種是神經性脫發,一種是脂溢性脫發,再就是兩者的混合,也有人將脫發分為男性型脫發、女性脫發、斑禿、先天性脫發、外傷性脫發、毛發周期性紊亂等許多種類型。 第一種神經性脫發是「虛」症,表現在頭上,因為內傷「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外感六淫,使氣血失和,運行不暢,不能養發,使毛囊缺血缺氧,營養斷流,迅速大面積脫落。第二種是脂溢性脫發,一般稱禿頂,是一種毛發進行性退化的現象。開始頭油頭屑多,頭皮癢,繼而在梳頭和洗頭時脫發嚴重,頭頂、兩鬢的毛發逐漸稀少,脫發區的頭皮變薄、光滑,毛孔逐漸閉鎖。此現象多因精神負擔過重,用腦過度,煙酒過度等,使身體內蘊濕熱,由於濕熱上蒸,使頭部分泌的油脂過多,在頭皮恆溫和氧氣的氧化中變成脂肪酸,被頭皮毛囊再吸收,破壞了毛囊的上皮細胞。造成毛根深部組織的缺血缺氧。這種情況在領導層和知識分子企業家、藝術家中較多見。脂溢性脫發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者出油多、癢、皮屑多,一洗頭掉滿盆頭發,有時有幾百根,一梳掉幾十根,並持續不斷地掉,有的頭皮發紅,起小疙瘩。中期脫發嚴重,頭頂稀疏,風一吹露頭皮。晚期頭頂光滑或少量絨毛。頭發生長的好壞與腎、肝和氣血有直接的關系,腎為先天之本,精血之源。腎生髓主骨,其華在發。肝主血,血虧則發枯。由此可見無論何種脫發,均與肝滯腎虛有關。 中醫對脫發早有認識,有肝藏血、發為血之餘之說,近年來又有血瘀學說,故大凡禿發治療以補腎、養血、活血為主。其中醫分型大致有血虛風燥型、氣滯血瘀型、肝腎不足型。患者可由醫生辯證以安神、養血、祛風、補益為原則,內服四物湯,加用安神葯,如枸杞子、桑椹子、合歡皮、酸棗仁、朱茯苓為基礎方,氣滯血瘀者用逍遙散合通竅活血湯加減,肝腎不足者用七寶美髯丹加減。此外,還有一些服用方便的奇方:(1)用川芎、首烏、桃仁,打碎、泡開水代茶飲服。(2)茯苓粉:茯苓,研為細末,臨睡前吞服,或用茯苓煎水內服亦可,效頗佳。(3)中葯黃芪治療頑固性斑禿:黃芪煎水,混合,早晚分服,連續用葯,直至毛發新生,療程3個月至半年。(4)當歸、柏子仁各等份,共研為細末,蜜煉為丸。(5)雞內金炒焦、研細,溫水送服,有良效。願你早日康復!!!!!!!!!!!!!!!!!!!!!!!!!!!!!!!!!!!!!!!!!!!!!!!!!!!!!!!!!!!!!!!!!!!!!!!!!!!!!!!!!!!!!!!!!!!!!!!!!!!!!!!!!!!!!!!!!!!!!
5、北京養生堂有一期介紹治手足癬的是哪期,急,謝謝
網頁鏈接
北京衛視養生堂 20100702期,從第32分鍾開始看。哈剛老師講的關於腳氣的。如果對您有用,記得及時採納哦~
6、汗的中醫望診之觀汗知病
在醫學上,多汗症可分為全身多汗和局部多汗。
全身多汗症
由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低血糖症: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除怕熱多汗外,還表現有食慾增大,吃得多,反而消瘦,大便次數增多,心慌,精神緊張等症狀。
糖尿病:由於合並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患者還伴有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等症狀。
嗜鉻細胞瘤: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多陣發性出汗,有時也可持續出汗,還可出現心慌、手抖、四肢發涼等,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
另外,高血壓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可出現多汗。
局部多汗症:
自汗:常日間出汗,活動後更甚,多由氣虛或陽虛所致,可服用溫補之品進行調理。
盜汗:入睡後汗出,醒後則汗止,多見於陰虛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結核患者最多見。
鼻汗:每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多見於過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額汗:汗出局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籠熱氣,多見於身體陽氣偏甚及消化功能亢進者。
半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無汗或汗出甚微。多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壓症、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勞心汗:系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分子。
會陰汗:汗出局限於會陰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見於外陰瘙癢症、陰道炎等婦科病,亦可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騷氣味,腋窩部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多見於青、中年,女性多於男性。
半邊頭汗:整個頭部以鼻中分成兩半,一半頭出汗,另一半頭滴汗皆無。此系因大病後夫妻同房,陰陽雙虧並感寒所致。
手足心汗:多發生於緊張或激動時或在公開場合說話時,常在青少年時發病,多半是精神壓抑引起。
此外,高燒病人的「戰汗」先見全身戰栗發抖,而後汗出、生命垂危之際的「脫汗」大汗淋漓不盡,均為疾病轉危之徵象,應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