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用草葯敷在手腕上能排毒嗎?
既然你都說了這種方法很好了,那也不需要問了吧!呵呵~~土方有土方的好,科學有科學的秒,心理感覺良好,心態也自然好些。身體也自然不錯了。呵呵~~
2、手的保養方法有哪些?
按摩雙手合掌互相摩擦至熱,一手五指掌面放在另一手五指背面,從指端至手腕來往摩擦,以局部有熱感為度,雙手交替做。然後用手掌沿上肢內側,從腕部向腋窩摩擦,再從肩部沿上肢外側向下摩擦至腕部,一上一下為1次,可做24次;另一上肢同法。按摩時間可安排在晚上睡前和早晨醒後。
梅花針護手取梅花針輕叩手背部皮膚,由指尖沿著手腕叩擊,每日1次。手法不宜太重,每次叩擊時以手背皮膚達到溫熱即可。叩完後最好塗擦潤手膏。此法潤滑防皺,活絡行血,保持手部健美。
葯物潤手
嫩膚桃仁20克,杏仁10克(去皮夾),橘核20克,赤芍20克,辛夷仁、當歸、川芎各30克,大棗60克,牛腦、羊腦、狗腦各60克。諸葯加工製成膏,洗手後取適量擦勻,忌火炙手。本品有光潤皮膚、護手防皺之效。
保持手部衛生保持手部清潔衛生,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健手美手之效;二是預防疾病,是把好「病從口入」的主要環節。俗話說:「飯前便後洗洗手,細菌病毒難入口」。洗手時應用肥皂或香皂,不但去污垢,還可殺菌。但切忌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因汽油對皮膚有侵蝕作用,手變得粗糙,易引起一些皮膚病。冬季的取暖,古人主張用暖水器,或用熱水泡手,不可以爐火烘乾。《老老恆言·雜器》說:「冬寒頻以爐火烘手,必致十指燥裂」,值得我們生活中加以注意。另外,要勤剪指甲。《養生書》說:「甲為筋之餘,甲不數截筋不替」。經常修剪指甲,可消除細菌,還可以加強新陳代謝,促使筋氣更新,有利十指甲的榮澤,筋膜的強健。
3、有人說只要用力拍手腕,就有排毒效果!真有其事嗎?
按摩是中醫養生經常採用的一種療養方法,按摩過程舒服,療效也令人欣喜。針對現代人由於過於忙碌,缺少關懷自己身體的時間,如果這時候可以多進行一些簡易按摩的話,對我們的健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腰部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絡,促進腰部氣血循環,從而產生減肥的效果。 1、揉命門穴:命門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與前臍中(神闕穴)相對。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拳尖)置於命門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重復操作36次。意守命門穴。每天按揉此穴,適應腎陽虛肥胖。 2、揉腎俞穴:腎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與命門穴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作36次。意守腎俞穴。 3、揉腰陽關穴:腰陽關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置於腰陽關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反復作36次。意守腰陽關穴。督脈為陽經,本穴為陽氣通過之關。 4、揉腰眼穴: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3。8寸處,與腰陽關穴相平。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腰眼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連作36次。意守腰眼穴。 5、腰部活動:兩手相互摩擦至熱,用兩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兩則腎俞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再逆時針方向旋轉腰臀部9次,連作36次。意想腰部盡量放鬆。 6、捶腰陽關穴: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鬆,用拳背部叩擊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陽關穴36次。意守腰陽關穴。每天叩擊此穴,具有振奮陽氣、強腰膝等作用。 7、拿委中穴:委中穴在膝關節後面月國窩橫紋正中處。雙手對搓至熱,以兩手同時拿揉(用大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面對稱施力拿、揉)兩下肢委中穴,約1分鍾。 8、捶腰骶:兩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節奏地叩擊腰部脊柱兩側到骶部,左右皆叩擊36次。意守腰骶部,並意想腰骶部放鬆。 9、擦腰:搓手令熱,以兩手掌面緊貼腰部脊柱兩旁,直線往返摩擦腰部兩側,一上一下為1遍,連作108-180遍。意想腰部的熱感越來越強而達整個腰部。每天早晚各一次,堅持不懈,必見成效。 減肥按摩法: 靜坐,腰直頭正,輕閉口目,全神貫注於腰部,分3步進行操作。 第一步:握空拳,用雙手拇指背稍屈曲緊貼背後脊柱兩側凹陷處,兩手盡量放到同側腰脊最高位置,以拇指指間關節著力,沿著脊柱兩側,從上按摩到下尾骨部位,然後再向上按摩到最高位置,一下一上為一次,反復進行20~40次。 第二步:用雙手大魚際緊貼同側背後腰眼位置,用力向上按摩到最高位置,然後再往下按摩到最低位置,一上一下為一次,反復進行20~30次。 第三步:用雙手大魚際緊貼腰部腎所處的位置,按摩腎臟20~30次。 腰部按摩用力宜稍強,力度不夠,其作用不能深達組織,但亦不能用蠻力,力度應自然貫徹於手,以意引力達到深部組織。經常按摩腰部,有很好的減肥效果。並對防治腎虛所致的腰酸背痛、陽痿、遺精、帶下、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及婦女月經不調和盆腔臟器疾患效果較好。
4、手腕轉動能活血化瘀嗎
注重日常飲食,活血化瘀的幾種日常食物:
黑木耳: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黑木耳還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有利於將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
醋:味酸苦、性溫,歸肝、胃經,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積、消腫軟堅、解毒療瘡的功效。《本草求真》里說:「醋主斂,故書多載散瘀解毒,下氣消食。」用於瘀血所致胃腹疼痛、食慾不振、吐血、便血。但外感者忌食,且不宜與茯苓同吃。
西紅柿:西紅柿含有多種活血化瘀的成分。果膠,可降低膽固醇;黃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液循環。
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食鑒本草》里說,它能「化血塊,氣塊,活血」。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散瘀的功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能舒張外周血管,具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並能擴張冠狀動脈、降脂、強心。
更多生活養生經驗 www.laozongyi.com
5、用力拍手手臂和手腕中間真的可以排毒嗎?
腋窩下的極泉穴為心經上的穴位,是一個解郁的大穴。如果人經常郁悶的話,就有可能在腋窩下長出一個包來,這是心氣被郁滯的現象。把極泉穴彈撥開了以後,就能逐漸把包化解了。
如何衡量是否彈撥到了極泉穴呢?當我們彈撥腋窩下的一根大筋的時候,出現無名指和小指發麻的情況,就是彈撥對了。然後在這里多彈撥幾下
,同時用空拳沿著手臂的中線慢慢地拍下來,就能夠化解心郁。
《黃帝內經》中認為,心經是君主之官。君主之官就有個特性,就是君主不受邪。心包經相當於心經的外衛。外衛是代君受過者,所以我們就可以去拍打心包經。我們平常可以多彈撥腋下的極泉穴,然後拍打兩臂前緣的中線,這個動作對緩解心經郁滯等多種疾病很有好處。
在心包經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膻中穴。這個穴位於兩乳的正中線。膻中也是解郁的大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被氣著了,經常會不自覺地拍打自己的胸膛,實際上這就是在拍打膻中穴。中醫認為心包主「喜樂出焉」,就是我們的快樂都是從胸口的膻中穴這里出來的。
每天晚上沒事兒的時候,就可以坐在沙發上或躺在床上拍心包經,特別是患有失眠症的人,這樣做既是養生保健,也是消除失眠的好方法。
涉及心包經還會有一個問題,有的人手心老出汗,這相當於心包經不收斂,因為人的心包為厥陰經,是主收的,不收斂就會手心出汗。常有人只要一緊張就愛拚命地搓手,這種下意識動作其實也是一種自救,一種自我的幫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經。
拍胳膊也可以起到排毒的效果,比如拍出的紫色和紅色的點,就是你體內的痧和淤血,經常這樣做,可以清除體內濕氣和寒氣。
6、人體手腕的保健有哪些方法?
手腕的保健:按摩雙手合掌互相摩擦至熱,一手五指掌面放在另一手五指背面,從指端至手腕來往摩擦,以局部有熱感為度,雙手交替做。然後用手掌沿上肢內側,從腕部向腋窩摩擦,再從肩部沿上肢外側向下摩擦至腕部,一上一下為1次,可做24次;另一上肢同法。按摩時間可安排在晚上睡前和早晨醒後。
梅花針護手取梅花針輕叩手背部皮膚,由指尖沿著手腕叩擊,每日1次。手法不宜太重,每次叩擊時以手背皮膚達到溫熱即可。叩完後最好塗擦潤手膏。此法潤滑防皺,活絡行血,保持手部健美。
葯物潤手嫩膚桃仁20克,杏仁10克(去皮夾),橘核20克,赤芍20克,辛夷仁、當歸、川芎各30克,大棗60克,牛腦、羊腦、狗腦各60克。諸葯加工製成膏,洗手後取適量擦勻,忌火炙手。本品有光潤皮膚、護手防皺之效。
保持手部衛生.保持手部清潔衛生,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健手美手之效;二是預防疾病,是把好「病從口入」的主要環節。俗話說:「飯前便後洗洗手,細菌病毒難入口」。洗手時應用肥皂或香皂,不但去污垢,還可殺菌。但切忌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因汽油對皮膚有侵蝕作用,手變得粗糙,易引起一些皮膚病。冬季的取暖,古人主張用暖水器,或用熱水泡手,不可以爐火烘乾。《老老恆言·雜器》.說:「冬寒頻以爐火烘手,必致十指燥裂」,值得我們生活中加以注意。另外,要勤剪指甲。《養生書》.說:「甲為筋之餘,甲不數截筋不替」。經常修剪指甲,可消除細菌,還可以加強新陳代謝,促使筋氣更新,有利十指甲的榮澤,筋膜的強健。
7、什麼動作可以讓手腕舒筋活血
練太極拳舒筋活血
血虛和骨骼問題經常出現在女性身上,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二十齣頭的年紀,正是邁向人生的開始,健康卻成了問題,學習太極拳帶你走向美好的未來。
一、通過太極拳的舒筋活血效果促進氣血暢通,改善身體各項不良反應
太極拳的拳法動作輾轉環繞,強調頭部、肩頸、腰胯和四肢的配合,長期習練可以使頸椎處於活動狀態,不僅使頸椎、頸部筋膜和韌帶逐漸恢復彈性,還可舒經活血,促進氣血暢通。
太極拳的「松」強調身心都得到放鬆,如此神經也不緊張,脖子也不僵硬,轉動靈活。氣血運行良好,可提升全身的動作反應,改善手臂酸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等頸椎病帶來的不良反應。
我是個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每天下班肩膀都是疼痛難忍,嚴重的時候忍不住掉眼淚,後來結識到太極拳,我在上班的時候就會抽點時間練習幾分鍾,一個禮拜便有了好轉。
太極拳集習武養生於一體,經常習練太極拳,不僅可緩解因頸椎病而酸痛、頭暈的症狀,也能輔助治療頸椎病,恢復健康。
二、通過太極拳的身法練習來放鬆頸部肌肉,鍛煉頸部筋膜和軟組織
頸部的慢性勞損主要是由於頸部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得不到足夠的活動,常規的治療方式如理療、按摩牽引屬於被動治療的方式,僅對脊柱的病變有一定的療效。
習練太極拳是一種主動療法,其身法要求虛靈頂勁,可以讓頭顱不偏不倚,彷彿懸空,輕盈靈活,對頸部是非常好的放鬆。太極拳的沉肩墜肘,放鬆肩頸部著力的肌肉,手臂的重量拉扯按摩肩頸部的筋膜和韌帶,能改善頸椎上鈣化粘連的軟組織。
太極拳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我平日是沒有什麼時間運動的,也是懶於運動的人,我無論在何地我都會來幾招,現在我的身體非常好,我非常感學太極拳。
練太極拳對骨骼的積極影響
1.對骨髂的作用堅持練「基本的擺動」和套路
可使脊柱和各關節強韌和靈活,矯正它們的姿態,因此有助於防治頸椎病、關節炎、脊柱異常、神經痛等病,還能給骨髂施加適度的物理刺激,使骨髂逐漸增強。
至於太極拳是否能直接加強骨髂的血液循環,雖然尚不清楚,但肯定說它有助於使植物神經功能穩定,內分泌腺功能增強,新陳代謝順暢,從而使骨骼的血液循環旺盛,復合礦物質供應增多,使骨骼本身得到增強。
2.對肌肉的作用消除僵勁
能使所有肌群和關節參加活動,因而各肌肉單位的負擔就減輕了。另外,支配肌肉的神經緊張性減小,使血液循環更為良好,肌肉的營養和氧的供應更為充分,因此有助於防止病態肥胖,防止肌纖維減少和萎縮,保持肌肉的彈性。
3.鍛煉效果舉例堅持練太極拳
主要有了下列效果
多年的肩周炎和頭痛病好了;食慾旺盛,步履輕捷;睡眠時間減少但並不感到疲勞;動作靈敏,精力充沛;對生活充滿信心,富於創造性;情緒穩定、性情溫和,做事有主見,等等。
4.對內臟的作用動物神經和植物神經在大腦和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中互相連結,密切配合活動
因此打太極拳時,骨髂肌中的動物神經愈是放鬆舒緩,內臟器官的植物神經的緊張性也必然舒緩,從而使內臟功能能夠充分得到發揮。
8、哪些手鏈是可以養生的
水晶手鏈以其獨特的姿態在腕上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享受五彩寶石折射的那令人眩暈的華彩,一切都變得那麼美好;透過水晶手鏈圓滑、流暢、柔和、秀眉的輪廓,彷彿在不經意間感覺到了水晶所帶來的優美與平和。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水晶無窮的力量,水晶手鏈將這般力量凝聚在手腕上,隨時綻放出耀眼的風采,帶來無限的好運!水晶吊墜抑或水晶項鏈亦如此!
水晶手鏈的靈性作用
黑曜石手鏈的靈性作用:
黑曜石具有強勁而又精純的能量,極度辟邪,因此黑曜石手鏈能強力化解負能量,增進新的能量,增強生命力。黑曜石手鏈可以作為極好的護身之符、辟邪之物,可辟邪擋煞,逢凶化吉;亦可恢復活力,帶來好運氣。
發晶手鏈的靈性作用:
發晶具有極為強大的能量,象徵著一種尊貴和權勢,無論是發晶手鏈還是發晶吊墜都可以帶給人自信心、果斷力和足夠的勇氣去戰勝困難,亦可招財轉運,辟邪護身、逢凶化吉!
鈦晶手鏈的靈性作用:
天然的鈦晶主六大能量:主財、偏財、人緣、健康、辟邪、防小人,鈦晶也代表著富貴、吉祥,極具招財之勢。佩戴鈦晶手鏈可以增強自身的氣場,還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好運財運,聚財聚福,辟邪化煞,使人充滿生命力!
石榴石手鏈的靈性作用:
艷麗多姿的石榴石手鏈象徵的內在含義總是令人振奮的,它所散發出的力量可以使努力認真的人美夢成真。一如石榴由小小的種子變成碩果滿盈的果樹。女性佩戴起到美容養顏的神奇功效。
紫水晶手鏈的靈性作用:
佩戴紫水晶手鏈能使孤單而渴望愛情的人找到心中理想的伴侶,讓彼此相愛的人更加甜蜜契合。紫水晶手鏈所散發出的優雅浪漫、神秘而又夢幻的紫色總能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時而又沉醉其中。
碧璽手鏈的靈性作用:
碧璽給人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感覺,尤其是那種玫瑰的紅色,好像是酒醉少女的臉龐;猶如晴空般的蔚藍色,清澈澄凈,象徵無限的生命力。碧璽手鏈抑所散發出的亮麗多彩,春意盎然,也正好折射出了美麗時尚女人的典雅與高貴。
綠幽靈手鏈的靈性作用:
綠幽靈所發出的綠色光芒始終是財富與健康的象徵,佩戴綠幽靈手鏈可助事業騰達,招來富貴吉祥、健康幸福。
黃水晶手鏈的靈性作用:
黃水晶溫潤的黃光,總能帶來和諧與寧靜,而由黃水晶穿成的黃水晶手鏈又是財富的象徵,亦使人充滿自信和勇氣。可以用雍容華貴、熱情奔放來形容黃水晶手鏈,正因為有了這些特質,使得黃水晶更加具有魅力。
9、四肢、手足的保健應該怎麼做?
四肢、手足是人體運動的重要器官,機體生命力的強盛與否,與四肢手足的功能強弱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四肢發達,手腳靈活,則人體的生命力旺盛;若四肢羸弱,手足行動遲緩,說明生命力低下。故強身保健應重視四肢手足的攝養。
一、上肢和手的保健法
人類在勞動、學習、生活和娛樂中,幾乎樣樣事情都離不開上肢和手的功能。在人的感覺器官中,雙手與外界直接接觸的機會也最多,被污染的機會也最多;手又是手三陰經脈與手三陽經脈交接之處。因此,做好上肢和手的健康保護和衛生保健,對於防病健體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上肢以動為養
上肢經常運動,就是最好的保健方法。運動的方法比較多,如搖肩轉背、左右開弓、托肘摸背、提手摸頭等。平常我們所進行的運動保健,大多都須有上肢的運動才能完成。這里介紹一種甩動法:雙手輕輕握拳,由前而後,甩動上肢,先向左側甩動,再向右側甩動,然後兩肢垂於身體兩側甩動。各24次。本法有舒展筋骨關節、流通經絡氣血、強健上肢的作用,可預防肩、肘、腕關節疾病,還可調節氣血,防治高血壓。
(二)按摩保健
手部按摩和上臂按摩結合在一起做。具體作法:雙手合掌互相摩擦至熱,一手五指掌面放在另一手五指背面,從指端至手腕來往摩擦,以局部有熱感為度,雙手交替。然後用手掌沿上肢內側,從腕部向腋窩摩擦,再從肩部沿上肢外側向下摩擦至腕部,一上一下為1次,可做24次;另一上肢同法。按摩時間可安排在晚上睡前和早晨醒後,本法可以促進肌膚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及營養的吸收,使肌肉強健,除皺悅澤,柔潤健手防治凍瘡。
(三)梅花針護手
取梅花件輕叩手背部皮膚,由指尖沿著手指直線向手腕處叩擊,每日1次。手法不宜太重,每次叩擊以手背皮膚達到溫熱即可。叩完後最好塗擦潤手膏。此法潤滑防皺,活絡行血,保持手部健美。
(四)葯物潤手嫩膚
採用葯物方法,保護手部皮膚,使其滋潤滑嫩、潔白紅潤。下舉二方:
千金手膏方(《千金翼方》)桃仁20g,杏仁10g(去皮尖),橘核20g,赤芍20g,辛夷仁、川芎、當歸各30g,大棗60g,牛腦、羊腦、狗腦各60g。諸葯加工製成膏,洗手後,塗在手上擦勻,忌火炙手。本品有光潤皮膚、護手防皺之效。
太平手膏方(《太平聖惠方》)瓜蔞瓤60g,杏仁30g,蜂蜜適量。製作成膏,每夜睡前塗手。本品防止手部皸裂,使皮膚白凈柔嫩,富有彈性。
(五)手部衛生
保持手部清潔衛生,一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健手美手之用;二是預防疾病,是把好「病從口入」的主要環節。俗話說:「飯前便後洗洗手,細茵病毒難入口」。洗手時應使用肥皂或香皂,不但去油泥污垢,還可殺菌。但切忌不可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因汽油對皮膚有侵蝕作用,使手變得粗糙,被引起一些皮膚病,冬季手指取暖,古人主張用暖水器,或用熱水泡手,不可以爐火烘手。《老老恆言雜器》說:「冬寒頻以爐火拱手,必致十指燥裂」,值得我們生活中加以注意。另外,要勤剪指甲。《養生書》說:「甲為筋之餘,甲不敷截筋不替」。經常修剪指甲,可消除細菌,又可加強新陳代謝,促使筋氣更新,有利於指甲的榮澤,筋膜的強健。
二、下肢和腳的保健法
腿腳乃全身的支柱,擔負全身的行動的重擔。中醫學認為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相交接在腳上。因此,腿腳保健關繫到整體,對人的健康長壽至為重要。歷代養生家特別強調下肢和腳的調攝,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如運動、按摩、保暖、泡足、葯療等。
(一)下肢宜勤動
步態穩健,行走如飛,被視為健康的標志,步履蹣跚,行動遲緩,則食衰老的表現,故俗話說:「人老腿先老」。為此人們把煉「腳勁」和「腿勁」作為健康長壽的方法。下肢運動的方法比較多,如跑步跳躍、長途跋涉、爬山、散步等均可採用。這里介紹幾種原地鍛煉方法:
站立甩腿法一手扶牆或扶樹,一腳站立,一腳甩動先向前甩動右腿,腳尖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腳面綳直,腿亦伸直,如此前後甩動,左右腿各甩動20次。
平坐蹬腿法平坐,上身保持正直,先提起左腳向前上方緩伸,腳尖向上,當要伸直時,皎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再換右腳做,雙腿各做20次。
扭膝運動法兩腳平行靠攏,屈膝做向下蹲,雙手掌置於膝上,膝部向前後左右做圓周運動,先左轉,後右轉,各20次。
上述功法可增強下肢功能,關節運動靈活,防治下肢乏力、關節疼痛、小腿抽筋、半身不遂等。
(二)腿足常按摩
下肢按摩可分干浴腿法和擦腳心法。
干浴腿法:平坐,兩手先抱一側大腿根,自上而下摩擦至足踝,然後再往回摩擦至大腿根,一上一下為1次,做20次,依同法再摩擦另一腿。其作用是:腿力增強,關節靈活,預防肌肉萎縮、下肢靜脈曲張等病。
擦腳心法:每夜洗腳後臨睡之前,一手握腳趾,另一手摩擦足心100次,以熱為度,兩腳輪流摩擦。本法具有固真元、暖腎氣、交通心腎、強足健步、防治足疾等作用。現代研究認為,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投影。腳上又有大量神經末梢,經常按摩可使神經更加活潑,神經和內分泌活動更加協調,大腦和心臟功能增強,記憶力提高,解除疲勞,還可防治局部和全身性很多疾病。
(三)足膝宜保暖
腳下為陰脈所聚,陰氣常盛,膝為筋之府,寒則易於攣急,所以足膝部要特別注意保暖,以護其陽氣。現代研究認為,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保溫力差,且與呼吸道,尤其是鼻粘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因此,腳對寒冷非常敏感。當氣溫降到7以下時,就開始發涼,進而反射性地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縮。試驗證明,將雙足放在4冷水中,三分鍾後就會出現流涕和噴嚏。所謂「寒從腳下起」即此意。研究又表明,人的雙腳皮表溫度為28?33時,感覺最舒服。若降到22以下時,則易患感冒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氣要保持足膝部良好的血液循環和溫度。鞋襪宜保暖、寬大柔軟舒服,鞋子要防水,透氣性能好,並要及時更換。腳部保暖對於預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絞痛等有一定的益處。
(四)足宜勤泡洗
用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臟、腎臟及睡眠都有益處。《瑣碎錄雜說》說:「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說明人們早就把「睡前一盆湯」看作養生保健的措施之一。古今中外許多長壽老人和學者,都認為常洗腳非常有利於健康長壽。如民間歌謠說:「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睡前洗腳,睡眠香甜;遠行洗腳,解除疲勞」。如果洗腳和按摩合在一起做,效果更好。
(五)葯物護足
秋冬季節,足部常因經脈阻滯,肌膚失養,皮膚枯燥,而出現皸裂。用散寒活血,潤燥養膚的中葯,外塗足部,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下舉二方,以作參考。
初虞世方(《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生薑汁、酒精、白鹽、臘月豬膏。研爛炒熱,擦於腳部,有散寒溫經、潤膚治裂之功效。
冬月潤手(足)防裂方(《外科大成》)豬脂油12g,黃臘60g,白芷、升麻、豬牙皂莢各3g,丁香1.5g,麝香0.6g。制備成膏,洗腳後塗上。本方法祛邪通絡,祛風消腫,防裂防凍。
10、手的保健方法有幾種?
按摩雙手合掌互相摩擦至熱,一手五指掌面放在另一手五指背面,從指端至手腕來往摩擦,以局部有熱感為度,雙手交替做。然後用手掌沿上肢內側,從腕部向腋窩摩擦,再從肩部沿上肢外側向下摩擦至腕部,一上一下為1次,可做24次;另一上肢同法。按摩時間可安排在晚上睡前和早晨醒後。
梅花針護手取梅花針輕叩手背部皮膚,由指尖沿著手腕叩擊,每日1次。手法不宜太重,每次叩擊時以手背皮膚達到溫熱即可。叩完後最好塗擦潤手膏。此法潤滑防皺,活絡行血,保持手部健美。葯物潤手嫩膚桃仁20克,杏仁10克(去皮夾),橘核20克,赤芍20克,辛夷仁、當歸、川芎各30克,大棗60克,牛腦、羊腦、狗腦各60克。諸葯加工製成膏,洗手後取適量擦勻,忌火炙手。本品有光潤皮膚、護手防皺之效。
保持手部衛生保持手部清潔衛生,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健手美手之效;二是預防疾病,是把好「病從口入」的主要環節。俗話說:「飯前便後洗洗手,細菌病毒難入口」。洗手時應用肥皂或香皂,不但去污垢,還可殺菌。但切忌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因汽油對皮膚有侵蝕作用,手變得粗糙,易引起一些皮膚病。冬季的取暖,古人主張用暖水器,或用熱水泡手,不可以爐火烘乾。
《老老恆言·雜器》說:「冬寒頻以爐火烘手,必致十指燥裂」,值得我們生活中加以注意。另外,要勤剪指甲。《養生書》說:「甲為筋之餘,甲不數截筋不替」。經常修剪指甲,可消除細菌,還可以加強新陳代謝,促使筋氣更新,有利十指甲的榮澤,筋膜的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