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手大拇指指甲呈灰褐色,並且很軟,輕按刺痛,經中醫診斷為真菌感染,求治療方案!謝謝!
去鄭州寶足館治療吧,治的很不錯,我已經治好,可方便,價格也不貴,老闆很不錯。
2、腳拇指指甲長到肉里去了,伴有一定程度腫脹、發炎,如何自治
甲溝炎亦稱沿爪疔,是因局部輕微損傷引起指甲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開始指甲的一側或甲根部紅腫、劇烈疼痛,以後逐漸化膿,積聚甲下時則形成甲下膿腫,破潰後常因排膿不暢而成慢性炎症。現介紹幾則中葯外治的驗方。
l.綠茶葉、黑芝麻、細食鹽各l克,加少許生理鹽水混合,並搗爛如泥。皮膚常規消毒後,將上葯敷於甲溝炎處,每日換葯1次,連續用葯2~ 4次。在敷葯期間患處不可沾水。
2.黃連、大黃各等份,撿凈、烘乾、研末備用。臨用時,以醋調勻(如兒童用,可將醋稀釋使用),外敷於患處,每日清洗後更換。
3.新鮮仙人掌50克,除刺後搗為糊狀,加入食鹽2克,正紅花油6~ 8滴,調勻盛於容器中備用,當日使用,當日配製。治療時取上述葯膏適量外敷於患處,並以紗布包紮,每日早、晚各換葯1次,4日為1個療程。
4.鮮馬鞭草適量洗凈,食鹽少許混合搗爛,敷於患處並包紮,每日換葯1次,一般l一3日症狀減輕,5日可獲愈。馬鞭草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排膿,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且葯源豐富。
5.取烏梅,用濕毛巾包裹,濕潤後取肉去核,用烏梅肉質內面外敷患處並固定,早、晚各換葯1次。大部分可在l一3日內痊癒。如已成膿可先用消炎葯物,並排膿後再用上法。
甲溝炎治療方法比較
碘酒塗抹浸泡
只要腳趾發生一丁點外傷、破損時,就用碘酒塗擦或浸泡患趾,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鍾,直到皮膚發白,利用碘酒的消毒作用將病變的皮膚組織給腐蝕掉,讓它重新生長,以防甲溝炎。
中葯敷貼
中葯敷貼是保守治療方法的一種,作用就是消腫止痛、排毒,適合早期甲溝炎患者。一般醫院都在患處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的張迎春副主任醫師調制的「去淤膏」,針對剛剛化膿的腳趾,療效明顯,「去淤膏」一個療程90元左右,在敷貼的同時,要禁口不吃發物。
拔甲
實際上,拔甲並不能根治甲溝炎,特別是因為嵌甲而造成的甲溝炎,因為趾甲甲片兩邊捲曲,往肉里生長,走路時會切割甲片邊緣的軟組織,形成「嵌甲」,最後引發甲溝炎。拔甲只能拔除甲片,對於甲溝和甲床沒有作用,新生長出來的甲片仍然會繼續朝肉里長,仍然又是嵌甲、疼痛、甲溝炎,曾經有患者一年拔甲四五次的記錄。
甲溝成形術
武大中南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的武連聲教授的甲溝成形術,從根本上解決甲片捲麴生長的問題。具體方法是先從患者甲根處開始,經甲緣向甲溝處做一直立形「之」狀切口,將甲溝附近甲片、甲床連同炎性肉芽組織一起切除,用甲溝外側軟組織塑造出嶄新的甲溝,讓趾甲甲片能直著生長。甲溝成形術只需門診手術即可。
甲溝炎
來源:上海協和醫院供稿 作者: 日期: 2004-11
【概述】
指甲的近側(甲根)與皮膚緊密相連,皮膚沿指甲兩向遠端伸延,形成甲溝。甲溝炎是甲溝或其周圍組織的感染。多因微小刺傷、挫傷、倒刺(逆剝)或剪指甲過深等損傷而引起,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診斷】
1.指、趾甲一側或雙側甲溝之近端發紅,腫脹、疼痛,繼而出現膿點,流膿後可見肉芽組織。
2.感染蔓延至甲床時,局部積膿可使整個指、趾甲浮起、脫落。
【治療措施】
早期可用熱敷、理療、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應用碘胺葯或抗生素。
已有膿液的,可在甲溝處作縱形切開引流。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圍時,可在兩側甲溝各作縱行切口,將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紗布或乳膠片引流。如甲床下已積膿,應將指甲拔去,或將膿腔上的指甲剪去。拔甲時,應注意避免損傷甲床,以免日後新生指甲發生畸形。
【臨床表現】
開始時,指甲一側的皮下組織發生紅、腫、痛,有的可自行消退,有的卻迅速化膿。膿液自甲溝一636f70797a6431333231623534側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對側甲溝,形成半環形膿腫。甲溝炎多無全身症狀,如不切開引流,膿腫可向甲下蔓延,成為指甲下膿腫(圖1),在指甲下可見到黃白色膿液,使該部指甲與甲床分離。指甲下膿腫變可因異物直接刺傷指甲或指甲下的外傷性血腫感染引起。如不及時處理,可成為慢性甲溝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慢性甲溝炎時,甲溝旁有一小膿竇口,有肉芽組織向外突出。慢性甲溝炎有時可繼發真菌感染。
圖1 指甲下膿腫
剪指甲不宜過短。手指有微小傷口,可塗碘酊後,用無菌紗布包紮保護,以免發生感染
碘酒塗抹浸泡
只要腳趾發生一丁點外傷、破損時,就用碘酒塗擦或浸泡患趾,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鍾,直到皮膚發白,利用碘酒的消毒作用將病變的皮膚組織給腐蝕掉,讓它重新生長,以防甲溝炎。
中葯敷貼
中葯敷貼是保守治療方法的一種,作用就是消腫止痛、排毒,適合早期甲溝炎患者。一般醫院都在患處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的張迎春副主任醫師調制的「去淤膏」,針對剛剛化膿的腳趾,療效明顯,「去淤膏」一個療程90元左右,在敷貼的同時,要禁口不吃發物。
拔甲
實際上,拔甲並不能根治甲溝炎,特別是因為嵌甲而造成的甲溝炎,因為趾甲甲片兩邊捲曲,往肉里生長,走路時會切割甲片邊緣的軟組織,形成「嵌甲」,最後引發甲溝炎。拔甲只能拔除甲片,對於甲溝和甲床沒有作用,新生長出來的甲片仍然會繼續朝肉里長,仍然又是嵌甲、疼痛、甲溝炎,曾經有患者一年拔甲四五次的記錄。
甲溝成形術
武大中南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的武連聲教授的甲溝成形術,從根本上解決甲片捲麴生長的問題。具體方法是先從患者甲根處開始,經甲緣向甲溝處做一直立形「之」狀切口,將甲溝附近甲片、甲床連同炎性肉芽組織一起切除,用甲溝外側軟組織塑造出嶄新的甲溝,讓趾甲甲片能直著生長。甲溝成形術只需門診手術即可。
3、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准 丹毒的診斷標准與療效標准。還有各在第幾頁。謝謝
概述
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粘膜破傷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簡介
針灸治療本病的現代報道,雖在五十、六十年即有,但例數少且多為內部資料[1]。1959年3月10日,上海「新聞日報」曾刊載耳針治療本病的通訊。最近十餘年來,有關文獻開始迅速增多。一糸列工作證實,針灸對本病是確有效果的。有人曾對各種軟組織炎症進行療效分析,發現針灸對蜂窩織炎和丹毒收效最快[3];另有人治療急性發作的丹毒,平均治癒天數僅為9.6天[4]。而穴位刺激法上則以剌血法用得最為廣泛。
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復發作,稱復發性丹毒。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腫。發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腫,亦稱象皮腿。
丹毒的典型病理變化是真皮高度水腫,血管及淋巴管擴張,真皮中有廣泛的膿性白細胞浸潤,可深達皮下組織。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及血中白細胞增高,可診斷為丹毒。但應與接觸性皮炎、蜂窩織炎鑒別。接觸性皮炎有接觸外界刺激物的病史,無全身症狀,有瘙癢;蜂窩織炎為境界不清的彌漫性浸潤潮紅,顯著凹陷性水腫,不軟化破潰,愈後結疤。
丹毒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並適當隔離。如病在下肢,則應卧床,抬高患肢。葯物治療以青黴素為首選,口服或靜脈滴注。對青黴素過敏者可口服紅黴素或磺胺類葯物。局部可外塗20%~30%魚石脂軟膏,或用0.1%雷夫奴爾溶液濕敷。
丹毒病因
丹毒的病原菌為A族B型溶血性鏈球菌,偶有C型或c型鏈球菌所致。多由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處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摳鼻、掏耳、足解等因素常成為丹毒的誘因,病原茵可潛伏於淋巴管內引起復發。其他如營養不良、過分酗酒、丙種球蛋白缺陷及腎性水腫等皆可為丹毒的促發因素。
丹毒的發病機理
本病系由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火丹"。
丹毒的臨床表現
發病前有全身不適、寒戰、惡心等症狀,繼而局部出現邊界的水腫性鮮紅斑,迅速向四周擴大,皮損表面可出現水皰,自覺灼熱疼痛,可伴發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多見於顏面及小腿部,面部損害發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損害常與腳癬有關。並常有復發傾向,復發時症狀往往較輕。嬰兒多見於腹部,臍部感染有關。愈後遺留有色素沉著。
需與接觸性皮炎、蜂窩織炎鑒別。
〖臨床特點〗
一、病因: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
二、先驅症狀:畏寒、全身不適、高熱,39~40℃
三、好發部位:小腿、顏面部。
四、皮損特點:鮮紅色水腫斑,表面緊張發亮,邊界較清楚,嚴重者可發生水皰 Fig1。
五、全身症狀: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等
六、自覺症狀:壓痛明顯,局部皮溫高
七、預後:復發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腫,下肢反復發作可導致象皮腫。
八、實驗檢查:白細胞總數、嗜中性白細胞增高
〖鑒別診斷〗接觸性皮炎、蜂窩織炎、癬菌疹
〖預防治療〗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黴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
三、支持療法,對症處理。
四、局部治療:呋喃西林液濕敷,外用抗菌素類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
五、物理療法:紫外照射、音頻電療、超短波、紅外線等
4、濕疹中醫是怎麼診斷的?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濕傾向而故名。該病病程遷延難愈、易復發。
【臨床表現】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
濕疹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部濕疹常致潰爛,不易癒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濕疹,如繼發於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濕疹。嬰兒濕疹好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濕疹。
【病因及發病機理】 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本病常發生於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灶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濕疹。此外,濕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系,總而言之,濕疹的發病是諸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臨床上也可見到,堅持鍛煉身體或環境的改變,使濕疹病損減輕或自然消退。其易復發原因與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質的多源性密切相關。
中醫對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瘡」相當於泛發性濕疹,「面游風」相當於面部濕疹,「旋耳瘡」相當於耳部濕疹,「乳頭風」相當於乳頭濕疹,「臍瘡」相當於臍部濕疹,「綉球風」、腎囊風」相多於陰囊濕疹,「四彎風」相當於肘窩與膝窩濕疹,「鵝掌風」相當於掌部濕疹,「濕臁瘡」相當於小腿濕疹,「肛門圈癬」相當於肛門濕疹。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於稟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由於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於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
【診斷與鑒別】 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亞急性損害介於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症狀,診斷也不困難。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鑒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後發皮疹。苔蘚樣變明顯,皮損乾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於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葯物及理化等刺激。
【一般治療】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對症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葯、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葯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蘚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
【獨特療法】我所近年來採用內服「濕毒清濃縮顆粒」,每晚睡前開水沖服一包;配合外用膚康凈洗劑治療,收到滿意效果。對局限性慢性濕疹,我所近年來採用皮炎靈封閉液皮下淺層注射封閉治療,收到滿意效果。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癒。
【注意事項】 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盡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葯物,因為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激素制劑,還會成癮導致葯物依賴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現約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用葯後病情迅速好轉,持續外用一段時間,一旦停葯後,在一兩天內用葯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皰,原發病變加重,又稱之為反跳性皮炎。當重新塗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葯,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葯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塗用激素。幾個月或幾年之後,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塗用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癒合困難等。 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類制劑。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葯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鈉瀦留、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並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使用皮質激素類葯物,並對激素產生了的依賴性,停葯後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很大的痛苦,醫生與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葯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葯。達到安全徹底治癒疾病的目的。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治療濕疹效方九則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塗患處,1日 3次。治療急性濕疹有良效。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陰囊濕疹有良效。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紮,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一般用1次癢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紮。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濕疹效佳。
7.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葯灌入孔內後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t0分鍾。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濕疹有良效。
8.黃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鋅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塗患處。1日3次。
9.蛇床子、大黃、苦參30克,楓球15克,黃柏12克,水煎外洗患處,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鍾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濕疹即消。
5、甲溝炎自己怎麼治療
6、用什麼葯可以快速解決臉上的黑頭、痘痘。後背上的的痘痘
ke/view/101389.htm#4痤瘡 美容皮膚科的最常見的病種,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除兒童外,人群中約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經患過本病(包括輕症在內)。中醫在臨床上將痤瘡分:濕熱症,內毒血熱症、血虛風燥症。 中醫建議,濕熱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議抑菌為主可以使用中葯配合使用。痤瘡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排毒食品。 具有治療痤瘡功效的中葯有:藏紅花、丹皮、赤芍、玄參、蟬蛻、連翹、野菊、陳皮、白芷、雙花等。 中葯具體代表方劑有:前關痤瘡散、還顏湯、六君清毒飲等。 前關痤瘡散 前關痤瘡散又名前關祛痘散、痤瘡散。 驗方於清(光緒)年間,系中草葯精細研磨製成,是前關百年留傳的中葯祛痤瘡、祛痘驗方。 【 名 稱 】前關痤瘡散。 【創制時期】清光緒年間。 【 配 伍 】純天然成份配製。 【功能與主治】祛痘、祛痤瘡、暗瘡。 【作用機理】 通過清熱毒、健脾祛濕、調和氣血、調節內分泌等達到祛痘、療痤瘡之功效。 【效果統計】 此方近十年略統計用葯10000餘例,總有效率可達95%,統計用葯40日以上明顯顯效97%以上。 【副作用及禁忌】無副作用,孕婦忌用。 【貯藏】密封儲存。 一、肺熱引起痤瘡,宜用清泄肺熱法 肺熱痤瘡,多由肺有宿熱,復感風邪,遂使肺熱不得外泄引起。其症面長丘疹,狀如粟米,可擠出白粉色油狀物,皮疹以鼻周圍為多,亦可見於前額,間或有黑頭粉刺,且伴口鼻乾燥,大便干結,苔黃,舌紅,脈數。當用上法。宜用瀉白散 (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合枇杷清肺飲(人參、枇杷葉、黃連、黃柏、桑皮、甘草 )化裁治之。目前,臨床上多在它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使其治療效果大大增強,目前多由原方去掉人參,加上黃芩和梔子。全方合用,共同發揮清泄肺胃之熱的功效。肺胃熱清,臟腑通利,痰濕散結,則粉刺得以消除。 二、血熱引起痤瘡,宜用涼血清熱法 血熱痤瘡,多由情志內傷,氣分郁滯,日久化熱,熱伏營血所致。其症顏面丘疹以口鼻及兩眉間為多,面部潮熱明顯,婦女尚有月經前後丘疹增多,舌紅,脈細數等。當用上法。用涼血五花湯 (紅花、玫瑰花、雞冠花、野菊花、凌霄花 )合桃紅四物湯 (桃仁、紅花、當歸、生地、赤芍、川芎 )加減治之 ,其效頗佳。 三、胃熱引起痤瘡,宜用清瀉胃腸法 胃熱痤瘡,多由飲食不節,過食肥甘之物,使腸胃燥結,中焦積熱,郁於面部皮膚而致。其症面部丘疹,狀如粟米,能擠出白粉樣油狀物,間有黑頭粉刺,以口周為多,亦可見於背部與前胸,且常伴有口乾口臭,飲食較多,舌燥,喜冷飲,大便秘結,脈沉實有力等。最宜上法。用清胃散 (黃連、升麻、當歸、生地、丹皮、石膏 )加減治之,甚驗。 中葯治療痤瘡常見中成葯 中醫主要採用清熱祛風、涼血利濕的方法: 成葯可選用歸參丸等,內服可用枇杷葉9克、桑皮9克、苦參9克、赤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劑。大便乾燥者, 可酌加酒軍6~10克;結節性囊腫可酌加貝母10克、凌霄花6克。 編輯本段西醫治療方法1.內服的葯物主要是抗生素,以抗菌消炎為主,但有些葯物含有四環黴素。如果長期服用,無形中會加重肝、腎的負擔,對孕婦尤其有禁忌。所以必須有醫生的處方,並且在就醫時必須跟醫生溝通,自己是否曾服用過其他醫生或其他醫院開出的葯方。 2.維A酸類葯物治療:維A酸類葯物治療痤瘡可直接或間接作用於痤瘡發病的4個主要環節:抑制皮脂腺功能;抗毛囊皮脂導管角化;抑制毛囊皮脂導管內微生物的生長;抑制炎症。所以,維A酸類葯物是治療痤瘡最為有效的葯物種類之一。 3.新型治療,除沿用中醫痤瘡組合配方傳統辨證分型進行論治外,強調內治與外治並重,辨證治療與專方治療並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創新,如在服葯方面,有採用周期服葯法治療女性患者。近年來也開始引起重視,如進行了血清鋅、銅及維生素A、E值的測定,結果發現,均比健康人明顯降低,提示了痤瘡患者體內微量元素代謝均呈紊亂現象。實驗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較正常人為高,且較正常人產生過多的皮脂。這些均顯示皮脂代謝紊亂,血液循環不良是發病的重要因素,與中醫痤瘡組合配方認為瘀血、濕熱致病說頗為吻合。 4.青春痘的正確處理方法是禁止擠壓或針清,保持患處清潔並請醫生治療,一定要請專業醫生治療,不要自己亂擠。擠壓後毛囊結構變形,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毀容,如:痘印和瘢痕。 編輯本段如何治療玫瑰痤瘡答:治療玫瑰痤瘡的方法主要是採用內外兼治的方法,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採用內外用葯,二是採用手術,三是用其他的一些物理性治療玫瑰痤瘡的方法,玫瑰痤瘡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治療。 治療玫瑰痤瘡的內服葯可選用美滿黴素(米諾環素)、阿奇黴素等;玫瑰痤瘡患者對面部治療護理是必要的,通過清粉刺、膿頭,暢通清潔皮膚腺導管,減少脂栓瘀阻,可有效控制炎症,減少玫瑰痤瘡印及後遺疤痕的形成。 玫瑰痤瘡主要發生在鼻部周圍,皮膚多為紫紅色,毛細血管充血,並伴有膿皰,自感熱、癢或疼痛。玫瑰痤瘡怎麼治療呢?目前對於玫瑰痤瘡的病因還沒有研究清楚,所以在玫瑰痤瘡怎麼治療的問題上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也有很多的患者經過各種綜合性的治療後,徹底的治癒了玫瑰痤瘡。 其次對玫瑰痤瘡怎麼治療的解決方法還有:電解治療適用於小面積的毛細血管擴張,冷凍適用於增生期;但都容易留下疤痕。手術治療酒糟鼻,激光切割,風險較大。中醫中葯外治法,如蟎速康,清熱解毒、除風散結、祛腐生肌。針對紅血絲、膿皰效果顯著。 預防玫瑰痤瘡,首先應注意飲食,少吃甜食、海鮮、動物性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平日多飲水,保持良好的胃腸功能。其次注意自我護理,勿用手摳或擠壓,避免使用油脂類化妝品和皮質類固醇激素,常用溫水、含硫磺或其他去脂消炎物質的香皂洗滌患處。因為痤瘡的復發或加重往往與情緒波動有關,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情與良好的睡眠,對玫瑰痤瘡的康復是很重要的。 治療玫瑰痤瘡主要是以調整內分泌為主,只有在減少皮脂分泌,消除炎症的情況下,才能防止結節或囊腫的形成,同時要盡量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編輯本段食療相關食療葯方 痤瘡的治療在以葯物治療為主的基礎之上,如果能夠輔以以下食療,對於預防、快速促進症狀消失,加快病患治癒具有非常好的療效。 一、綠豆薏苡仁湯 綠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凈,加清水500克,泡30分鍾後煮開,沸幾分鍾後即停火,不要揭蓋,燜15分鍾即可,當茶飲。每天3-5次,適用於油性皮膚。 二、果菜綠豆飲 用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檸檬、蘋果、綠豆各適量。先將綠豆煮30分鍾,濾其汁;將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蘋果分別洗凈切段或切塊,攪汁,調入綠豆汁,滴入檸檬汁,加蜂蜜調味飲用。每日1-2次,具有清熱解毒、殺菌之功效。 三、海帶綠豆湯 海帶、綠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紅糖適量。將玫瑰花用布包好,與各葯同煮後,去玫瑰花,加紅糖食用。每日1劑,連用30日。 四、薏苡仁海帶雙仁粥 用薏苡仁、枸杞子、桃仁各15克,海帶、甜杏仁各10克、綠豆20克、粳米 薏苡仁海帶雙仁粥80克。將桃仁、甜杏仁用紗布包紮好,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帶末、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每日2次,具有清熱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養陰潤膚之功效。 五、枸杞消炎粥 枸杞子30克、白鴿肉、粳米各100克,細鹽、味精、香油各適量。洗凈白鴿肉、剁成肉泥;洗凈枸杞子和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鴿肉泥及適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細鹽、味精、香油,拌勻。每日1劑,分2次食用,5-8劑為1個療程,具有脫毒排邪、養陰潤膚之功用。 編輯本段日常治療方法紅蘿卜汁消粉刺 取紅蘿卜1000克,洗凈壓汁,8枚桃樹葉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蘿卜汁里,用此法洗臉,每日洗臉三次,一日一劑,堅持洗三天,粉刺既可消除。摘自《老年報》 白果消除痤瘡 白果適量,每晚臨睡前用溫水將患部洗凈。將去掉外殼的白果種仁,用刀切成平面,頻搓患部,邊搓邊消去用過部分,每次1—2粒種仁,一般用葯7—14次,痤瘡既可消失。摘自《北京天安皮膚病醫院專家馮麗娜皮膚病診療》 綠豆消除痤瘡 取綠豆100克,研極細粉,加入溫開水適量,製成綠豆霜(呈糊狀),潔靜 瓶裝,備用。每晚臨睡前,先將臉部洗靜擦乾,然後塗擦上綠豆霜適量,並以雙手食、中、無名指指腹輕柔塗抹,持續10—20分鍾。每天如此,堅持一段時間(1—2個月),既可顯效和痊癒。摘自《華東信息日報》 杞子治面部痤瘡 少男少女面部患痤瘡(痤瘡)多見,可採用新鮮枸杞子打爛後,用杞子塗於面部,像您平時塗面霜一樣塗於面部。每天塗1—2次,約7—10天後,痤瘡可見明顯好轉。摘自《康復》 編輯本段預防保健1.精神、心理因素很重要:不要患了痤瘡就悲觀,要樂觀自信,堅持積極、合理的治療。 2.飲食方面:要注意「四少一多」,即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蔥、蒜等),少吃油膩食物(如動物油、植物油等),少吃甜食(如糖類、咖啡類),少吃「發物」(如狗、羊肉等),適當吃涼性蔬菜、水果,也防過量後引起胃病。 3.生活方面:最好不吸煙,不喝酒及濃茶等,活動性、炎症性痤瘡(如丘疹、膿瘡)患者要少曬太陽,避免風沙,太冷、太熱、太潮濕的場所也對痤瘡不利。 編輯本段預防痤瘡預防痤瘡六部曲: 一、清潔皮膚。針對患者皮膚油膩的特點,採取晨起和睡前交替使用中性偏鹼香皂(如力士、夏士蓮香皂)和僅適合油性皮膚使用的洗面奶洗臉,並用雙手指腹順皮紋方向輕輕按摩3-5分鍾,以增強香皂和洗面奶的去污力,然後用溫水或溫熱水洗干凈,徹底清除當天皮膚上的灰塵、油垢。若遇面部塵埃、油脂較多,應及時用溫水沖洗。一般洗臉次數以每日2-3次為宜。 二、疏通毛孔。當面部出現粉刺時,打一盆熱水,把經洗面奶或細砂磨砂膏凈面後的臉置於升騰的蒸汽中,而後用大毛巾包裹面部3分鍾,促使毛孔打開,再用事先以75%酒精棉球消毒過的醫用注射針頭(5-7號)的針帽或粉刺器柔和地擠壓粉刺邊緣的皮膚,即可將粉刺擠出來。此法不易損害附近皮膚,不致留下疤痕。 三、避免使用油性或粉質化妝品,酌情使用水質護扶品,尤忌濃妝。睡前應徹底清除當天的化妝品,並避免睡前塗抹營養霜、葯膏等,使夜間的皮膚輕松、暢通,充分呼吸。 四、避免用手經常觸摸已長出的粉刺或用頭發及粉底霜極力掩蓋皮疹,尤其要克服用手亂擠亂壓粉刺的不良習慣,因為手上的細菌和頭發上的贓物極易感染皮膚,加重粉刺,而亂擠亂壓可致永久的凹陷性疤痕,留下終身遺憾。 五、飲食上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吃蔬菜、水果、多飲開水。經常便秘者可用綠豆20克、慧米50克,同煮成粥,加少量冰糖調和,每日分兩次服。 六、堅持多做一些室內的大幅度運動。以加快血液循環,促使體內的廢物及時排出體外,使皮膚在不斷的出汗過程中保持毛孔通暢,隨後及時加以清洗。 編輯本段預防保健1)注意麵部清潔:常用溫水洗臉,因為冷水不易去除油脂,熱水促進皮脂分泌,不用刺激性肥皂,硫磺香皂對痤瘡有一定好處,不要用雪花膏和其它油脂類的化妝品。 2)合理的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糖類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3)不要用手去擠壓粉刺,以免引起化膿發炎,膿瘡破潰吸收後形成疤痕和色素沉著,影響美觀。抗菌素對感染重的有療效。 4)治療:用維甲酸、維胺脂、及維生素A等,能改善角化過程,將有助於減輕和消除痤瘡。有人報導,過氧苯甲醯治療痤瘡有明顯的療效,它塗在人體表面後,能緩慢地放出氧,有明顯的殺菌作用。服用0.5~1%硫酸鋅溶液,每天3次,每次30毫升。一般用葯4~8周,服葯期間局部擦少量維生素B6冷霜,也有較好的效果。女性痤瘡患者同時月經不正常者,可採用小劑量乙烯雌酚,每日口服0.25毫克,進行人工周期,可使痤瘡好轉,月經也恢復正常。同時中醫痤瘡組合配方、配合葯物進行理療,起到活血化瘀、調整氣血、改善皮膚血液循環的作用,達到醫治的效果。 5)勞逸結合,保持精神愉快,對痤瘡的治療十分有益。長了痤瘡心理不要產生負擔,以免引起神經內分泌紊亂,使痤瘡加重。如覺得自己臉上的粉刺並不礙事,也不一定要用葯,可等其自然消退,因粉刺消退後一般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6)吃海帶防痤瘡。據醫學科研人員發現,吃海帶較多的青少年人群中,患有痤瘡的人很少,究其原因,乃與海帶中含有較高的的鋅元素有關。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不僅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且還可參與皮膚的正常代謝,使上皮細胞正常分化,減輕毛囊皮脂腺導管口的角化,有利於皮脂腺分泌物排出。 7)多吃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有利於減少皮脂分泌和促進痤瘡癒合的水果和蔬菜更要吃,如:蘋果,梨,西紅柿,西瓜,黃瓜,絲瓜,冬瓜,苦瓜等,但注意象荔枝,橘子,榴槤等高糖的水果應該少吃。 編輯本段痤瘡患者應忌口的食物1、長痤瘡不能吃辛辣之物 這類食品性熱,食後容易升火,痤瘡者本屬內熱,服食這類食品無疑是火上加油。 2、長痤瘡不能吃高脂類食物 高脂類食物能產生大量熱能,使內熱加重。因此,必須忌食如豬油、奶油、肥肉、豬腦、豬肝、豬腎、雞蛋等。 3、長痤瘡不能吃腥發之物 腥發之物常可引起機體過敏而導致疾病加重,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擴大而難以祛除。因此,腥發之物必須忌食,特別是海產品,如海鰻、海蝦、海蟹、帶魚等。 4、長痤瘡不能吃補品 有些家長生怕發育期的孩子營養不夠,於是拚命進補,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補葯大多為熱性之品,補後使人內熱加重,更易誘發痤瘡。 5、長痤瘡不能吃高糖食物 人體食入高糖食品後,會使機體新陳代謝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從而使痤瘡連續不斷地出現。因此患者忌食高糖食物,如白糖、冰糖、紅糖、葡葡糖、巧克力、冰淇淋等。 編輯本段預防青春痘的八大注意事項1. 許多人常常有一下子摸摸東西,一下子摸摸臉的小毛病,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因為東西上的污垢沾染在手上,等到不注意時便會沾染於臉部的肌膚上,造成細菌的滋生,而產生青春痘,所以請避免不必要的手與臉的接觸,而額頭前的劉海也容易刺激皮膚,應盡量將它往上梳。 2. 常常與臉部接觸的物品,例如被子、床單、枕頭、洗臉毛巾等,要時常保持清潔,保持清潔的最好方法,就是時常清洗,並曝曬於艷陽下,由於紫外線具有殺死細菌的效果,使得細菌無法生長,所以請養成徹底洗凈床單、被子的習慣,洗後還要拿出來曬曬太陽。 3. 相信蛋糕、甜點等此一類的食品,是許多人無法抗拒的,但是喜歡吃甜食,一天可吃兩個蛋糕而不能自製,這可是造成長青春痘的一項因素,因為糖份多的蛋糕及碳水化合物多的點心最容易造成青春痘,另外,花生等果仁類也應盡量少吃。 4. 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適度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對於身體及肌膚都有良好效果,但是千萬不要5分鍾熱度,要持之以恆,記住,即使是每天3分鍾的體操,也是保持美麗肌膚的秘訣。 5. 常吃蔬菜也是一個杜絕青春痘的好方法,因為紅蘿卜、波菜等具有可以增強對細菌的抵抗力的功效,而青椒、椰菜花則有抗菌效果,此外,均衡的飲食,有助於身體的健康,減少青春痘的發生率。 6. 一些速食、零食容易造成便秘,尤其是喜歡吃宵夜的人,宵夜不僅對胃不好,而且會造成便秘,而便秘則是青春痘的肇因之一,少吃宵夜,多吃一些天然不含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如含有植物纖維的蔬菜水果以及乳酪等,也是預防青春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7. 人經常會有煩惱精神上的壓力會造成皮脂分泌旺盛,也是長青春痘的原因之一,應該多做一些讓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解除每天的工作或學業上的壓力。 8. 時常熬夜對於肌膚也有很大的傷害,如果不想長青春痘,無論工作或功課再忙,最晚也應該在11點就上床睡覺。肌膚的新陳代謝通常由晚上11點到半夜兩點時進行,良好充足的睡眠,能讓肌膚受到完善的保養。 編輯本段痤瘡注意化妝品的使用注意事項(1)具有防治痤瘡作用的化妝品,常有的成分是硫磺、甘油、氧化鉛、水楊酸、苯酚、樟腦、維生素A、維生素E、葉綠素、酒精、聚乙二醇、丙二醇、雌激素、膽固醇、界面活性劑、中草葯、凡士林、脂肪酸、抗生素及防腐劑、色素、香料等。 (2)為揚長避短助美容,痤瘡患者可用化妝水、霜劑和乳劑等,及時清洗面部的油性分泌物,防止毛囊及皮脂腺堵塞,不可用油劑和膏劑化妝品。 (3)另一方面,痤瘡患者在使用外用劑的同時,最好每天2~3次用溫水、少許洗面奶或香皂清除面部的油脂及塵土、於皮損處塗擦外用劑,待外用劑乾燥後,再全面訓使用權化妝品,如化妝水、乳液等。痤瘡症狀較輕者,可使用粉底霜或撲粉,而重症患者或炎症反應較強時應禁止使用粉底霜。同時,痤瘡患者應避免使用含有香料的化妝品,謹防香料誘發接觸性皮炎。 編輯本段疤痕和痘印中醫痤瘡凈提醒首先以預防為主,除了正確治療和護養以外,紅腫發炎期間千萬不要自己去擠。大多數情況嚴重的痘痕都跟當初自己隨意擠壓有關。未經消毒的皮膚和手指器械、不專業的手法、不正確的判斷痘痘的程度,很容易在擠壓痘痘的時候傷及真皮層,留下較大遺憾。 凹洞:一旦當初擠壓不當傷及真皮層,形成的皮膚凹洞實際上是一種輕微的疤痕,是相當頑固的。不要過於希望某款護膚品可以幫助你填平這些凹洞,一般只有經特殊的治療才有辦法 痘印:通常痘痘平復了以後都會有深紅或者淡紅色的痘印,幾天以後你發現顏色越來越深成了黑色或者深褐色才驚慌起來,這時候色素可能沉著到真皮層了,可能難有哪款護膚品能妙手回春徹底去除這些瘢痕了。 編輯本段痘痕的分類描述1.假疤—紅色斑痕 痘痘發炎後,血管會擴張。但是消下去後血管並不會馬上縮下去,就形成了一個一個平平紅紅的暫時性紅斑。一般來說,通常這樣的紅斑平均來說約半年左右會自動消失。 2.假疤—發炎後色素沉澱 發炎後的色素沉澱會使長過紅痘痘的地方留下黑黑臟臟的顏色。這些顏色其實會慢慢自行消失。 3.真疤—凹洞 當痘痘發炎太強傷及真皮的膠原蛋白太多時,就有可能因為真皮膚的塌陷而留下凹洞。凹洞一旦生成就基本不會自動消失。現有化妝品的收效亦甚微,可能靠激光磨皮等特殊方法才有救。 4.真疤—蟹足腫 這些體質特殊的痘痘族,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太過活躍。結果真皮因發炎受傷後的下場不但不是凹下去,反而是凸起來變成肥厚的蟹足腫。 萄糖酸鋅組為31.2%。臨床成功的定義為炎症性損害、丘疹和膿皰的數目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編輯本段痤瘡治療的誤區(1)、運用避孕葯治療痤瘡 在一些青年女性中流行服用避孕葯治療痤瘡。但是隨便服用避孕葯也會造成一定的副作用,痤瘡用葯應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面部痤瘡濫用葯物或激素 由於診斷不明、治病心切、自行用葯、不遵醫囑、用葯不當使得痤瘡得不到很好的治療,發生副作用或嚴重後果。濫用的激素如:皮炎平、皮康王、尤卓爾等。激素可以刺激皮脂腺增生,使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膚發生繼發性損害。表現為:多毛、易感染、皮膚變薄、色素沉著、血管擴張、激素依賴性皮炎。 (3)、誤認為擠壓可以治療 有人認為把痤瘡擠出來"排了毒"就好了。但是痤瘡擠壓後會遺留疤痕,還會加重感染。 (4)、痤瘡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療 痤瘡的確有一定的自限性,配方提示表現在本病有一定的發病年齡和自然病程。大多數人發病的高危期是青春期,以後逐漸自行緩解和消退。但是治療還是需要的,因為:1)痤瘡常常會導致面部的疤痕形成,治療困難,會終生存在,非常影響美容和美觀。早期、及時和正規的治療不但能明顯縮短病程而且能防止疤痕的形成。2)很多的痤瘡發病的年齡並不一定是在青春期,相反很多人在30歲以後才發病,而且很多人的病程會持續非常長的時間,不能自行緩解。正規的足療程的治療通常能在半年到一年中消除痤瘡。 編輯本段痤瘡其他相關知識青春痘能擠嗎 (1)人的面部有大量的面靜脈分布,面靜脈收納面前部軟組織的靜脈血,且經內眥靜脈、眼靜脈與顱內海綿竇相通。因此,面部尤其是鼻根至兩口角所圍成的三角區部位,如果錯誤擠壓使細菌很容易經過上述途徑進入顱內,導致顱內感染。另外,由於擠壓工具消毒不過關(如手臟等)及無菌觀念差,均可導致細菌刺激,從而加重青春痘甚至引發新的感染性疾病。 (2)現代醫學認為毛囊內寄生的細菌,是痤瘡丙酸桿菌是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青春痘丙酸枝節;能產生蛋白酸、透明質酸和一些趨化因子,誘生抗體及激活補體引起毛囊的炎症,並歙毛囊漏斗部角化增強而形成粉刺。皮脂腺分泌亢進,導致皮脂通泄不暢,又使青春痘丙酸桿菌和部分革蘭陽性需氧球菌如葡萄球菌繁殖,從而引起炎性丘疹、膿皰。
7、大腳拇指的指甲縫里發炎了該怎麼辦?是否是指甲長肉裡面去了?
甲溝炎亦稱沿爪疔,是因局部輕微損傷引起指甲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開始指甲的一側或甲根部紅腫、劇烈疼痛,以後逐漸化膿,積聚甲下時則形成甲下膿腫,破潰後常因排膿不暢而成慢性炎症。現介紹幾則中葯外治的驗方。
l.綠茶葉、黑芝麻、細食鹽各l克,加少許生理鹽水混合,並搗爛如泥。皮膚常規消毒後,將上葯敷於甲溝炎處,每日換葯1次,連續用葯2~ 4次。在敷葯期間患處不可沾水。
2.黃連、大黃各等份,撿凈、烘乾、研末備用。臨用時,以醋調勻(如兒童用,可將醋稀釋使用),外敷於患處,每日清洗後更換。
3.新鮮仙人掌50克,除刺後搗為糊狀,加入食鹽2克,正紅花油6~ 8滴,調勻盛於容器中備用,當日使用,當日配製。治療時取上述葯膏適量外敷於患處,並以紗布包紮,每日早、晚各換葯1次,4日為1個療程。
4.鮮馬鞭草適量洗凈,食鹽少許混合搗爛,敷於患處並包紮,每日換葯1次,一般l一3日症狀減輕,5日可獲愈。馬鞭草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排膿,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且葯源豐富。
5.取烏梅,用濕毛巾包裹,濕潤後取肉去核,用烏梅肉質內面外敷患處並固定,早、晚各換葯1次。大部分可在l一3日內痊癒。如已成膿可先用消炎葯物,並排膿後再用上法。
甲溝炎治療方法比較
碘酒塗抹浸泡
只要腳趾發生一丁點外傷、破損時,就用碘酒塗擦或浸泡患趾,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鍾,直到皮膚發白,利用碘酒的消毒作用將病變的皮膚組織給腐蝕掉,讓它重新生長,以防甲溝炎。
中葯敷貼
中葯敷貼是保守治療方法的一種,作用就是消腫止痛、排毒,適合早期甲溝炎患者。一般醫院都在患處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的張迎春副主任醫師調制的「去淤膏」,針對剛剛化膿的腳趾,療效明顯,「去淤膏」一個療程90元左右,在敷貼的同時,要禁口不吃發物。
拔甲
實際上,拔甲並不能根治甲溝炎,特別是因為嵌甲而造成的甲溝炎,因為趾甲甲片兩邊捲曲,往肉里生長,走路時會切割甲片邊緣的軟組織,形成「嵌甲」,最後引發甲溝炎。拔甲只能拔除甲片,對於甲溝和甲床沒有作用,新生長出來的甲片仍然會繼續朝肉里長,仍然又是嵌甲、疼痛、甲溝炎,曾經有患者一年拔甲四五次的記錄。
甲溝成形術
武大中南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的武連聲教授的甲溝成形術,從根本上解決甲片捲麴生長的問題。具體方法是先從患者甲根處開始,經甲緣向甲溝處做一直立形「之」狀切口,將甲溝附近甲片、甲床連同炎性肉芽組織一起切除,用甲溝外側軟組織塑造出嶄新的甲溝,讓趾甲甲片能直著生長。甲溝成形術只需門診手術即可。
甲溝炎
來源:上海協和醫院供稿 作者: 日期: 2004-11
【概述】
指甲的近側(甲根)與皮膚緊密相連,皮膚沿指甲兩向遠端伸延,形成甲溝。甲溝炎是甲溝或其周圍組織的感染。多因微小刺傷、挫傷、倒刺(逆剝)或剪指甲過深等損傷而引起,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診斷】
1.指、趾甲一側或雙側甲溝之近端發紅,腫脹、疼痛,繼而出現膿點,流膿後可見肉芽組織。
2.感染蔓延至甲床時,局部積膿可使整個指、趾甲浮起、脫落。
【治療措施】
早期可用熱敷、理療、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應用碘胺葯或抗生素。
已有膿液的,可在甲溝處作縱形切開引流。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圍時,可在兩側甲溝各作縱行切口,將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紗布或乳膠片引流。如甲床下已積膿,應將指甲拔去,或將膿腔上的指甲剪去。拔甲時,應注意避免損傷甲床,以免日後新生指甲發生畸形。
【臨床表現】
開始時,指甲一側的皮下組織發生紅、腫、痛,有的可自行消退,有的卻迅速化膿。膿液自甲溝一側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對側甲溝,形成半環形膿腫。甲溝炎多無全身症狀,如不切開引流,膿腫可向甲下蔓延,成為指甲下膿腫(圖1),在指甲下可見到黃白色膿液,使該部指甲與甲床分離。指甲下膿腫變可因異物直接刺傷指甲或指甲下的外傷性血腫感染引起。如不及時處理,可成為慢性甲溝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慢性甲溝炎時,甲溝旁有一小膿竇口,有肉芽組織向外突出。慢性甲溝炎有時可繼發真菌感染。
圖1 指甲下膿腫
剪指甲不宜過短。手指有微小傷口,可塗碘酊後,用無菌紗布包紮保護,以免發生感染
碘酒塗抹浸泡
只要腳趾發生一丁點外傷、破損時,就用碘酒塗擦或浸泡患趾,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鍾,直到皮膚發白,利用碘酒的消毒作用將病變的皮膚組織給腐蝕掉,讓它重新生長,以防甲溝炎。
中葯敷貼
中葯敷貼是保守治療方法的一種,作用就是消腫止痛、排毒,適合早期甲溝炎患者。一般醫院都在患處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的張迎春副主任醫師調制的「去淤膏」,針對剛剛化膿的腳趾,療效明顯,「去淤膏」一個療程90元左右,在敷貼的同時,要禁口不吃發物。
拔甲
實際上,拔甲並不能根治甲溝炎,特別是因為嵌甲而造成的甲溝炎,因為趾甲甲片兩邊捲曲,往肉里生長,走路時會切割甲片邊緣的軟組織,形成「嵌甲」,最後引發甲溝炎。拔甲只能拔除甲片,對於甲溝和甲床沒有作用,新生長出來的甲片仍然會繼續朝肉里長,仍然又是嵌甲、疼痛、甲溝炎,曾經有患者一年拔甲四五次的記錄。
甲溝成形術
武大中南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的武連聲教授的甲溝成形術,從根本上解決甲片捲麴生長的問題。具體方法是先從患者甲根處開始,經甲緣向甲溝處做一直立形「之」狀切口,將甲溝附近甲片、甲床連同炎性肉芽組織一起切除,用甲溝外側軟組織塑造出嶄新的甲溝,讓趾甲甲片能直著生長。甲溝成形術只需門診手術即可。
參考資料:http://.baidu.com/question/1114948.html
8、藏紅花存放十年後還可乆食用嗎?
您好,藏紅花的保質期在五年左右,如果超過了五年以上的陳舊藏紅花,就認為是不能再使用了,不僅效果不好,還有可能有霉變現象。
9、風濕病,懂的朋友就進來看看
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玻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
10、指溝發炎
甲溝炎亦稱沿爪疔,是因局部輕微損傷引起指甲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開始指甲的一側或甲根部紅腫、劇烈疼痛,以後逐漸化膿,積聚甲下時則形成甲下膿腫,破潰後常因排膿不暢而成慢性炎症。現介紹幾則中葯外治的驗方。
l.綠茶葉、黑芝麻、細食鹽各l克,加少許生理鹽水混合,並搗爛如泥。皮膚常規消毒後,將上葯敷於甲溝炎處,每日換葯1次,連續用葯2~ 4次。在敷葯期間患處不可沾水。
2.黃連、大黃各等份,撿凈、烘乾、研末備用。臨用時,以醋調勻(如兒童用,可將醋稀釋使用),外敷於患處,每日清洗後更換。
3.新鮮仙人掌50克,除刺後搗為糊狀,加入食鹽2克,正紅花油6~ 8滴,調勻盛於容器中備用,當日使用,當日配製。治療時取上述葯膏適量外敷於患處,並以紗布包紮,每日早、晚各換葯1次,4日為1個療程。
4.鮮馬鞭草適量洗凈,食鹽少許混合搗爛,敷於患處並包紮,每日換葯1次,一般l一3日症狀減輕,5日可獲愈。馬鞭草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排膿,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且葯源豐富。
5.取烏梅,用濕毛巾包裹,濕潤後取肉去核,用烏梅肉質內面外敷患處並固定,早、晚各換葯1次。大部分可在l一3日內痊癒。如已成膿可先用消炎葯物,並排膿後再用上法。
甲溝炎治療方法比較
碘酒塗抹浸泡
只要腳趾發生一丁點外傷、破損時,就用碘酒塗擦或浸泡患趾,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鍾,直到皮膚發白,利用碘酒的消毒作用將病變的皮膚組織給腐蝕掉,讓它重新生長,以防甲溝炎。
中葯敷貼
中葯敷貼是保守治療方法的一種,作用就是消腫止痛、排毒,適合早期甲溝炎患者。一般醫院都在患處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的張迎春副主任醫師調制的「去淤膏」,針對剛剛化膿的腳趾,療效明顯,「去淤膏」一個療程90元左右,在敷貼的同時,要禁口不吃發物。
拔甲
實際上,拔甲並不能根治甲溝炎,特別是因為嵌甲而造成的甲溝炎,因為趾甲甲片兩邊捲曲,往肉里生長,走路時會切割甲片邊緣的軟組織,形成「嵌甲」,最後引發甲溝炎。拔甲只能拔除甲片,對於甲溝和甲床沒有作用,新生長出來的甲片仍然會繼續朝肉里長,仍然又是嵌甲、疼痛、甲溝炎,曾經有患者一年拔甲四五次的記錄。
甲溝成形術
武大中南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的武連聲教授的甲溝成形術,從根本上解決甲片捲麴生長的問題。具體方法是先從患者甲根處開始,經甲緣向甲溝處做一直立形「之」狀切口,將甲溝附近甲片、甲床連同炎性肉芽組織一起切除,用甲溝外側軟組織塑造出嶄新的甲溝,讓趾甲甲片能直著生長。甲溝成形術只需門診手術即可。
甲溝炎
來源:上海協和醫院供稿 作者: 日期: 2004-11
【概述】
指甲的近側(甲根)與皮膚緊密相連,皮膚沿指甲兩向遠端伸延,形成甲溝。甲溝炎是甲溝或其周圍組織的感染。多因微小刺傷、挫傷、倒刺(逆剝)或剪指甲過深等損傷而引起,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診斷】
1.指、趾甲一側或雙側甲溝之近端發紅,腫脹、疼痛,繼而出現膿點,流膿後可見肉芽組織。
2.感染蔓延至甲床時,局部積膿可使整個指、趾甲浮起、脫落。
【治療措施】
早期可用熱敷、理療、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應用碘胺葯或抗生素。
已有膿液的,可在甲溝處作縱形切開引流。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圍時,可在兩側甲溝各作縱行切口,將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紗布或乳膠片引流。如甲床下已積膿,應將指甲拔去,或將膿腔上的指甲剪去。拔甲時,應注意避免損傷甲床,以免日後新生指甲發生畸形。
【臨床表現】
開始時,指甲一側的皮下組織發生紅、腫、痛,有的可自行消退,有的卻迅速化膿。膿液自甲溝一側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對側甲溝,形成半環形膿腫。甲溝炎多無全身症狀,如不切開引流,膿腫可向甲下蔓延,成為指甲下膿腫(圖1),在指甲下可見到黃白色膿液,使該部指甲與甲床分離。指甲下膿腫變可因異物直接刺傷指甲或指甲下的外傷性血腫感染引起。如不及時處理,可成為慢性甲溝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慢性甲溝炎時,甲溝旁有一小膿竇口,有肉芽組織向外突出。慢性甲溝炎有時可繼發真菌感染。
圖1 指甲下膿腫
剪指甲不宜過短。手指有微小傷口,可塗碘酊後,用無菌紗布包紮保護,以免發生感染
碘酒塗抹浸泡
只要腳趾發生一丁點外傷、破損時,就用碘酒塗擦或浸泡患趾,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鍾,直到皮膚發白,利用碘酒的消毒作用將病變的皮膚組織給腐蝕掉,讓它重新生長,以防甲溝炎。
中葯敷貼
中葯敷貼是保守治療方法的一種,作用就是消腫止痛、排毒,適合早期甲溝炎患者。一般醫院都在患處外敷魚石脂軟膏,或三黃散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的張迎春副主任醫師調制的「去淤膏」,針對剛剛化膿的腳趾,療效明顯,「去淤膏」一個療程90元左右,在敷貼的同時,要禁口不吃發物。
拔甲
實際上,拔甲並不能根治甲溝炎,特別是因為嵌甲而造成的甲溝炎,因為趾甲甲片兩邊捲曲,往肉里生長,走路時會切割甲片邊緣的軟組織,形成「嵌甲」,最後引發甲溝炎。拔甲只能拔除甲片,對於甲溝和甲床沒有作用,新生長出來的甲片仍然會繼續朝肉里長,仍然又是嵌甲、疼痛、甲溝炎,曾經有患者一年拔甲四五次的記錄。
甲溝成形術
武大中南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的武連聲教授的甲溝成形術,從根本上解決甲片捲麴生長的問題。具體方法是先從患者甲根處開始,經甲緣向甲溝處做一直立形「之」狀切口,將甲溝附近甲片、甲床連同炎性肉芽組織一起切除,用甲溝外側軟組織塑造出嶄新的甲溝,讓趾甲甲片能直著生長。甲溝成形術只需門診手術即可。
參考資料:http://.baidu.com/question/111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