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急救工作包括什麼原則

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急救工作包括什麼原則

發布時間:2021-01-18 04:03:02

1、職業傷害急救的原則是什麼

任何急救,首重生命徵象的維持,遵守ABC三個原則: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

需要特別急救措施的損傷:

◆胸部創版傷:

若造成胸腔與外界權相通,可造成致命的張力性氣胸而暴斃,傷者的存活機會可能要視緊密封閉傷口的速度而定。令傷者盡量呼氣,呼完後盡可能屏住氣息,此時施救者盡快為患者封閉傷口(氣密)。

◆腹部創傷:

包紮傷口,治療休克。當腹內腸子或其他內臟由傷口突出腹部時,切勿試行將他們推回去。必要時可搬動突出的腸子,以便蓋住傷口。從急救包取出消毒敷料蓋上,並用生理時鹽水將敷料澆濕,然後用綳帶繞住腹部固定。

!嚴禁傷者飲食任何食物或液體。最好使用側卧,以免吸入嘔吐物窒息。

◆腹部刺傷:

刺入物不可立即拔出,用敷料壓迫傷口兩側,用膠布固定或用綳帶做壓迫包紮後,以曲膝且側卧之姿勢立即後送。

◆頭部創傷:

注意有無伴隨頸椎受傷,如有懷疑應將頸部固定。切記不可給予嗎啡治療。

如有下列情形,應檢查有無頭部外傷:

◎現在或最近曾有不省人事

◎耳、鼻部有血液流出

◎脈搏很慢

◎頭痛

◎嘔吐

◎曾有痙攣

◎呼吸很慢

2、如何處理急性軟組織損傷

最近,本人在工作中遇到幾例急性軟組織損傷後的病人由於早期處理不當,造成損傷處腫脹明顯、疼痛劇烈,徒增了痛苦,延長了病程,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為了普及軟組織損傷的正確處理措施,特寫下此文。原因及症狀:急性軟組織損傷多見於運動後,多因運動前准備工作不充分、不正確;運動量過大(特別是局部運動負荷過大);身體機能狀態不佳,動作協調性差等原因而造成。急性軟組織損傷分閉合性損傷(包括扭傷和挫傷)和開放性損傷兩類,在傷後48小時內為急性損傷早期,損傷的軟組織局部可有疼痛、腫脹、壓痛和活動受限。處理措施:一、急性閉合性損傷早期不能熱敷和推拿,可採取以下措施:1、局部冷敷(冷水、冰袋冷敷或雲南白葯製冷液噴霧)以減少組織滲血和炎症反應,並有預防腫脹的作用;2、抬高患肢及限制活動,以減輕局部充血、腫脹,並有止血與止痛作用;3、傷後48小時不再繼續冷敷,可口服雲南白葯、跌打丸或其他活血化瘀中成葯,用葯約一周左右,也可局部貼傷濕止痛膏;4、有血腫形成者先加壓包紮,在傷後48小時後可試行消毒後穿刺抽血,抽血後再加壓包紮(應有醫生處理);5、疼痛劇烈者可行間動電療或中頻脈沖電療,24小時以後為促進組織的再生修復及血腫的吸收可用超短波、輻射熱或電腦中頻治療以消炎、消腫、止痛。二、急性開放性損傷早期,首先根據損傷的不同部位選擇適宜的止血方法,迅速進行正確的止血和包紮,並抬高患肢。對於小創口對合良好,經消毒後適當包紮。可口服消炎葯預防感染。專業提示:軟組織損傷後的關鍵是早期冷敷、抬高患肢及限制活動。

3、名詞解釋:急性軟組織損傷的三節段的劃分及處理原則

?

4、簡述急救三原則以及常用的急救方法。

急救的三先三後原則
參與救護的人員不要被混亂的場面所干擾,應盡快使傷員平靜下來,沉著、鎮靜地觀察其病情,在短時間內做出初步判斷,並堅持先搶後救、先重後輕、先急後緩的原則:
對大出血、神志不清、呼吸異常或呼吸停止、脈搏弱或心跳停止的危重傷病員,要先救命後治傷。
對多處受傷的病員要先維持呼吸道通暢,在止血的同時糾正休克,然後處理骨折,最後處理傷口。
小聲呻吟的可能是重傷員
檢查順序是:
1.神志。如果傷員對問話、拍打、推動等刺激無反應,可能已意識不清或喪失,病情危重。
2.呼吸。正常人每分鍾呼吸16~20次,垂危時呼吸變快、變淺、不規則。瀕死前呼吸變慢、不規則,甚至呼吸停止。
3.心跳。將耳朵貼近傷員的左胸壁可聽到心跳,用手指可以觸摸到心跳。當嚴重創傷、大出血時,心跳無法聽清甚至停止。此時應該立即對傷員進行心肺復甦的搶救。
4.瞳孔。正常時兩眼瞳孔等大等圓,遇光則迅速縮小。有顱腦損傷或病情危重的傷員,兩瞳孔不等大等圓,對光反射無反應或反應遲鈍。呼吸、心跳停止,頸動脈搏動消失,雙側瞳孔固定散大,對光反應消失可以作為緊急時判斷死亡的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喊叫和呻吟聲大的傷員不一定表示病情危重,而不呻吟或小聲呻吟的傷員病情卻可能很嚴重,一定要首先檢查。
【常用的急救方法】
足踝扭傷急救法

輕度足踝扭傷,應先冷敷患處,24小時後改用熱敷,用綳帶纏住足踝,把腳墊高,即可減輕症狀。
觸電急救法

①迅速切斷電源。
②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

③立即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衣扣、褲帶,若呼吸停止,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
④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動脈出血急救法

①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扎在傷口的上端,扎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扎時間總共不得超過兩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兒童抽風急救法

發現小兒抽風,不宜驚慌失措,亂搖患兒,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湯,以免吸入氣管。應打開窗戶,解開患兒上衣讓呼吸通暢。將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兒上下牙之間以免咬破舌頭。發高燒引起的抽風,可用毛巾蘸冷水敷於額部。詳細記錄抽風的時間、症狀,立即送醫院治療。
狗咬傷急救法

被狗咬傷後,應在傷口上下5厘米處用布帶勒緊,用吸奶器將污血吸出,然後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咬人的狗應加隔離,一旦確診為攜帶狂犬病毒,應即處死。
骨折急救法
救護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採用指壓、包紮、止血帶等辦法止眩
②包紮:對開放性骨折用消毒紗布加壓包紮,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舊衣服等軟物襯墊著夾上夾板,無夾板時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傷肢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④治療:如有條件,可在清創、止痛後再送醫院治療。
急性腰扭傷急救法

腰突然扭傷後,如傷勢較輕,可讓病人仰卧在墊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墊1個枕頭。先冷敷傷處,1~2天後改用熱敷。如症狀不減輕或傷重者,應急送醫院治療。
脊柱骨損傷急救法

脊柱骨損傷的病人如果頭腦清醒,可讓其動一下四肢,單純雙下肢活動障礙,提示胸或腰椎已嚴重損傷;上肢也活動障礙,則頸椎也受損傷。先使患者平卧地上, 兩上肢伸直並攏。將門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動者蹲在患者一側,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頭顱,並隨時保持與軀干在 同一軸線上,4人同時用力,把患者慢慢滾上門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頸後各放一小枕,頭部兩側放軟枕,用布條將頭固定,然後急送就近醫院。
韭菜治誤吞金屬異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斷,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將誤吞的金屬等異物裹住,然後順利排出。
咯血急救法

①讓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靜,不可大聲說話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時防止受涼。
③服用止咳祛痰葯,但忌用氨茶鹼。
④選服一些止血葯,如:八號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維生素K。
⑤盡快送醫院救治。
貓咬傷急救法

被貓咬傷後,應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扎緊,並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沖洗傷口,再用5%的石炭酸腐蝕局部。
煤氣中毒急救法

覺察到自己煤氣中毒時,應盡快打開門窗,迅速離開現場。如已全身無力,要趕緊趴在地上,爬至門邊或窗前,打開門窗呼救。發現他人煤氣中毒,應立即打開門窗,將患者抬離現場。中毒者如呼吸、心跳不規則或停止,需馬上進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並送往醫院搶救。

5、簡述運動損傷的現場急救原則

一、急救的意義、原則和注意事項
急救(Emergency treatment)是對意外或突然發生的傷病事故,進行緊急的臨時性處理。其目的是保護傷病員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傷害、減輕傷病員痛苦、預防並發症,並為傷病員的轉運和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因此,無論何種急性損傷,做好現場急救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救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救命在先,做好休克的防治。骨折、關節脫位、嚴重軟組織損傷或合並其他器官損傷時,傷員常因出血、疼痛而發生休克。在現場急救時,要注意預防休克,若發生休克,必須優先搶救休克。其次,急救必須分秒必爭,力求迅速、准確、有效,做到快救、快送醫院處理。
救護人員的態度要和藹可親,語言親切、婉轉;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保持鎮靜,切不可驚慌失措或顧此失彼,即使出現危急情況也應鎮靜地進行有條不紊的搶救 工作;急救技術要力求熟練敏捷。經急救處理後,應陪伴傷員到醫院,並向醫生介紹發病情況和急救經過。

二、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
(一)急救包紮法
包紮有固定夾板或敷料,限制傷肢活動,避免加重傷情;保護創口,預防或減少感染;支持傷肢,使之保持舒適的位置,減輕疼痛和壓迫止血,防止或減輕腫脹等多種作用。包紮時,動作要柔和、熟練、包紮的松緊度應適中,過緊會妨礙血液循環,過松則起不到包紮的作用;綳帶包紮要從傷部遠端開始,包紮結束時,綳帶末端要用膠布粘合固定或將綳帶末端留下了段,縱形剪開縛結固定,但縛結不要在傷口處。
1.綳帶包紮法 要根據包紮部位的形態特點,採用不同的包紮方法。
(1)環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均勻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額部等,也是其他包紮法的開始或結束時使用的包紮法。包紮時,先張開綳卷帶,把帶頭斜放在傷肢上並用拇指壓住,將卷帶繞肢體一圈後,再將帶頭的一個小角反折,然後繼續繞圈包紮,每圈都蓋住第一圈,包紮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包紮時先作2~3圈環形包紮,然後將綳帶向上斜形纏繞,每圈都蓋住前一圈的1/2~1/3。
(3)反折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包紮時,先做2~3圈環形包紮後,用左拇指壓住綳帶上緣,將綳帶向下反折,向後繞並拉緊綳帶,每圈反折一次,後一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反折處不要在創口或骨突上。
(4)「8」字形包紮法:多用於包紮肘、膝、踝等關節處。方法有二:一是先在關節處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斜形環繞,一圈在關節上方纏繞,一圈在關節下方纏繞,兩圈在關節凹面相交,反復進行,逐漸離開關節,每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最後在關節上方或下方作環形包紮結束。二是先在關節下方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來回作「8」字形纏繞,使相交處逐漸靠攏關節,最後作環形包紮結束
2.三角巾包紮法:三角巾應用方便,適用於全身各部位的包紮,這里只介紹手、足和頭部包紮法。
(1)手部包紮法:三角巾平鋪,手指對向頂角,將手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邊橫放於腕部。先將三角巾頂角向下反折,再將三角巾兩底角向手腕背部交叉圍繞一圈,在腕背打結。
(2)足部包紮法:與手部包紮法基本相同。
(3)頭部包紮法:三角巾底邊置於前額,頂角在後,將底邊從前額繞至頭後,壓住頂角並打結。若底邊較長,可在枕後交叉後再繞至前額打結。最後把頂角拉緊並向上翻轉固定。
3.前臂懸掛法 分大、小懸臂帶兩種
(1)大懸臂帶:常用於除鎖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其他上肢損傷。將三負巾的頂角置於傷肢的肘後,一底角拉向健側肩上,傷肢屈肘90度角,前臂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再將三角巾的另一底角向上翻折並包住前臂,兩底角在頸後打結。最後拉直頂角並向前折回,用膠布粘貼固定。
(2)小懸臂帶:常用於肱骨或鎖骨骨折。先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寬的寬頻,也可用寬綳帶或軟布帶代替。將寬頻的中間置於前臂的下1/3處,屈肘90度角,寬頻的兩端在頸後打結。
(二)止血法
據研究,健康成人平均每kg體重約有血液75ml,總血量可達4000~5000ml。若急性大出血達到全身總血量的20%,即可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口渴等急性盆血的症狀;若出血量超過全身血量的30%時,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對外出血的傷員,尤其是大動脈的出血,必須立即止血;對疑有內臟或顱內出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理。這里主要介紹外出血的幾種止血方法。
1.綳帶加壓包紮法 用數層無菌敷料復蓋創口,再用綳帶加壓包紮,以壓住出血的血管而達到止血效果,同時抬高傷肢。它適用於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出血的止血。
2.指壓法 在動脈行走中最容易被壓住的部位稱為壓迫點。指壓法的要領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在相應的壓迫點上用拇指或其餘四指把該動脈管壓迫在鄰近的骨面上,以阻斷血液的來源而達到止血的效果。這是動脈出血時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所加壓力必須持續到可以結扎血管或用止血鉗夾住血管為止。常用的壓迫止血法有:
(1)顳淺動脈壓迫止血法:一手扶傷員的頭並將其固定,用另一手拇指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寬處摸到搏動後,將該動脈壓迫在顳骨上(圖7—11)。它適用於同側前額部或顳部出血的止血。
(2)額外動脈壓迫止血法:在下頜角前約1.5cm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將該動脈壓迫在下頜骨上(圖7-12)。它適用於同側面部出血的止血。
(3)鎖骨下動脈壓迫止血法:在鎖骨上窩內1/3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把該血管壓迫在第一肋骨上(圖7-13)。它適用於肩部及上臂出血的止血。
(4)肱動脈壓迫止血法:將傷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頭肌內緣中點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或示、中、環三指將該動脈壓迫在肱骨上(圖7-14)。它適用於前臂及手部出血的止血。
(5)指動脈壓迫止血法:手指出血時,用健側手的拇、食兩指壓迫患 指兩側指根部(圖7-15),並抬高患 肢。
(6)股動脈壓迫止血法;傷員仰卧,患腿稍外展、外旋。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摸到搏動後,用雙手拇指重疊(或掌根)把該動脈壓迫在恥骨上(圖7-16)。它適用於大腿和小腿出血的止血。
(7)脛前、脛後動脈壓迫止血法:在踝關節背側,於脛骨遠端摸到搏動後,把該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在內踝後方,將脛後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圖7-17)。它適用於足部出血的止血。

6、軟組織急性損傷早,中,晚期處理原則及方法是什麼?

急性期,48小時內冰敷,制動。48小時後可熱敷,適當按摩、活動

7、運動損傷的現場急救原則

運動損傷的現場急救原則 :

急救(Emergency treatment)是對意外或突然發生的傷病事故,進行緊急的臨時性內處理。其目的是保護傷病員容的生命、避免再度傷害、減輕傷病員痛苦、預防並發症,並為傷病員的轉運和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因此,無論何種急性損傷,做好現場急救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救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救命在先,做好休克的防治。骨折、關節脫位、嚴重軟組織損傷或合並其他器官損傷時,傷員常因出血、疼痛而發生休克。在現場急救時,要注意預防休克,若發生休克,必須優先搶救休克。其次,急救必須分秒必爭,力求迅速、准確、有效,做到快救、快送醫院處理。

救護人員的態度要和藹可親,語言親切、婉轉;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保持鎮靜,切不可驚慌失措或顧此失彼,即使出現危急情況也應鎮靜地進行有條不紊的搶救 工作;急救技術要力求熟練敏捷。經急救處理後,應陪伴傷員到醫院,並向醫生介紹發病情況和急救經過。

8、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是什麼,我想了解一下···

1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是指軟組織損傷後,皮膚或粘膜失去完整性,損傷部位與外界相通。常見有擦傷;刺傷;裂傷;切割傷。
處理原則:止血、清創及保護傷口預防感染。

2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而由於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運用而導致的局部軟組織損傷,皮膚及粘膜保持完整,,傷處與外界沒有相通。
處理原則: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局部組織缺血,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嚴禁嚴傷處按摩和熱療。
中期:損傷24—48後,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組織正在形成,組織正在修復。此期可持續1—2周。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採用熱療、按摩、葯物及傳統中醫葯方法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

9、簡述人體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急救措施

本題出自於運動人體學題庫:
對於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是適當制動,止血,防腫,鎮痛,減輕炎症。
其急救方法包括幾項內容:第一,固定。骨折、脫臼、拉傷應進行加壓保護,目的是減輕痛苦、促進傷口癒合和防止再傷。受傷後應立即停止運動,充分休息促進傷口癒合,未經許可不能再運動,防止再傷。第二,冷療。將冰袋放在傷處,每次時間15~20分鍾,傷後24-48小時,每隔1-2小時可重復進行一次。目的是減輕炎症、出血和滲出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第三,加壓包紮。目的是使組織間隙壓升高,減少出血和腫脹,24小時可拆除加壓包紮。第四,抬高傷肢,在損傷後24-48小時內,傷肢高於心臟水平,目的是加速靜脈血液和淋巴液的迴流,減輕局部腫脹和淤血。

與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急救工作包括什麼原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