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軟組織感染用什麼抗生素好

軟組織感染用什麼抗生素好

發布時間:2020-11-30 17:24:58

1、皮膚軟組織損傷用什麼抗生素好?紅、腫、熱、痛感,有發熱,是小腿受傷

紅、腫、熱、痛感。說明損傷處有感染。建議你吃:頭孢類的抗生素和沙星類的抗生素比較好。如:阿莫西林膠囊和左氧氟沙星片,聯合使用。

2、淚溝是怎麼形成的?什麼原因造成淚溝?

淚溝又叫瞼袋溝,是指由內眼角開始出現在下眼瞼靠鼻側的一條凹溝,是眼袋最下方的一條凹陷的溝壑。主要由眼眶隔膜下緣的軟組織萎縮、下垂而生成的。側面視角,眼袋有凸出感,而淚溝只有凹陷。

1、和皮膚鬆弛有關

皮膚一旦失去了彈性,就會下垂鬆弛,出現淚溝。老化是形成皮膚鬆弛的原因之一,此外缺水、使用了不良化妝美容品都有可能讓皮膚變得鬆弛下垂,而且皮膚鬆弛導致淚溝出現以後,如果不及時的修復肌膚的話,那麼淚溝會越來越嚴重,使人顯得很老。

2、和皮膚老化有關

歲月流逝,也在我們臉上留下各種痕跡,臉部出現各種肌膚問題,出現皺紋、皮膚下垂凹陷等等,淚溝也是一樣。膠原蛋白是支撐皮膚的重要部分,隨著年齡的增加,膠原蛋白不斷流失,皮下組織脂肪日益減少,淚溝也就會越來越明顯。

3、和皮膚薄厚有關

淚溝每個人都會有,我們眼部周圍的皮膚相比其他部位更薄點,皮下支撐力有強有弱,在眼周肌膚與臉頰皮膚處就容易形成淚溝,只不過有的出現早有的出現晚。所以,淚溝也是有先天的。

4、和眼袋有關

淚溝位於眼袋下方,如果睡眠不足,沒有休息好,長時間下去眼袋會越來越突出,這是淚溝也就更明顯了。但是如果保持良好的睡眠,精氣神充足,眼袋就會慢慢消退,淚溝也消退一點。

(2)軟組織感染用什麼抗生素好擴展資料

改善淚溝方法:

1、玻尿酸填充

除了玻尿酸注射填充本身方便、快捷、不留痕的優點外,玻尿酸這種膠狀特性很適合下瞼這種皮膚薄的地方;而且淚溝的凹陷面積不大,所以需要的量也不用太多,效果也理想。

2、自體脂肪填充

淚溝本身就是脂肪缺失造成的,所以用自體脂肪來補充就再好不過;脂肪填充存活後,效果是長久的,所以較於玻尿酸填充會繁瑣一些,需要一定恢復期,但長遠來說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改善方法。

3、眶隔脂肪釋放術

這種就是針對於有眼袋又有淚溝的人。手術通過下睫毛附近切口,將臃腫突出的眼袋脂肪釋放出來,然後平鋪到淚溝處,眼袋沒了,淚溝也消失了,這就是「眶隔脂肪釋放術」。

眶隔脂肪本身顆粒小、質感細膩,釋放平鋪到淚溝後自然平滑;而且,眶隔脂肪平鋪到淚溝後血供照常運轉,這就無需擔心脂肪吸收問題,效果很理想。

3、治療皮膚軟組織感染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環炳沙星哪個好

病情分析:左氧氟沙星是喹諾酮類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強對多數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流感嗜血桿菌革蘭陰性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是青黴素類廣譜β-內醯胺類抗生素對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等敏感.
意見建議:兩者都屬於抗生素是兩種不同種類的對不同細菌的敏感性不同需要做細菌培養後才能選定何種抗生素.

4、鼻炎有什麼症狀啊~!?

1、慢性鼻炎:鼻涕多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2、過敏性鼻炎:為流清水樣涕,量較多,伴有打噴嚏,鼻癢感,可常年性發作,也可以季節性發作。過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兒。 4、慢性鼻竇炎,多為粘液膿性分泌物,雙側或者單側,伴有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單側的鼻竇炎要考慮牙源性鼻竇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現流清水涕 ,感染時可以伴有流膿涕 ,可出現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 6、小兒的分泌比較旺盛,如果沒有其它不適,可能為冷空氣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別處理。單側鼻塞伴涕中帶血可能為鼻腔內異物引起。 7、流黃水樣分泌物,要考慮鼻竇內囊腫的可能,攝鼻竇X線片或者CT。 8、涕中帶血可以參照鼻出血的常見原因。 9、其它原因還包括腦脊樑液鼻漏,萎縮性鼻炎等,後者以鼻干痂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原因及其預防治療: 1)急性鼻炎: 由急性感染所致,俗稱「傷風」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狀;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見。病情一般經過7~14天便逐漸好轉。抵抗力強者可不治自愈。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鼻炎雖是可自愈的小病,但一旦患急性鼻炎,應積極早期治療,以防引發其它疾病。 急性鼻炎的預防: 既然已經認識到了急性鼻炎的發病與接觸致病菌或其他有害因素有關,加強預防措施,提高機體的免疫抵抗力就顯得十分重要。其實,只要每一個人不怕麻煩,循序漸進,減少感染患病的機會是完全可能的。 (1)增強體質,勞逸結合,加強鍛煉。在工作之餘應適當進行體育活動,如跑步、游泳、爬山、打拳,能加強呼吸道的防禦能力,增強肺活量。這里特別推薦游泳,因為這項體育活動還能幫助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2)避免傳染,主動預防。平時注意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衛生,尤其是空氣要定時更新,也可以在屋內經常用食醋熏蒸。冬季急性鼻炎流行期間,要注意盡量不去公共場所,外出時要加戴口罩。 急性鼻炎的治療: 在疾病急性期,可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大量飲水。 1、如有發熱、頭痛和鼻塞,可口服阿斯匹林、百服寧、抗組胺葯(如:苯海拉明等)和維生素C;中葯可選板藍根沖劑、感冒清熱沖劑、抗病毒口服液、鼻舒膠囊等;必要時加用抗生素或者磺胺類葯。 2、鼻腔局部用葯可選1%呋麻滴鼻劑,麝藜滴鼻劑等。 3、對於一些年紀大、體力弱的人來說,為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可常用葯物核酪和黃芪注射液肌注。 由於鼻腔與口腔、中耳、咽喉和支氣管相通,在急性鼻炎發生後,如果治療不徹底,容易向如下幾方面發展:經鼻竇開口向鼻竇蔓延形成鼻竇炎;經咽管向中耳蔓延形成中耳炎;向咽喉和支氣管擴散形成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嬰幼兒還常引起肺炎);經鼻淚管蔓延形成結膜炎、淚囊炎。因此,對於急性鼻炎絕不能小視。 (2)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對吸入空氣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致。它的症狀與感冒很相似,但一日內可多次發作;不發作時,則完全正常。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有時與季節密切相關。 預防: 剛入秋,患過敏性鼻炎的人加強對鼻子的保護,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隨時保持鼻腔清潔; 2、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早晨5點到10點,是花粉擴散高峰時間,最好不在戶外久待; 3、外出回家後及時淋浴,對去除身體上的過敏原會有幫助; 4、保持室內空氣的濕度,或是使用空氣過濾器,不要讓鼻子太乾燥; 5、及時更換、清洗床單、被罩,防止蟎蟲及其分泌物誘發過敏性鼻炎; 6、香水、化妝品等都會刺激鼻腔黏膜,也要盡量避免接觸; 7、戒煙限酒,減少對鼻腔黏膜的刺激。 治療: 要從根本上治療過敏性鼻炎,唯一積極的辦法是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改變敏感狀態,使其不發生本病。 1、葯物輔助治療:如調節植物神經,可口服麻黃素,每次20毫克;谷維素,每次20毫克;阿托品,每次0.3毫克,每日3次;或口服抗過敏葯,撲爾敏,每次4毫克,或安其敏,每次25毫克,每日3次。 2、為減輕變態反應:還可配合口服強的松,每次5毫克,每日3次,或地塞米松,每次1.5毫克,每日2—3次。為改善血管通透性,可口服葡萄糖酸鈣,每次l克,輔以維生素C,100毫克,每天3次。 (3)慢性單純性鼻炎: 是常見的多發病,由急性鼻炎發展而來。與合並細菌繼發感染、治療不徹底和反復發作有關。臨床上要與慢性肥厚性鼻炎與慢性鼻塞炎相鑒別。 治療:原則為恢復鼻腔通氣功能,排除分泌物,根除病因。 (一)1%麻黃素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氯黴素麻黃素液滴鼻,每日3次, (二)0.25-0.5%普魯卡因作鼻丘封閉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閉,每次1-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為一療程。 (三)超短波或紅外線理療,可改善局部血循環以減輕症狀。 (四)經上述療法無效時,可選用硬化劑作下鼻甲注射治療。 提醒:滴鼻凈易導致葯物性鼻炎,應盡量少用。 預防: 1、注意工作和環境衛生,忌煙酒,消除病灶。 2、不能過分依賴葯物來保持鼻子通氣。 3、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4)乾燥性鼻炎: 乾燥性鼻炎的發生與氣候和職業因素等有密切的關系。系鼻粘膜長期受刺激而發生粘液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引起,粘膜因而乾燥甚至有淺表糜爛。 乾燥性鼻炎的預防: 1、患者應改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避免長期吸入乾燥、多灰塵及刺激性氣體。 2、平衡飲食,糾正營養不良,戒除嗜煙酒等不良習慣。 3、定期滴、塗有營養及潤澤鼻腔的制劑,避免使用強烈收縮血管的制劑。 4、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乾燥性鼻炎的治療: (一)局部可用油劑滴鼻葯液,如復方薄荷油、液體石蠟或鼻軟膏。應注意勿用血管收縮劑。 (二)內服魚肝油丸,2丸,每日3次;維生素B2,10mg,每日3次。 〔食療有方〕 石斛粥:鮮石斛2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先將鮮石斛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葯汁熬粳米成粥,加入冰糖,早晚服食。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200克,蜂蜜5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用慢火熬粳米,待米「開花」後,加入芝麻末和蜂蜜,熬至粥成。早晚食用。 (5)萎縮性鼻炎: 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縮;由於鼻組織萎縮,雖然鼻腔比較寬大,但鼻粘膜卻喪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內干痴形成,患者仍感通氣不暢。 當有細菌感染時,其毒素及排泄物等產生惡臭氣味,一經嗅到,終生不忘。 萎縮性鼻炎的預防: 1、改善生活、工作環境。經常接觸粉塵及化學氣體的工作人員應戴口罩。 2、本病患者,宜長期戴用口罩。夏天更可用水濕潤後戴,隨干隨即加濕。 3、冬天烤火,火爐上放上水壺,不加壺蓋,讓蒸汽盡量蒸發以潤空氣。 4、禁用麻黃鹼液、滴鼻凈等鼻粘膜收縮劑。 5、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萎縮性鼻炎的治療: 1、萎縮性鼻炎患者每日可用0.9%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沖洗,清潔鼻腔,去除臭味。 2、鼻內滴用復方薄荷樟腦油滴鼻液或石蠟油,或0.5%鏈黴素液或0。3%慶大黴素液,每天4次,以潤滑鼻粘膜,刺激末梢神經,恢復粘膜功能並抑制鼻內桿菌生長,消除炎症。 (6)慢性肥厚性鼻炎: 由慢性單純性鼻炎而來,是長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現增生所致。此時粘膜增厚、組織彈性下降、鼻腔通氣能力差,從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 (7)乾酪性鼻炎: 是一種罕見的鼻病。臨床特徵為鼻內乾酪樣物積聚,有惡臭,日久侵蝕軟組織和骨質,發生鼻內、外畸形。在乾酪樣物質中發現有脫落上皮、壞死組織、化膿細胞、膽固醇結晶及黴菌樣微生物。至於病因目前尚無定論。 (8)葯物性鼻炎: 葯物性鼻炎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葯長期持續作用的結果,也可理解為是一種慢性鼻炎。其致病原因就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葯,包括使用作用強烈的鼻粘膜血管收縮滴鼻劑、葯液濃度過高、非等滲葯液、用葯過量或長期用葯等。這些均會損害鼻粘膜纖毛的結構,從而影響鼻粘膜的生理功能,產生臨床病症。 預防葯物性鼻炎的發生: 主要就是合理使用血管收縮劑滴鼻葯。在患疾病引起鼻塞時,注意治療引起鼻塞的原發病因,從根本上解決鼻塞問題,從而免去使用滴鼻葯。對為了暫時解除鼻塞症狀,可用這類葯物,只要滴上幾滴,鼻塞立即就通,但管不了多久又堵上了,因此要注意用葯量和用葯次數,避免長期使用,久而成癮,並引發葯物性鼻炎。 治療葯物性鼻炎: 首先:應停用血管收縮劑滴鼻葯;至少要堅持兩個星期以上,然後治療原發病因,並用其他葯物替換原葯。可用生理鹽水加地塞米松配成0.25毫克/毫升滴鼻液,第一周滴20毫升,一般可改善鼻腔通氣,第二周以後僅滴生理鹽水。若第一周症狀未改善,再滴地塞米松滴鼻液1周,可獲良效,注意激素點鼻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在滴鼻的同時內服抗組胺葯物如特非那丁等,也將有助於治癒疾病。 另外:一些葯物在使用時也可引起鼻塞,也稱做葯物性鼻炎,如酚妥拉明等,但只要停止使用該葯物,一般半小時左右就會自行解除鼻塞症狀。 不知道你是哪種,所以全部給你

5、都在說抗生素不能亂用,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選擇抗生素?

由於近期感冒、發燒的病人日益增多,上海市葯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也連續接到幾起使用抗生素不當導致皮疹等不良反應的例子,其原因多與使用抗生素劑量過大或靜脈滴注速度過快有關。對此,該中心常務副主任杜文民博士呼籲,普通感冒沒必要服用抗生素,一定要當心抗生素的不良反應綜合征。抗生素使用最「亂」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臨床微生物與醫院感染監控中心主任胡必傑副教授介紹,過去10多年來抗生素的費用在國內一直處於各種葯物的首位。我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達50%到80%,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范圍內調查的30%。另據統計,我國近2000萬聽力殘疾者中,有近80%的致聾原因屬抗生素使用不當,抗生素已成為目前應用最「亂」的葯品。在臨床中,醫生們也不斷遇到濫用抗生素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為此送命的病人。胡教授說,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是一種或多種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很多人患感冒後喜歡服用一些高檔抗生素。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因為抗生素主要是對細菌有殺滅或抑製作用,對各種病毒感染並無作用。不合理地濫用抗生素,會使腸道內某些合成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的正常菌株受到影響,甚至導致兩重感染。不良反應日益增多據杜文民博士介紹,臨床中抗生素的不良反應事件日益增多。在其毒性反應中,最常見的是腎臟毒性反應,其次是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肝臟毒性反應、血液系統毒性反應,少數也可引起心臟毒性反應,並影響骨骼發育。而最嚴重的莫過於過敏反應,大多由青黴素引起。更多的人服用抗生素後可能會引發皮疹,以發熱、關節痛、蕁麻疹為表現的血清病樣反應則多見於青黴素和頭孢黴素。杜博士強調,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後會引起菌群紊亂、誘發抗生素相關性腸炎或各種真菌感染。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一定要預防其不良反應。如認真詢問葯物過敏史,嚴格執行皮試常規;慎用毒性較強的抗生素,聯合用葯時要警惕毒性協同作用;避免長時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菌素等。能用低級決不用高級那麼到底該如何合理正確使用抗生素呢?杜博士指出,抗生素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在運用中能用低級的決不用高級的,對於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較大的患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細菌性感染導致發熱,經抗生素治療體溫正常、主要症狀消失的患者,要及時停用抗生素。為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患者在服用抗生素時,要按處方、療程和劑量服用,不要中途擅自停葯或聯合用葯。在不得已自我購葯時,要咨詢葯師,仔細閱讀說明書,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及時就醫和停葯.

6、請問頭孢丙烯和頭孢克洛有啥區別嗎?治療皮膚軟組織感染。

皮膚軟組織感染,是不是這種情況,應該去皮膚科就診,亂用葯容易產生耐葯性,得不償失!

抗生素的選擇,一般最好做膿液標本培養,選擇敏感葯物治療才可能效果好。

頭孢丙烯,本品為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具廣譜抗菌作用。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糞腸球菌無效。對革蘭陰性需氧菌的流感嗜血桿菌(包括產β內醯胺酶菌株)、卡他莫拉菌(包括產β內醯胺酶菌株)高度敏感;

頭孢克洛屬第二代口服頭孢菌素,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具有很強的殺滅作用。本品為廣譜半合成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產青黴素酶金黃色葡萄球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與頭孢羥氨苄相同,對不產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較頭孢羥氨苄強2~4倍。

以上2種都是抗生素,對細菌感染有效果,對病毒和真菌無效,對過敏等其他皮膚病也是無效的,所以再次奉勸去醫院皮膚科就診治療。

7、羅紅黴素和阿奇黴素是不是沒有區別?

阿奇黴素 本品適用於敏感致病菌所引起下列感染:
1、由肺炎衣原體,流感嗜血桿菌、嗜肺軍團菌、卡他摩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鏈球菌引起的需要首先採取靜脈滴注治療的社區獲得性肺炎。
2、由沙眼衣原體、淋病雙球菌、人型支原體引起的需要首先採取靜脈滴注治療的盆腔炎。若懷疑合並厭氧菌感染,應合用抗厭氧菌的抗生素。
通用名稱:阿奇黴素
英文名稱:Azithromycin
中文別名:阿紅黴素、阿奇紅黴素、阿齊紅黴素、阿奇黴素、希舒美
英文別名:Azitromycin
【葯理】
阿奇黴素的抗菌譜與其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相同。對各種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比紅黴素略差,腸球菌屬對本品耐葯;但本品對某些革蘭陰性菌的作用比紅黴素強,如對流感桿菌包括產β內醯胺酶菌株的 MIC比紅黴素低 8倍,約0.06~1mg/L。對摩拉卡他菌的 MIC為 0.03mg/L,對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類桿菌屬和脆弱類桿菌的抗菌作用與紅黴素相似或略差。對細胞內的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的作用也與紅黴素相似。
葯動學
本品對胃酸穩定,雖然口服生物利用度僅 37%,單次服用 0.5g後 2~3h血葯峰濃度約 0.4μg/ml,但組織分布好,蛋白結合率低(7%~23%),消除半減期 12~14h,服葯後 12~30h在前列腺、扁桃體、肺組織、胃組織、女性生殖器組織中的濃度分別達 2.6μg/g、4.5μg/g、3.6μg/g、6.1μg/g和 2.7~3.5μg/g。50%以上的葯物以原形由膽汁排泄,部分為去甲基的代謝產物。葯物在組織中滯留時間較長,釋放緩慢,單劑服葯後 14日,仍可在尿中測得原形葯物。1周內經尿排泄率低於 6%,腎清除率為 1.67~3.156ml/s。
本品在組織中的濃度明顯高於血葯濃度的原因主要由於葯物通過中性粒細胞與吞噬細胞主動由局部組織移至上述細胞內。在感染部位儲存葯物的中性粒細胞受細菌刺激釋放葯物而起抗菌作用。
【適應症】
主要用於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感染和衣原體所致的性傳播性疾病。對於流感桿菌、肺炎球菌和摩拉卡他菌等所致的急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合並感染、肺炎等的有效率達90%,細菌清除率達 85%。對化膿性鏈球菌、金葡菌等所致的癤腫、蜂窩組織炎等,採用本品每日 1次 5日療法(總量 1.5g),治癒率為 53%~74%,有效率達 90%以上,其療效與苯唑西林、紅黴素和頭孢氨苄相仿。單劑 1g治療衣原體感染,其療效與環丙沙星或多西環素相似。
【用法用量】
進食前至少 1h,或進食後 2h服用本品。成人每日0.5g,1次頓服,療程 3日;或首劑 0.5g,以後每日0.25g,療程 5日。性傳播性疾患可採用單劑1g療法。老人可按成人劑量給葯。 6個月以上兒童(45kg以下)每日劑量 10mg/kg,服法和療程與成人相同。如服用阿齊黴素混懸劑, 3~7歲(15~25kg)服 5ml(200mg),8~ll歲(26~35kg)服7.5ml(300mg),12~14歲(36~45kg)服 10ml(400mg)。
[劑型與規格]膠囊: 250mg/粒。
【禁用慎用】
輕度腎功能不全者應用本品無需調整劑量。中、重度腎功能不全者尚無劑量調整的成熟方案。肝功能不全、肝病患者不應選用本品。孕婦選用本品,必須充分權衡利弊。
對大環內酯類葯物過敏者禁用。
【給葯說明】
由於阿奇黴素(AM)主要通過膽汁排泄,故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當肌酸酐清除率≤ 40ml/min時,也需適當調整用葯劑量。
【不良反應】
主要的不良反應為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發生率約 9.6%;因不良反應而中止治療的約0.3%,其次有皮疹等,多數屬輕度和中度,不必停葯。偶見轉氨酶暫時性升高,曾見一過性中性粒細胞減少,但是否與阿奇黴素有關尚未證實。
與紅黴素等其他大環內酯類—樣,嚴重的過敏反應如神經血管性水腫和過敏性休克等少見,但仍應注意。用葯後應注意耐葯菌如真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反應為1.3%,其它皮疹等≤ 1%。ALT和AST短暫升高,分別為1.7%和1.5%,少數出現白血球計數異常。副反應發生率不受病人年齡的影響。專項試驗表明,本品對神經病學、聽力、眼科學等方面未引起異常。
【相互作用】
本品與茶鹼、華法林、卡馬西平、甲基氫化潑尼松等並無相互作用。在服抗酸劑前 1h或後 2h,才能服用本品。在服用本品前 2h,給單劑西咪替丁也不影響本品的血葯濃度。某些大環內酯類可影響地高辛代謝,因此連續應用本品可能會增高地高辛的血濃度,應予注意。本品不應與麥角類葯物合用,因可導致病人麥角中毒;此外,大環內酯類已有報道能增加地高辛(改變腸道菌叢)、環孢菌素和醯胺咪嗪(通過抑制代謝)的血葯濃度,所以AM與這三種葯同時服用時,也可能會增加這幾種葯的血葯濃度。合用時需監測後者的血葯濃度。

羅紅黴素 中文名 羅紅黴素(羅力得)
英文名 Rulide
處方/非處方葯 處方葯
化學分子式 C41H74N2O15
適應症 用於敏感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尤其上、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生殖器(淋球菌感染除外)及皮膚感染。
禁忌症 妊娠、授乳期婦女一般不用此葯。
不良反應 可致胃腸反應,如胃痛、惡心、嘔吐、腹瀉;皮膚過敏反應。
注意事項 肝功能不全慎用。
劑型和規格 片劑150mg/片;50mg/片 ;75mg/片
葯理作用 本品為一種半合成的,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抗菌譜和紅黴素相似。對大多數呼吸道致病菌如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軍團菌、肺炎支原體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性。
參考價格 9.37元/片 4.95元/片 11元/盒(12片)
抗菌譜與紅黴素相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鏈球菌(包括肺炎鏈球菌和A、B、C型鏈球菌,但G型和腸球菌除外)、棒狀桿菌、李司忒菌、卡他摩拉菌(卡他球菌)、軍團菌等高度敏感或較敏感。
對口腔擬桿菌、產黑擬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痤瘡丙酸桿菌等厭氧菌以及腦炎弓形體、衣原體、梅毒螺旋體等也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對螺旋桿菌、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百日咳桿菌等作用較弱。 口服單劑量150mg,2小時血漿濃度達峰,平均6.6~7.gμg/ml,AUC為72.6~81μg·h/ml(口服紅黴素500mg則為6.97μg·h/ml)。進食後服葯則吸收減少。但若與牛奶同服,因本品的脂溶性強而吸收良好,在組織和體液中分布較紅黴素明顯為高。在母乳中含量甚低。
主要通過糞和尿排泄,以原形葯物排出,也有部分脫糖代謝物。本品的半衰期為8.4~15.5小時,遠比紅黴素長。老年人的葯動學無明顯改變。腎功能不足者,t1/2延長,AUC增大,但一般不需調節劑量(因糞排泄增加)。嚴重酒精性肝硬化者,半衰期延長兩倍,需調整給葯間隔時間。應用於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膚和軟組織、五官科感染。
羅紅黴素(羅力得)
Roxithromycin (Rulid)
【作用與用途】
為紅黴素衍生物,抗菌活性與紅黴素相似,對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金葡菌、軍團菌、衣原體、梅毒螺旋體、腦炎弓形體、表皮葡萄球菌、陰道厭氧菌、及肺炎支原體等有作用。
臨床用於敏感菌引起的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五官科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等。
【用法與劑量】
口服,成人150mg/日;兒童每次2.5mg~5mg/kg,2次/日。飯前1小時或飯後4小時服用。有研究說與牛奶同服可增加吸收率
【副作用】
1 胃腸道反應較輕,有時有惡心、嘔吐、腹瀉及腹痛,偶有轉氨酶升高。
2 偶有過敏反應,如皮疹及蕁麻疹,應停止給葯

8、支氣管炎是軟骨組織發炎吧?抗生素能滲透進去嗎?

支氣管炎不是軟骨組織發炎。因為支氣管和氣管是不同的,氣管才是「C」型軟骨組織;
一般的抗生素是可以滲透到支氣管里的。

與軟組織感染用什麼抗生素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