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親61歲,近兩月左小腹疼痛,躺活左側卧無法入睡。CT顯示腹直肌發現有腫物,誰能幫忙診斷?
都有腫物了還不到醫院檢查?? 不是我嚇唬你,很可能是惡性腫瘤回.你要知道,惡性腫瘤到疼答的時候已經很嚴重了.而且你父親歲數也不小.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你還是到醫院問個清楚吧.做做病理什麼的.排出癌變才是真的.
我以前在普外住院的時候,得腸癌的人多了,都是自己以前不知道,等到肚子的腫物大了,也疼了,人也瘦了,才到醫院查的.結果都晚了.你趕緊帶他做個徹底的檢查吧 .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你父親早日康復!!!
2、56歲男性患者,直腸癌手術後2+年,腹部包塊疼痛10天,請問需要做什麼樣的檢查及治療【直腸高分化腺癌】
不知2年前手術後是否copy做過化療,這種情況是以化療為主的治療,中位生存時間約20個月左右。每個人對價值的定義不同,從我的角度看,我認為有價值,因為現在以葯物控制了,2年後又有新葯出現,而且現有的一些靶向葯物價格可能也會降價,更大的患者可能有條件用上。
(鄧艷紅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四肢近端肌肉里能摸到很多硬東西是什麼病
纖維瘤(fibroma)多見於皮下,生長緩慢,一般較小、邊緣清楚、表面光滑、質地較硬、可以推動。若混有其他成分,則成為纖維肌瘤、纖維腺瘤、纖維脂肪瘤等。纖維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內的硬纖維瘤(desmoid)可惡變,應盡早手術完整切除。纖維瘤有以下幾種類型。a.黃色纖維瘤:好發於軀干、上臂近端的真皮層或皮下,常起自外傷或搔癢後的小丘疹,腫塊硬,邊緣不清,因伴有內出血,含鐵血黃素,呈深咖啡色,瘤灶若超過1cm、生長較快,應疑為纖維肉瘤變,手術切除須徹底。b.隆突性皮纖維肉瘤:位於真皮層,突出體表,表麵皮膚光滑,形似疤痕疙瘩,好發於軀干,低度惡性,具假包膜,切除後易復發,多次復發惡性度增高,可血行轉移,應盡早切除含足夠多正常皮膚和深部相鄰筋膜的瘤灶。c.帶狀纖維瘤:腹壁肌肉因外傷或產傷後修復性增生所成,無明顯包膜,宜手術切除。纖維瘤病是來源於纖維組織的腫瘤。發病率為軟組織良性腫瘤的1.37%。腫瘤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鄰近肌肉的腱膜最為常見,好發於妊娠期和妊娠後期。腹壁外者則多見於男性,好發於肩胛部,股部和臀部。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兒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見。本症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外傷、激素和遺傳因素有關。纖維瘤病為來源於肌肉、腱膜、筋膜而富於膠原成分的纖維組織腫瘤。病理形成為良性或低度惡性。但腫瘤無包膜,呈浸潤性生長,有明顯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就是頑固多次復發,但極少遠處轉移。復發率為25~57%。復發時間多在術後1月~1年,甚至可達10年以上,所以這類腫瘤又稱侵襲性纖維瘤病。多次復發,可致病變累及范圍更加廣泛,而出現不可抑制的生長,侵犯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鏡下見腫瘤含有豐富的膠原纖維,病變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界限,有時將周圍組織包括在病變中,核分裂罕見,毛細血管及脂肪細胞較少見。少數復發病例可出現纖維肉瘤的形態變化。腫瘤位於深部組織,無明顯自覺症狀或稍有不適感。生長緩慢。形狀不規則或呈橢圓形,其長徑與受累肌纖維方向一致。腫瘤的大小與病程長短有關,直徑從數厘米到十幾厘米。腫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無壓痛,質堅韌如橡皮。與侵犯肌肉的縱向較固定,而橫向稍能移動,與皮膚無粘連。巨大腫瘤可影響活動和壓迫神經。瘤體不大,大多位於皮下組織內,生長緩慢,質硬,表面光華,邊界清楚,與皮膚無粘連,有一定活動度。主要是外科手術廣泛切除。放射治療和應用激素在個別病例可抑制腫瘤生長,但一般認為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作為無法手術者的姑息治療。一手術要點本症雖具有多次復發的惡性生物學行為,但手術廣泛徹底的切除,可杜絕復發。1.術中冰凍切片檢查大多數病人術前雖已擬診為本病,但主要根據術中冰凍切片證實。2.必須廣泛切除切除范圍必須有一定的廣度及深度。應該包括腫瘤周圍3~5cm的正常皮膚,肌肉、肌腱等組織及其深面一定的正常組織。如腫瘤侵及骨膜或腹膜,應一並切除。如腫瘤包繞著重要的血管和神經,應作銳分離,必要時可作血管移植。嚴重掌握截肢及半骨盆截肢的適應症。3.必須掌握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腫瘤廣泛切除,常造成局部軟組織的缺損及重要組織裸露,必須應用組織移植修復局部。反之,只有掌握了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方能為腫瘤手術根治創造條件。二修復方法纖維瘤病廣泛切除後,常有肌肉缺損或大血管神經裸露,骨、關節的外露及軟骨組織缺損,局部肌皮瓣或肌瓣的修復最為理想。其優點為:①血運豐富,易成活。②操作簡便。③立即一次修復缺損。④抗感染力強。⑤組織豐厚,可為良好的襯墊,可起緩沖的作用。⑥旋轉弧度較大,便於各方向的轉移,若形成島狀肌皮瓣,可達180&dm;的轉位。茲將好好部位手術後缺損的肌皮瓣修復方法分述如下:1.臀部腫塊根治術後,常有坐骨神經裸露,髂骨外露,均需較厚的組織修復,可採用闊筋膜張肌皮瓣進行立即轉移,其營養血管為旋股外側動脈的橫文,從肌肉的上中1/3交界處進入肌皮瓣。肌皮瓣長寬比例可達15×35~40cm,供區一期縫合。2.股內側腫塊根治術後,較深的軟組織缺損或大血管的暴露時,也可採用闊筋膜張肌骨皮瓣修復。3.股外側腫塊術後,可應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復,其血管蒂為旋股內側動脈或股深動脈的分支,從肌肉的上1/3進入該瓣,長寬比例為6×24cm,供區一期縫合。4.腘窩部腫塊切除後,常有腘動靜脈及腘神經的外露,時有腫物包繞血管神經束,如能銳性分離神經,
4、急性局灶壞死性胰腺炎 嚴重性 開刀後容易復發嗎?飲食該注意什麼。。(請具體說名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
1 忌脂肪,忌來刺激性食,例源如辣椒,忌硬的大塊的食物,開始的時候要避免吃青菜,因為青菜 的纖維會加重腹瀉。可以把青菜煮湯喝。
2 多吃高蛋白質,例如魚,雞蛋白(蛋黃不能吃)盡量把食物做得細,爛,軟。
3 要保證營養均衡,例如每天要喝點鮮榨的果汁,補充維生素。
4 吃進去的食物除腹瀉外,還極容易漲氣,帶來腹痛,所以也要少吃參類補氣的參葯
5 不用太多忌口,太消化系統能接受,不加重腹瀉的前提下,想吃啥就吃啥,只是做得細軟些。只是少脂肪,肉湯,雞湯都要去油。當然,不要吃有添加劑的,避免有農葯的。這些腸道都受不了。盡量吃些天然,自己加工的。
我有個喝牛奶的小方法,就是把鮮奶加熱,放涼後去掉奶皮。開始喝少點,慢慢加量
6 當然,煙酒要忌。
5、左側腹直肌腫塊是什麼引起的?可以不做手術么?
CT所見:左側腹直肌後方可見一邊界清晰、向腹腔內生長的類圓形實性軟版組織塊,其大約權2.5*3.5*4.5cm,腹直肌稍向表面隆起,該塊影似位於肌層與壁層腹膜之間,其與腹直肌及領近胃的界限尚清楚。腹腔內各臟器未見明顯異常。腹腔內無積液。CT診斷:左側腹直肌後方肌層內實性軟組織塊,考慮良性腫塊,建議CT增強因為本人是學生臨近考試所以不想手術或者住院治療所以要求醫生開了針和葯先做治療。,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6、直腸癌術後,傷口有血水,是怎麼回事?
只是血水,沒有糞汁樣液體就還好,不是腸瘺,只是切口裂開,需要耐心換葯回,如果無法癒合,需再答次清創縫合。
手術時外科醫生都是嚴格遵循無瘤原則,手術完畢會用大量蒸餾水清洗,術後腹腔內液體不會有癌細胞存在,除非當時已是姑息性手術。而且手術後還會行進一步化療,不要擔心。
腹膜破裂?當然裂了,而且還不止。一般這個手術腹膜和白線或腹直肌鞘一起縫合,裂開後單靠皮下組織和皮膚是不夠的,所以傷口換葯癒合後會形成切口疝,可以在3個月後手術解決。
第一次手術估計是用PDS縫線,一根到底,這是一種抗張力線,可減少傷口裂開,但第二次縫合就無法用了,只能一針一線。
咳嗽一般和胃管的關系不大,主要是全麻氣管插管後刺激反應,當然,腸道功能恢復後胃管應盡早拔出。
傷口大就是腸梗阻?不理解。
這種情況一般和手術後病人的咳嗽、腹壓增高,營養狀況不佳、傷口癒合能力差有關,與手術操作關系不大。
7、這個癌怎麼治療?注意什麼?
纖維瘤(fibroma)多見於皮下,生長緩慢,一般較小、邊緣清楚、表面光滑、質地較硬、可以推動。若混有其他成分,則成為纖維肌瘤、纖維腺瘤、纖維脂肪瘤等。纖維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內的硬纖維瘤(desmoid)可惡變,應盡早手術完整切除。
纖維瘤有以下幾種類型。a.黃色纖維瘤:好發於軀干、上臂近端的真皮層或皮下,常起自外傷或搔癢後的小丘疹,腫塊硬,邊緣不清,因伴有內出血,含鐵血黃素,呈深咖啡色,瘤灶若超過1cm、生長較快,應疑為纖維肉瘤變,手術切除須徹底。b.隆突性皮纖維肉瘤:位於真皮層,突出體表,表麵皮膚光滑,形似疤痕疙瘩,好發於軀干,低度惡性,具假包膜,切除後易復發,多次復發惡性度增高,可血行轉移,應盡早切除含足夠多正常皮膚和深部相鄰筋膜的瘤灶。c.帶狀纖維瘤:腹壁肌肉因外傷或產傷後修復性增生所成,無明顯包膜,宜手術切除。
纖維瘤病是來源於纖維組織的腫瘤。發病率為軟組織良性腫瘤的1.37%。腫瘤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鄰近肌肉的腱膜最為常見,好發於妊娠期和妊娠後期。腹壁外者則多見於男性,好發於肩胛部,股部和臀部。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兒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見。本症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外傷、激素和遺傳因素有關。
纖維瘤病為來源於肌肉、腱膜、筋膜而富於膠原成分的纖維組織腫瘤。病理形成為良性或低度惡性。但腫瘤無包膜,呈浸潤性生長,有明顯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就是頑固多次復發,但極少遠處轉移。復發率為25~57%。復發時間多在術後1月~1年,甚至可達10年以上,所以這類腫瘤又稱侵襲性纖維瘤病。多次復發,可致病變累及范圍更加廣泛,而出現不可抑制的生長,侵犯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
鏡下見腫瘤含有豐富的膠原纖維,病變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界限,有時將周圍組織包括在病變中,核分裂罕見,毛細血管及脂肪細胞較少見。少數復發病例可出現纖維肉瘤的形態變化。
腫瘤位於深部組織,無明顯自覺症狀或稍有不適感。生長緩慢。形狀不規則或呈橢圓形,其長徑與受累肌纖維方向一致。腫瘤的大小與病程長短有關,直徑從數厘米到十幾厘米。腫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無壓痛,質堅韌如橡皮。與侵犯肌肉的縱向較固定,而橫向稍能移動,與皮膚無粘連。巨大腫瘤可影響活動和壓迫神經。
瘤體不大,大多位於皮下組織內,生長緩慢,質硬,表面光華,邊界清楚,與皮膚無粘連,有一定活動度。主要是外科手術廣泛切除。放射治療和應用激素在個別病例可抑制腫瘤生長,但一般認為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作為無法手術者的姑息治療。
一手術要點 本症雖具有多次復發的惡性生物學行為,但手術廣泛徹底的切除,可杜絕復發。
1.術中冰凍切片檢查 大多數病人術前雖已擬診為本病,但主要根據術中冰凍切片證實。
2.必須廣泛切除 切除范圍必須有一定的廣度及深度。應該包括腫瘤周圍3~5cm的正常皮膚,肌肉、肌腱等組織及其深面一定的正常組織。如腫瘤侵及骨膜或腹膜,應一並切除。如腫瘤包繞著重要的血管和神經,應作銳分離,必要時可作血管移植。嚴重掌握截肢及半骨盆截肢的適應症。
3.必須掌握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 腫瘤廣泛切除,常造成局部軟組織的缺損及重要組織裸露,必須應用組織移植修復局部。反之,只有掌握了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方能為腫瘤手術根治創造條件。
二修復方法 纖維瘤病廣泛切除後,常有肌肉缺損或大血管神經裸露,骨、關節的外露及軟骨組織缺損,局部肌皮瓣或肌瓣的修復最為理想。其優點為:①血運豐富,易成活。②操作簡便。③立即一次修復缺損。④抗感染力強。⑤組織豐厚,可為良好的襯墊,可起緩沖的作用。⑥旋轉弧度較大,便於各方向的轉移,若形成島狀肌皮瓣,可達180º的轉位。茲將好好部位手術後缺損的肌皮瓣修復方法分述如下:
1.臀部腫塊根治術後,常有坐骨神經裸露,髂骨外露,均需較厚的組織修復,可採用闊筋膜張肌皮瓣進行立即轉移,其營養血管為旋股外側動脈的橫文,從肌肉的上中1/3交界處進入肌皮瓣。肌皮瓣長寬比例可達15×35~40cm,供區一期縫合。
2.股內側腫塊根治術後,較深的軟組織缺損或大血管的暴露時,也可採用闊筋膜張肌骨皮瓣修復。
3.股外側腫塊術後,可應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復,其血管蒂為旋股內側動脈或股深動脈的分支,從肌肉的上1/3進入該瓣,長寬比例為6×24cm,供區一期縫合。
4.腘窩部腫塊切除後,常有腘動靜脈及腘神經的外露,時有腫物包繞血管神經束,如能銳性分離神經,鈍性分離血管,則肢體就能保留。可應用對側的腓腸肌內側頭肌皮瓣轉移,交腿姿勢固定。其血管蒂為腘動脈在膝關節水平分出的腓腸內側血管,自該肌上極進入肌肉,皮瓣長寬比例可達8×25cm。供區植皮消滅創面。
5.肩胛部好發於大於圓肌腫塊切除後,應用下斜方肌島狀皮瓣修復,其營養血管為頸橫動脈淺支的降支,皮瓣長寬比例可達10×15cm。供區一期縫合。
6.腹壁腫物切除術後,網織物修補,皮膚缺損少,可直接拉攏縫合;缺損過多,可應用對側腹壁淺島狀皮瓣修復,加壓包紮。
8、女朋友手上長了纖維瘤 怎麼能治好 跪謝!!!!
我不懂 不過祝福你們 !!祝你們好運!!
9、腹直肌術後恢復,腹肌恢復
疼痛感是乳酸堆積所造成的,個人建議做完練習以後進行拉伸,這樣的話有助於腹肌恢復,形狀也會很好。請採納
10、肌肉里有腫塊並且伴有血管疼是什麼病?如題 謝謝了
纖維瘤(fibroma)多見於皮下,生長緩慢,一般較小、邊緣清楚、表面光滑、質地較硬、可以推動。若混有其他成分,則成為纖維肌瘤、纖維腺瘤、纖維脂肪瘤等。纖維瘤、尤其是腹壁肌肉內的硬纖維瘤(desmoid)可惡變,應盡早手術完整切除。纖維瘤有以下幾種類型。a.黃色纖維瘤:好發於軀干、上臂近端的真皮層或皮下,常起自外傷或搔癢後的小丘疹,腫塊硬,邊緣不清,因伴有內出血,含鐵血黃素,呈深咖啡色,瘤灶若超過1cm、生長較快,應疑為纖維肉瘤變,手術切除須徹底。b.隆突性皮纖維肉瘤:位於真皮層,突出體表,表麵皮膚光滑,形似疤痕疙瘩,好發於軀干,低度惡性,具假包膜,切除後易復發,多次復發惡性度增高,可血行轉移,應盡早切除含足夠多正常皮膚和深部相鄰筋膜的瘤灶。c.帶狀纖維瘤:腹壁肌肉因外傷或產傷後修復性增生所成,無明顯包膜,宜手術切除。纖維瘤病是來源於纖維組織的腫瘤。發病率為軟組織良性腫瘤的1.37%。腫瘤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鄰近肌肉的腱膜最為常見,好發於妊娠期和妊娠後期。腹壁外者則多見於男性,好發於肩胛部,股部和臀部。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兒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見。本症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外傷、激素和遺傳因素有關。纖維瘤病為來源於肌肉、腱膜、筋膜而富於膠原成分的纖維組織腫瘤。病理形成為良性或低度惡性。但腫瘤無包膜,呈浸潤性生長,有明顯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就是頑固多次復發,但極少遠處轉移。復發率為25~57%。復發時間多在術後1月~1年,甚至可達10年以上,所以這類腫瘤又稱侵襲性纖維瘤病。多次復發,可致病變累及范圍更加廣泛,而出現不可抑制的生長,侵犯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鏡下見腫瘤含有豐富的膠原纖維,病變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界限,有時將周圍組織包括在病變中,核分裂罕見,毛細血管及脂肪細胞較少見。少數復發病例可出現纖維肉瘤的形態變化。腫瘤位於深部組織,無明顯自覺症狀或稍有不適感。生長緩慢。形狀不規則或呈橢圓形,其長徑與受累肌纖維方向一致。腫瘤的大小與病程長短有關,直徑從數厘米到十幾厘米。腫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無壓痛,質堅韌如橡皮。與侵犯肌肉的縱向較固定,而橫向稍能移動,與皮膚無粘連。巨大腫瘤可影響活動和壓迫神經。瘤體不大,大多位於皮下組織內,生長緩慢,質硬,表面光華,邊界清楚,與皮膚無粘連,有一定活動度。主要是外科手術廣泛切除。放射治療和應用激素在個別病例可抑制腫瘤生長,但一般認為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作為無法手術者的姑息治療。一手術要點本症雖具有多次復發的惡性生物學行為,但手術廣泛徹底的切除,可杜絕復發。1.術中冰凍切片檢查大多數病人術前雖已擬診為本病,但主要根據術中冰凍切片證實。2.必須廣泛切除切除范圍必須有一定的廣度及深度。應該包括腫瘤周圍3~5cm的正常皮膚,肌肉、肌腱等組織及其深面一定的正常組織。如腫瘤侵及骨膜或腹膜,應一並切除。如腫瘤包繞著重要的血管和神經,應作銳分離,必要時可作血管移植。嚴重掌握截肢及半骨盆截肢的適應症。3.必須掌握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腫瘤廣泛切除,常造成局部軟組織的缺損及重要組織裸露,必須應用組織移植修復局部。反之,只有掌握了組織移植的治療手段,方能為腫瘤手術根治創造條件。二修復方法纖維瘤病廣泛切除後,常有肌肉缺損或大血管神經裸露,骨、關節的外露及軟骨組織缺損,局部肌皮瓣或肌瓣的修復最為理想。其優點為:①血運豐富,易成活。②操作簡便。③立即一次修復缺損。④抗感染力強。⑤組織豐厚,可為良好的襯墊,可起緩沖的作用。⑥旋轉弧度較大,便於各方向的轉移,若形成島狀肌皮瓣,可達180&dm;的轉位。茲將好好部位手術後缺損的肌皮瓣修復方法分述如下:1.臀部腫塊根治術後,常有坐骨神經裸露,髂骨外露,均需較厚的組織修復,可採用闊筋膜張肌皮瓣進行立即轉移,其營養血管為旋股外側動脈的橫文,從肌肉的上中1/3交界處進入肌皮瓣。肌皮瓣長寬比例可達15×35~40cm,供區一期縫合。2.股內側腫塊根治術後,較深的軟組織缺損或大血管的暴露時,也可採用闊筋膜張肌骨皮瓣修復。3.股外側腫塊術後,可應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復,其血管蒂為旋股內側動脈或股深動脈的分支,從肌肉的上1/3進入該瓣,長寬比例為6×24cm,供區一期縫合。4.腘窩部腫塊切除後,常有腘動靜脈及腘神經的外露,時有腫物包繞血管神經束,如能銳性分離神經,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