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微軟組織結構百度文庫

微軟組織結構百度文庫

發布時間:2020-11-19 19:35:32

1、微軟創立初期的團隊結構?

在微軟創立初期的團隊架構主要是兩個人一個負責,人家變成一個負責銷售。

2、微軟公司知識結構是什麼

微軟,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跨國科技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機軟體開發的先導,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創辦於1975年,公司總部設立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德市(Redmond,鄰近西雅圖)。以研發、製造、授權和提供廣泛的電腦軟體服務業務為主。
最為著名和暢銷的產品為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統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軟體,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
微軟在2013年在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排名110位,2014年排名第104位 。
2015年1月,在第66屆艾美獎上,國家電視藝術和科學學院為微軟頒發了「電視功能強化設備獎」。
2015年7月9日,微軟宣布對手機業務進行根本性重組,同時表示將削減至7800多個職位。 2015年10月據美國CNBC報道,微軟將在新一輪裁員中裁撤1000個崗位。新裁員是在之前宣布的裁員基礎上額外追加的。

發展歷程:

1975年,19歲的比爾·蓋茨從美國哈佛大學退學,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羅·艾倫一起賣BASIC(Beginners'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又譯培基。
培基意思就是「初學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碼」,是一種設計給初學者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當蓋茨還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他們曾為MITS公司的Altair編制語言。後來,蓋茨和艾倫搬到阿爾伯克基,並在當地一家旅館房間里創建了微軟公司。
1977年,微軟公司搬到西雅圖的貝爾維尤(雷德蒙德),在那裡開發PC的編程軟體。
1979年,MITS公司關閉,微軟公司以修改BASIC程序為主要業務繼續發展。公司創立初期以銷售BASIC解譯器為主。當時的計算機愛好者也常常自行開發小型的BASIC解譯器,並免費分發。
然而,由於微軟是少數幾個BASIC解譯器的商業生產商,很多家庭計算機生產商在其系統中採用微軟的BASIC解譯器。隨著微軟BASIC解譯器的快速成長,製造商開始採用微軟BASIC的語法以及其他功能以確保與現有的微軟產品兼容。正是由於這種循環,微軟BASIC逐漸成為公認的市場標准,公司也逐漸佔領了整個市場。
此後,他們曾經試圖以設計MSX家庭計算機標准來進入家用計算機市場,但結果不太成功。
1980年,IBM公司選中微軟公司為其新PC機編寫關鍵的操作系統軟體,這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由於時間緊迫,程序復雜,微軟公司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序編制者Tim Paterson(帕特森)手中買下了一個操作系統QDOS的使用權,在進行部分改寫後提供給IBM,並將其命名為Microsoft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碟操作系統)。 ...

3、微軟的組織結構變革

組織變革的內容
(一)對人員的變革
員工在態度、技能、期望、認知和行為上的改變。 人是變革中最主要的因素。人既可以是推動變革的 力量也可能是反對變革的力量。
主要任務:組織成員之間在權力和利益等資源方面 的重新分配。 例如,晉升,開除,招聘,調整部門等等
(二)對技術與任務的變革 對作業流程與方法的重新設計、修正和組合,包括 更換機器設備,採用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
(三)對結構的變革 人員的重新安排,權利關系,協調機制,集權程 度,職務與工作的再設計。

4、微軟公司最適合哪種組織結構

矩陣制
因為他們都是小組作業,就跟大學做課題一樣。矩陣制可以靈活的組建團隊。項目完成後解散。

5、微軟公司有多少部門?各個部門起什麼作用?

微軟的組織結構支持公司包括以下核心業務組:個人服務組(PSG):由集團副總裁 Bob Muglia 領導, 致力於為個人用戶和商業用戶提供更容易的在線連接,並且為各種各樣的設備提供軟體服務。PSG 包含了微軟的個人.NET倡議、服務平台部、移 動組、MSN的互聯網訪問服務、用戶設備組以及用戶界面平台部。MSN 和個人服務業務組:由副總裁Yusuf Mehdi 領導,負責網路程序開發、業務發展以及MSN和微軟其它服務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和銷售,包括:MSN eShop, MSN Carpoint, MSN HomeAdvisor, the MSNBC venture, Slate 和 MSNTV平台組,由集團副總裁Jim Allchin 領導,負責在各個方面不斷對Windows平台做出改進 –例如把存儲、通訊、消息通知、共享圖象及聽音樂等變為Windows經歷的自然擴展。此外,本組包括.NET企業伺服器組、開發工具部和Windows數字媒體部。辦公和商務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Jeff Raikes 領導,負責開發提高生產力和商業流程的應用和服務。工作包括將功能完善且性能強大的Microsoft Office逐步演化為以服務於基礎的產品。除Office部門之外,商用工具部門,包括bCentral和Great Plains的商用應用程序部門都將屬於該部門。全球銷售、市場和服務組:由集團副總裁Orlando Ayala 領導,集成了微軟的銷售和服務夥伴,以滿足世界范圍內微軟用戶的需要。這些用戶包括:企業用戶、中小型組織、教育機構、程序開發人員和個人用戶。此外,本組包括微軟產品支持服務、網路解決方案組、企業夥伴組、市場營銷組織和微軟全球三大地區的業務組織。微軟研究院 (MSR):由資深副總裁Rick Rashid 領導,負責對今天或明天的計算課題提出創造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使計算機變得更加易於使用。同時負責為下一代的硬體產品設計軟體,改進軟體設計流程和研究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關於MSR更詳細的信息可參見 Microsoft Research Web page。運營組:由總裁和首席運營官Rick Belluzzo 領導,負責管理商業運作和全部的商業計劃。包括公司的財政、行政管理、人力資源和信息技術部門。微軟公司(NASDAQ:MSFT, HKEx: 4338) 是全球最大的電腦軟體提供商,總部設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市(Redmond,大西雅圖的市郊)。公司於1975年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成立。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稱(意思為「微型軟體」)發展和銷售BASIC解釋器。最初的總部是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

6、如何解讀微軟 2015 年 6 月 17 號的組織架構調整

其實從媒體的反應以及知乎上的反應可以看出來,大家對大軟的一舉一動好像越來越關心了。作為一個小實習生,我表示昨天並沒有直接收到這封郵件,然後11點的時候Kevin Turner給我們轉發了Satya的郵件。至於如何解讀,我就引用Kevin的一句話好了:

The changes Satya announced this morning will further
position Microsoft to be the leading platform and proctivity company
in the mobile-first, cloud-first world. Aligning our company structure
with our strategy will help us achieve our three bold ambitions and will help
clarify our vision for our customers and partners.
簡單地說就是:Satya這次宣布的組織結構變動將進一步強化微軟作為一家「移動為先、雲為先」的生產力公司的領軍地位。微軟將繼續致力於「三大野心」。

這次的變動集中體現在以下幾點:
原先的操作系統集團(Operating Systems Group,OSG)和設備集團( Microsoft Devices Group ,MDG)將合並為新的Windows and Devices Group (WDG)
Stephen Elop、Kirill Tatarinov、Eric Rudder 、Mark Penn宣布離職或即將離職
另外,題干中對新的管理層的翻譯有一些問題,郵件中提到的新的高層領導團隊應該是除了Satya Nadella之外的12人,我重新翻譯一下:
Chris Capossela, 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 (同時負責Dynamics和教育部門的營銷事務)
Kurt DelBene, 企業策略和規劃執行副總裁
Scott Guthrie, 雲和企業部門執行副總裁
Amy Hood, 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Kathleen Hogan, 人力資源執行副總裁
Peggy Johnson,商業開發執行副總裁(同時負責領導微軟與全球移動運營商之間的合作事務)
Qi Lu, 應用與服務集團執行副總裁
Terry Myerson, 新的Windows和設備集團執行副總裁
Harry Shum, 技術和研究所執行副總裁
Brad Smith, 執行副總裁兼企業事務法律總顧問
Kevin Turner, 首席運營官(同時負責Dynamics部門的銷售和合作組織相關事務)
Jill Tracie, 辦公室主任

至於如何解讀:
1、首先,大家要清楚,每年7月是微軟新財年的開始。15財年馬上就要結束了,在6月份發內部備忘錄、宣布重組事宜其實是一個習慣。所以,PLEASE GET USED TO IT.
2、操作系統部門與設備部門合並。首先我們看到合並後並不叫Operating Systems and Device Group,而是Windows and Devices Group ,這背後的用意很明顯:Windows的重要性被強化了,畢竟如今的Windows 10已經成為跨電腦、平板、手機、IOT、HoloLens的一體化系統。這一次將操作系統與設備部門合並,意味著硬體與軟體的結合將進一步強化,我也非常願意對Surfcae Pro4的到來拭目以待。
3、公司的高管離職非常正常,高管很重要,但也沒有必要刻意強調。媒體們喜歡對Stephen Elop大驚小怪的原因完全是因為,他們自己意淫出了一套微軟、Elop、諾基亞之間的特洛伊木馬計劃blabla,純屬胡扯。作為一個設備部門的領導,在WP的時代幾乎毫無建樹,但是Surface Pro3和Surface 3都是非常成功的產品。總而言之,有功有過,他無論離職與否其實都在情理之中。
4、Sayta在郵件里重新闡述了微軟的三大野心:重新定義生產力、打造智能雲平台、創造更多個人計算機。其實我們都在看見證這些一步一步地實現。

7、微軟的組織結構有什麼特點?它是如何服務於組織戰略的

管理者在進行組織結構設計時,必須正確考慮6個關鍵因素:工作專業化、部門化、命令鏈、控制跨度、集權與分權、正規化。 企業在確定組織結構類型時所需考慮的一系列因素: 1、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戰略的發展經歷四個階段,即數量擴大、地區開拓...

與微軟組織結構百度文庫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