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膿性中耳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粘連性中耳炎:鼓室硬化和粘連性中耳炎都是中耳炎遷延過久,導致的永久性、非活動性的不可逆性病變。其中以機化粘連為主者,稱為粘連性中耳炎;而以透明樣變性、鈣化為主甚至出現骨化者,稱為鼓室硬化。兩者的臨床症狀和表現及病史極為相似。鼓室硬化斑塊出現鈣化或骨化後,在HRCT上可明確的診斷,而在出現鈣化或骨化之前,在HRCT上很難區分,均表現為鼓膜正常或增厚、內陷 。鼓室內出現軟組織密度影和骨壁、聽骨鏈相連。鑒別方法主要通過病理或手術證實。
中耳炎:是引起鼓室硬化最常見的病因。表現為鼓膜增厚,內陷。鼓室和/或乳突竇及乳突氣房內充填軟組織密度影,乳突氣房含氣減少或消失,鼓室及乳突內可以出現積液徵象,聽小骨破壞甚至消失,少部分患者可有乳突及鼓室壁的骨質破壞。但不會出現鈣化。
2、腦干膽汁瘤,手術後,容易復發嗎,我母親得
膽 脂 瘤
膽脂瘤亦稱表皮樣囊腫,是起源於異位胚胎殘余組織的先天性良性腫瘤,可為多發,無明顯性別差異,任何年齡均可發病,高峰年齡均在40歲。
膽脂瘤的好發部位:小腦橋腦角、鞍旁為其好發部位。也見於第四腦室,側腦室、大腦、小腦和腦干。發生在顱骨橋障和脊柱者約佔25%。
膽脂瘤的臨床表現:常表現腦積水,因腫瘤對周圍組織破壞較強,也有炎症作用,引起無菌性腦膜炎,或第四腦室腫瘤均表現為腦積水,約50%患者常有癲癇發作,依腫瘤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相應不同。
(1)小腦橋腦角膽脂瘤:常以三叉神經痛起病(70%),往往有患側耳鳴、耳聾、晚期出現小腦橋腦角綜合症,表現為面部感覺減退,面肌力弱,聽力下降,共濟失調等。
(2)鞍區膽脂瘤:常以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為早期的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可有內分泌障礙,表現為性功能減退,多飲、多尿等垂體功能不足及下丘腦損害症。
(3)腦實質內膽脂瘤:大腦半球腫瘤常有癲癇發作,精神症狀,以及輕偏癱,小腦腫瘤多出現眼震、共濟失調等。
(4)腦室膽脂瘤:阻塞腦脊液循環引起顱內壓增高症狀。
(5)顱骨膽脂瘤:常偶然發現顱骨表現隆起多年,觸之橡膠感,無壓痛,可移動或固定。
膽質瘤的治療:宜手術切除,然而因腫瘤與血管粘連緊密,國內外很多專家認為完全切除是不明智的,且應避免,以免致殘或死亡,術後復發時間一般為數年,常者可達十幾年。
顳骨膽脂瘤按病因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者為真性膽脂瘤,即表皮樣囊腫(epidermoid cyst),臨床特點為鼓膜正常,無耳部炎症史,為胚胎之外胚葉殘留所致或中耳粘膜上皮化生形成。繼發性膽脂瘤有耳部炎症史並有鼓膜穿孔。二者病理所見基本相同。
一、外耳道膽脂瘤(cholesteatoma of the external audotory canal)
外耳道是膽脂瘤的好發部位之一。可由外耳道炎症繼發亦可與先天性外耳道畸形並發。外耳道疼痛、聽力下降。
CT示患側外耳道充以軟組織並局部擴大,侵蝕骨壁,鼓室亦可受累。
二、上鼓室乳突竇膽脂瘤(atticoantral cholestertoma)
為繼發性膽脂瘤好發部位,臨床檢查可鼓膜穿孔及銀白色膽脂瘤皮。
(一)CT可見以下幾種表現:
1. Prussak間隙擴大,聽小骨向內移位;
2. 鼓室盾板破壞;
3. 上鼓室充以軟組織影並擴大,聽小骨移位及侵蝕;
4. 上鼓室軟組織塊影向下突入到鼓室下部;
5. 竇入口擴大,岩鱗隔破壞;
6. 乳突竇擴大充以軟組織並骨質破壞,向乳突其餘部及岩尖擴展;
7. 外半規管及面神經管侵蝕破壞(迷路瘺);
8. 鼓室蓋及/或乳突竇蓋破壞;
9. 乙狀竇壁破壞;
10. 鼓前棘破壞。
(二)MRI表現:
除乳突炎的改變外,膽脂瘤T1加權像及T2加權像除「包膜」外均呈低信號,或T1加權像呈稍高信號,T2加權像呈中等信號,增強無強化。脂肪抑制檢查部分高信號可以被抑制。
三、岩尖部膽脂瘤(cholesteatoma in the petral apex)
多為原發性或先天性膽脂瘤。CT示岩尖部骨質破壞區,邊緣硬化。可累及上半規管、總腳及面神經管迷路段等結構。MRI示此部T1加權像呈稍高信號,T2加權像呈中等信號,或T1、T2加權像均呈低信號,但有中等信號的包膜。
3、請大夫解釋一下我的CT報告.謝謝!
右側乳突根治術後改變,骨性外耳道上壁、後壁及部分乳突蜂房缺如,並且與鼓室融合成腔。--右側術後內容物被挖空,所以骨組織等缺如(沒有了)形成一個大空腔。
鼓室內可見少量軟組織影。---可能是術後殘留軟組織影,不好說,要看CT值的大小。
錘骨和鐙骨形態尚可,砧骨短腳骨質破壞。---聽骨鏈破壞,聲音傳導阻斷,就聽不到聲音了。但可以通過鼓室成形術連接新的傳導鏈,可恢復一定聽力。但看你的情況,不知你為什麼一點都沒有。
面神經管鼓室段管壁欠完整。---膽脂瘤破壞管壁,如果進一步影響到神經,就有面部表情改變了。嘴角歪啊什麼的。
乳突呈硬化型,乳突蜂突、乳突竇及上鼓室內可見軟組織影。---關鍵是這句,軟組織影如果CT值有脂肪密度,則基本肯定是膽脂瘤型中耳炎。如果膽脂瘤比較大,開始影響破壞周圍組織,甚至能破壞骨壁侵犯腦組織,則必須做掉。如果破壞聽骨鏈,聽力會受影響,但是鼓室成型術應該能保留部分聽力。
建議你去耳鼻喉詳細咨詢。
4、中耳炎的主要診斷方法有哪些呢?
去醫院拍個耳道的片子,一目瞭然了就。這個病少吃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蔥蒜,煙酒。少吃發物,如海鮮,香椿啥的。避免熬夜,多喝水。醫院會給吃的葯和放耳朵里的葯水的,關鍵在於平時的保養。好一點就啥也不顧了還得反復,厲害了可能耳穿孔呢,趕緊看看去吧!
5、請問,有沒耳鼻喉科的專家?
應該說耳copy部膽脂瘤是中耳炎的一種.
你的情況應屬於化濃性中耳炎.其又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所致.其致病菌多為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表現有耳流膿、耳聾及聽力減退.根據其病理交化及臨床表現分別為單純型、骨瘍型和膽脂瘤型.
對於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做手術.一般採取抽吸鼓室積液或行鼓膜切開術,鼓膜留置通氣管等.手術費用因病人具體情況和地區差價不同有些差異.應該在1000-2000元左右.
祝你健康快樂.
6、怎樣正確地鑒別中耳炎
中耳炎:是引起鼓室硬化最常見的病因。表現為鼓膜增厚,內陷。鼓室和或乳突竇及乳突氣房內充填軟組織密度影,乳突氣房含氣減少或消失,鼓室及乳突內可以出現積液徵象,聽小骨破壞甚至消失,少部分患者可有乳突及鼓室壁的骨質破壞。但不會出現鈣化。
粘連性中耳炎:鼓室硬化和粘連性中耳炎都是中耳炎遷延過久,導致的永久性、非活動性的不可逆性病變。其中以機化粘連為主者,稱為粘連性中耳炎;而以透明樣變性、鈣化為主甚至出現骨化者,稱為鼓室硬化。兩者的臨床症狀和表現及病史極為相似。
鼓室硬化斑塊出現鈣化或骨化後,在HRCT上可明確的診斷,而在出現鈣化或骨化之前,在HRCT上很難區分,均表現為鼓膜正常或增厚、內陷 。鼓室內出現軟組織密度影和骨壁、聽骨鏈相連。鑒別方法主要通過病理或手術證實。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中耳積液可為漿液性漏出液或滲出液,亦可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統一,有稱為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中耳積塗粘稠呈膠狀者,稱膠耳。
7、左右兩側乳突呈板障型,乳突氣房密度增高,間隔增粗,鼓室蓋及乙狀竇前壁骨質完整,未見破壞,上鼓室、鼓
用詞太專業,去醫院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