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肉軟組織損傷,為什麼24小時冷敷,24小時之後熱敷?有什麼科學依據?
冷敷是因為你剛剛受傷,肌肉軟組織發炎,紅腫,可能造成淤血,所以需要涼水更換著冷敷,一方面是為了消除疼痛和灼燒感,最重要的是目的是防止淤血,發炎。
之後的熱敷就是為了盡快恢復恢復軟組織細胞活力,目的是讓你更快的痊癒,一般來說冷敷就夠了。
2、假如受傷了是先冷敷還是熱敷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先「冷敷」,後「熱敷」。受傷後恢復的快慢與當初處理是否妥當有很大關系。過去公認的做法是:受傷後先用冰,以減少傷處的腫脹,可是很快又要改用熱敷或用熱水來促進傷口的癒合。現代醫學認為,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受傷(挫傷、扭傷、碰傷、韌帶撕裂傷、肌肉和軟組織傷等)以後,至少48小時內應當用冰袋而不是用加溫的辦法,這種做法在美國的體育界已被廣泛採用。
3、受傷引起的水腫,選擇熱敷還是冷敷更好?
其實關於這個冷敷和熱敷的問題,其實兩者都有它的好處,不能說只選擇其中的一種進行治療。一個良好的治療流程應該是冷敷與熱敷相互結合運用。這些才會對消腫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人因為經常踢足球也常常碰到肌肉受傷而引起的腫脹症狀,這著實令人痛苦不堪。第一次受傷時就只會一昧的熱敷所以就導致了受損部位愈發嚴重,本來十幾二十天的病,活生生拖到了一個多月才逐漸康復,所以我們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去治療,不然只會讓病情加重,影響我們的身心。
受傷引起的水腫應該是屬於軟組織腫脹應該在受傷的24小時到48小時之內選擇用冰敷治療,冰敷的效果就是使血管稍微的收縮,讓腫脹的部位慢性消腫,同時減輕腫脹部位的痛苦程度。冰敷過後。也就是48小時以後。我們就可以進行熱敷了。因為冰敷凝固血管的緣故所以熱敷將有利於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使血液處於正常流動。
關於冷敷和熱敷的持續時間的話。最好是半小時左右即可。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通常還要配以一些葯物。這樣可以使我們恢復的更快,如雲南白葯等。恰當的進行冷敷與熱敷的結合治療對於緩解腫脹是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的。我們要掌握這種方法,不要進入誤區。
當然我希望我們一直都不要有機會去掌握這些方法,因為如果我們一直沒受這些傷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了。不過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啊。
4、小腿軟組織損傷 到底是冷敷還是熱敷?
你好,24到48小時內冷敷是需要止血,以後需要熱敷是讓活血。你現在抬高患肢,患肢低下放置個枕頭,高於心臟方便血液的迴流,減少腫脹。葯物方面外用紅花油就可以。
5、運動後扭傷應該冷敷還是熱敷?
扭傷後應該冰敷。
熱敷能舒筋活血,發生扭傷的時候,雖然外表看不出來出血,但是組織內部毛細血管已經受損出血了,這個時候要是再熱敷,血液循環一促進,出的血更多了,損傷也就更嚴重。正確的做法是冰敷傷處,目的是讓毛細血管收縮,抑制局部血液的循環,使出血盡快停止,並減少傷處的腫脹,同時冰敷使皮膚降低到一定溫度以下時,可以降低痛覺神經的傳導速度,從而起到類似局麻的效果。
在扭傷初期,應該馬上冰敷。並且,冰敷也是有要求的。首先,在扭傷後的2~3天內,都應進行冰敷。每次冰敷大約15~20分鍾,每冰敷一次間隔1~2個小時。疼痛感沒那麼強烈後,隔2~3個小時冰敷一次就可以。如果損傷很輕很小的話,冰敷的時間和次數還可以更少一點,一天三次也行。冰敷的材料最好是冰水混合物,這樣最低溫度也就是0℃,直接用冰塊,溫度可能低於0℃也不好啦,會凍傷組織。如果沒有專門的冰袋怎麼辦呢?可以買一瓶冰鎮飲料,倒在塑料袋裡當冰袋用;沒有合適的塑料袋可以直接倒在毛巾或者手絹的上面,浸涼了之後直接冰敷。
6、撞傷要冷敷還是熱敷?
跌傷、扭傷時,受傷部位的組織內部會有大量毛細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滲出,形成局部淤血,此時如果用葯酒按摩、或用熱敷,立即使局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增多增快,也就更增加了血液的滲出量,用力按摩揉搓還會使受傷的組織再添新傷,使更多的毛細血管破裂,產生新的出血,加重了局部的腫脹和疼痛。如果受傷部位伴有骨折,可能由於按摩揉搓導致骨折的斷端刺傷患處深部的血管、神經,致使病情加重。 因此跌打扭傷後的處理方法可以用冷敷。如用冷凍的水來淋患處亦不失為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一來可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患處的充血腫脹,盡快使血荃堵住出血口;冷敷使局部降溫,感覺神經反應遲鈍,起到止疼的效果。 大約在受傷過後的24個小時,才能對患處按摩或熱敷,這時它的確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的吸收消退,有幫助受傷組織修復癒合的作用。
7、運動中扭傷後應盡快熱敷還是冷敷?
不同關節扭傷
處理方法不同
關節扭傷多見於青少年的運動損傷以及體力勞動者的工作傷,最常發生於踝關節、手腕部及下腰部。如果關節扭傷發生在下腰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閃腰岔氣」。關節扭傷的常見症狀有疼痛、腫脹、關節活動不靈等,其中疼痛是每個關節扭傷的病人都會出現的症狀,而腫脹、皮膚青紫、關節不能轉動則是扭傷的常見表現。對於不同部位的關節扭傷,其治療原則也不一樣,下面就介紹一下最常見的幾種關節扭傷及其急救措施:
1.手指扭傷: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行為都會引起手指扭傷,如打籃球、嬉鬧、做家務等。發生手指扭傷時,病人會有觸電樣的疼痛且會突然停止活動。對於手指扭傷的病人,傷後應該立即停止活動,且應馬上對受傷的手指進行冷敷,最好用冰塊。如果沒有冰塊,也可用干凈的濕布冷敷。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使血管收縮,從而減輕受損部位的腫脹。具體做法是:將手指泡在冰水中約15分鍾左右,然後用冷濕布包敷,再用膠布把手指固定在伸直位置。應切記,這時一定要檢查手指的活動度。如果手指的伸直、彎曲都受到限制或者末節手指呈下垂樣,則可能是發生了撕脫性骨折。若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進行系統診治。
2.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是人們全身關節扭傷中發生率最高的一種,其中尤以青少年發生這種扭傷為最多。發生踝關節扭傷後,首先要絕對休息,用枕頭把小腿墊高,以利於靜脈血液迴流,促使瘀血消散。同時應注意保護腳部,一定不要用力揉搓受傷部位。然後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塊外敷在受傷處,每次敷10~20分鍾,每隔6小時敷一次。若皮膚受傷不嚴重,48小時後可以用熱毛巾外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和組織間隙滲出液的盡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另外可用茶水、黃酒或蛋清等把雲南白葯或七厘散調和成糊狀外敷在傷處,然後進行包紮,每日換葯2~3次。這對於促進瘀血消散,也有較好的效果。為防止再次發生踝關節扭傷,可把鞋底外側後半段墊高0.5厘米。為保護韌帶可佩帶護膝2~3周。
3.腰部扭傷:腰部扭傷是由於腰部突然受到過度牽拉而造成的撕裂性傷害,常發生於患者突然轉身、彎腰搬重物或抬重物用力不均的時候。腰部受傷時,病人會感到腰部有閃裂痛。當此之時,病人要靜養,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鎮靜,不要過多地活動。這時,如果病人急忙跑去醫院就診就會促使病情加重。腰扭傷後也要對受傷部位進行冷敷,冷敷1~2天後可以改用熱毛巾濕敷。另外,腰扭傷的病人最好睡硬板床,扎寬腰帶,並注意鍛煉腰背肌。腰扭傷後如果處理不當會使腰傷反復發作,也有可能發展成腰椎間盤脫出。
總之,無論是發生了以上哪種關節扭傷,在扭傷的急性期,患者都不可以讓受傷部位隨意活動,否則會因軟組織得不到充分的修復,而使新鮮扭傷變成陳舊扭傷,使疼痛、瘀腫不易消退。另外,如果疼痛較嚴重,可以服用活血止痛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