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聲音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通常音速是指在空氣中的音速,為343.2米/秒(1,236公里/小時)。音速又會依空氣之狀態(如濕度、版溫度、密度)不同權而有不同數值。如攝氏零度之海平面音速約為331.5米/秒(1193公里/小時);一萬米高空之音速約為295米/秒(1062公里/小時);另外每升高1攝氏度,音速就增加0.607米/秒。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15℃) 340m/s
空氣(25℃) 346m/s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銅(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2、聲音傳播速度
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空氣(15℃)340m/s ,空氣(25℃)346m/s 。
2、不同的水傳播速度不一樣,蒸餾水(25℃)1497m/s ,海水(25℃)1531m/s。銅(棒) 3750m/s , 鋁(棒) 5000m/s ,鐵5200m/s。
聲音根據在不同的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聲音的傳播也與溫度和阻力及密度不同都有關。會影響聲音的傳播速度。
其速度等於光速c(3×10^8m/s)。在空間傳播的電磁波,距離最近的電場(磁場)強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兩點之間的距離,就是電磁波的波長λ,電磁每秒鍾變動的次數便是頻率f。三者之間的關系可通過公式c=λf。
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同頻率的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不同。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時,頻率越大折射率越大,速度越小。
且電磁波只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才能沿直線傳播,若同一種介質是不均勻的,電磁波在其中的折射率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介質中是沿曲線傳播的。通過不同介質時,會發生折射、反射、繞射、散射及吸收等等。
電磁波的傳播有沿地面傳播的地面波,還有從空中傳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波長越長其衰減也越少,電磁波的波長越長也越容易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 機械波與電磁波都能發生折射、反射、衍射、干涉,因為所有的波都具有波粒兩象性。折射、反射屬於粒子性; 衍射、干涉為波動性。
3、為什麼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並且介質密度越大,它傳播的速度越快,因為固體的密度最大,所以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比在液體中快。
4、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溫度為15度時,速度為340米/秒。
溫度每上升/下降5度時,聲速上升/下降3度
聲音的傳播最回關鍵的因素是要答有介質,介質指的是所有固體液體和氣體,這是聲音能傳播的前提。物理參量有聲源離觀察者的距離,聲源的震動頻率,傳播介質有關。
因為極地寒冷,赤道炎熱,極地的空氣密度比赤道大,所以極地的聲音傳播速度大於赤道的。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所以V鋼鐵>V水>V空氣。
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15℃)
340m/s
空氣(25℃)
346m/s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銅(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影響聲音傳播速度的有兩個因素:介質和波源
周圍的溫度改變了,空氣的密度就變了(溫度越高,密度越大,因為溫度越高,空氣熱漲冷縮,於是會產生局部壓強增大,也就是密度增大)也就是介質變了
而聲音傳播的介質密度越大聲音傳播的速度就越大
也就是聲音在溫度越高的環境中傳播得越快
5、聲音在物質中的傳播速度為多少?
溫度為復15度時,速度為340米/秒。
溫度每制上升/下降5度時,聲速上升/下降3度
聲音的傳播最關鍵的因素是要有介質,介質指的是所有固體液體和氣體,這是聲音能傳播的前提。物理參量有聲源離觀察者的距離,聲源的震動頻率,傳播介質有關。
因為極地寒冷,赤道炎熱,極地的空氣密度比赤道大,所以極地的聲音傳播速度大於赤道的。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所以V鋼鐵>V水>V空氣。
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15℃)
340m/s
空氣(25℃)
346m/s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銅(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影響聲音傳播速度的有兩個因素:介質和波源
周圍的溫度改變了,空氣的密度就變了(溫度越高,密度越大,因為溫度越高,空氣熱漲冷縮,於是會產生局部壓強增大,也就是密度增大)也就是介質變了
而聲音傳播的介質密度越大聲音傳播的速度就越大
也就是聲音在溫度越高的環境中傳播得越快
6、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一、固體:
銅(棒來)源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二、液體: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冰 3230m/s
三、氣體: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0℃) 331m/s
空氣(15℃) 340m/s
空氣(25℃) 346m/s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
(6)聲音在軟組織里的傳播速度擴展資料:
如果產生聲音的波源不變,波的頻率就不會變,所以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
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介質的密度緊密相關,並且成正比。
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溫度有關,並且成正比。
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障礙物有關。
7、聲音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聲音的copy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15℃) 340m/s
空氣(25℃) 346m/s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銅(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8、聲音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空氣中,標准大氣壓,常溫下,340米每秒,
介質不同速度不同,通常傳播速度固體>液體>氣體
9、聲音在物體中傳播速度的排序由高到低
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聲音是一種波。可以被人耳識別的聲(頻率在20 Hz~20000 Hz之間),我們稱之為聲音。
物理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物體在一秒鍾之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單位是赫茲,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聽到20~20000Hz的聲音,最敏感是200~800Hz之間的聲音。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是固體>液體>氣體(例外如:軟木 500m/s,小於煤油(25℃)、蒸餾水(25℃)等),聲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聲音在各類物體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0℃) 331m/s[1]
空氣(15℃) 340m/s
空氣(25℃) 346m/s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冰 3230m/s
銅(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物理中,音調指樂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強弱,音色指聲音的特色,要區分開。
有時,我們站在山上高呼,會聽到我們的回聲,是因為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這樣的障礙,會反彈回來,再次被我們聽到。當兩種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朵里時,時差小於0.1秒時,我們就區分不開了。當聲源停止振動後,聲音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叫做混響。當然,在一個有障礙物、阻擋物的空間內發出聲音,就會有回聲,也就是說,只要聲音在傳遞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彈,發生回聲現象。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個較大分貝的聲音在空曠環境下,人耳才會分辨出回聲,而日常生活中人耳也經常收集到回聲,但由於回聲的分貝低或者在嘈雜環境下,所以人耳分辨不出回聲,所以不能產生「日常生活中沒有回聲」這樣的誤解,其實,只是我們的耳朵分辨不出這樣的聲音,或者說是大腦接受到但分辨不出而已。
自然界中,有光能、水能,生活中有機械能、電能,其實聲也有能量。例如,兩個頻率相同的物體,敲擊其中一個物體,另一個物體也會振動發聲,這種現象叫做共鳴。聲音傳播是帶動了另一個物體的振動,說明聲音也有能量。
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符號為dB。0分貝剛剛引起聽覺。人們把頻率高於人耳所能聽到的聲叫做超聲波,把頻率低於人耳所能聽到的聲叫做次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