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腳脖子外側總是感覺疼,像是一根筋疼,現在內側有紫色斑痕,請問是怎麼回事,用做什麼檢查?
病情分析:
你好,考慮是痛風的問題,痛風好發於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一回般發作部位為大答母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腎臟等,
指導意見:
建議服用葯物有別嘌醇片、丙璜舒等,平時飲食也需要注意,少食動物類內臟如腦、肝、等,硬殼果如花生腰果之類、全麥製品等,植物幼芽部分如菜花類,豆苗,筍類,豆類等也是要少食的
2、腳脖子上邊外側肌肉酸痛是怎麼回事
青少年腳踝、小腿肌肉酸痛通常是因為前一兩天的劇烈運動導致的,這說明了運動過量了。所以要考慮考慮減少運動量,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以及運動量。
3、腳踝外側
傷筋動骨一百天。腳上筋骨受傷需要很長時間的修養才能痊癒,首先建議你在沒專能痊癒前不屬要參加體育活動,以免影響受傷處的恢復。
既然你還能勉強打球,走路,說明骨頭是沒有問題的,腳上骨頭若除了問題,基本會失去行走能力。至於你覺得骨頭突出,很可能是長時間腫脹給人的感覺,由於軟組織沒能恢復,按上去當然會疼。
走路不疼並不代表傷好了,受傷部位可能和行走沒有直接關系,如果劇烈運動就會感到不適。
恢復建議:1,崴腳這么長時間了,沒事的時候拿熱水泡泡腳,有助恢復,自己也會感覺舒適很多,減輕不適感。
2.盡量不要參加體育活動,或者說能不動腳就歇著,活動只會延長恢復時間,對傷處不利。
3.敷些活血的葯劑,紅花油就不錯。
4.如果還是出現其他異常情況,且腳傷無好轉,還是及時求醫為妙。
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4、腳踝骨外側上方疼痛,是什麼原因
常見原因是局部關節及周圍韌帶軟骨等軟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症,慢性勞損;建議做局部注射;方便的話做腰椎核磁共振檢查,排除一下椎間盤的問題
5、右腳腳踝外側那疼痛,不能多走路
治療方法
針灸取穴:大腸俞、關元俞、秩邊、環跳、殷門、委中 、承山、陽陵泉、絕骨、昆侖及阿是穴。每次取6~7穴,均取患側。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側卧位,以32號毫針針刺上述穴位,得氣後採用平補平瀉手 法留針30min,每日一次,7日為一療程。取針後施艾柱灸,先將蒜頭切碎搗爛,調成餅狀, 覆蓋於主要疼痛處,再將生薑切成2~3mm厚的薑片,均勻地紮上針眼,覆蓋在蒜泥上,薑片之 上放蠶豆大小之艾柱就灸,每部位施灸8~10壯,溫度以病人能耐受,不起泡為度。每7日為一 療程,每療程間休息2~3天。
護理方法
急性期應卧床休息3~4周,睡硬板床,以利氣血運行。用棉墊軟枕等支托患 肢。病房內要適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但應注意避免直接受風。注意保暖,室 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之間,避免受涼,必要時下肢加蓋棉被。疼痛部位可給熱水袋或 食鹽炒熱後熨貼,以減輕疼痛。操作時間注意防止燙傷。
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便秘,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以免因咳嗽、噴嚏、大便用力而加 重病情和疼痛。疼痛減輕後要鼓勵病人適當活動,以免引起肌肉萎縮。
施灸時囑病人擺好體位,不要隨便移動,以防止艾柱傾倒或艾灰下落燙傷皮膚和燒壞衣被 。由於薑汁或蒜汁的刺激,容易起泡。起泡後應在常規消毒下抽干泡液,塗龍膽紫或敷以 紅黴素軟膏,以防感染。
歷代醫家都強調「善醫者,必先醫其心,而後醫其身」。應重視心理護理,多與病人交談, 講些預後好的病例給病人聽,以解除其思想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療護理,安 心治療,以盡早恢復。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忌食辛辣、油膩刺激之品,多吃蔬菜、新鮮水 谷、瘦肉、雞蛋、魚類、豆製品、牛奶等。鼓勵病人進食,保證營養充足,氣血生化有源 。
患者出院時應勸告其避免直腿彎腰取物,加強鍛煉患部的靈活性和耐力,勿使腰部過度疲 勞、扭傷和受寒。
治療效果
療效標准:痊癒:疼痛消失,活動靈活,Lasegue征陰性;好轉:疼痛基本消失,活動後尚有 牽拉感,Lasegue征陰性;無效:治療5個療程無改善。
本組58例經治療後結果痊癒21例(36.2%),好轉36例(62.1%),無效1例(1.7%),總有效率 98.3%。
踝部骨折是關節內骨折,所以復位要求正確,固定要牢固,還要做早期功能鍛煉。
(一)無移位的單踝或雙踝骨折一般只需用小夾板固定,或用管形石膏將踝關節固定於中立位。4周後拆除外固定,開始行走。
(二)有移位的單踝或雙踝骨折在局部麻醉下,作手法復位和小夾板固定,或小腿管形石膏固定。復位手法視骨折的類型而採用不同的方法,基本原則是與暴力相反的方向進行復位。
1.外翻骨折:兩助手各握住傷足和小腿,作相反方向的拔伸牽引。術者一手頂住內踝上方,另一手將外踝和足外側向內擠壓,同時將踝部置於內翻位。若下脛腓韌帶同時有斷裂,距骨向外側移位。術者可用兩掌擠壓兩踝部,使之湊合。如果合並外旋骨折,復位時加用內旋手法。
2.內翻骨折:在牽引下,術者一手頂住外踝上方,另一手將內踝和足內側向外擠壓,同時將踝部置於外翻位。若距骨向後脫位,應先將跟部向前推,然後外翻傷足,保持足於外翻背屈位。
不論是外翻骨折或內翻骨折,經整復後,X線片顯示內踝斷端間對合不良,特別是側位片顯示內踝斷端分離者,說明其間有骨膜或韌帶嵌夾,應將受嵌夾的軟組織撬開,或作切開復位。內踝的不癒合將引起疼痛。
(三)三踝骨折的復位
先手法復位內、外踝,然後再使後踝復位。後踝復位時,足部應先稍跖屈使距骨不致因跟腱的牽拉壓迫脛骨下端關節面,然後用力將足跟向前方推擠,以糾正距骨後移,然後背伸踝關節,用緊張的後側關節囊拉下後踝,直至與脛骨下關節面相平,則後踝的骨折片可復位。
(四)、切開復位內固定
(一)手法復位失敗者。
(二)踝部多處骨折並有脛腓骨下端分離。
(三)合並有踝部神經、血管傷或開放傷,需施行清創術或探查修復者。
手術方法:手術復位後用螺絲釘固定內、外踝或後踝,外用石膏固定8~10周。
6、腳踝骨外側,下面疼痛。
這兩天有沒有走路太多,可能是骨刺或長期久站引起的疲勞,又叫跟痛症專,休息3天,貼下活血止痛膏葯,屬會緩解。再詳細點病情,會好回答。
這個位置除了骨刺、外傷、骨瘤很少會疼,如果是骨頭痛建議拍個片看下,如果是軟組織疼痛考慮受涼、痛風等內分泌疾病,建議觀察3天,是否自行緩解。
7、腳脖子軟組織挫傷如何治療
腳踝關節軟組織挫傷,一般可採取限制腳部活動,局部熱敷,止痛,活血化瘀等治療。
8、走路多 腳踝外側痛
走路時 軟組織挫傷 一般踝部的損傷多有一個或大或小的損傷。可能是你一個不經意的損傷,比如走路被小石子硌了一下都有可能使你腳踝失去平衡造成一次韌帶肌肉的損傷。 最好看看 觀察一段時間 如果還是疼 那可能是有事了 可以去中醫按摩 先照個X光片 現在的話 可以先口服跌打丸,痛腫靈外塗(之類的葯)就可以了
9、腳踝外側軟組織受損
踝外側韌帶損傷,外側韌帶部分撕裂,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局部症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范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治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外敷接骨的中葯治療,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用接骨的中葯外敷治療後,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綳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