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少走路
平時貼點膏葯 熱水敷一下都可以
三個星期就好了
2、骨折和軟組織損傷怎區別
骨折一般真是鑽心的痛而且傷的位置根本動不了,而軟組織搓傷疼痛雖然和骨折差不多但是很快會不那麼劇烈疼痛,但是一旦軟組織挫傷,一個不小心同樣位置會多次受傷!
專業的說
骨折(guzhe)是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被中斷或破壞。由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骨折;發生在原有骨病(腫瘤、炎症等)部位者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與外界相通為開放性骨折,如與外界不通則為閉合性骨折。
軟組織挫傷是軟組織損傷的一種
軟組織損傷是指各種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邪侵襲等原因造成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稱為軟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軟組織損傷的主要分類:扭傷類,挫傷類,碾壓傷類;有急性筋傷,慢性筋傷類;有開放性損傷類,閉合性損傷類等。
關於治療,年紀大了還是以外用為主,如果是軟組織損傷,建議用熱敷,吃三七片,並且用一般的活血化瘀的膏葯貼服,見效不錯,可以試試,但還是盡早去醫院為好,拍個片確診下。
3、兩年前打籃球,腳骨折了,到現在都還沒好,醫院醫生說是軟組織損傷,會恢復,但是自己比較擔心。
指導意見:
這個情況是要復查適當 的補充鈣,增加營養,同時也是要注意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為好的有利於身體健康。
4、腳部軟組織損傷可以做傷殘簽定嗎?能鑒定為幾級傷殘
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12)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者可以申請.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 16180-2014)
5.10。具體等級無法判斷。應該至少十級
5、腳掌骨折的症狀是什麼
你好,骨折後患處會疼腫明顯,不能正常行走活動,這時可考慮為骨折,不過最好去拍片看看會更放心些,因為骨折後,就不能再下地活動了,以免斷處移位和錯位,骨頭錯位了只能手術復位固定了。如果拍片確認是骨折,斷處對位良好的情況下,採用夾板體外固定就可以(不必手術),骨頭固定好後再用中葯快速接骨,治療大概在35天左右可基本康復了,恢復正常生活活動。如果拍片骨頭沒有損傷,那麼現在出現的症狀則考慮為軟骨損傷,軟骨屬於軟組織范疇,損傷後不治療或得不到好的中葯治療一般是很難痊癒的,在骨外傷中,骨折並不難治,難治的是軟組織。你的問題建議盡快拍片確診,不管是什麼組織損傷都需要及時治療,單靠在家靜養或外擦一些簡單的活血化淤葯物是很難康復的,時間耽誤久了只會給以後的治療增加困難。 在沒有治療前,最好多休息不要活動患處,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 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6、腳裸骨折,外加軟組織受傷,是屬於什麼傷?
腳踝扭傷的治療及恢復方法!!!!踢球難免扭傷腳踝,但如何恢復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扭傷後不及時治療,將大大增加腳踝的恢復時間,為自己帶來不便。本人在腳踝扭傷處理及恢復方法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
一、處理時,先用彈性綳帶將踝關節固定,於傷處外敷冰塊,在用綳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二、固定幾分鍾後(約3-5分鍾),可先取下綳帶,此時受傷部位腫脹尚不明顯,肌肉痙攣也較輕,可先進行簡單的檢查。
三、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程度,以決定下一步之治療方法。
四、檢查方法:
(1)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2)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范圍是否變大或松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3)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范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4)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治療。
五、在踝關節復健治療方面:
踝關節受傷到完全康復共分為七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從受傷到腫脹不再增加為止
第二階段:從腫脹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為止。
第三階段:從正常走路不痛至腫脹完全消失為止。
第四階段:從腫脹完全消失至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為止。
第五階段:從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至恢復75??的肌力為止。
第六階段:從恢復75%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為止。
第七階段:從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復100%的肌力為止。
復健治療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裡,醒著時每4小時敷蓋在受傷部位20分鍾。
抬高: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壓迫:用彈性綳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緊,太松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循環。
拿拐杖:拿拐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范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後才整個腳掌著地。
水療:
使用『冷熱交替式水療』,其方法如下:
先將患部浸在攝氏38-40度,不痛的范圍內活動4-6分鍾。立刻改浸在攝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鍾。再回到熱水中活動(如1所述)。如此冷熱交替各做5次。
最後一次須浸在熱水中。完畢後將患部抬高,活動5分鍾,後綁上彈性綳帶。以上1-6為一次完整的(冷熱交替式水療),每天做2-3次後,約1-2周可完全消腫。
原則有三:
(1)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都要浸泡在溫水中。
(2)浸在溫水中時最好一邊活動腳踝,但仍要在不痛的范圍之內活動。
(3)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
活動腳:不痛的范圍內,要盡量作各方向的腳踝活動,譬如上下活動或左右活動,也可以當作在練習ABCD等字母的活動。
保護:走路時須用固定用之貼部來保護腳踝。一般人可用護套來代替之。
對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於腳踝,而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它。不要被手扳動。
等張運動: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外加的橡皮圈阻力,等於是一種肌力訓練。
等速性肌力運動:利用特殊的『等速運動』訓練機,來加強腳板向上、向下、朝內、朝外的各方向肌力。
快走:不痛不跛之下,可任意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腳踵先著地。
跑步:由慢跑開始,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後可以短跑沖刺。
繞圈跑:(轉彎45度)以2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45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繞圈跑:(轉彎90度)以1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90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特殊技巧的訓練。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大家應該學到一些扭傷的處理技巧,下面我就簡要概括幾點扭傷處理及恢復要點:
(1)扭傷當場如有條件應立即冰敷,視情況輕重送醫院或回家自行處理;
(2)如果沒有來得及冰敷,如果嚴重的,當日或第二天肯定會出現水腫,建議採用中葯敷葯的方式治療並抬高受傷腿。
(3)在沒有明顯消腫前盡量不要讓受傷腳著地,有條件就保持受傷腳抬高(一般高於心臟)。同時輔助以理療,那種紅外烤燈就可以了,烤完以後馬上可以敷上中葯,這樣更利於葯效的吸收,有助於散淤。
(4)視消腫情況,兩三周後可以輔以拐杖觸地行走,如果腳沒有明顯浮腫感覺,說明腳的末梢神經已經恢復了,此時可以採用上文提到的冷熱水療法幫助恢復,個人感覺這個方法效果不錯!直至可以不用拐杖單獨行走。 經過幾次傷害後,決心為大家貢獻此篇文章,希望對喜歡運動的人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http://www.coogo.net/bbs/dispbbs.asp?boardid=55&id=270864
7、腳䂺軟組織受傷有什麼症狀
踝外側韌帶損傷,外側韌帶部分撕裂,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局部症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范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治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外敷接骨的中葯治療,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用接骨的中葯外敷治療後,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綳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2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