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是什麼,我想了解一下···
1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是指軟組織損傷後,皮膚或粘膜失去完整性,損傷部位與外界相通。常見有擦傷;刺傷;裂傷;切割傷。
處理原則:止血、清創及保護傷口預防感染。
2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原則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而由於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運用而導致的局部軟組織損傷,皮膚及粘膜保持完整,,傷處與外界沒有相通。
處理原則: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局部組織缺血,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嚴禁嚴傷處按摩和熱療。
中期:損傷24—48後,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組織正在形成,組織正在修復。此期可持續1—2周。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採用熱療、按摩、葯物及傳統中醫葯方法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
2、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幾天內不能搓拿和熱敷
你好,很高興為您服務。急性損傷早期冷敷,不可熱敷,具體時間不一定,最少也要二十四小時,多則七十二小時。因為此期組織出血組織,冷敷可以起到限制的作用。
3、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後?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損傷後24小時內,應該用熱水冷敷的,不過看樣子你應該不用了。24小時之後了,就應該用熱水敷,利於血腫的消散的。 用外用葯吧,也安全,主要是利於消散血腫的,還有緩解疼痛的。 不過也應該注意防止感染, 沒有破裂出血的還好,如果傷口深的話就最好注意咯, 不過也應該休息,防止損傷組織再一次被牽拉引起疼痛和損傷, 一周左右就可以適當鍛煉了,防止組織瘢痕形成 會影響功能的,,
4、常見的緊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緊急處理方法
軟組織損傷的話最主要的是注意休息,如果有腫脹24小時之內,用冷毛巾敷敷,可以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
5、什麼叫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多見的有哪些,及處理方法?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簡介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指局部皮膚或粘膜完整,無裂口與外界相通,損傷時的出血積聚在組織內。是軟組織損傷的一種。受鈍力作用,肌肉猛烈收縮,關節活動超越正常范圍或勞損等引起。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症狀
損傷無裂口常見有:
(1)挫傷;
(2)肌肉拉傷;
(3)關節韌帶拉傷;
(4)骨質增生;
(5)椎間盤突出;
(6)肩周炎
(7)骨關節炎
(8)滑囊炎;
(9)肌腰腿鞘炎等。
有急性和慢性損傷兩種。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護理
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傷。其損傷部位與運動項目以及專項技術特點有關。如體操運動員受傷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與體操動作中的支撐、轉肩、跳躍、翻騰等技術有關。網球肘多發生於網球運動員與標槍運動員。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訓練水平不夠,身體素質差,動作不正確,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運動前不做准備活動或准備活動不充分,身體狀態不佳,缺乏適應環境的訓練,以及教學、競賽工作組織不當。運動損傷中急性多於慢性,急性損傷治療不當、不及時或過早參加訓練等原因可轉化為慢性損傷。
6、運動中發生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應遵循的處理原則?如何處理?、O(∩_∩)O謝謝、
冰敷,制動,加壓
7、閉合性肌肉受傷 怎麼處理?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包括肌肉拉傷、挫傷、肌腱、韌帶、滑囊、滑膜等組織的損傷,受傷部位不與體表相通。應按其不同的病理過程進行處理。合理的處理有賴於正確的診斷。在損傷的即刻傷部尚未腫脹,而且由於反向性的肌肉鬆弛與感覺神經的傳導暫停,疼痛較輕,所以檢查較易,一旦腫脹和疼痛加重,或肌肉發生痙攣,則檢查困難。因此傷後應盡早檢查,以便明確診斷。
根據損傷的病理發展過程,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大致可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
1、早期 指傷後24或48小時以內,組織出血和局部出現紅腫痛熱、功能障礙等徵象的急性炎症期。這一時期的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減輕炎症。治療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中的一種或數種。這套方法使用越早越好,有止血、鎮痛、防腫、制動的作用。加壓包紮就是用適當厚度的棉花或海綿放於患部,然後用綳帶稍加壓力進行包紮。一般是先冷敷,後加壓包紮,但也可二者同時並用。包紮後應經常注意包紮部位的情況,若有過松或過緊的現象,必須重新正確包紮。加壓包紮24小時後即可拆除,根據傷部情況作進一步處理。使用外敷新傷葯也可收到迅速消腫止痛、減輕急性炎症的效果。此外,疼痛較重者可服止痛片,淤血較重者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這一時期,傷部不宜作按摩, 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液滲出,使腫脹加重。
2、中期 指受傷24或48小時以後,出血已經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形成,並開始吸收,組織正在修復。處理原則主要是改善傷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使淤血與滲出液迅速進行修復。治療方面可採用熱療、按摩、拔罐、葯物等療法。按摩和熱療在這一時期很為重要,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修復很有利。這時可直接按摩傷部,最初一、二次用力宜輕,以免引起異位骨化,以後可逐漸加重。根據損傷的性質和部位,選用適當的手法。葯物治療,可外敷活血生機散或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葯物。
3、後期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鍛煉時仍感疼痛,酸軟無力。有些嚴重病例,由於粘連或瘢痕收縮,出現傷部僵硬 、活動受限等情況。此時期的處理原則是增強和恢復肌肉、關節的功能。治療方法以按摩、理療、功能鍛煉為主,適當配以葯物治療。按摩對硬結和粘連有較好的效果。治療時先用一般手法將傷部按摩熱,再用指揉、分筋等手法對硬結和壓痛點進行按摩,最後作運拉。同時,舊傷葯外敷或用薰洗葯薰洗,在損傷的後期治療的多重作用是一種較好的療法。
應當注意,上述三個分期適用於比較嚴重的軟組織操作,如果損傷較輕、病程短、恢復快,則可將中、後兩期合並,把活血生新與恢復功能兼顧起來,同時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