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肺門處見2.8CM*4CM大小的不規則樣軟組織密度影,CT值約35HU,領近氣管受壓。雙肺內見多個囊狀無肺紋理區
中心型肺癌.縱隔多發淋巴結增大,基本上是晚期了
2、左肺門結節狀,軟組織密度影,不除佔位是什麼意思?該怎麼辦?
佔位性病變是醫學影像診斷學中的專用名詞,通常出現在X射線、B超、CT等檢查結果中。是指被檢查的部位里有一個「多出來的東西,這個「多出來的東西」可使周圍組織受壓、移位。佔位性病變通常泛指腫瘤(良性的、惡性的)、寄生蟲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
肺門處是有很多淋巴結的地方,臨床上佔位性病變並不是什麼好事,建議進一步完善胸部增強CT。
3、肺窗:兩肺紋理增多,右肺肺門處可見軟組織密度腫塊影,其內密度不均,大小約為6.33cm*5.51c
你好,首先你的CT確實拍的不清楚。我沒法從CT上確認。不過根據結果描述,這應該是中心性肺癌,已經有支氣管阻塞和胸腔積液和胸膜粘連,而且腫塊相對挺大的,所以分期不會太早。建議進一步做支氣管鏡,做病理活檢判斷類型,以便於下一步的診治,另外有條件可以做pet ct。看有無遠處轉移
4、注入對比劑後,左肺門區見不規則形軟組織密度灶,最大截面約2.3*2.6cm,邊界欠清,呈不均勻強化
看ct像中央型肺癌,患者性別年齡呢?是否抽煙?斑片影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阻塞性炎症,胸水也可能是肺癌引起的。
建議去呼吸內科做支氣管鏡取點標本做病理,等結果出來再做打算。
5、急急急!DC-CIK到底有沒有效果,我公公被確診肺癌晚期。右肺門明顯增大,可見不規則軟組織密度影
這么說吧,療效應該是有一點,但是不要指望能有多好。
一般三類人可能去做CIK治療:
第一種是做完了手術,術後又完成了輔助化療的病人,在復查階段去做CIK,原因是這些治療做完後仍有復發的可能,但再去做放、化療,獲益不大,副反應又重,因此用無副反應又有一些療效的CIK補充治療。
第二種是對增強免疫治療比較敏感的腫瘤,比如腎癌。
第三種是晚期病人經過了多次化療,身體情況很差,無法繼續耐受化療,這時如果家屬還想要積極治療,就只有選擇CIK這類無副反應的治療方法,但是CIK的療效與化療比相差還是比較大的。
根據你家人的情況,晚期是基本確定的,但是如果身體情況尚好,仍然能夠承受化療,還是應該首選化療。而且並不要擔心化療副反應太大,現在肺癌病理分型有很多是屬於腺癌的,用培美曲塞治療效果非常好,副反應與傳統葯物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治療前最好能做個CT引導的穿刺,取腫瘤組織出來做病理。
6、左肺門增大,左肺門旁至左肺下葉背段縱隔旁見不規則形軟組織密度影,CT值約102.80Hu在醫療用語是什麼意思
病情分析:
上述情況需要予以胸腔鏡或纖支鏡檢查並採取組織完善病理切片以明確診斷。
指導意見:
建議定期去醫院呼吸科咨詢醫師予以進一步完善各項相關檢查,並結合檢查結果和症狀予以明確診斷,行積極的對症支持治療,可以輔助中葯調理,注意休息。
7、右肺中葉近肺門見類圓形不規則軟組織密度影,邊界尚清,見棘狀突起及分葉徵象,
建議手術切除,必要時根治手術,取腫塊做病理檢查,明確腫塊性質。
8、您好大夫:影像表現:肺窗示:右肺門增大,並見不規則軟組織密度腫塊影,約3.4*4*4cm大小,CT值56HU,右肺
診斷用語
CT所見提示:1、右肺門佔位伴右肺上葉、中葉阻塞性肺炎
2、雙側肺門及縱隔內多發淋巴結腫大
3、兩肺多發大小不等小結節,考慮為轉移灶
4、左側腎上腺區軟組織密度結節,考慮為轉移灶
白話就是
「右肺癌伴多發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