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組織 > 骨軟組織肉瘤的特徵

骨軟組織肉瘤的特徵

發布時間:2020-11-03 18:13:26

1、什麼是軟組織肉瘤?

軟組織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其中惡性的軟組織腫瘤稱為軟組織肉瘤。軟組織肉瘤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大約佔1%,因為其惡性腫瘤的性質,如果手術切除不徹底極易復發,並且可出現身體重要臟器的轉移而致命,最常見的是肺轉移,其它轉移部位有骨骼、皮下、腦部、腎上腺等。

2、骨腫瘤的特徵是什麼?

骨腫瘤早期往往無明顯的症狀,即使有輕微的症狀也容易被忽略。隨著疾病的發展,可以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征,其中尤以局部的症狀和體征更為突出。具體的臨床表現因疾病的性質、部位以及發病的階段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常見有:  
(1)疼痛:這是骨腫瘤早期出現的主要症狀,一般在開始時較輕,並往往呈間歇性,隨症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增劇,且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其疼痛可限於局部,也可以向遠處放射。
(2)腫脹或腫塊:一般在疼痛發生了一定的時間後才會出現,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些,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如腫瘤穿破到骨外,可產生大小不等,固定的軟組織腫塊,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並常於短期內形成較大的腫塊。
(3)功能障礙:骨腫瘤後期,因疼痛腫脹而患部功能將受到障礙,病情發展迅速則功能障礙症狀更為明顯,可伴有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4)壓迫症狀:向顱腔和鼻腔內生長的腫瘤,可壓迫腦組織和鼻險,因而出現顱腦受壓和呼吸不暢的症狀;盆腔腫瘤可壓迫直腸與膀胱,產生排便及排尿困難;脊椎腫瘤可壓迫脊髓而產生癱瘓。
(5)畸形:因腫瘤影響肢體骨骼的發育及堅固性而合並畸形,以下肢為明顯,如髖內翻,膝外翻及膝內翻。
(6)病理性骨折:腫瘤部位只要有輕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腫脹疼痛劇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並截癱。
(7)全身症狀:骨腫瘤在早期時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狀,後期由於腫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因而可出現一系列全身症狀,如失眠煩躁,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面色常蒼白,進行性消瘦、貧血、惡病質等。

3、骨肉瘤的特點拜託各位了 3Q

骨肉瘤是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一種,是從間質細胞系發展而來,腫瘤迅速生長是由於腫瘤經軟骨階段直接或間接形成腫瘤骨樣組織和骨組織。下肢負重骨在外界因素(如病毒)的作用下,使細胞突變,可能與骨肉瘤形成有關。典型的骨肉瘤源於骨內,另一與此完全不同類型的是與骨皮質並列的骨肉瘤,源於骨外膜和附近的結締組織。後者較少見,預後稍好。2臨床表現骨肉瘤的突出症狀是腫瘤部位的疼痛,由腫瘤組織浸蝕和溶解骨皮質所致。 1.疼痛 腫瘤部位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骨肉瘤非常常見和明顯的症狀,由膨脹的腫瘤組織破壞骨皮質,刺激骨膜神經末梢引起。疼痛可由早期的間歇性發展為數周後的持續性,疼痛的程度可有所增強。下肢疼痛可出現避痛性跛行。 2.腫塊 隨著病情發展,局部可出現腫脹,在肢體疼痛部位觸及腫塊,伴明顯的壓痛。腫塊增長迅速者,可以從外觀上發現腫塊。腫塊表麵皮溫增高和淺表靜脈顯露,腫塊表面和附近軟組織可有不同程度的壓痛。因骨化程度的不同,腫塊的硬度各異。腫塊增大,造成關節活動受限和肌肉萎縮。 3.跛行 由肢體疼痛而引發的避痛性跛行,隨著病情的進展而加重,患病時間長者可以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和肌肉萎縮。 4.全身狀況 診斷明確時,全身狀況一般較差,表現為發熱、不適、體重下降、貧血以至衰竭。個別病例腫瘤增長很快,早期就發生肺部轉移,致全身狀況惡化。瘤體部位的病理骨折使症狀更加明顯。3檢查在成骨性骨肉瘤的病例,可以在早期發現血液中骨源性鹼性磷酸酶增高,這與該腫瘤的成骨作用有關。病理診斷是治療的依據。當考慮到骨肉瘤的診斷時,進行活體組織檢查,盡快得到病理學檢查的確認,對明確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意義。 1.X線攝片 典型的骨肉瘤的X線表現為骨組織同時具有新骨生成和骨破壞的特點。腫瘤多位於長管狀骨的干骺端,邊緣不清,骨小梁破壞,腫瘤組織密度增高,穿破骨皮質後,腫瘤將骨膜頂起,產生該病具有特徵性的X線徵象--考德曼套袖狀三角(Codman-三角)。這種現象在部分骨髓炎和尤文肉瘤病人中可見到,在骨肉瘤中則是非常典型的。晚期可看到腫瘤浸潤軟組織的陰影,可在部分病例中見到病理性骨折。 2.CT掃描和MRI檢查 是判斷骨腫瘤性質、范圍和有無周圍軟組織浸潤的有效手段,可早期發現肺部和其他臟器的轉移病灶,是骨肉瘤臨床檢查的常規項目。 3.核素骨掃描 是早期發現和晚期鑒別有無轉移病灶的常用方法。4診斷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可作出診斷。骨肉瘤應與骨髓炎、尤文肉瘤相鑒別。5並發症骨肉瘤可引起避痛性跛行,關節活動受限和肌肉萎縮。6治療骨肉瘤目前仍是兒童和青少年惡性腫瘤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已經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該病的生存率。骨肉瘤經病理確診後,即開始前期的化學或放射性治療,切除腫瘤組織是骨肉瘤治療中重要的步驟。隨著腫瘤外科技術的提高和內置物研究的發展,肢體保存療法顯示了較好的治療前景。腫瘤組織切除後的鞏固性化學或放射性治療對控制腫瘤轉移,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治療骨肉瘤應行根治性手術。有條件者可做局部廣泛切除而保留肢體。此外,截肢前要做活體組織檢查。免疫治療為靜脈輸入淋巴細胞或用干擾素和轉移因子,但療效尚不肯定。7預後腫瘤部位距軀干越近,病死率越高。至於腫瘤的類型和血管豐富的程度與預後的關系很難判斷。對患者的免疫反應也應關注。晚期腫瘤做截肢手術,有的可長期存活,經放射治療後不復發,肺部轉移也可消散。這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影響預後的因素關鍵在於早診斷,腫瘤是否徹底切除,手術前後的化療和放療。此外,還與瘤細胞的組織類型、大小、手術前後血清鹼性磷酸酶增加的變化以及是否累及局部淋巴結等有關。

4、軟組織肉瘤

凡起源於粘液、纖維、脂肪、平滑肌、橫紋肌、間皮、滑膜、血管、淋巴管等間葉組織並且位於軟組織部位(內臟器官除外)的惡性腫瘤,稱為軟組織肉瘤。
這是我抄的,說的簡單點就是你皮膚下面骨頭外面除去心肝脾肺腎腸子胃口和眼珠子等等砸碎兒:)的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惡性就是生長速度快,轉移等等特性。
算是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
不同類型與發生部位不同的腫瘤各具特點,每例患者的臨床表現也頗不一致。臨床表現常為無痛性腫塊,但有的也伴有疼痛,其疼痛是根據腫瘤的惡性程度、發生部位、是否壓迫或侵犯神經等而決定的,還與溫度和壓力改變有關。惡性軟組織腫瘤的惡性程度通常為浸潤性迅速生長,體積巨大,多為固定, 並有區域性淋巴結腫大,浸潤和破壞周圍正常組織,腫瘤本身可有壞死、出血和繼發感染,經常有廣泛的血行播散,轉移至肺、骨、皮膚、皮下、腦等臟器。算是回答了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 脂肪瘤及纖維瘤都是良性的呀
還有脂肪瘤,常見於體表,一個局限性的腫塊,邊界清楚。纖維瘤常位於皮膚及皮下,瘤體不大,質硬,有包膜。不像肉瘤,邊界不清,無包膜,腫塊沒有移動性。
至於病理上的區別就不多說了,看片子比文字強

5、軟組織肉瘤的臨床表現

<

與骨軟組織肉瘤的特徵相關的內容